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48岁,因上腹隐痛2年加重2周于1994年10月20日以慢性结石胜胆囊炎及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胀痛,与饮食关系不明显,疼痛无放射,不伴发热和寒战,曾在单位医院诊为“胆结石”。以后上述腹痛反复出现,其部位和性质不变,服药后可缓解(具体不详)。入院前2周腹痛再次发作.并向右肩放射且伴恶心,但无呕吐和发热。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差,食欲下降,体重减轻5kg,但无黄疸和黑便。  相似文献   

2.
上腹部癌性疼痛的治疗——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的临床应用孟冬祥樊碧发范占明蔺成军梁景云贾乃光作者单位:100029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麻醉科(孟冬祥、樊碧发、贾乃光);中国煤碳部总医院放射科(范占明);黑龙江中医学院附院麻醉科(蔺成军);北京市和...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8岁,于2003年10月3日因上腹部疼痛伴呕吐入院。患者于1996年曾感上腹部绞痛,经当地医院按“胃炎”诊治,经给予输液和口服药物治疗,疼痛消失,但此后常感上腹部隐痛,经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给保守治疗后好转,此后经常反复出现上腹部隐痛伴心慌,反酸,恶心,呕吐。查体:T37.8℃,P100次/min,BP120/8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和右上腹部轻度深压痛,腹肌不紧。未触及包块,  相似文献   

4.
少数病人存胆囊切除术后仍有上腹部疼痛不适或类似术前胆绞痛,引起疼痛的原因较复杂,在治疗上有的需再手术,有的可采用非手术治疗。1990-2005年本院共行单纯胆囊切除术1260例,其中行OC术820例,行LC术440例。术后再疼痛24例占1.90%,结合文献将术后疼痛原因及防治做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病人女,65岁。2006年6月因上腹肿块并腹胀2年入院。2年前发现上腹部一4cm×4cm肿块。除进食后轻度腹胀外无任何不适。按“胃炎”对症治疗,腹胀缓解。2年来肿块渐增大,进食后腹胀感明显,以腹部肿块入院治疗。查体:上腹部可扪及圆形肿块,约成人手拳大,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大,轻压痛。腹部彩超:肝门部实性占位性病变,提示肝癌。CT检查:肝、胃、胰间占位性病变提示平滑肌瘤。[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疼痛在上腹部手术后呼吸肌功能不全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病人自控镇痛 (PCA)组与对照组 ,每组 15例。用最大吸气压 (MIP)和最大呼气压 (MEP)来评估呼吸肌功能。两组于术前 ,术后 2 4、4 8h分别测定MIP、MEP ,并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 (VA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对照组的MIP与MEP比术前显著下降 (P <0 0 5 )。VAS评分两组均增加 ,与术前相比 ,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相比 ,PCA组的VAS增加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5 )。MIP、MEP和疼痛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相关 (P <0 0 1)。结论 疼痛是导致上腹部术后呼吸肌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PCA则能部分地改善术后呼吸肌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7.
患男,35岁,因上腹部疼痛3d,右下腹疼痛1d入院。患入院前3d饮酒后自觉剑突下至脐部疼痛,阵发性加剧。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及腰背疼痛。入院前1日疼痛移至右侧腹部,并仍有上腹疼痛伴阵发性加剧.经门诊抗炎补液治疗无效而入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摘要 病人女性,18岁。因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进行性加重于2004—09—15入院。6年前因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及频繁呕吐,呕吐量大,含胆汁、无粪臭味。经禁食,支持等治疗5d后缓解,缓解后饮食、生活如常。以后每年发生类似症状1—2次。一般多在进食15—40min内发作,采用胸膝位可减轻症状。发病3年后发作逐渐频繁。症状加重,每次上腹疼痛持续性加重,呕吐为喷射状,无隔宿食。大量呕吐后症状无明显减轻。体重星进行性下降(由45kg降到25kg)。近1年来平均每月发作1次,均与进食有关,每次发作前先有上腹部不适感,反复住院,均行禁食、解痉止痛、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3—5d缓解,缓解后如常人。病史中曾相继在多家三级医院做过胃镜、钡餐、B超、腹部CT、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均提示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43岁,反复腹胀,腹痛,呕吐,伴黑便和呕血3个月,加剧3d于2005年8月6日入院,患者1年前曾有右腹部钝挫伤史。入院前3个月曾因突发上腹部疼痛,伴呕血及黑便及上消化道出血诊断而在他院行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2岁,因主诉间歇性右上腹疼痛1年,伴恶心、呕吐2d入院。1年前出现右上腹部疼痛,B超提示“胆囊炎、胆囊内多发结石”,予以消炎利胆治疗后好转,但疼痛经常性发作,2d前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遂入院治疗。体检: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稍胀,全腹软,未触及包块,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治疗腹部癌性疼痛的价值。方法对无法切除和无法有效止痛的12例晚期上腹部癌症病例,CT引导下以无水酒精10-15毫升实施双侧腹腔神经丛阻滞。评价其止痛效果、不良反应、生存质量等。结果疼痛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例,患者仅口服或肌注曲马多即能止痛.有效率83.3%;6例完全或部分缓解持续3个月,1例持续4.3个月。全部病例精神状态、饮食和睡眠明显好转。结论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可较有效地解除上腹部顽固性的癌性疼痛。  相似文献   

12.
近来实验发现免疫细胞活化对于人类和实验动物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和症状有密切联系,而免疫细胞活化的一类产物--白介素在疼痛形成和维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文讨论白介素-1(白介素-1α、白介素-1β、白介素-1ra)、白介素-6和白介素-10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过程的作用,探讨白介素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外科腹部手术术后疼痛是手术后常见症状,疼痛既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切口愈合,对患者家属亦造成不良心理刺激,本文旨在对引起腹部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以有效控制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上胸段和腰部硬膜外阻滞在心绞痛患者腹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外科手术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愈来愈突出 ,特别是麻醉方法的选择很重要 ,事关患者安危及手术成败。本组 11例心绞痛患者均采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TEA)和腰段硬膜外阻滞 (LEA) ,有效地防止了术中应激等因素导致的心绞痛发作。 11例患者均安全实施手术 ,术中无一例发生心绞痛及心梗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患者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4 9~68岁 ,体重 4 9~ 76kg。既往均有两次以上心绞痛发作史 ,其中 1例女性术前 2个月心绞痛第 4次发作 ,经内科溶栓治疗好转。以上患者均服用阿斯匹林抗凝Ca2 +离…  相似文献   

15.
在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中,外科医生“独挡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代胃肠道肿瘤的诊疗更加依靠包括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个专业组成的工作团队共同完成。多学科专家组(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是由多个学科的专家针对某一疾病进行会审和讨论.从而提出诊疗意见的临床诊治模式。2009年.北京地区众多相关专家学者利用该地区汇集了为数众多的诊疗专家和该地区病例病种资源丰富的优势.成立了“北京地区消化肿瘤MDT协作组”,并定期举行会议,组织开展了MDT疑难病例诊治讨论。极大地推动了MDT诊治模式的开展,提高了临床上对胃肠道肿瘤的诊疗水平.真正体现了个体化的诊疗理念。本刊近期特收集了“北京地区消化肿瘤MDT协作组”的MDT病例讨论资料,于本期开始新辟“MDT病例讨论”专栏.准备分期先后刊出该协作组讨论的病例.倡导和推广这一新兴临床工作模式.进一步为患者造福.  相似文献   

16.
病例资料患者,女,43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并触及包块5年,近来疼痛加重、包块增大"入院。患者于5年前在外院因"结石性胆囊炎"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1个月感觉上腹部不适,时有疼痛,经抗感染治疗减轻,日后常有右上腹疼痛,并触及一包块,曾在多家医院予抗炎治疗。查  相似文献   

17.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105例晚期癌症患者,67例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包绕神经、血管,均有顽固性上腹痛,经CT导引穿人隔脚前及后腹膜肿大淋巴结内行两侧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术。结果 经4个月随访观察,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8.09%、97.05%、93.81%、90.42%。在止痛效果显著者,可观察到无水乙醇扩散较完全,能从两侧包绕腹主动脉,肿大的淋巴结有明显坏死。本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引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鼠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检测慢性胰腺炎大鼠的疼痛可行性,为疼痛治疗提供新的观察方法。方法成年雄性Wister大鼠28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只。实验组一次性经尾静脉注射二丁基二氯化锡溶液,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乙醇和甘油,测量注药前后大鼠体质量和机械痛行为发生的频率,观察大鼠面部表情。2周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胰腺组织有明显慢性炎症表现,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腹部机械痛超敏反应明显增加(P0.01),面部疼痛表情加重。结论可以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估慢性胰腺炎大鼠的疼痛,有助于实现基础科学向临床应用转化。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63岁,因"上腹部不适1周"于2013年11月25日入院。患者上腹部间歇性隐痛发作,稍感腹胀。自发病来无恶心及呕吐,无发热,无呕血及便血,大小便无异常,无消瘦。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腹部压痛阴性,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吗啡、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选用0,01%吗啡+0.005%氟哌利多+0.01%地塞米松+0.075%,丁卡因;B组选用0.0004%芬太尼代替A组配方中的0.01%吗啡。均用PCA泵(100ml),以LCP模式(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h+PCA每次0.5ml)进行镇痛。结果:①综合镇痛质量,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A组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等发生率较B组高(P〈0.01或〈0.05)。结论:吗啡、芬太尼PCE用于术后镇痛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芬太尼较吗啡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