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58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58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病原学分析,提高对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8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8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均为艾滋病晚期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58例:CD4+<50×106/L 9例,CD4+(50~100)×106/L 32例;CD4+(100~200)×106/L 17例。在确诊时已合并多种机会感染。结论:艾滋病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情重,预后差,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结果是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特征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近4年收治的16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例(12.50%),好转10例(62.50%),未愈3例(18.75%),死亡1例(6.25%)。结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病情复杂、病势凶险、预后差,早期诊断、及时综合治疗可以改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7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90.00%(81/90)、头晕头痛83.33%(75/90)和恶心呕吐58.89%(53/90);脑脊液中隐球菌抗原、墨汁染色及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92.59%(50/54)、78.89%(71/90)和51.11%(46/90);经系统抗真菌治疗后总病死率为25.56%(23/90);影响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12周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病死组患者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意识障碍、痫性发作、颈项强直、低CD_4~+T细胞计数患者例数及全身播散性隐球菌感染发生率较生存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颈项强直及痫性发作是影响患者12周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常伴播散性感染,意识障碍、颈项强直及痫性发作是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CD_4~+T细胞计数100个/μl的患者开始cART前应常规筛查隐球菌抗原,早诊断治疗,可能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7,(6):855-858
目的分析影响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隐脑)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06例艾滋病合并隐脑的病例资料并随访1年,分析影响其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1年归因死亡率24.2%。单因素分析提示与1年归因病死率增多相关因素有神志改变、血液/骨髓隐球菌培养阳性以及肺泡灌洗液隐球菌培养阳性。与归因病死率减少相关的因素有治疗方案含有两性霉素B、累计两性霉素B剂量>500 mg及两性霉素B剂量>1 000 mg。Cox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与1年归因病死独立相关因素包括神志改变、血液/骨髓隐球菌培养阳性、肺泡灌洗液隐球菌培养阳性以及治疗方案两性霉素B剂量<500 mg。结论艾滋病合并隐脑患者发生神志改变、血液/骨髓隐球菌培养阳性、肺泡灌洗液隐球菌培养阳性者预后不良,累计两性霉素B剂量>500 mg才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有研究治疗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感染药物两性霉素B的各种配方组成(包括脂质体和脂类混合物)的报道,以减少两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本文对两性霉素B溶于葡萄糖溶液或脂质乳剂治疗30例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隐球菌脑膜炎是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常伴有高病死率,而且必需长期使用两性霉素 B 治疗。氟康唑(Fluconazole)是最近发现的一种三吡咯化合物,在体外对新型隐球菌有抗菌作用。据表明,此药对隐球菌脑膜炎的动物模型有效,而且容易穿透入脑脊液。本文报道1例艾滋病患者的隐球菌脑膜炎因两性霉索 B 治疗无效后使用氟康唑治疗获得成功。患者男性,40岁。1985年8月因隐球菌脑膜炎首次入院,最初给予静注两性霉素 B7周,同时加用5-氟胞嘧啶4周。后曾有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近年来艾滋病与肿瘤患者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预后作了比较及分析。41例研究对象均经脑脊液或其它部位分离出新隐球菌、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滴度阳性或印度墨汁染色阳性而确诊。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实验室相关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艾滋病及其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艾滋病患者,分为26例艾滋病患者(单纯感染组)、32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合并感染组),分别对脑脊液和外周血常规及生化指标、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两组间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合并感染组的脑脊液蛋白质为(601.28±...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临床分析,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4年至2010年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38.03±24.274)d,病原阴转时间为(48.18±31.906)d,病死率15%。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常发生在艾滋病期患者,CD4细胞较低,在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时治疗疗程延长,病死率可能增加。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并及时治疗是预防隐球菌性脑膜炎、降低病死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18倒患者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精神障碍、视物模糊、抽搐、脑膜刺激症、病理反射等,给予相应的临床症状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结论 对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加强护理,可避免发生护理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