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创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40例,按照治疗效果患者分为无创通气治疗成功组和无创通气治疗失败组.以临床上常用的各项生理学指标为基础,对无创通气治疗成功和失败的患者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寻找无创通气失败的高危因素. 结果本组NIPPV治疗成功率为78.10%.NIPPV失败组入院初PaO2、pH、BP、白蛋白及ADL记分明显低于NIPPV成功组(P<0.05),而年龄、COPD病史、APACHE Ⅱ评分、PaCO2、WBC计数、血糖、肌酐及入院时存在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NIPPV成功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初APACHE Ⅱ评分、pH、PaO2及.PaCO2是导致NIPPV治疗失败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患者治疗前的APACHEⅡ评分、动脉血pH值及PaO2及PaCO2是影响无创正压通气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早期无创正压通气( NIPPV)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58 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治疗组(28例)和NIPPV治疗组(30例).标准治疗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NIPPV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组的基础上应用面罩以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模式行NIPPV,首次NIPPV持续时间在2h以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h的疗效,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 标准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为67.9%(19/28),NIPPV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6.7%(26/30).两组治疗后2h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NIPPV治疗组治疗后2h心率显著低于同期标准治疗组[(70.92±10.54)次/min比(84.92±10.54)次/min],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同期标准治疗组(280.00±16.54比240.00±1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合理运用NIPPV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就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NPE患者在常规急诊入院治疗上增加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并全程配以精细护理,观察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死亡率为0.00%,呼吸、酸碱平衡、血气情况均有明显改善,RR[(21.27±4.41)次/min]、PaCO2[(37.22±5.52)mmHg]均低于治疗前[(33.68±3.97)次/min、(47.80±3.78)mmHg],PH值(7.40±0.24)、SaO2[(91.70±2.55)%]、PO2[(75.80±6.21)mmHg]均高于治疗前[(7.17±0.20)、(72.60±5.30)%、(47.66±3.77)mmHg],以上指标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联合精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并发PNE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血气和酸碱平衡情况,降低死亡率,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危重病患者早期动脉血剩余碱(BE)水平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记录117例危重病患者入院后APACHEⅡ评分及早期动脉血BE水平,比较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的早期动脉血BE水平的差异.比较存活与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与早期动脉血BE水平,评估早期动脉血B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PACHEⅡ评分≤10分患者与11~20分患者早期动脉血B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0分患者低于11~20分患者,>30分患者亦低于21~30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28.6±6.1)分]高于存活患者[(18.9±8.3)分],早期动脉血BE水平[(-14.89±9.23)mmol/L]低于存活患者[(-6.14±4.8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动脉血B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41,P<0.01).结论 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加,早期动脉血BE水平降低;早期动脉血BE水平与危重病程度呈正相关,是反映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早期介入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符合早期介入指标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基础治疗上加用NIPPV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2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NIPPV治疗后,无一例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NIPPV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生化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对比过去3年30例符合早期介入指标给予常规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效率66.67%,需有创机械通气10例,有创通气率33.3%,两组有效率及有创通气率有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NIPPV早期介入治疗急性左心衰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应用针钻一体穿刺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5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组)采用微创穿刺结合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并以49例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1)治疗组生存37例,对照组生存28例;治疗组生存患者治疗4周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C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院时[(58±12)分比(60±11)分]及治疗第14天[(64±13)分比(62±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第1个月[(76±16)分比(65±14)分]及第3个月[(90±22)分比(69±18)分]时治疗组FIM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治疗组[(17.5±3.5)分]和对照组[(16.9±3.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第14天[(14.3±3.3)分比(16.2±3.5)分]、第1个月[(12.1±2.4)分比(15.7±3.4)分]、第3个月[(9.0±3.4)分比(12.2±3.6)分]时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穿刺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常规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7.
包权  赵燕飞 《中国妇幼保健》2022,(23):4409-4412
目的 分析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呼吸暂停和氧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在兰溪市人民医院住院的87例呼吸暂停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NIPPV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NIPPV使用时间、呼吸暂停缓解时间、血气分析及氧合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31.83±1.23)d]、NIPPV使用时间[(4.72±1.23)d]及呼吸暂停缓解时间[(64.72±10.92)h]均短于对照组[(36.64±3.15)d、(6.64±1.75)d及(73.31±11.1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00、5.952及3.634,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智力发育指数(M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DI(94.22±3.87)、MDI(93.64±3.91)均高于对照组[(85.27±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6月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NIPPV组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上机前、上机后2h、上机后48 h动脉血气、PaO2/FiO2(OI)、上机时间及并发症. 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早产儿62例,其中NIPPV组33例,NCPAP组29例.NIPPV组和NCPAP组上机前血气pH[(7.275 ±0.104) vs.(7.260 ±0.095)]、PaO2[(50.6±11.2)vs.(46.6±11.2) mmHg]、PaCO2[(49.6±12.8)vs.(54.5±11.3) mmHg]、OI值[(213 ±62)vs.(188±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上机后2h血气pH[(7.402±0.034) vs.(7.323±0.089)]、PaO2[(81.3±14.6)vs.(62.5±8.0) mmHg]、PaCO2[(38.1±5.6) vs.(44.0±9.6) mmHg]、OI值[(333±86)vs.(262±57)]及48 h血气pH[(7.419±0.029) vs.(7.363±0.052)]、PaO2[(79.9±10.4)vs.(68.7±15.4) mmHg]、PaCO2[(37.1±6.1)vs.(40.2 ±5.6) mmHg]、OI值[(370 ±59) vs.(316±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IPPV组治疗总有效率(69.7%)明显高于NCPAP组(34.5%),无创呼吸支持时间[(3.6±3.3)d]、用氧时间[(1.5±1.6)d]均短于NCPAP组[(7.8±9.4)d,(6.4±10.0)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使用氨茶碱比例(57.6% vs.55.2%)、有创呼吸支持比例(9.1%vs.3.4%)、住院时间[(34.8±20.1)d vs.(30.5±16.9)d]、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9.1%vs.1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NIPPV较NCPAP治疗AOP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减少呼吸支持及用氧,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6年1—11月在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脑梗死伴有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rTMS组和常规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rTMS组同时给予rTMS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指数(BI)、Fugl-Meyer评分、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MEP波幅、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等指标,以评价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结果rTMS组与常规组患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NIHSS评分、BI指数、Fugl-Meyer评分、MEP潜伏期、MEP波幅、CMCT、HAMA评分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rTMS组患者的BI指数[(69.43±7.85)%]、Fugl-Meyer评分[(65.20±6.84)分]和MEP波幅[(1.04±0.19)mv]均高于常规组患者的[(63.18±8.40)%]、[(60.88±7.47)分]和[(0.91±0.15)mv],NIHSS评分[(5.13±1.96)分]、MEP潜伏期[(23.72±0.43)ms]和CMCT[(10.11±0.49)ms]均低于常规组患者的[(5.72±1.88)分]、[(24.10±0.38)ms]和[(10.67±0.43)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rTMS组患者的BI指数[(83.20±8.17)%]、Fugl-Meyer评分[(74.12±6.65)分]和MEP波幅[(1.15±0.16)mv]均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6.94±9.35)%]、[(69.36±7.17)分]和[(0.96±0.18)mv],NIHSS评分[(3.27±1.05)分]、MEP潜伏期[(23.12±0.36)ms]、CMCT[(9.62±0.51)ms]和HAMA评分[(7.53±1.86)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的[(4.06±1.13)分]、[(23.70±0.47)ms]、[(10.01±0.64)ms]和[(8.96±1.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TMS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0.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10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康复组(53例),分别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改变.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降低[(7.5±3.5)分比(22.1±4.5)分.(11.2±3.3)分比(20.6±4.3)分],ADL评分显著升高[(79.6±8.9)分比(21.1±6.8)分,(50.1±9.2)分比(20.3±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康复组比对照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ADL评分,更好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7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在进行抗感染、对症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持续静脉滴注尼可刹米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 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两组治疗6 h后,治疗组在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方面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pH值无改善,而治疗组pH值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动脉血氧分压上升[(81.7±6.3)mm Hg(1 mm Hg=0.133 kPa)比(50.6±4.3)mm Hg,(67.6±7.4)mm Hg比(50.8±5.2)mm Hg]和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49.6±4.5)mm Hg比(78.5±10.4)mm Hg,(60.8±6.1)mm Hg比(76.8±8.3)mmHg],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适合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其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的时机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内镜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后内镜治疗时间分为两组:急诊组78例在发病<48 h行急诊内镜治疗;延期组82例在早期非手术治疗基础上于发病≥48 h行延期内镜治疗.结果 两组内镜治疗总成功率为96.2%(154/160).急诊组腹痛缓解时间[(4.98±1.75)d]、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10.08±5.22)d]以及住院时间[(12.24±7.20)d]均显著低于延期组[分别为(5.54±2.53)、(12.93±6.60)、(16.38±6.94)d](P<0.05或<0.01).重症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急诊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9.6%,5/52)显著低于延期组(23.6%,13/55)(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应在发病48 h内行急诊内镜治疗;轻症患者如早期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出现急性胆道感染症状,亦应争取及时行急诊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68例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间歇组和机械组各84例,间歇组在基础处理的基础上采用NIPPV治疗,机械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两组均给予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 h及12 h的动脉血气指标(p H、Pa CO2、Pa O2),并分析两组患儿的脑血流指标(Vs、Vd、S/D、RI、PI)的情况。结果两组的通气时间、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脑血流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2 h及12 h的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间歇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显著低于机械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治疗新生儿严重高碳酸血症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对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影响.方法 入选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重症组15例与轻症组17例.同期入选19例胰腺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于入院即刻、24 h、72 h及入院5、10 d测定血浆sE-seleetin水平.结果 急性胰腺炎两组血浆sE-selectin水平与对照组[(9.07±3.16) μ 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组入院即刻明显升高[(79.89±17.21) μg/L],72 h达到峰值[(90.18±18.23) μ g/L],于5、lO dI进行性下降,入院即刻、24h、72h、5 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同期轻症组(P<0.05),入院10d[(11.60±3.21) μ 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症组于入院即刻时最高[(39.23±9.27) μ g/L],此后24、72h呈进行性下降,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5d[(9.28±2.97) 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sE-selectin水平明显增高,且重症者高于轻症者;血浆sE-selectin水平可以作为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强化调脂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促炎和抗炎失衡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抗炎和稳定斑块的机制.方法 检测82例ACS患者、1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22例对照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L-10水平.将41例应用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阿托伐他汀10 mg/d)及强化治疗组(阿托伐他汀40 mg/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脂、hs-CRP及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ACS患者hs-CRP水平[(11.10±14.30)mg/L]明显高于SAP患者[(2.47±2.72)mg/L]和对照者[(2,34±4.22)mg/L],P均<0.05;ACS患者IL-10水平[(3.94±1.91)ng/L]明显低于SAP患者[(6.31±4.26)ng/L]和对照者[(7.76±2.82)ng/L],P均<0.05.强化治疗组与标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强化治疗作用更强(P<0.05).结论 ACS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但IL-10水平明显降低,提示机体斑块不稳定与促炎和抗炎失衡有关.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明显降低hs-CRP水平,升高IL-10水平,提示其稳定斑块的作用可能与改善促炎和抗炎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噻托溴胺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NIPPV治疗;观察组40例,在NIPPV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胺,观察12周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评分的变化。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偏态分布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 H值[(7.37±0.44)、(7.59±0.46)]、Pa O2[(72.28±9.50)、(78.63±8.33)mm Hg(1 mm Hg=0.133 k Pa)]及Pa CO2[(58.49±12.45)、(52.93±10.57)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1.17±0.25)、(1.38±0.21)L]、FEV1/FVC[(50.26±5.41)、(61.47±6.55)%]及FEV1[(49.27±6.70)、(62.15±6.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及FEV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评分[(2.69±0.62)、(2.71±0.64)分与(2.17±0.58)、(1.56±0.4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噻托溴胺能在NIPPV治疗基础上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降低呼吸困难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点阵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的临床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点阵激光联合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疼痛评分、生命质量、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外阴瘙痒[(0.53±0.11)分]、皮肤颜色[(0.59±0.12)分]、皮肤弹性[(0.46±0.09)分]及干燥皲裂[(0.39±0.05)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0.81±0.13)分、(0.86±0.14)分、(0.58±0.12)分、(0.51±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12±0.25)分]低于对照组[(1.66±0.29)分],生理[(85.76±7.29)分]、心理[(88.58±7.14)分]、社会[(90.31±8.25)分]及环境领域[(89.65±7.29)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6.85±7.15)分、(81.35±6.89)分、(80.64±8.15)分、(80.75±7.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点阵激光联合药物治疗能增强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治疗效果,缓解疾病症状和疼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并可减少疾病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5,(7):889-890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NIPPV(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给予相同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NIPPV辅助通气,对照组给予传统有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及48 h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p H值、Pa CO2及Pa O2等指标均有好转(P<0.05),且治疗组患者情况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NIPPV对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健康教育系统对子宫肌瘤年轻患者心理韧性和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子宫肌瘤年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前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网络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健康教育系统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心理韧性、疾病不确定感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了解率(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韧性中个人能力、对自我和生活接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韧性中个人能力、对自我和生活接纳评分[(27.04±2.16)分、(29.82±2.4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68±3.04)分、(25.75±2.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38、6.105,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评分[(33.46±3.57)分、(13.85±1.70)分、(12.97±1.92)分及(10.36±1.67)分]均低于对照组[(38.68±4.03)分、(16.91±1.86)分、(14.56±2.71)分及(12.48±1.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29、8.802、3.474及5.987,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14.95±2.43)h、(1.64±0.46)d及(3.83±0.57)d]均短于对照组[(16.86±2.797)h、(1.85±0.52)d及(4.29±0.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10、2.193及3.858,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费用[(9836.95±774.13)元]低于对照组[(10610.36±821.8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5,P<0.05)。结论基于网络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健康教育系统可以提高子宫肌瘤年轻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其心理韧性,减轻疾病不确定感,促进其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认知功能与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70例老年T2DM患者为糖尿病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ΔMBP)分为杓型(△MBP10%~20%,n=95)、非杓型(△MBP0%~<10%,n=86)、超杓型(△MBP>20%,n=47)和反杓型(△MBP<0%,n=42);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调查,比较各组间MMSE得分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患者MMSE得分[(24.34±2.51)分]低于对照组[(28.88±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中非杓型[(24.77±2.53)分]、超杓型[(23.34±2.41)分]和反杓型[(23.03±2.26)分]患者的MMSE得分均低于杓型[(26.03±2.68)分]患者,超杓型和反杓型又低于非杓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杓型和反杓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MMSE得分与24hSBP(r=-0.73)、24hDBP(r=-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