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6例冠状动脉搭桥与同期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 6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功能不全.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搭桥和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采用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全麻。麻醉开始后静滴GIK溶液以改善心肌功能。术中应用微量泵静注硝酸甘油、多巴胺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结果 麻醉诱导及体外循环前血流动力学平稳,无心肌缺血表现。停止体外循环后未发生低心排综合征,均恢复良好。结论 以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方法用于冠状动脉搭桥与同期行瓣膜替换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9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术毕安全转运至重症监护病房。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对麻醉要求较高,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良好的麻醉管理为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总结瑞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快通道麻醉中的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5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芬太尼麻醉)23例和实验组(使用瑞芬太尼麻醉)22例,测定术中各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同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手术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间比较,各时刻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恢复明显较对照组加快(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采用瑞芬太尼麻醉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快,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及灌注的经验。方法:110例心脏不停跳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病人,麻醉前给予东莨菪碱0.3mg、哌替啶1mg/kg肌注,采用芬太尼、维库溴铵为主,辅以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及异氟醚进行麻醉,体外循环以浅低温、高流量灌注,主动脉阻断后行逆行灌注维持心脏跳动。结果;麻醉诱导期及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术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无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药物依赖及严重心律失常,恢复良好。结论:该麻醉和体外循环灌注方法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心瓣膜置换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病病人病程长,瓣膜病变严重,心脏扩大,心肌受累重,心功能差,全身状况欠佳,尤其是心肌严重损害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继发肺动脉高压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等,使手术死亡率明显增高,施行心瓣膜置换术时麻醉危险性也明显增加。本文总结了29例严重心功能不全心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吸入全麻药,临床上应用日渐广泛,其主要优点是对循环影响轻微。本文对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在麻醉诱导药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观察吸入不同浓度七氟醚,在不同时限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相似文献   

7.
卿恩明 《中国医刊》2007,42(1):14-16
心脏病患者施行心脏手术后,其病变得到根治,病理生理情况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易于维持稳定,而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原有疾病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未得到纠正,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可加重心脏的病理生理改变,使术中血流动力学难以维持稳定,易出现并发症和意外。因此,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难度大,风险大,麻醉医师压力大。近年来,对此类患者手术麻醉又有些新认识,现将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麻醉风险评估与对策,简要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12例(R组)和芬太尼组12例(F组)全凭静脉麻醉,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5 min(T2)、切皮即刻(T3)、锯胸骨即刻(T4)、停机后10 min(T5)、手术结束时(T6)记录BIS、HR、MBP、CVP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术中BIS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稳定;与F组比较,R组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镇痛药使用率增高。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适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快通道麻醉,术后镇痛需尽早执行。  相似文献   

9.
廖历兴  阮骆阳 《河北医学》2006,12(7):640-642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36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36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X线胸片心胸比(C/T)0.68~0.90,心功能Ⅲ~Ⅳ级,左室舒张末径(LVEDD)平均67±9.2mm,术前均经过严格改善心功能治疗,选择有利的手术时机,采用以芬太尼为主,咪唑安定、异丙酚、异氟醚等为辅助药的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以高钾含血冷停跳液灌注心脏,心脏复苏后静脉输注多巴胺等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全组病例围术期死亡4例(11.1%),其余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和重视术后心肺功能的支持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基础;以芬太尼等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及高钾含血冷停跳液灌注心脏的方法,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报告32例心脏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全组采用以芬太尼为主的静吸互补麻的,体外循环后联合应用多巴胺、硝普钠。术中血压、心中基本平稳,无麻醉死亡。本文强调应根据病人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合理选择麻砰药物,以减损心血管功能降至最低限度为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体外的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7月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例,按照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S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麻醉。结果S组患者麻醉后在HR、MBP以及PVR几项血流动力学参数上波动更小,在转流后30min以及停机后30min,血乳酸水平均相对更低(P〈0.05)。结论体外的循环瓣膜相关置换手术之中若使用的是舒芬太尼来进行麻醉可以让血流动力学更加的平稳.加强组织灌注并减少乳酸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双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麻醉的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本文将其与依托米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双异丙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效果满意.且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的优点。可以作为一种与依托米酯相媲美的人工流产术的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13.
心脏瓣膜替换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替换术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 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维库溴铵,麻醉维持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连续监测ECG、BP、CVP、SpO2、体温、尿量、电解质、血气。心肌保护采用4℃高钾晶体停搏液、持续温氧合血灌注。结果 365例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脏自动复跳274例,自动复跳率达75%。无麻醉死亡。结论 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宜选用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心肌抑制轻的药物,芬太尼、咪唑安定、依托咪酯是其主要用药。诱导和CPB是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围术期应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罗库溴铵 (rocuronium ,爱可松 )是一新型、非去极化氨基甾类肌松药 ,具有起效快、中时效、恢复迅速、很少蓄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等特点[1~ 4] 。爱可松的这些特点在临床麻醉中引起广泛关注 ,并开始应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病人。但国内有关爱可松在心脏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报道很少 ,本文结合爱可松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初步探讨其在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及应用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 16例 ,其中男 7例 ,女 9例 ,年龄 2 5~ 5 7(35 .6± 6 .9)岁 ,体重 4 9~ 78(5 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七氟烷、丙泊酚对心脏双瓣置换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东莞康华医院进行风湿性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用药将患者分成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七氟烷组患者采用1%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分别在术前、主动脉开放后第2、8、24小时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术前及主动脉开放后第8、16、72小时监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结果两组心脏双瓣置换术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肺动脉楔嵌压(PAWP)、总胆红素、AST、AL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氘代试剂(CIL)、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左心室做功指数(LVSW)、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七氟烷或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患者MAP、HR、PAWP、TBIL、AST及ALT的影响相似,但是对SVI、LVSWI、BUN及Cr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朱儒红 《重庆医学》2007,36(11):1082-1083
目的 探讨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8月共实施心脏双瓣膜置换术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认为深入了解病情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重视维持术后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加强抗凝治疗的监护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双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麻醉的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本文将其与依托米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双异丙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中血流力学参数稳定,效果满意,且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的优点,可以作为一种与依托米酯相媲美失工流产术的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七氟醚预处理,于诱导后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吸入;对照组不给予七氟醚预处理,泵注丙泊酚、舒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并于不同时刻抽取动脉血测定S100β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及转流前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机后6 h和24 h 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57±0.16)vs.(0.85±0.42)μg/L、(0.26±0.24)vs.(0.42±0.1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精神状况检查评分(MM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 MMSE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S100β蛋白水平降低,具有脑保护作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进行心脏手术时,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强,容易造成损伤。目前抑制此类手术所致应激反应主要应用的是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镇痛作用强,应用后血流动力学较平稳,具有较小的心功能影响和抑制呼吸作用,近几年来逐渐广泛地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心脏手术的麻醉中。将阿片类受体药物合理有效地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麻醉中在围术期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脏瓣膜置换87例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莉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8):1010-1010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通过置换受损的瓣膜、恢复瓣膜的启闭功能、恢复正常的血液动力学、改善心功能,以延长患者的生存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手术患者由于麻醉、手术创伤和体外循环影响以及换瓣后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显著改变,使术后患者尤其早期阶段病情变化较快。因此,术后患者如能得到严密的监护和及时有效、恰如其分的处理,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术后生存率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