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药及其成分在抗肝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细胞自噬角度阐明其作用机制,有助于中医药在抗肝癌领域研究的发展。该文通过文献分析归纳,发现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有促进自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周期抑制的报道,也有抑制自噬阻滞肿瘤细胞周期的报道,但缺乏系统整理。该文根据中药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发挥作用的不同,从诱导杀伤性自噬、抑制保护性自噬、诱导肝癌保护性自噬、诱导效应不明自噬4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中药及其成分。发现引起杀伤性自噬的中药及成分,可通过诱导自噬的发生、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衰老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保护性自噬的中药及成分,通过抑制保护性自噬进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保护性自噬的中药及成分具有显著抗肝癌作用,应考虑联合应用自噬抑制剂,增强药物对肝癌细胞的杀伤力,成为该类药物治疗肝癌的新途径;诱导效应不明自噬中药及成分,需明确其自噬的类型,根据自噬类型联合应用自噬激动剂或阻断剂以增强其抗肝癌效应,为临床肝癌的治疗提供新治疗途径。从细胞自噬方面不仅可揭示中药抗肝癌的分子机制,也可成为中药联合用药抗肝癌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洪  张惟郁  朱伟嵘 《中草药》2017,48(24):5252-5262
自噬是一种保守的细胞自我降解方式,是将受损细胞器或大分子物质由自噬泡包绕再通过自噬溶酶体降解再利用的过程。自噬在细胞的生物合成、营养和代谢平衡及应激与存活中具有重要作用。调控自噬能够引发多重级联反应,可以应用于肿瘤治疗。黄酮类化合物作用于不同的肿瘤细胞系会诱导作用各异的自噬。黄酮类化合物可以诱导自噬通过非凋亡或非典型凋亡途径较为直接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也可以在诱导自噬后进一步引发凋亡等其他致死方式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通过抑制保护性自噬从而强化其他形式的杀伤作用,但有时也会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保护性自噬,弱化细胞杀伤作用。对近10年来黄酮类化合物调控肿瘤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中药调控细胞自噬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摘要:自噬参与生物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细胞存活、死亡、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自噬异常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自噬的功能分类、自噬相关信号调控、自噬与凋亡、自噬与MDS、中医药治疗MDS的自噬调节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说明MDS存在自噬失常,并且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类型的自噬失常。中医药辨证治疗MDS显现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常用治疗MDS的有效中药复方、单药及中药成分对自噬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雄  谭璐 《亚太传统医药》2010,6(10):144-145
自噬在细胞生存和死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发现大量新的自噬基因,其中,有些自噬基因调控细胞由自噬性死亡向凋亡性死亡转变,这些基因的发现有助于对自噬和凋亡的交叉研究。自噬还参与胚胎发育、免疫系统疾病等的病理过程。回顾自噬的研究进展,为细胞死亡机制和疾病治疗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
衰老是细胞清除代谢废物的功能降低,导致受损蛋白质和细胞器过度积累,从而使生命体的生存能力降低。自噬是细胞内主要的代谢途径,可以分解受损的蛋白和细胞器进行能量循环利用,并可参与衰老以及与衰老相关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根据细胞内底物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不同,将自噬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其过程分为诱导、核化、自噬前体的延伸及蛋白降解再利用。自噬的信号通路与衰老的调节之间存在部分重叠,因此细胞自噬的水平与衰老密切相关,衰老进程中自噬水平降低,且自噬水平的降低可加速衰老进程,同时自噬水平升高可以延缓衰老,就是说自噬对于衰老的进程有调节作用,并分别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热量限制等方面探讨自噬调节衰老的机制。另外,中医药对于自噬及其对衰老的调节方面的研究仍为起步阶段,但从理论研究及药物实验等方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何曼  陈莉  曾沙  孙强  赵晖  刘茂伦  杨寒  任珊  张梦  徐海波 《中草药》2021,52(10):3142-3150
自噬是细胞自我吞食并通过溶酶体降解丧失功能的废旧细胞器和蛋白质等细胞内物质,以实现循环再利用、产生能量、对抗应激等现象。自噬可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3类。细胞自噬与肿瘤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和耐药性等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中药能够增强肿瘤细胞自噬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降低肿瘤耐药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但是,某些中药也可以诱导肿瘤细胞产生保护性自噬,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另外,中药也可以抑制肿瘤细胞保护性自噬,以逆转肿瘤耐药性。少数中药还能够双向调控肿瘤细胞自噬。中药调控肿瘤细胞自噬的信号机制主要分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依赖性通路和非m TOR依赖性通路。随着自噬生物学的发展,研究开发基于精准调控细胞自噬的抗癌中药,将助力临床肿瘤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对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自噬相关性的研究及中药对自噬的调控作用进行介绍,对自噬的过程和相关分子机制、信号途径,自噬参与AD病理学表现的形成、神经元的缺失及与其他AD病理学表现,中药对自噬的影响,自噬在AD中的治疗意义进行总结.研究表明,自噬功能缺陷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包括AD.集中介绍自噬在A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调控自噬在阻止或延缓AD发生,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的潜在治疗价值.在调节自噬,治疗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关于中药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研究中药对神经细胞自噬的影响,通过调节自噬探讨中药治疗AD的潜在可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复方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和极大的研究潜力.  相似文献   

8.
概述细胞自噬的发生发展机制,并重点探讨细胞自噬与中医理论的相关性和中医药对其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细胞自噬一般分为3类,细胞自噬形成过程包括诱导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降解阶段。目前研究发现细胞自噬与中医理论“气虚痰瘀”“阴阳自合”“肝主疏泄”等密切相关,且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对细胞自噬水平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噬是溶酶体降解利用细胞内物质成分的过程,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自噬对应激状态下神经细胞存活、清除神经细胞内衰老细胞器和错误折叠蛋白等起重要作用;其可作为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也可作为神经细胞死亡方式之一。缺血缺氧是神经细胞自噬激活的重要诱因之一。综述自噬的过程及形态特征;自噬的特性及功能;自噬体形成的一般分子机制;自噬对神经细胞的影响;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缺氧下自噬调节的分子机制;自噬的诱导与抑制;自噬的检测等。  相似文献   

10.
自噬是溶酶体降解利用细胞内物质成分的过程,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自噬对应激状态下神经细胞存活、清除神经细胞内衰老细胞器和错误折叠蛋白等起重要作用;其可作为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也可作为神经细胞死亡方式之一。缺血缺氧是神经细胞自噬激活的重要诱因之一。综述自噬的过程及形态特征;自噬的特性及功能;自噬体形成的一般分子机制;自噬对神经细胞的影响;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缺氧下自噬调节的分子机制;自噬的诱导与抑制;自噬的检测等。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自噬是清除细胞质中功能失调的线粒体,从而维持线粒体功能的完整性和细胞稳态的自噬方式。线粒体自噬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能够维持线粒体质量和数量的平衡,在饥饿及恶劣条件下维持细胞生存,并具有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等功能。其分子机制涉及多种蛋白,许多因素可引发线粒体自噬,如饥饿、氧化胁迫、低氧、去极化、其他各种胁迫等,未折叠蛋白的积累也可诱发线粒体自噬。近年来,作为研究热点,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与临床疾病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糖代谢紊乱等疾病。人们发现调节线粒体自噬或许成为一些疾病治疗新的方向。同时临床研究人员对中医药重视程度逐渐升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中药在调节线粒体自噬中有一定价值。就线粒体自噬在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药对其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目前中药调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线粒体自噬报道相对较多,但在线粒体自噬作用机制,线粒体自噬平衡及中药对线粒体自噬激活或抑制的作用差异仍存在疑问。调控线粒体自噬已成为中药防治疾病新的研究靶向策略。该文分析汇总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为中药对线粒体自噬调控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可为后续中药在线粒体自噬方面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自噬是细胞内能量代谢和自我更新的机制,参与细胞诸多生理病理过程,维持机体内稳态。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参与调控肿瘤的形成、增殖、转移以及能量代谢等诸多方面。自噬对肿瘤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自噬能抑制早期肿瘤的生成,促进晚期肿瘤的发展。目前自噬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调控肿瘤细胞自噬水平的作用。相对应于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复杂角色,抗癌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亦具有多面性,或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引起细胞死亡、抑制肿瘤转移;或抑制自噬,增强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甚至可能在不同肿瘤类型中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自噬性死亡或保护性自噬作用。目前调控肿瘤自噬水平的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皂苷、生物碱、多酚、黄酮和内酯类化合物,既可以通过诱导细胞自噬达到抗肿瘤的效果,也可以通过抑制细胞自噬发挥抑瘤作用。因此,本文对抗癌中药单体在调节肿瘤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有助于研制以自噬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为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保护和自我更新机制,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利自噬可以减缓肺癌进展,而不利自噬能够促进肺癌进展,故调节自噬水平在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正虚邪滞”是王永炎院士“虚气留滞”理论的延伸,是指因肺脾肾气亏虚,引发津液代谢异常,导致痰瘀阻滞的病理过程,以肺脾肾气亏虚为本、痰瘀阻滞为标,是肺癌的关键病机。肺癌的自噬机制与“正虚邪滞”有着相互贯通之处,肺脾肾气亏虚是肺癌有利自噬减弱的关键因素,进而抑制了肿瘤细胞凋亡,并导致有害物质蓄积;痰瘀阻滞是肺癌不利自噬增强的直接因素,进而促进了正常细胞自噬性死亡,削弱了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正虚与邪滞相合,致使自噬状态向着不利的方向不断发展,最终导致肺癌持续进展。因此,中医干预肺癌自噬机制需以扶正抗邪为原则,补益正气以治其本,祛痰化瘀以治其标,增强有利自噬的同时抑制不利自噬,将自噬水平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肺癌的缓解。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可知,目前通过自噬途径治疗肺癌的中医药以中药单体为主,中医药干预肺癌自噬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促进自噬激活层面,这可能是因为藉由肺脾肾气亏虚引发的有利自噬减弱是肺癌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自噬是机体内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是细胞维持生存、分化所必需的过程,但是过度自噬会启动细胞自噬性死亡,研究显示针刺不仅可以直接调控自噬体的数量,调控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淋巴细胞瘤基因2同源结构域蛋白和自噬底物蛋白p62的表达,还可以通过调控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mTOR)及同源性磷酸酯酶张力蛋白(PTEN)-蛋白激酶B-mTOR相关通路来激活或抑制自噬,最终改善脊髓损伤(SCI)。通过总结近年来针刺调控自噬防治SCI的研究,探求针刺对SCI进程中细胞自噬的影响,归纳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途径,为临床推广运用针刺治疗SCI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自噬是机体应对外界刺激的自我保护过程,是真核细胞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代谢途径,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自噬的动态调节性与中医学阴阳自和理论相契合,是阴阳动态平衡的微观体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阴阳失和密切相关,调和阴阳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状态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自噬与阴阳自和的相关性,从阴阳自和的角度讨论细胞自噬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中药复方通过调节自噬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规律,可为明确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噬是由溶酶体介导的程序化细胞降解途径,通过降解和重吸收作用,在维持细胞稳态、清除细胞内有毒物质、平衡代谢能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噬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诸多环节,研究显示自噬可以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调节免疫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目前,通过干预自噬靶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已成为研究的前沿方向。据报道,多种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确切疗效的中药单体(或其活性成分)及复方通过对自噬相关蛋白、自噬相关基因、自噬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及其他方面的调控参与了自噬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郑晴  包怡敏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5):2925-2929
自噬是一种利用溶酶体来清除细胞内不必要或受损的细胞器,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的基本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心肌缺血阶段,适度的自噬可以保护细胞免受各种压力;然而在再灌注阶段时,过度的自噬使细胞死亡进一步增强。因此,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具有的双重作用为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药被证实可以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的自噬水平,通过增强自噬或抑制自噬,对受损心肌产生保护作用。该文综述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噬的主要分子机制和作用及中药对其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机体由各种组织的适应性反应、损伤及损伤修复后的病理产物逐渐、缓慢演化而成的慢性损伤疾病的机理。从系统观及系统自组织理论的角度,并结合前沿的现代中医学成果,对此作了深入的、统一的全面论述。深入讨论了机体组织慢性损伤疾病的机理为机体自组织机制的破坏,外在表现为有序自稳态的失调。机体自组织机制作为一种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其复杂性表现为组织、器官在不同的系统层次和方面,担负着不同的角色。中医的太极机制和五行机制即为机体自组织机制的一种根本模式。进而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为指导,摒弃了动态平衡作为机体生理自稳定状态(即健康状态)的标准和概括,而以有序自稳态作为机体生理自稳定状态的标准和概括。并以自稳定状态的有序性为纽带,真正将生物全息论(全息医学)与生物钟理论(时间医学)科学地结合在了一起。指出了自稳态与有序性之间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以耗散结构理论、生理学理论及生物力学理论为指导,将机体有序自稳态的失调分为:新陈代谢有序自稳态失调、生物力学有序自稳态失调和机体运动有序自稳态失调三个基本方面。并论述了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和各自形成的机理。而其中新陈代谢的有序自稳态失调是最根本的,其它的有序自稳态失调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机体硬组织慢性损伤疾病的机理为新陈代谢有序自稳态失调和生物力学有序自稳态失调二方面,而软组织慢性损伤疾病则三方面均可具有。  相似文献   

19.
自噬是细胞的保守自我降解方式,是细胞对外界或内部刺激的一种复杂反应,对维持活细胞的动态平衡至关重要。自噬参与细胞的诸多生理病理过程,包括心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别是癌症,调节自噬是预防这类疾病的重要方向。大量实验证明,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可以通过调节自噬相关信号通路或蛋白来诱导或抑制肿瘤细胞自噬,从而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文章重点介绍了几种中药有效成分作为调节因子影响肿瘤细胞自噬及其作用机制,以期能为中药调控细胞自噬防治癌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噬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维持着生物体内的重要代谢和能量平衡,该过程涉及降解蛋白质、细胞器等成分。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高度选择性自噬,可通过降解多余或受损线粒体实现自身代谢物及能量需要。线粒体自噬作为如今选择性自噬中研究较多的领域,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发现一些化合物可通过不同的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发生自噬,从而影响疾病的进程。作者描述了线粒体自噬的诱导机制,并就诱导细胞线粒体自噬化合物进行探讨,以期为开发靶向线粒体的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