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对60例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进行测定,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脑出血患者全血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相对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增高是脑出血患者独立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安胃汤加味治疗脾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66例脾虚血瘀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安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胃复春片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80.6%,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HCT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的EAI、ESR水平亦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ESR、H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胃汤加味治疗脾虚血瘀型CAG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接收的102例血瘀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迪银片治疗;治疗组51例实施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主症包括皮损肥厚、颜色暗红、干燥鳞屑,次症包括瘙痒、口干、舌苔暗紫、脉涩细缓),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沉、红细胞压积)指标水平,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炎性因子表达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皮损肥厚、颜色暗红、干燥鳞屑、瘙痒、口干、舌苔暗紫、脉涩细缓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沉、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损面积及皮损红斑、浸润、脱屑严重程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皮损面积及皮损红斑、浸润、脱屑严重...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急性期舌象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急性期舌象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探讨舌象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观察其舌色、舌苔及舌形,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分析舌象和血液流变学两者的关系.[结果]胖舌组全血低切黏度显著高于瘦舌组(P<0.05);紫舌组、暗红舌组纤维蛋白原指标显著高于淡红舌组、红舌组(P<0.05或P<0.01);红/绛舌合并与紫/暗红舌合并比较,前者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后者(P<0.01);舌苔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纽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紫、暗舌不仅是中医瘀血的标志,也是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的标志,舌象能反映血液流变学的一些变化;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对阐明舌色的形成原理具有一定价值,脑出血急性期纤维蛋白原升高可做为中医瘀血证辨论诊断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黏附率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可加快症状缓解,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益肺通络方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肺通络方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冷水冰浴制备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益肺通络方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肺通络方可以显著降低血瘀证模型大鼠高、低切变率全血黏度(P〈0.05,P〈0.01),降低血浆黏度(P〈0.05),可降低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和卡松黏度(P〈0.05)。结论益肺通络方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新生化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血瘀证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90例产后恶露不绝血瘀证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化颗粒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火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子宫复旧指标水平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证、次证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底平均下降速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肝、肾功能均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火灸联合新生化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血瘀证产妇可提高治...  相似文献   

8.
祛瘀合剂对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祛瘀合剂对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瘀证模型组、生化汤颗粒组(中药对照组)和祛瘀合剂高、中、低剂量组,采用肾上腺素(Adr)皮下注射及冷冻刺激诱发大鼠血瘀证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样品的全血还原黏度低、中、高切,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等指标。结果造模后大鼠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低、中、高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升高(P〈0.05);祛瘀合剂对上述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祛瘀合剂能明显改善血瘀证血液流变性,消除血液浓、粘、凝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莪术对正常和血瘀证孕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与冷刺激的方法制备血瘀证模型,造模后将正常组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莪术组,将血瘀证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莪术组。受孕后第6~19 d给予不同剂量的莪术水煎液。检测受孕雌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莪术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正常组与血瘀证模型组在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正常+莪术高剂量组在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中切变率下,各剂量血瘀+莪术组的全血黏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莪术+血瘀证模型组能使全血黏度降至正常孕大鼠水平,证明了中医“有故无殒,亦无殒”的中药辨证减毒理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二种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探讨其在血瘀证量化诊断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50只,分别建立气虚血瘀证和气滞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测定二种模型血浆ET和NO水平,用LBY-N6B全自动自清洗血流变仪对二种模型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分析。结果(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气虚血瘀模型组全血黏度低切变率、毛细管血浆黏度均明显增加(分别为P〈0.05),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P〈0.01),NO水平显著降低(P〈0.01);(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气滞寒凝血瘀模型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以及毛细管血浆黏度均明显增加(分别为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增加(P〈0.05),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P〈0.01),NO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内皮细胞损伤,ET和NO比例失衡可能是血瘀证量化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瘀胶囊对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以进一步探索虫类活血化瘀药治疗血瘀证的微观实质及客观量化标准。方法:将80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消瘀胶囊组(40例)和复方丹参滴丸组(40例),对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消瘀胶囊组全血黏度高切变率(ηbH)、全血黏度低切变率(ηbL)、血浆比黏度(ηp)、全血还原黏度(ηh)、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以及体外血栓湿重、湿长及干重明显降低,与复方丹参滴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消瘀胶囊可明显改善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血栓的形成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四大血”不同剂量提取物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剂量注射肾上腺素加寒冷刺激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四大血”提取物,测定实验动物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四大血”的水提醇沉液的高(4g/kg)、中(2g/kg)、低(1g/kg)剂量组在切变率为1/s、5/s、50/s时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其高、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而对红细胞压积和血浆黏度无明显影响。结论:“四大血”能够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具有一定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清脑方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CI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合清脑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高切还原黏度)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心悸自汗和气短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低切还原黏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合清脑方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气虚血瘀型CI恢复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降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海拔2 260m)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规律。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03年—2007年住院的脑出血患者130例及正常对照组患者70例,分为脑出血组及正常对照组,脑出血组均经头颅CT确诊,两组患者均测定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男性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男性组患者全血黏度(中切、低切、高切)、血浆黏度、血沉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正常女性对照组比较脑出血女性组患者全血黏度(中切、低切)、血浆黏度、血沉、压积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缺氧状态下脑出血患者血液呈浓、黏、聚、凝,可致脑局部梗死,故及时纠正高凝、高黏状态对预防脑梗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瘀证的特点及其与临床证型的关系.方法:根据88例老年糖尿病的临床辨证分型进行分组,重点观察各组相应血瘀症候及血瘀证候积分,并观测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证型.3组患者血瘀证的发病率及血瘀证候积分有明显的差异(P<0.01);3组患者均表现为糖、脂代谢的紊乱,但组间无明显的差异;3组患者均存在高黏血症,尤以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为甚(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多系统的血瘀证候,且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加重,随着阴损及阳的演变而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各证型的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这些指标与中医分型联系.方法 :对40例肿瘤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凝组、血瘀组、热毒组、正虚组4组.检测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 :正虚组患者M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血液流变学中全血粘度(ηb)包括全血高切粘度(ηh)、全血低切粘度(ηl)、血浆粘度(η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明显降低,血沉(ESR)明显增快(P均<0.01).血瘀组患者MAR增高,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有改变.痰凝组与热毒组指标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MAR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可在部分程度上反映中医证型病理实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对急性期老年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加均衡法将老年气虚血瘀型缺血中风患者分为中西结合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气虚血瘀证证候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等与血液粘稠程度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中西结合组在总体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中西结合组血脂、血糖、全血比粘度和红细胞沉降率下降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老年性气虚血瘀型中风有一定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88例符合标准的病人,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按出血量、有无合并脑梗塞、有无合并高血压、病情等分组分析。结果纤维蛋白原、全血还原粘度低切高于正常参考值,但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正常值。纤维蛋白原指标在病程长、合并脑梗塞、病情轻时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全血还原粘度在出血量少组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在合并高血压病组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病程、病情、出血量相关。  相似文献   

19.
血瘀证目征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瘀证球结膜微血管特点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探讨目征机理.方法:按1986年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和1988年北京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上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血瘀组与非血瘀组,拍摄球结膜图像,检测18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各组血瘀证诊断记分(包括症状积分和血液流变积分)、血瘀证目征积分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瘀证诊断记分、血瘀证目征积分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诊断记分、目征积分与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黏度、血沉、纤维蛋白原、血栓长度、血栓干重等关系密切.结论:血瘀证目征是诊断血瘀证的有效方法,目征与高黏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脉复生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控制血压、控感染、抗凝、降糖、支持疗法、改善循环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脉复生口服。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及全血还原高切黏度、全血还原中切黏度、全血还原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系数( VAI)、红细胞刚性指数( IR)、红细胞变形指数( TK)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载脂蛋白B( APOB)、脂蛋白a[ LP( a)]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脂联素水平升高,全血还原高切黏度、全血还原中切黏度、全血还原低切黏度、血浆黏度、VAI、TK水平下降,IR水平提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LDL-C、APOB、LP ( a)水平均下降,全血还原高切黏度、全血还原中切黏度、全血还原低切黏度、血浆黏度、VAI、TK水平下降,IR水平升高( P<0.05)。结论脉复生能调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