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机车乘务员工作的视觉功能状况.方法 以客运机车的机车乘务员作为调查组,地面的勤杂工作人员为对照组,于工作前、后测定选择反应时值,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机车乘务员值乘后选择反应时各项时间平均变化率明显升高,观察组总平均反应时间日班、夜班增加(分别为3.553%,8.102%)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441%,3.994%);随着工龄增加反应时间呈增加趋势,观察组的不同工龄段总平均反应时间最高、最低增加(分别为9.175%,4.529%)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525%,3.091%);不同年龄段变化趋势与工龄相似.结论 值乘后机车乘务员视觉疲劳增高;建议定期开展视觉检查,控制和减少视觉疲劳发生,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客运机车乘务员视觉功能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机车乘务员工作的视觉功能状况。方法以客运机车的机车乘务员作为调查组,地面的勤杂工作人员为对照组,于工作前、后测定选择反应时值,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机车乘务员值乘后选择反应时各项时间平均变化率明显升高,观察组总平均反应时间日班、夜班增加(分别为3.553%,8.102%)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441%,3.994%);随着工龄增加反应时间呈增加趋势,观察组的不同工龄段总平均反应时间最高、最低增加(分别为9.175%,4.529%)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525%,3.091%);不同年龄段变化趋势与工龄相似。结论值乘后机车乘务员视觉疲劳增高;建议定期开展视觉检查,控制和减少视觉疲劳发生,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提速列车车厢内的振动及噪声进行监测,并了解其对乘务员健康的影响。方法(1)按有关标准进行振动、噪声测量;(2)以121名乘务员为调查组,以91名教师为对照组,均衡可比,对调查组与对照组作职业史、自觉症状、内外科常规、视功能、听力、心电图、肾超声波、尿液羟脯氨酸检查,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振动测试湘桂线比京广线高,客车车厢内乘务员的座椅与地板的振动相差不大;客车车厢内的噪声,两端高于中部;乘务员自觉症状、胃区压痛、痔疮、左右眼白色视野异常、肾脏位置下移、尿中羟脯氨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速列车车厢内振动、噪声对乘务员自觉症状、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及视野等方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提速列车振动、噪声对乘务员健康影响的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提速列车车厢内的振动及噪声进行监测,并了解其对乘务员健康的影响。方法:⑴按有关标准进行振动、噪声测量;⑵以121名乘务员为调查组,以91名教师为对照组,均衡可比,对调查组与对照组作职业史、自觉症状、内外科常规、视功能、听力、心电图、肾超声波、尿液羟脯氨酸检查,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振动测试湘桂线比京广线高,客车车厢内乘务员的座椅与地板的振动相关不大;客车车厢内的噪声,两端高于中部;乘务员自觉症状、胃区压痛、痔疮、左右眼白色视野异常、肾脏位置下移、尿中羟脯氨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性差异。结论:提速列车车厢内振动、噪声对乘务员自觉症状、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及视野等方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影响新疆机车乘务员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中文修订版调查表( PSQI)和自制的影响睡眠质量的调查问卷调查新疆某机务段的1020名机车乘务员。通过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习惯和工作情况的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新疆机车乘务员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民族、年龄、婚姻、文化程度、饮食规律、目前吸烟情况、饮酒次数、体育锻炼、工作压力、岗位、岗位工龄、月值乘次数和月值乘时间的机车乘务员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和参加体育锻炼是乘务员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有婚史、目前吸烟、吸烟量和饮酒次数的增加、中度以上工作压力、岗位、月值乘次数和月值乘时间的延长是乘务员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疆机车乘务员的睡眠质量较差,影响乘务员睡眠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改善该人群的睡眠质量,应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深入了解昆明铁路局列车乘务员的心理状况,为进一步加强人才的教育与管理提供有力依据,对昆明铁路局全体列车乘务员做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方法 选取昆明铁路局全体列车乘务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测查症状清单(SCL-90)、健康状况问卷(SF-36)、疲劳量表-14(FS-14),对2060例列车乘务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和相关分析.结果 在列车乘务员中,大部分职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处于亚健康状态.通过对结果分析,我们尝试提出心理护理服务来解决当前列车乘务员存在的问题.结论 应设立心理护理团队,定期为列车乘务员进行心理护理,以提高列车乘务员的身体、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列车乘务员的工作效率,促进铁路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铁路提速及高铁的飞速发展,乘务作业中人的心理、生理负荷增加,疲劳程度呈几何指数递增. 铁路客运企业是以提供劳务的形式完成旅客空间的位移,其服务的特殊性使工作环境具有空间的局限性、环境的封闭性、工作时间的无昼夜性、工作对象的多样复杂性以及工作场所的连续噪声和振动性.极端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特点使铁路乘务员成为心理障碍高发的特殊职业人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运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旅客对服务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对列车乘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体现着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动车组的大量运行,使动车组机车乘务员人数大量增加,动车组机车乘务员成为铁路电气化大提速的新工种,动车组机车乘务员的职业健康监护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动车组机车乘务员可能存在着许多新的职业卫生问题[1-3],动车组的运行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车组机车乘务员的工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动车组机车乘务员绝大多数是由内燃机车乘务员经培训并考核后选拔而来,动车组机车乘务员可能存在与内燃机车乘务员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掌握动车组机车乘务员的职业心理紧张情况,研究动车组机车乘务员与内燃机车乘务员职业紧张的差异,探索优化动车组机车乘务员选拔指标,本课题采用量表法对动车组机车乘务员及内燃机车乘务员进行了心理问卷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动车乘务员与工作环境相关的生理健康状况。方法自己设计制作格式表格《动车乘务员体检表》,由课题研究组成员组织,本单位体检科承担体检工作,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动车乘务员学历高、年龄小、生活习惯无不良嗜好,工作时间短,健康状况良好;两年体检心电图和听力基本正常,2010年6月体检结果乘务员未值乘与值乘血压和心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车乘务员执乘石太客专动车对心电图和听力的影响未见异常,血压及心率有异常现象,认为与石太客专动车坡度、速度、噪声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是否能抑制或减轻腹部外科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方法包括48例腹部外科中等以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研究组术后第3~9d每日皮下注射rhGH0.15U/(kg·d)。分别进行疲劳评分,并测定血清蛋白指标、氮平衡和体质量。结果术后第10d,研究组疲劳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从术后使用rhGH的第1d开始,研究组即能达到正氮平衡,而且术后3~9d,研究组氮平衡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体质量指标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rhGH应用可以减轻POFS,促进正氮平衡,改善营养状况;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水平是评价POFS严重程度及其治疗反应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铁路列车员疲劳程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了掌握铁路列车员的疲劳程度。方法 对 2 49名长、中、短途列车员进行调查 ,测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视觉运动反应时、剂量作业、短期记忆和视觉再生五项指标。结果 长、中、短途列车员总体疲劳无统计显著性差异 ,男女列车员疲劳无统计显著性差异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短期记忆、视觉再生测定疲劳与不疲劳人数有统计显著性差异 ,视觉运动反应时与剂量作业测定疲劳与不疲劳人数无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 铁路列车员疲劳状况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掌握铁路列车员的疲劳程度.方法对249名长、中、短途列车员进行调查,测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视觉运动反应时、剂量作业、短期记忆和视觉再生五项指标.结果长、中、短途列车员总体疲劳无统计显著性差异,男女列车员疲劳无统计显著性差异,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短期记忆、视觉再生测定疲劳与不疲劳人数有统计显著性差异,视觉运动反应时与剂量作业测定疲劳与不疲劳人数无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铁路列车员疲劳状况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机车乘务员的生理健康变化规律,探讨其影响因素,指导职业健康监护。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济南机务段310例客运机车乘务员进行血液检测、血压测量和心电图检查。结果血液检测异常率:血小板、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和尿素氮的异常率分别为3.87%、6.13%、25.81%、2.58%和7.74%,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异常率分别为16.45%、13.55%、8.06%、7.10%、4.19%、4.19%和2.58%;其中高血糖和高总胆固醇两项指标随着乘务龄增加异常率增加(P〈0.05)。高血压异常率:机车乘务员总高血压异常率为20.00%,〈16a组异常率为11.76%,≥16a组异常率为26.44%,〈16a组和≥16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车乘务员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随着乘务龄的增长异常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检测异常率: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左室高电压、ST-T段改变、电轴偏移、传导阻滞和其他指标异常率分别为18.06%、9.35%、6.77%、4.52%、2.58%、2.58%、0.65%和4.52%。结论机车乘务工作对机车乘务员健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且随着乘务龄的增长生理健康水平降低,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芙蓉  程雪君  杨艳芬  王会娟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04-2905,2907
目的:通过了解流水线作业工人的负性情绪状态,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从而减轻工人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流水线作业工人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研究组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2例流水线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评定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①研究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SAS、SDS总分值显著降低(P<0.001)。②研究组女性抑郁分减少值与男性比较存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心理干预对女性流水线作业工人效果更明显。结论:心理干预对于改善流水线作业工人负性情绪具有良好的作用,可提高流水线作业工人对负性情绪的认识,减轻焦虑、恐惧程度,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结合混元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及其对患者疲劳程度、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单独的穴位埋线治疗,研究组接受穴位埋线结合混元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疲劳程度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S-14、FAI评分、血清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且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混元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疲劳症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亚利 《黑龙江医学》2021,45(18):1921-1922
目的:探究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在卒中恢复期患者疲劳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2月洛阳市中医院收治的卒中后恢复期疲劳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灯芯草耳穴贴敷,研究组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敷.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疲劳严重程度评分、个人疲劳强度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卒中恢复期疲劳患者疲劳严重程度评分及个人疲劳强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疲劳严重程度评分,体力、动力、注意力、主观疲劳感及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恢复期患者经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干预可有效改善疲劳状态,降低疲劳严重程度,促进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铁路动车和城际列车职工自测健康状况及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对自测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10月,采用自测评定量表和整群抽样方法,对动车队138人和城际队174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测试。结果不同车型的量表总分及三个子量表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及各子量表得分均以动车乘务员最高;同年龄的量表总分及三个子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量表总分及生理健康子量表、心理健康子量表得分以17~年龄组最高,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以30~岁年龄组最高。不同教育程度量表总分及三个子量表得分为大学组与中专、中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和各子量表得分以大学组乘务员最高。不同婚姻状况的量表总分及三个子量表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及各子量表得分均以未婚乘务员最高。结论动车乘务员自测健康状况较好,并且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婚姻状况的乘务员自测健康状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应用紧张性生活事件量表对上海地区293名机车乘务员进行调查,发现最严重的刺激因素是家庭主要成员遭受意外事故和死亡;一年内承受心理紧张压力最大的事件是工作或生活环境受噪音干扰和有害物质污染。从事件的类别分析,健康、法律与政治问题刺激强度偏重;环境、工作与经济、家庭、人际关系问题是主要的心理紧张刺激类别,也是乘务员发生心理紧张频度最高的刺激源。本次调查还发现,乘务员年心理紧张均值高达92.3,有60.1%的机车乘务员年心理紧张值超常。  相似文献   

19.
陈飞飞 《广州医药》2023,(10):101-105
目的 探讨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康复运动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免疫功能及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200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入研究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运动模式进行管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基于CPET的康复运动。比较2组的疲劳程度、炎症反应、免疫功能以及心功能。结果 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透析后的疲劳程度均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3个月后,2组C-反应蛋白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CD3+、CD4+、CD8+、CD4+/CD8+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3个月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3个月后,2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深层肌肉振动仪(DMS)缓解运动后小腿三头肌疲劳的即刻效应。方法:选取14例健康成年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例,所有受试者经疲劳诱导达到力竭,然后对照组给予小腿三头肌主动牵伸,观察组应用DMS;疲劳诱导后及干预后采用Borg量表评价疲劳程度;干预前、后使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中的总做功、峰值力矩进行评估。力竭实验主要参考受试者主观体力感觉评分(RPE)并结合测试中峰值力矩数值。结果:治疗前后相比,2组主观疲劳度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疲劳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3)。2组峰值力矩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总做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深层肌肉振动对缓解小腿三头肌疲劳有即刻效应,且其对主观疲劳的效果优于主动牵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