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3例残余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均予行残余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残余胆囊结石能获得准确的诊断,再次手术是治愈疾病的有效手段,腹腔镜手术治疗残余胆囊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合并结石的认识,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残余胆囊合并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例术前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均行残余胆囊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残余胆囊结石能获得正确的诊断,再次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病因、诊治及预防,以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7例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大多数病例术前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17例均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症状消失,疗效满意。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该病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是惟一治疗手段;首次手术中认清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三者的解剖关系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认识,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以及外科治疗。结果大多数病例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19例均获得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该病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残余胆囊再次行腹腔镜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8月收集的18例病例,其中2例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经历一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出现残余胆囊结石,并出现胆囊炎症状,再次行腹腔镜残余胆囊切除术(2例胆总管结石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结果:18例均顺利行腹腔镜残余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55.3±0.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5.5±0.3)ml,患者均于术后次日下床并进食低脂流食,术后恢复良好,患者术前主诉的症状均消失,平均住院(3.8±0.3)d,随访10例患者1~6个月,无胆漏、黄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结合彩超、MRCP、ERCP等检查方法均可确定诊断,通过开腹或腹腔镜下残余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效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残余胆囊应该重视初次手术中的预防。腹腔镜下残余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当合并胆总管结石时,可联合内镜和腹腔镜分次治疗。术中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可增加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7.
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病变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病变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3年1月~2003年12月28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7例均经再次手术切除残余胆囊,其中2例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痊愈。1例胆囊残株癌行残余胆囊及胆总管切除肝肠吻合术,术后1年随访病人健在,术前症状消失。结论反复感染致使Calot三角严重粘连、胆囊颈管解剖变异、手术医生经验不足是造成手术残留的主要原因。首次胆囊切除术后原发症状仍然存在,结合B超、X线即可确诊。再次手术切除残余病变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残余胆囊管结石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例LC术后残余胆囊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术前均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均行残余胆囊切除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结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残余胆囊结石可获得准确诊断,再次手术治疗是治愈该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1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认识,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3例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以及外科治疗情况.结果 大多数病例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13例均获得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该病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病的惟一手段.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及胆囊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胆囊管结石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 1992-2005年间收治的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胆囊管结石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病人术前经B超、MRI、 ERCP检查确诊后,均经再次手术治愈。残株胆囊结石2例;残株胆囊管结石6例,其中2例合并胆总管结石;2例行残余胆囊切除术,6例行残株胆囊管切除、其中4例附加胆总管切开探查和/或取石、T型管引流。随访1.1-13年,效果良好。结论判断失误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结石的主要原因,过长的炎性及畸形的胆囊管残留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株胆囊管结石的主要原因;其症状和体征类似于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管结石时可有黄疸;B超、CT、ERCP等检查可确诊;再次手术切除(或取出)残株胆囊/胆囊管(结石)是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娴熟的腹腔镜技术、术中胆道造影、正确掌握中转开腹指征以及丰富的胆道外科经验是预防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囊结石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例残余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分析其发生原因,探讨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 6例残余胆囊结石患者中,2例行腹部B超检查,其中1例证实为残余胆囊结石;所有患者行腹部增强CT检查,均证实为残余胆囊结石;3例患者行MRCP检查,其中2例确诊,1例未发现明显异常。6例残余胆囊结石患者中,2例行腹腔镜残余胆囊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中转开腹残余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行腹腔镜中转开腹残余胆囊切除术,1例拒绝手术治疗。5例手术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4~43个月,平均(19.8±14.7)个月,无结石复发情况。结论 增强CT在残余胆囊结石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腹腔镜手术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残余胆囊结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合理的手术方案,必要的手术技巧,良好的手术心态,及时中转开腹的意识对预防残余胆囊结石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后残余胆囊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近 4年收治的 11例LC术后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经开腹手术证实 ,其中 6例为残余胆囊 ,3例残余胆囊合并残余胆囊结石 ;2例胆总管结石行胆道探查时发现残余胆囊。 11例均行残余胆囊切除术。 2例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察取石。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残余胆囊慢性炎症改变。笔者认为 ,严格把握LC的适应证和规范操作是防止残余胆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病变的诊断和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胆囊切除术后残余病变的诊断和再手术经验,避免再次发生胆囊残余病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34例胆囊残余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前均经B超、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明确诊断。34例全部再手术治愈,病理诊断均为残余胆囊慢性炎,3例合并异物肉芽肿形成,无癌变病例,无再次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有症状的胆囊残余病变需要再次手术治疗,ERCP是诊断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余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胆囊切除术作为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已普遍为外科医师所掌握,但术后仍有部分病例并发胆管结石,这类病例中一部分是由于病人本身的原因,而另一部分与手术有关,我们对后者的成因及预防作一些分析。临床资料共收集5年内因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1387例,男593例,女794例,年龄23~84岁,平均年龄46岁。术前均经至少2次B超证实为胆囊炎、胆囊结石且胆道系统未见异常,约2/3病例行口服胆囊造影(OCG)。共发生19例胆总管残余结石,发生率140%(19/1387),术中发现6例,13例胆总管残余结石发生在术后5d至3个月。术中发现的6例经…  相似文献   

15.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病例资料从诊断和治疗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结果 采用超声、MRCP和ERCP等影象学方法均可在术前明确诊断残余胆囊。手术切除残余的胆囊和/或其中的结石(18/26)可解除病人的症状。结论 胆囊切除时对预防残余胆囊的发生是关键;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病例资料从诊断和治疗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结果采用超声、MRCP和ERCP等影象学方法均可在术前明确诊断残余胆囊。手术切除残余的胆囊和/或其中的结石(18/26)可解除病人的症状。结论胆囊切除时对预防残余胆囊的发生是关键;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余病变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24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病变的原因、类型、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24例均行再次手术.切除过长胆囊管或小胆囊,其中胆囊管或小胆囊内残余结石21例,残余胆囊合并有胆总管结石1例,加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另2例为残余胆囊.术后恢复良好,均治愈.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无肿瘤及恶变.结论 首次手术前全面、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合理掌握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术中辩清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三管之间的关系,术中仔细探查、规范切除胆囊是预防胆囊残余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治疗残余胆囊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残余胆囊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2000年1月~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35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次均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手术,其中开腹胆囊切除术后2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7例。首次行急诊胆囊切除术23例。术中分离粘连,暴露游离胆总管前壁后,沿胆总管逆向寻找残余胆囊,确认后切除。结果 35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75min(40~130min);术中出血10~120ml。住院时间5~10d,平均7.6d,无中转开腹。术后随访1~6个月,无胆道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残余胆囊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囊结石行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7例LC术后残余胆囊结石病例资料,总结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 14例残余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下残余胆囊切除术,3例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腹腔镜下残余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整体手术时间(105.9±23.1)min,术中出血量(21.8±11.0)mL,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4.9±1.5)d,术后住院时间(9.3±1.7)d。2例患者术后出现低热,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对症支持治疗后明显好转。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随访1年,均无明显症状,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残余胆囊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对于残余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联合内镜和胆道镜治疗。  相似文献   

20.
残余胆囊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余胆囊的发生、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方法:通过对19例残余胆囊患者的诊治,讨论其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治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结果:19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且经再次手术治愈,随访6个月至8年无复发。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该病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病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