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的平衡──决定肾小球硬化的因素章海涛,杨俊伟关键词肾小球硬化;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平衡调节肾小球硬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球损伤—组织病变的共同结局,包括肾小球结构萎陷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  相似文献   

2.
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重要组成部分。足细胞损伤是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导致蛋白尿、肾小球硬化及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病理生理基础。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和微小病变(MCD)主要表现为肾小球足细胞病变。足细胞损伤机制和靶向治疗一直是肾小球疾病研究的热点,本文将综述足细胞基因组、转录组研究进展和新发现的足细胞损伤相关基因,重点阐释足细胞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患者足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2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足细胞病变,分析其与血糖控制、蛋白尿、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27例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病理定量计数肾小球足细胞数。借助足细胞特定标志物WTl与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α3链(C—Ⅳα3)双套色荧光染色,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对肾小球足细胞进行准确的密度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无论临床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尿蛋白<3.5g/24h),还是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24h),均伴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及密度的减少,其中以大量蛋白尿组最为显著,蛋白尿组次之,微量白蛋白尿组最轻。足细胞数目及其密度与尿蛋白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足细胞数目的减少还与肾小球病理改变相关,表现为肾小球K—W结节病变者其足细胞数明显少于肾小球弥漫系膜增生性病变者(P<0.01)。此外,足细胞数减少严重者肾小球硬化以及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就表现出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及其密度的减少,随着病变加重,这种变化愈发明显。足细胞病变不仅导致大量蛋白尿的发生,而且还与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细胞外基质与肾小球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外基质与肾小球疾病魏林综述王海燕章友康审校细胞外基质(extraeellularmatrix,ECM)是近年来愈来愈受到大家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许多肾小球疾病,尤其肾小球硬化的发生,都与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密切相关。深入研究ECM的结构、功能及其产生...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 ( DN)是糖尿病 ( DM)的全身微血管合并症之一 ,肾脏典型的病理改变为渐进性肾小球硬化 ,主要为肾小球基底膜 ( GBM)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TGF- β1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 ,在外周血中对多种细胞的增殖、趋化、粘附起作用 ,通过加重全身微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而加剧肾小球硬化的进程[1] 。我们检测了 62例 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转化生长因子 ( TGF-β1) m RNA的表达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 ( UAE)的关系 ,旨在探讨 TGF-β1在肾小球硬化早期进程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对照组为 1 7例健康自愿献血…  相似文献   

6.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足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病变与蛋白尿,肾脏病变进展及对激素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26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原发性FSGS,对照组各选取微小病变(MCD),系膜增生性病变(MsP)9例,并观察4例FSGS病变重复肾活检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套色方法对所有患者肾活检组织分别进行WT1、CR1、GLEPP1和Ⅳ型胶原α3链的双重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图像,对肾小球足细胞进行密度定量并与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①双套色清晰显示足细胞与基膜的空间位置,足细胞特异性表达WT1、CR1、GLEPP1.②FSGS组患者非硬化肾小球足细胞三种标记物染色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WT1、CR1、GLEPP1染色节段丢失比率显著高于MCD组与MsP组(P<0.05);足细胞密度和肾组织病理类型相关,FSGS组足细胞密度显著低于MCD组与MsP组(P<0.05).③经典型和脐部型FSGS两组足细胞标志物染色节段丢失比率及足细胞密度无差异.④FSGS组患者足细胞密度与尿蛋白、肾功能无相关性.激素治疗缓解组足细胞密度显著高于激素治疗无效组(P<0.05).⑤对4例重复肾活检肾组织WT1、CR1、GLEPP1表达的观察表明,三种标记物表达的缺失程度和肾小球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FSGS组患者均伴不同程度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病理改变越重足细胞病变越明显.足细胞WT1、CR1、GLEPP1表达与肾小球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表达缺失严重者激素治疗反应差.  相似文献   

7.
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细胞抗原韩晓男,赵培真,陈忠,杨方,梁凤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7)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抗原检测;人白细胞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近年来,由于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技...  相似文献   

8.
近期提出细胞水平胰岛素抵抗包括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即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内细胞自身存在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缺陷导致细胞生物学性能的改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起关键作用.如斑块内细胞自身胰岛素抵抗可降低内皮细胞的舒张功能、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并增加巨噬细胞凋亡和吞噬缺陷,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坏死核心的扩大.因此,深入了解细胞水平胰岛素抵抗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为未来研发新型药物开辟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复杂,足细胞损伤是DN发病的早期事件如微量白蛋白尿(MA)、肾小球肥大等的重要病因,与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下降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细胞调亡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都经历着凋亡与坏死,凋亡占主导地位,参与了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氧自由基基、某些生长因子、一氧化氮、内毒素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等可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具有复杂的分子调探机制,多种基因参与了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都经历着凋亡与坏死,调亡占主导地位,参与了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氧自由基、某些生长因子、一氧化氮、内毒素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等可诱导细胞调亡。细胞调亡具有复杂的分子调控机制,多种基因参与了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糖尿病(diabetes DM)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指中等以上动脉的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动脉壁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的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更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重要的细胞成分。现就高糖对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脂纹-纤维斑块”转变过程中细胞外基质的病理形态学研究梁孟儒,韦立新,游联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近年来,器官硬化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揭示出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改变在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4.
卢宏柱  彭丹 《山东医药》2012,52(16):93-95,98
肾病综合征(NS)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膜性肾病。它们的病理改变几乎都存在足细胞足突损害以及肾小球裂孔膜的改变,肾小球屏障功能丧失导致蛋白尿。因为获得性足细胞病大多数病因是免疫性的,因此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而且大多数NS对糖皮质激素(GC)有效。对GC抵抗者,使用其他免疫抑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是最有效的抗原递呈细胞。自1995年于动脉中发现树突状细胞以来,对于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很早期血管树突状细胞就被激活。部分细胞直接与T细胞聚集成簇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其他则移行至淋巴器官激活T细胞。内皮功能改变和血脂紊乱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最近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在斑块不稳定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树突状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主要组成部分的足细胞,在特定致炎因素诱导下,可具有抗原呈递的特性,扮演非专职抗原呈递细胞的角色,并启动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足细胞损伤和蛋白尿,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微小病变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膜性肾病等肾小球足细胞疾病的发病中起作用。因此,阻断由足细胞启动的抗原呈递过程,有望为治疗此类疾病的新的途径。近年来,抗原呈递阻断剂CTLA4-Ig融合蛋白制剂在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实践证实了这种可能,本文就肾脏足细胞B7-1抗原呈递与CTLA4-Ig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足细胞损伤与糖尿病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和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提示病情不可逆转,直至终末期。肾病。DN有3种主要组织病理学改变: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聚积,结节性。肾小球硬化(K-W性损害)。其中细胞外基质聚积被视为DN的关键性改变。近年研究发现,足细胞损伤在DN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就足细胞损伤与的DN关系作综述。  相似文献   

18.
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适配子PM1的特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特异性寡核苷酸适配子PM1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结合的特异性,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体内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适配子PM1进行FITC标记,荧光显微镜分别观察适配子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结合情况。采用高脂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利用PCR方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适配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结合情况。结果适配子PM1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织高度特异性结合,但不结合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正常动脉组织。结论筛选出的适配子PM1能特异性结合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年青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北京地区100例意外死亡年青人(15 ̄39岁)新鲜心脏标本的冠状动脉,对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检出率及病变特点进行观察。结果为:部分脂纹有可能通过中间型病变转变为斑块;年青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以细胞性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总检出率为56.0%,男性病变检出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与斑块检出率呈正相关。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年青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检出率特别是由斑块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复杂,足细胞损伤是DN发病的早期事件如微量白蛋白尿(MA)、肾小球肥大等的重要病因,与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下降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