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机动车驾驶员听力损伤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噪声对驾驶员听力的影响。方法对1038名驾驶员进行纯音测听检查,并与240名非噪声作业的人员进行对照。结果机动车驾驶员听力损伤发生率为22.4%,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力损伤发生率与驾龄有关。结论机动车噪声对驾驶员听力有一定的影响,并随着驾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梅州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害情况调查为进一步治理噪声危害,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在1993年度和1994年度,对全市16间省、市直属国营工厂噪声作业工人进行了听力损害情况调查。听力测定前作病史询问和常规体检,去除存在非噪声致聋因素的例数,停止噪声接触12...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噪声对机动车驾驶员听力的影响。方法听力测定使用AC33型双道电测听仪,在本底<30dB隔音室内进行。结果机动车驾驶员听力损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动车驾驶员听力损失与驾驶年限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频率间听力损失值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噪声对机动车驾驶员听力有明显损害,以高频听力损伤为主,表现为4K Hz和6K Hz频率明显听力损失,且比语言频率听力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4.
采用丹麦尔听美(Otometrics)-MADSEN Xeta型电测听仪在隔音室内(30 d B)对198名驾驶员进行听力检查,用ND2型精密声级计(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校准)对驾驶室噪声进行测量。听力测定结果按照《声学纯音气导听阈测定听力保护用》(GB/T7583—1987)中推荐的参数进行年龄性别校正。大型机动车驾驶员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且在4 000 Hz处出现"V"型凹陷;听力损失有随驾龄延长而增高的趋势。高频听力损失的驾驶员中近3年内发生交通事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公交车驾驶员纯音听力损伤情况,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公交车驾驶员双耳纯音听力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633例公交车司机中,有117人听力损伤,其中双耳高频听力损伤的比例明显高于语频听力损伤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龄在10年内听力损伤出现的比例大于其他工龄段(P0.05)。结论噪声影响公交车驾驶员的高频听力,要早期发现职业禁忌症,减少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某公交公司驾驶员纯音听力损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目的调查公交车驾驶员纯音听力损伤情况,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公交车驾驶员双耳纯音听力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633例公交车司机中,有117人听力损伤,其中双耳高频听力损伤的比例明显高于语频听力损伤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龄在10年内听力损伤出现的比例大于其他工龄段(P0.05)。结论噪声影响公交车驾驶员的高频听力,要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减少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陈旭红 《健康研究》2014,(3):248-250
目的调查研究噪声对杭州地区某电器厂工人听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精密脉冲声级计测定电器厂噪声作业环境的噪声强度,采用听力计检测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状况,测定听力损害罹患率,将听力损害与接噪工龄、工种、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电器厂噪声性质为中高频连续稳态噪声,平均噪声强度92.34±8.62 dB(A),工人职业性听力损害的罹患率为19.97%,听力损害随接噪工龄增加而升高,各工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工种听力损害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磨工、铆工、冲压、折弯工、总装、剪板、焊接。结论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冶建行业噪声进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以及对从事噪声作业5年以上工龄的214名工人进行听力检查,结果为:(1)本行业噪声属中、高频宽带连续非稳态噪声,强度在8小时等效连续 A 声级85.5~100.2dB 之间;(2)噪声性听力损害患病率为52.55%.非噪声性听力损害患病率为10.89%;(3)等效连续 A 声级超过95dB 时。噪声性听力损害患病率明显增高,(4)接触噪声作业工龄超过15年,听力损害患病率明显增高,特别是中度以上的噪声性耳聋的患病率增高;(4)男性噪声性听力损害患病率略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采矿噪声对工人听力损害的情况。方法以310名露天采矿工人为研究对象,按常规方法采集噪声暴露和听力资料。结果接触组听损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着工龄增加而升高(P<0.01),洗矿工、破碎工听损检出率高于驾驶员(P<0.01),女性高于男性(P<0.01)。结论采矿噪声对听力有损害,且与工龄、接触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女性敏感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新港卫生检疫局调查了广州新港口岸部分往来港澳的小型船舶噪声环境,通过对船员(尤其是轮机员)的听力损伤情况的统计与分析,指出机舱噪声对轮机员的听力损害最为严重,并由此提出了对噪声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接触工业脉冲噪声工人的听力损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触工业脉冲噪声工人的听力损害调查上海市黄浦区卫生防疫站200002黄文伟脉冲噪声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强度和频率经常发生变化的有损于人体的一种噪声,它对人体的听力影响较连续住噪声严重。我国目前尚无脉冲噪声的卫生标准,本文对122例接触脉冲噪声的锻...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改变作为噪声作用工人早期损害指标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广州石油化工总厂四个分厂的工业噪声及接触噪声工人的听力损失及心电图改变作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业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环境下作业即可发生听力损失,其听力损失率随工龄延长而增加,而心电图异常率在3年内已达较高水平,本文认为心电图改变先于听力损失,心电图改变可作为噪声工人早期损害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对某企业长年接触机动车噪声作业的42名驾驶员(工龄5一37年)的听力损失进行了调查,将其与该企业18名修理人员(工龄3~历年)和12名行政人员(工龄4~27年)的听力状况作了对比分析。受检方法:受检者(排除耳病者)双耳作纯喜气导听力检查,测听室环境噪声<30dB(A)。使用丹麦产Medson72型听力计,经国际听力零级校准。诊断标准:依据《劳动卫生学》第二版,有关噪声性听力损失及耳聋诊断标准。经检查结果:三组受检查者中均发生不等程度的听力损失,驾驶员听力损失较对照组明显严重,其中对人听力下降达对.8%,有高频听力损失6人…  相似文献   

14.
噪声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调查广西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南宁530021)张志勇,赵新志,陈洁,黄燕红,黄清清工业噪声除引起工人听力损害外,对神经系统也有影响。噪声作业工人神经衰弱征候群发生率很高,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脑电图改变。目前对这种损害...  相似文献   

15.
听力损害是评价噪声对人体危害的一个主要客观指标。由于现场检查的需要,我们参考了一些国内外资料,自行设计制造了流动测听室,以利于开展噪声防治工作,用来对工厂进行噪声性听力损害的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脉冲与稳态噪声引起工人听力损伤的差异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对接触脉冲噪声和稳态噪声的771名工人调查发现,年龄性别校正后的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为60.4%、语频为5.4%。听力损伤患病率随噪声暴露的剂量增大而升高,有剂量—反应关系。接触脉冲噪声工人的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62.4%,345/553)高于稳态噪声(55.5%,121/218),但无显著差异;而语频听力损伤患病率(6.7%,37/553)明显高于稳态噪声(2.3%,5/218)。脉冲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曲线出现左移,表明它对听觉系统的危险性高于稳态噪声。  相似文献   

17.
心电图改变作为噪声作业工人早期损害指标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广州石油化工总厂四个分厂的工业噪声及接触噪声工人的听力损失及损失电图改变作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业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环境下作业即可发生听力损失,其听力损失率随工龄延长而增加。而心电图异常率在3年内已达较高水平。本文认为心电图改变先于听力损失,心电图改变可作为噪声工人早期损害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汽车噪声对驾驶员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汽车噪声对驾驶员听力的影响程颐清为了解汽车噪声对驾驶员听力的影响,笔者近期对110名汽车驾驶员进行了听力检查,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观察组为某建筑工程队汽车驾驶员110名,其中大货车驾驶员31名,起重车41名,吊车25名,铲车7名,轿车6名;年龄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噪声暴露对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对广州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噪声暴露工人进行作业场所噪声测定以及工人纯音听力测定.结果 作业场所现场中噪声合格率为49.25%;听力损失检出率随着接触噪声强度和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接触噪声时间的延长以及高强度的噪声暴露,会加大听力损伤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对作业场所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惠州市直属五金、印刷、食品、电子等行业8个工厂进行噪声作业场所调查,并对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及纯音听力测定。另选择相应办公室不接触噪声的职工164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听力损失率随着接触噪声的工龄增加而增高,随着接触噪声强度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反应关系。听力损失率接触毒物和噪声组明显高于噪声组(P<0.05)。结论噪声强度、接噪工龄是影响作业工人听力的主要因素,毒物与噪声联合作用加重听力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