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比较海捷亚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EH)降压效果 ,并评价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80例EH随机分成 2组 ,海捷亚组 (40例 )和氨氯地平组 (40例 ) ,分别给予海捷亚每天 1片和氨氯地平每天 5mg治疗 ,疗程 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偶测血压、动态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U- MAlb)、血和尿β2 微球蛋白 (β2 - MG)。结果 :2组药物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较基值降低 ,坐位偶测血压观察 ,海捷亚组降压幅度为 (2 4 3± 8 13) (15 . 8± 3 6 .)mmHg(1mmHg =0 .133kPa) ,P <0 . 0 1;氨氯地平组降压幅度为 (2 3. 8± 7 .5 7) (15 . 2± 5 . 9)mmHg ,P <0 . 0 1;但其降低值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 0 5 )。 2组药物治疗前后U MAlb、血和尿 β2 - MG检测结果为海捷亚组差异显著 (P <0 . 0 1) ,氨氯地平组无明显差异 (P >0 . 0 5 )。结论 :海捷亚同氨氯地平一样对EH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同时 ,海捷亚还能降低U MAIb、β2- MG的排泄 ,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对于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 2型糖尿病患者 ,严格的血压控制对防止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偶测血压正常的此类患者 ,2 4 h动态血压监测不一定正常。此类患者应进行降压药物如 ACEI治疗以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为了观察偶测血压正常的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 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我们对此类患者血压进行了 2 4 h动态监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血压正常 (三次偶测血压小于 1 40 /90 mm Hg,1 mm Hg≈ 0 .1 33k Pa)的伴微量白蛋白尿 2型糖尿病患者 1 8例 (尿白蛋白排泄率 2 0~ 2 0 0 μg/L为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F)及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筛选老年高血压患者64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另设30例非EH老年人为对照组(N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4h尿白蛋白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 MT)及其粥样斑块指数(PI)。结果(1)与对照组(9·1%±1·8%)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NAU组已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6·3%±1·1%,P<0·05),而MAU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则进一步降低(5·0%±1·4%,P<0·05)。(2)MAU组颈总动脉I MT较NAU组增高,且两组均较对照组增高[(1·0±0·2,0·9±0·1vs0·8±0·1)mm,P值均<0·05]。(3)MAU组的微量白蛋白尿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呈负相关(r=-0·597,P<0·001);微量白蛋白尿与颈总动脉I MT呈正相关(r=0·700,P<0·001)。结论老年EH患者均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和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I MT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尿液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水平,探讨其肾脏凝血、纤溶和纤维化是否异常以及检测价值。方法金标定量测D-D,连续监测法测GPDA,免疫比浊法测AT-Ⅲ。EH组根据尿蛋白排泄量不同分为A,B,C3组,比较各组的差异,并与30例正常对照(NC)组进行比较。结果①EH患者尿液D-二聚体、AT-Ⅲ和GPDA水平(0·28±0·11,11·6±5·4,7·9±2·7)均显著高于NC组(0·17±0·05,7·2±2·9,3·8±1·7)(P<0·01);EHA组尿液D-二聚体和AT-Ⅲ水平(0·18±0·04,7·6±2·4)与NC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PDA水平(5·3±1·9)差异有显著性(P<0·01);EHB组(0·26±0·06,9·8±4·6,8·2±2·1)和EHC组(0·38±0·10,16·2±5·1,9·9±2·6)尿D-二聚体、AT-Ⅲ和GPDA水平均显著高于EHA组(P<0·01);EHC组尿D-二聚体、AT-Ⅲ和GPDA水平均显著高于EHB组(P<0·01),且EHA组、EHB组和EHC组3项指标水平依次升高。②EHⅡ期(0·29±0·12,12·0±5·3,8·1±2·9)与EHⅠ期(0·27±0·08,10·9±4·7,7·6±2·2)尿液D-二聚体、AT-Ⅲ和GPDA水平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尿液D-二聚体、AT-Ⅲ和GPDA可以为临床监控高血压并发肾脏损害的进展和疗效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尿α1-微球蛋白 (α1-MG)、尿 β2 -微球蛋白 ( β2 -MG)和尿微量白蛋白 (uAlb)的检测对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意义。方法 采用RIA法分别测定了SLE患者的尿α1-MG、尿β2 -MG和uAlb ,并与健康人做对照。结果 SLE患者的尿α1-MG、尿 β2 -MG和uAlb测定结果分别为 ( 4 7 80± 5 4 30 )mg/L、( 339 70± 2 35 0 0 ) μg/L和 ( 6 4 30± 75 5 0 ) μg·mL-1,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SLE组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SLE患者中尿常规异常组的尿α1-MG、尿 β2 -MG和uAlb的测定结果为 ( 4 6 30± 5 5 4 0 )mg/L、( 4 97 90± 2 2 5 4 0 )ug/L和 ( 99 90± 71 70 ) μg·mL-1,分别与尿常规正常组比较 ,尿α1-MG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尿 β2 -MG和uAlb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尿常规异常组明显高于尿常规正常组。结论 尿α1-MG、尿 β2 -MG和uAlb的测定能够反映SLE患者早期肾损害 ,且对于评价肾脏受损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我们应用海捷亚治疗高血压患者 36例 ,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按 WHO高血压标准选择 1、2级原发性高血患者 71例 ,随机分为两组。海捷亚组 36例 ,男 2 2例 ,女 14例 ;年龄 38~ 6 8岁 ,平均 5 1.3± 8.2岁 ;科素亚组 35例 ,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 36~ 6 9岁 ,平均 5 2 .5± 7.9岁。两组患者的血压、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停服其他降压药 2周以上 ,海捷亚组加用海捷亚 1片 ,每日 1次 ;科素亚组加用科素亚 5 0 mg,每日 1次。两组疗程均为 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肝功…  相似文献   

7.
缬沙坦的降压和对左室肥厚的消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氨氯地平作对照 ,用 2 4 h动态血压监测 (2 4 h ABPM)和心脏超声来研究新型血管紧张素 (A )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降压和左室肥厚消退作用。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77例未经治疗或停用降压药 2周原发性高血压 (EH)伴左室肥厚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缬沙坦组 :3 9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1 5例 ;年龄 41~ 6 4(45 .3± 6 .1 )岁 ;收缩压 (SBP) (1 6 4± 1 6 ) mm Hg(1mm Hg =0 .1 3 3 k Pa) ,舒张压 (DBP) (1 0 3± 9)mm Hg;氨氯地平组 :3 8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1 2例 ,年龄 41~ 6 5 (48.0± 7.6 )岁 ,…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氯沙坦)平行对照.61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服用坎地沙坦酯片或氯沙坦片各1片,1次/d,必要时增加剂量1次.总疗程8周.结果氯沙坦组治疗前的血压为(146.2±11.6)/(100.3±3.3)mm Hg,治疗后的血压为(130.3±9.8)/(85.7±8.0)mm Hg,血压下降幅度为(16.0±11.8)/(14.6±6.8)mm Hg;坎地沙坦酯组治疗前的血压为(143.4±11.2)/(100.6±4.1)mm Hg,治疗后的血压为(130.4±11.2)/(86.3±8.0)mm Hg,血压下降幅度为(13.0±8.7)/(14.3±6.5) mm Hg.两组治疗后血压降低幅度均有统计学意义,主要降幅均在前2周.组间无差异.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坎地沙坦酯和氯沙坦降压显效率分别为60.7%和60.0%,总有效率分别为82.1%和76.7%,组间无差别.不良事件坎地沙坦酯和氯沙坦组为头晕各2例和1例,血生化等实验室指标无异常改变.结论国产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本文无1例出现咳嗽,耐受性良好,适用于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奥美沙坦酯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酯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控制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0例2、3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接受奥美沙坦酯20 mg与氨氯地平5 mg联合治疗或缬沙坦80 mg与氨氯地平5 mg联合治疗,1次/d,总疗程8周。结果:奥美沙坦酯组和缬沙坦组治疗后血压下降幅度分别为(24.5±9.5/16.0±6.8)mm Hg(1 mm Hg=0.133 kPa)和(24.3±9.2/15.7±6.6)mm Hg,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沙坦酯与氨氯地平和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88.6%,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级高血压病治疗,奥美沙坦酯与氨氯地平和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均类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在应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辅助应用通心络胶囊对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 86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4例在口服硝苯地平 (心痛定 )控释片 3 0mg/d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每日 9粒 ,口服 ,共 12周 ;对照组 42例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 3 0mg/d口服。观察两组病人血压控制及尿微量蛋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①12周后治疗组降压总有效 3 5例( 79.5 % ) ,而对照组总有效 2 4例( 5 7.1% ) ,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②治疗组 3 8例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 ( 18.1± 2 .1)mmHg及( 10 .8± 1.3 )mmHg ,而对照组 3 7例分别下降 ( 10 .6± 1.4)mmHg及 ( 5 .7± 0 .6)mmHg ,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 <0 .0 5 ) ;③ 12周后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下降值为 ( 2 .9± 0 .3 ) μg/ml,而对照组为 ( 1.2± 0 .1) μg/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④生活质量定量观察 :治疗前后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的改变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应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辅助应用通心络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血压控制良好 ,尿微量白蛋白减轻 ,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对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早期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两组,其中氯沙坦组40例,剂量50~100mg·d-1,依那普利组40例,剂量10~20mg·d-1,治疗8周。治疗第0、4和8周末测血压、心率;第0、8周测血肌酐(Scr)、尿肌酐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尿微量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氯沙坦组较治疗前分别下降了34.7%和24.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依那普利组分别下降了38.2%和24.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不仅降低血压而且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与依那普利相比具有同样的保护肾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试验组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实施相应干预措施。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偶侧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132. 72±10. 53)/(69. 28±6. 49) mm Hg(1 mm Hg=0. 133 k Pa) vs (165. 54±9. 28)/(82. 46±8. 87) mm Hg,(147. 21±8. 85)/(69. 61±4. 63) mm Hg vs (164. 26±8. 99)/(81. 92±9. 74) mm Hg,P 0. 01];试验组偶测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 01)。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 h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131. 57±10. 14)/(69. 05±6. 04) mm Hg vs (161. 33±10. 10)/(80. 84±7. 86) mm Hg,(144. 30±8. 69)/(70. 51±4. 88) mm Hg vs (161. 28±8. 92)/(80. 10±7. 73) mm Hg,P 0. 01];试验组24 h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 01)。2组治疗后的血压变异性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 0. 05,P 0. 01)。结论高血压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能够提高或维持其生活质量,使降压治疗效果更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A1166C多态性与高血压、高血压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入选1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测定。结果:AA基因型与AC基因型收缩压分别为(149·1±20·8)mmHg(1mmHg=0·133kPa)和(137·8±22·6)mmHg,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3)。AC基因型携带者尿微量白蛋白尿异常者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06)。结论: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肾脏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的联合降压治疗方案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9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66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50~75岁,平均(60.7±7.5)岁。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A组)治疗,另一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替米沙坦(B组)治疗。观察不同的联合降压方案对血压、心率、肱踝动脉PWV(baPWV)、血脂、血糖、肌酐和尿酸的影响。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A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由(154.4±12.7)mm Hg和(89.1±7.4)mm Hg分别降至(127.7±11.2)mm Hg和(74.8±8.8)mm Hg(均为P<0.01);B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由(155.0±12.9)mm Hg和(90.9±10.1)mm Hg分别降至(128.6±9.9)mm Hg和(77.7±9.0)mm Hg(均为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及两组之间比较,治疗方案对baPWV、心率、血脂、血糖和肌酐无明显影响。B组治疗后尿酸水平由治疗前的(335.8±58.5)μmol/L上升到(361.4±51.3)μmol/L(P=0.017)。结论两种联合治疗方案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对baPWV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和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人降压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方法  10 0例年龄 6 0岁以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和非洛地平组 ,用药前、后作动态血压和心率变异性检查。结果 美托洛尔组和非洛地平组的降压效果相似 ,两组的 2 4小时平均收缩压分别从 16 3± 13mm Hg、16 2± 15 m m Hg降至 148± 17mm Hg、15 0± 14mm Hg(P<0 .0 1) ,2 4小时平均舒张压分别从 81± 5 m m Hg、80± 4mm Hg降至 79± 4mm Hg、77± 4m m Hg(P<0 .0 5 )。然而两组的心率变异性改变却截然相反 ,2 4小时平均 R- R间期标准差美托洛尔组从 33± 3ms增至 34± 3ms(P<0 .0 5 ) ,非洛地平组则从 32± 4m s减少至 31± 4ms(P<0 .0 5 ) ;2 4小时相邻 R- R间期差大于 5 0 ms所占总心动次数的百分比 ,美托洛尔组从 11± 8(% )增至 14± 5 (% ) (P<0 .0 1) ,而非洛地平组则从 12± 8(% )降至 9± 6 (% ) ,但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钙通道阻滞剂非洛地平有相似的降压效果 ,对心率变异性的作用却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再发的影响。方法入选近5年内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患者,且无研究药物适应证或禁忌证,无血压入选标准。研究为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导入期4周后,152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培哚普利(或加吲哒帕胺)治疗组或安慰剂对照组,随访治疗4年。主要终点是脑卒中事件,次要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全因死亡等。结果762例被分为治疗组,758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基础临床特征相似。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男性分别为70·8%和70·5%;脑卒中史占93·8%和93·4%;基础血压为(145·3±20·2)/(86·8±11·1)mmHg(1mmHg=0·133kPa)和(145·3±20·3)/(87·2±10·8)mmHg;平均年龄为(63·9±7·5)岁和(63·8±7·7)岁。随访4年,治疗组较对照组血压平均下降14/6mmHg,治疗组脑卒中再发率(8·8%)较对照组(19·4%)明显减少,相对危险下降55%(P<0·001);心肌梗死发生(1·4%比2·8%)危险下降48%(P=0·070);心血管死亡(3·6%比6·6%)危险减少45%(P=0·010);总死亡(6·3%比9·8%)危险减少36%(P=0·010)。降压治疗对男性或女性、中年或老年、有或无高血压史、脑梗死史或脑出血史患者均有益。结论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的脑卒中再发的预防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海捷亚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海捷亚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口服海捷亚1~2片,观察降压疗效及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结果:降压的总有效率为66.6%。服药1周血压即明显下降,SBP/DBP由治疗前的(149.9±16.8/103.2±5.6)mmHg降至(138.6±13.3/93.3±6.9)mmHg,8周后降至(129.2±12.6/87.4±7.8)mmHg,心率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轻微,总发生率10.0%。结论:海捷亚每日1次口服,降压起效快、作用平稳,不良反应少,服药方便,是较为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原发性轻中度(1~2级)高血压伴永久性房颤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80~160mg/d)32例和氨氯地平组(5~10mg/d)32例,分别接受12周的缬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测定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选择年龄匹配的高血压窦性心律者20例作为对照组,并检测上述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且下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两组房颤患者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WF、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房颤患者之间上述3项指标无明显差别;降压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房颤患者NO水平显著升高(P<0·01),vWF、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在相同降压程度条件下,和氨氯地平组相比,缬沙坦组降低vWF、hsCRP水平和升高NO水平更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均能有效降压,改善内皮功能及降低炎症因子;在同等降压条件下,缬沙坦改善内皮功能和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强于氨氯地平。这可能对预防高血压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握力试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评价服用西尼地平和氨氯地平8周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变化.方法5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2周安慰剂期后,随机分入西尼地平组(n=25,西尼地平5 mg,每日1次)和氨氯地平组(n=25,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于安慰剂期末和药物治疗8周末各进行1次握力试验,并记录静息血压和心率.结果西尼地平组和氨氯地平组用药8周后分别与用药前比较静息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均<0.01).服药前两组握力试验中血压和心率增加幅度相似,但用药后握力试验中西尼地平组血压增量从(30.7±8.63)/(20.7±3.44)mmHg降至(20.3±10.42)/(14.7±4.58)mmHg(P<0.01),而氨氯地平组血压增加幅度与用药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服用西尼地平不仅可降低静息时血压,而且可降低负荷状态下的血压增加幅度.氨氯地平仅降低静息血压,对负荷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方法  对 5 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尿白蛋白排泄率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等进行关联分析。  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无白蛋白尿组空腹胰岛素 (95 2 5± 12 0 2 )pmol·L-1,微量白蛋白尿组空腹胰岛素 (15 3 5± 2 2 64 )pmol·L-1,2组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1) ,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下降 (P <0 0 1)。甘油三酯分别为 (1 88± 0 78)mmol·L-1,(2 45± 0 99)mmol·L-1,LDL分别为 (3 11± 0 88)mmol·L-1,(3 77± 0 5 8)mmol·L-1,2组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1)。  结论  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常存在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