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年11~12月份全省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3种(除霍乱、淋病、梅毒),计15795例,死亡26人,与去年同期报告发病数比下降24.4%,死亡下降29.7%。其中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百日咳、疟疾有不同程度下降,上升的疾病有麻疹、猩红热(见表1)。 伤寒,11~12月份全省报告发病766例,与去年  相似文献   

2.
1991年3~5月份全省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14种(除梅毒、淋病),计39955例,死亡47人,与去年同期比,总报告发病下降8.17%,死亡下降9.62%,其中下降的疾病有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狂犬病。  相似文献   

3.
1991年1~2月份全省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12种(除梅毒、淋病),计18195例,死亡30人,与去年同期比,总报告发病下降13.51%,死亡下降23.08%,其中下降的疾病有病毒性肝炎、痢疾、麻疹、百日咳、流脑、猩红热。下降幅度分别为:15.42%,6.96%,15.78%’39.58%,60.67%,19.05%,伤寒副伤寒、出血热分别上升14.15%,6.7l%,见表1。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江华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华县1993-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3-2002年江华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60.44/10万,年均死亡率为1.18/10万,十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分别为痢疾、肺结核、伤寒、病毒性肝炎、疟疾,五种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81.23%;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是狂犬病、钩体、乙脑、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占总死亡数构成的86.54%。结论 痢疾、肺结核、伤寒等是江华县近十年来的主要传染病。1997年以后,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痢疾、肺结核、伤寒、病毒性肝炎、疟疾和性传播传染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永州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永州市1997~2006年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6年永州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共计75806例,年均发病率134.04/10万,死亡590例,年均死亡率1.04/10万。总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居前5位的病种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麻疹,占发病总数的92.9%;死亡数居首位的是狂犬病,占传染病死亡总数83.22%。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是永州市流行最广泛的传染病,近5年来,狂犬病、HIV/AIDS疫情上升较快,急需采取有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疫情概况 全省13个疾病监测点(监测人口1348330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3.19%),通过一年的传染病监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计7080例,死亡16人。报告发病宰520.35/10万,死亡率1.10/10万,病死率0.23%。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发病率上升0.70%,死亡率下降36.21%,病死率下降36.11%。其中报告发病率上升明显的病种有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下降明显的有痢疾、伤寒、麻疹等疾病。报告发病前五位的疾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329.55/10万)、痢疾(136.28/10万)、淋病  相似文献   

7.
石平  钱燕华  缪小兰  邵洁  施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383-6384,6387
目的 分析无锡市1991~2010年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相关预警指标探讨,为政府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xcel2000和SPSS 11.0软件,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无锡市1991~2010年报告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种进行分析.结果 无锡市1991~2010年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范围在21.22/10万~278.78/10万;主要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病种为痢疾、伤寒与副伤寒、霍乱、病毒性肝炎(甲肝和戊肝),年均发病率范围分别在17.51/10万~183.31/10万、0.39~50.12/10万、0~1.52/10万、3.14~107.46/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亦呈明显下降,但发病构成比有所升高.病原学监测结果表明无锡市腹泻病感染菌株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6.75%),病毒以轮状病毒(33.33%)和诺如病毒(7.95%)为主.结论 肠道传染病防制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仍然是无锡市应重点防制的传染病病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和掌握某部传染病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为有针对性地采取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和进一步加强部队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2~2001年某区部队各单位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以军队疫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2~1995年期间,传染病发病数是逐年上升状态,1995年达高峰,1996年以后报告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发病居前10位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感染性腹泻、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伤寒副伤寒、淋病、猩红热,共占传染病总报告数的99.02%。肠道传染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结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是部队传染病防治的重点疾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增加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1998年1~2月全省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3种(除霍乱、淋病、梅毒)计10898例。与去年同期比下降5.45%;死亡5人,与去年同期比下降44.44%,见表1。1~2月份报告发病较多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6875例),肺结核(2700例)、痢疾(1126例)、流行性出血热(609例)、伤寒副伤寒(355例)见表2。  相似文献   

10.
1992年1~2月份全省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12种(除梅毒、淋病),计20547例,死亡36人,与去年同期报告发病数比上升12.93%,死亡上升20.00%,其中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百日咳分别上升12.50%、3.02%、146.12%、49.43%,见表1。  相似文献   

11.
<正> 1 目前我国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1.1 传染病仍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烈性传染病的消灭与控制,肠道传染病在法定传染病中的比例逐年上升;病毒性传染病威胁增加;性传播疾病率急剧上升。1989年全国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和脊髓灰质炎五种肠道传染病的合计发病数为2818100例,比1988年下降22.5%,但由于它不如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下降得快,因此,肠道传染病占各种传染病构成呈上升趋势,达75.86%,这与我  相似文献   

12.
霸州市1996~2005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烨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167-2167,2169
[目的]了解霸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霸州市1996~2005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5年霸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16.32/10万,10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分别为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麻疹,5种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98.63%。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是霸州市近10年来的主要传染病。1997年以后,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报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例。[结论]该市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麻疹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防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近16a法定传染病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双版纳州1996~2011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6—2011年西双版纳州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64462例,死亡388例,年均发病率为431.98/10万,年均死亡率为2.38/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报告数最多为18510例(28.72%),其次是肠道传染病16406例(25.45%),血源及性传播疾病15688例(24.34%)和呼吸道传染病12305例(19.09%)。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疟疾、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肺结核、痢疾,占报告总数的78.77%。2005年发生境外输入性登革热病例,2008年发生首例狂犬病病例,2010年发生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结论]西双版纳州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性传播疾病是今后重点防制的主要传染病,同时应加强对新发传染病和境外输入传染病的防控与监测。  相似文献   

14.
1998年3~4月全省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4种(除霍乱、淋病、梅毒)计15343例,与去年同期比下降10.48%,死亡17人,比去年同期下降22.73%。3~4月份报告发病较多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8237例)、肺结核(3963例)、痢疾(1520例)、伤寒副伤寒(594例)、麻疹(521例)。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0~11月全省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十五种(除霍乱、淋病、梅毒),计25751例,死亡36人,与去年同期比总报告发病下降26.01%;死亡上升16.13%,其中下降的疾病有病毒性肝炎、痢疾,麻疹、百日  相似文献   

16.
据全省各市(地)、县(区)疫情报告,5~6月份共发生甲、乙类传染病13种(除淋病、梅毒外),计25941例,死亡29人,发病率61.63/十万,死亡率0.07/十万,病死率0.11%。与去年同期比,总报告发病数下降2.12%。下降的疾病有病毒性肝炎、痢疾、麻疹、百日咳、流脑。其他8种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以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上升幅度较大(见表1)。  相似文献   

17.
1994年7~8月全省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3种(除霍乱、淋病、梅毒),计33068例。与去年同期比上升57.50%;死亡17人,与去年同期比下降26.09%见表1。7~8月份报告发病较多的病种依次为:痢疾(21373例)、病毒性肝炎(8818例)、伤寒(1276例)、流行性出血热(647例)、麻疹(504例)见表2。  相似文献   

18.
<正> 1 1989年全国传染病发病情况 1.1 1989年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是80年代下降幅度较大的一年,已降至339.55/10万。法定报告的25种传染病中,报告发病23种。与1988年相比,总报告发病率下降27.3%,总报告死亡率下降15%;有明显下降的是病毒性肝炎、霍乱、麻疹、百日咳、白喉等,但脊髓灰质炎、疟疾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局部地区呈暴发形势(表1、2、3)。 1989年与1988年相比,传染病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顺位无显著的变化。发病率占第二位的均为肠道传染病,即痢疾、病毒性肝炎,1989年,伤寒比1988年有所下降,而疟疾从第五位上升到第四  相似文献   

19.
1992~2005年军队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1992~2005年军队传染病流行趋势和主要传染病发病状况,为部队传染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数据资料来源于全军疾病监测中心的疫情报告数据库,用FoxPro、Epiinfo、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2~2005年军队报告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2.7‰,总体下降幅度为24.3%。2005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1992年下降近60%,其构成比也由65.3%降至35.3%。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超过70%,其构成也于最近几年超过肠道传染病,跃居第1位。血源和性传播疾病构成有所升高,其中性传播疾病的发病明显升高,并出现了艾滋病病例。每年报告前3位的病种均是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但序位有变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伤寒和副伤寒、麻疹4种疾病一直居第4~10位中。甲型肝炎、痢疾发病率明显下降,麻疹、伤寒和副伤寒、肺结核等疾病明显上升,血吸虫病出现反弹。结论近十几年来,军队传染病总体发病趋势略有下降,肠道传染病明显降低,而呼吸道传染病和性传播疾病上升。仍以病毒性肝炎、痢疾和肺结核居发病前3位。麻疹、伤寒等发病升高,戊型肝炎、AIDS等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因此,军队传染病的防控应采取以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为重点、防范新发传染病的综合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郴州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郴州市1997-2006年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进行分析. 结果 1997-2006年郴州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共计69 154例,年均发病率152.20/10万,死亡565例,年均死亡率1.24/10万,总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病种是肺结核、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麻疹,占发病总数的93.42%;死亡数居首位的是狂犬病,占传染病死亡总数的63.89%. 结论 肺结核、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麻疹是郴州市流行最广泛的传染病,近6年来,狂犬病、HIV/AIDS疫情上升较快,急需采取有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