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婷  余小夏  刘旭光 《中医药学刊》2010,(10):2054-2057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经穴对健康人胃电面积的影响,探讨经脉穴位与脏腑的相关性。方法:针刺健康人胃经、脾经、胆经的不同穴位及非经非穴,观察针刺前后胃电面积的变化,比较分析针刺不同经脉穴位对胃功能影响的差异。结果:(1)不同经穴与非经穴比较,针刺对健康人胃电面积变化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经脉(穴位)与非经穴比较,针刺对健康人胃电面积变化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3)胃经不同穴位之间比较,针刺对健康人胃电面积变化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对健康人胃功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经脉穴位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胃电及其针刺的调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从1922年Alvarez首先从人体记录到胃的电活动以后,许多作者观察了动物和人体胃电活动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机理。近十几年来随着无线电电子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列胃肠道平滑肌电生理特征研究的不断深入,因而对胃电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兴趣和重视。认为胃电反应了胃的功能状态,可对胃的生理病理研究提供了一种客观的电学指标。国内有不少研究者以胃电为指标探讨经穴的特异性,经穴脏腑的相关联系及其针刺作用途径的分析。本文仅结合我们近年来的工作,着重介绍胃电的一些研究进展和针刺对胃电的调制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胃电图检测针刺效应及青蒿素四物汤药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体表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测胃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生物电指标,是一种新的方法。胃电的另一特点是通过生物电的活动状态可以观察到胃的功能活动状态,例如活动的强弱,节律规则不规则等。本实验试图以胃电图为客观指标进行系列性研究,即针刺得气,气至病所,不同针具,针刺不同经穴对胃机能调整时胃电的表现及中药药效与胃电活动的关系。探讨胃电活动作为针灸效应和中药药效指标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80年代初,胃电图在针灸经络、按摩、方剂、中药、中医诊断、辨证施治和中医脏腑学说等方面的研究上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早在60年代初,兰州医学院张经济教授就报导了针刺狗“胃俞”穴能引起胃电的变化。30多年来,不少学者以胃电为指标探讨经穴的特异性、经穴脏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穴位特异性影响及其传出途径研究.方法:选用足阳明经头面部四白、地仓穴,以及手太阳经颧髎穴及非经非穴四白旁开点,比较观察电针对禁食24h麻醉状态下大鼠胃肌电的影响;并通过腹注阿托品、六烃季胺、利血平神经阻断剂,观察传出途径阻断后电针四白穴对大鼠胃肌电的影响.结果:电针四白、地仓穴对胃电振幅、时程及峰簇数的发放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效应以四白穴作用最为明显,地仓次之,与针刺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电针颧髎、四白旁开点,对胃电活动则无明显作用,与针刺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四白穴能部分取消阿托品、六烃季胺对大鼠胃电的抑制效应,部分增强利血平后大鼠胃电的兴奋效应.结论:电针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调整作用具有经脉、穴位的相对特异性.而电针对胃电的调整作用,与胆碱能神经、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6.
针刺调整实验性家兔胃节律紊乱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家兔胃肌电活动为指标,用旋转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家兔胃节律紊乱的模型。观察60只家兔特定穴之间、特定穴与非特定穴之间的针刺调整胃节律效应的差异性。特定穴足三里、内关针刺前后自身对照,二组穴位调整胃电紊乱波百分数及胃电慢波频率效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组穴位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非特定穴条口、天泉针刺前后自身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足三里与条口穴,内关与天泉穴调整胃电紊乱波及胃电的慢波频率效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针刺对人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针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实针刺对胃运动机能有调整作用。自从Alverez首先从胃记录到电活动以后,许多学者应用胃电为胃的功能指标研究胃的生理病理规律和胃疾患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本文应用体表导联无创伤性记录人胃电活动的方法,观察针刺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等穴对急慢性胃肠炎患者的胃电图变化的影响,及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穴位特异性影响及其传出途径研究.方法:选用足阳明经头面部四白、地仓穴,以及手太阳经颧髎穴及非经非穴四白旁开点,比较观察电针对禁食24h麻醉状态下大鼠胃肌电的影响;并通过腹注阿托品、六烃季胺、利血平神经阻断剂,观察传出途径阻断后电针四白穴对大鼠胃肌电的影响.结果:电针四白、地仓穴对胃电振幅、时程及峰簇数的发放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效应以四白穴作用最为明显,地仓次之,与针刺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电针颧髎、四白旁开点,对胃电活动则无明显作用,与针刺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四白穴能部分取消阿托品、六烃季胺对大鼠胃电的抑制效应,部分增强利血平后大鼠胃电的兴奋效应.结论:电针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调整作用具有经脉、穴位的相对特异性.而电针对胃电的调整作用,与胆碱能神经、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9.
激光针电针手针疾徐补泻对人体胃电图影响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针刺提插补泻能使脾胃病患者的胃电波幅升高,泻法降低。激光针足三里穴可使人体胃电波幅降低。本文以胃电为指标,观察疾徐补泻、电针、激光针对人体胃电的影响,以比较三者的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健康人胃电、胃阻抗总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规律。方法:应用EGG动态频谱分析仪和胃阻抗频谱分析仪对50例健康人进行足阳明经针刺前后、胃电、胃阻抗总功率(PTP)的检测。结果:针刺四白穴能使胃电总功率明显增高,针刺足三里和四白穴均能使胃阻抗总功率明显增高。结论:说明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的运动功能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穴位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的穴位特异性影响.方法:采用现代电生理技术,选择足阳明经"四白"、"地仓"穴及手太阳小肠经"颧髎"穴及"四白旁开点"做同步对照,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白组、颧髎组、地仓组、四白旁开组,每组8只,比较观察电针对禁食24 h麻醉状态下大鼠胃肌电的针刺效应.结果:电针四白、地仓穴组对胃电振幅、时程及峰簇数的发放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效应以四自穴作用最为明显,地仓次之,与针刺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电针颧髎、四白旁开点,对胃电活动则无明显作用,与针刺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调整作用具有经脉、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伍慧珠  陈孝忠 《针刺研究》1990,15(3):194-196
<正> 针刺“足三里”穴对胃功能的调整作用,国内外已有大量报导,但主要是以胃运动、胃液分泌或胃电为指标,以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放电为指标尚未见有报导。我们以往的工作表明,扩张胃的外周传入对下丘脑外侧区(LHA)摄食中枢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十二经脉经穴对健康成人体表胃、小肠电图的影响,探讨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相对特异性关系。方法: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30例健康成人针刺不同穴位前后的体表胃、小肠电图,比较胃、小肠电图频率、振幅变化的差异。结果:针刺足三里、养老、曲池穴能使胃、小肠电振幅上升。针刺足三里、养老、通里、内关等穴位能分别调节胃、肠运动的节律;针刺足三里、养老、阴陵泉等穴能同时调节胃、肠运动的节律,促进二者协调运动。表现出与健康人胃相关的有曲池、太冲、外关、足三里、阴陵泉、养老;表现出与健康人小肠相关的有通里、阳陵泉、阴陵泉、养老。其中阴陵泉、养老与胃、肠两脏都有关系。结论:从体表经穴观察相应脏腑的功能变化发现经脉(穴)与脏腑之间确实存在着相关性关系,其效应规律可概括为"多经司控一脏"与"一经调节多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经穴对健康人胃电即时效应的影响,探讨经脉穴位与脏腑的相对特异性。方法:针刺30名健康人不同穴位,观察针刺前后胃电平均幅值、频率的变化,比较针刺不同穴位对胃电即时效应影响的差异。结果:胃电振幅均值针刺后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阳陵泉、太冲、天枢与针刺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足三里要优于其它9个穴位(P0.05,P0.01),上巨虚和天枢也优于阳陵泉、曲池、外关、内关(P0.05,P0.01);对于胃电振幅变化率,针刺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阳陵泉、太冲、天枢变化率明显,高于曲池、内关、合谷、外关(P0.05,P0.01),足三里要高于其它9个穴位(P0.05,P0.01),上巨虚和天枢也高于阳陵泉(P0.05,P0.01),其它穴位间未见明显差异;针刺前后对胃电频率无影响。结论:针刺不同穴位对胃电具有不同影响,不同穴位对健康人胃电的影响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国内有关针刺调节胃功能的报道较多。自五十年代起各地曾先后借助多种方法提供客观指标,以研究针刺某些单穴或穴组对处于不同状态下的人体或动物胃功能的影响,但都着重在胃运动和胃液分泌这二个方面。而胃电慢波是胃收缩节律的控制波,它决定胃蠕动的频率、方向和速度,电活动比机械活动更能反映平滑肌的兴奋性和收缩性,记录胃电比机械记录胃运动更敏感,故胃电作为胃活动的一种指标早已为大家普遍接受。八十年代早期,国内已开展关于胃电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现综述如下。一、临床胃电图及针刺的调节作用1.健康人胃电图分析:根据X线鉴定选取表面电极在腹壁上的位置,“胃小弯”在剑突与脐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胃大弯”在剑突与  相似文献   

16.
杨朝民  贾静 《陕西中医》1993,14(7):318-319
通过对94例6种胃病患者及13例对照组的体表胃电变化的比较,结果表明,针刺梁门穴对复合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的体表胃电均有不同程度良性调节作用。提示针刺梁门穴在预防胃病癌变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用NUV—1型胃电放大器,采用体表双极导联无创伤性描记胃电的方法,对142例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与胃癌患者进行针刺及进餐功能试验,并与59例正常人组胃电图进行比较。各组患者的波幅与调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是胃癌患者胃电波幅及2次/分以下慢波均高于其他各组,并以正常人胃电为指标对穴位特异性进行探讨,对体表胃电图的特点及可能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讨论。我们从1982年初—1983年运用体表双极导联进行临床胃电检查,以探讨胃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并对健康人进行不同经穴针刺比较,观察其穴位特异性。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感“得气”与胃电图相关的实验观察(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针刺对胃电图的影响已见报导,但囿于电针或手针刺激引起胃电波幅升高或降低的双相反应,未见有针感得气对胃电图影响的资料记载。我们广西中医学院针麻经络研究室于1981年胃电实验中,根据祖国医学“气至而有效”的传统观点,观察了17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足三里穴针刺后,针感得气对胃电图的影响,从而为祖国医学“气至病所”建立了客观指标。实验结果:(1)17例患者针刺前静卧胃电图为每分钟3次左右,波幅平均为60.92±9.08μv的慢电位,波形不太规则;(2)足三里穴针刺后大部分患者均有一种局部酸、胀、麻、沉重的感觉,施针者针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曲美布汀对抑郁大鼠胃电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不予刺激和治疗;模型组未予治疗;针刺组电针针刺双侧足三里穴;药物组采用曲美布汀灌胃;联合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观察比较5组大鼠胃电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同针刺组、药物组和模型组相比,在胃电收缩波频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针刺联合曲美布汀对抑郁大鼠胃电收缩波频率的影响强于单用针刺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霍耳效应原理,通过慢性动物实验方法,借助特殊的胃探头同定装置,在动物健康清醒的条件下,同时记录家兔胃运动和胃电两项指标,分析和比较了针刺足三里、中都、内关等穴区对胃运动及胃电影响的差异,为揭示穴位是否有特异性这一课题提供了一些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