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现察加味寿胎颗粒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α-2b干扰素(安福隆)500万u,皮下注射,隔日1次;治疗组采用干扰素注射联合加味寿胎颗粒冲服,10 g/次,3次/d,疗程6个月.结果 治疗组e抗原阴转率60%,HBV- DNA转阴率为76.7%:对照组e抗原阴转率33.3%,HBV- DNA转阴率为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2b干扰素联合加味寿胎颗粒可以显著提高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实验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83 例慢性乙肝患者分成HBeAg阴性组(40例)和HBeAg阳性组(43例),均首次给予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48周,于治疗0、4、12、24、48周时检测HBV DNA、ALT水平、乙肝二对半,分析上述时间点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又称血清乙肝标志物转换率)。结果 HBeAg阴性组治疗4、12、24、48周时HBV DNA 阴转率分别为:25%、47.5%、77.5%、87.5%;ALT的复常率分别为:5%、55%、80%、97.5%;HBeAg阳性组治疗4、12、24、48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2.32%、16.27%、48.83%、67.44%;ALT的复常率分别为2%、51.16%、77.27%、95.23%;e抗原转阴率分别为;0、16.27%、32.55%、48.83%;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0、11.63%、18.60%、34.88%。结论 替比夫定可明显抑制HBV DNA 的复制,促使ALT回复正常,近期疗效好,对e抗原阴性的初治病人HBV DNA的阴转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分别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140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4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及HBsAg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Ag转阴率及HBV 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ALB和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时,恩替卡韦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但两者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和安全性相近。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4-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益肾健脾清化方结合恩替卡韦后对血清细胞免疫功能辅助性Th1/Th2 细胞因子及其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慢性HBeAg 阳性乙型肝炎患者120 例,分为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与治疗组(采用益肾健脾清化方+恩替卡韦治疗),每组各60 例。两组分别治疗12 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清Th1/Th2 细胞因子γ 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12、IL-4、IL-13;HBeAg 阴转率、HBeAg 血清学转换率及HBV DNA 阴转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12 周后,治疗组肝功能ALT、AST、TBIL、ALB 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对血清Th1 中的IFN-γ、IL-12指标上升值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Th2 中IL-4、IL-13 指标下降值亦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更利于血清Th1/Th2 细胞因子平衡,从而提高患者免疫水平。在HBeAg 阴转率、HBeAg 血清学转换率及HBV DNA阴转率上,治疗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健脾清化方可有效调节血清中Th1/Th2 细胞因子功能的平衡,同时能改善慢性HBeAg 阳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可一定程度提高HBeAg 阴转率及HBeAg 血清学转换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润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乙肝患者86例,口服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润众)0.5毫克,每日一次,连续服用48周.观察用药0、4、12、24、48周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谷丙转氨酶(ALT)、以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和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HBeAg/anti-Hbe)血清转换率(又称血清乙肝标志物转换率).结果 患者在治疗4、12、24、48周时HBVDNA阴转率分别为2.33%、16.28%、48.84%和67.44%;ALT的复常率分别为2.33%、51.16%、79.07%和93.02%;e抗原转阴率分别为2.33%、16%、32.56%和48.84%;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0、11.63%、18.60%和34.88%.结论 恩替卡韦分散片(润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并能改善肝功能,是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12-14
目的探讨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接受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58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德福韦酯)、观察组(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各29例,测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V-DNA阴性率、HBeAg转阴率。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HBV-DNA阴性率、HBe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不会提高ALT复常率,但可以改善HBV-DNA阴性率、HBeAg转阴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曹雪霞 《中原医刊》2005,32(19):28-29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和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效果。方法 38例HB-sAg、HBeAg和HBV DNA均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组。联合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干扰素5Mu,隔日1次,肌肉注射;拉米夫定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血清HBV DNA阴转率相似,但血清HBeAg转换率与阴转率,联合组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抗病毒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时间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治疗,疗程为1 a。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ALI复常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HBV和DNA检测值低于正常下限率。结果 2组患者ALT复常率、HBV和DNA检测值低于正常下限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eAg阴转数和血清转换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用药能有效地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或者恢复,进而有效地促进患者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  相似文献   

9.
张志和  姜凤仙  何引 《当代医师》2013,(11):1519-1521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优化治疗与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乙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化治疗组与初始联合组,优化治疗组用拉米夫定优化疗法,初始联合组用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每12周对病毒学、血清学、生物化学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48周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情况有可比性(P〉0.05)。治疗48周初始联合组HBVDNA阴转率、e抗原阴转率、耐药率分别为86%、37%、0,优化治疗组为59%、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联合组e抗原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分别为23%、91%,优化治疗组分别为6%、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始联合组相比拉米夫定优化治疗组可取得更高的HBV.DNA阴转率、e抗原阴转率,更低耐药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中HBsAg水平同e抗原血清转换率间的关系来确定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远期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按HBsAg水平〈100、100~200、〉200 ng/L分为3组作为治疗组,进行拉米夫定抗病毒12个月的治疗。对照组15例CHB患者不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按照HBsAg水平〈100、100~200、〉200 ng/L分为3组,均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C、复方甘草酸制剂等一般保肝对症治疗,观察治疗终点时三个水平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对照组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阴转率。明确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与HBsAg初始水平和治疗3个月时下降幅度的关系。从而确定HBsAg定量检测用于预测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的诊断价值。结果治疗终点时,三个水平的拉米夫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其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8.6%、37.8%、20.6%和5.1%;HBV DNA阴转率则分别为71.0%、34.9%、23.6%和0。e抗原血清转换率同HBsAg初始水平与治疗3个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初始水平或治疗3个月后下降幅度是获得较高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较好的预测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干扰素失败的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近年收治的80例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改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继续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对治疗前、治疗4、8、24周后两组患者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HBV-DNA)及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观察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复常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ALT复常率分别为92.5%、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24周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清除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干扰素失败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国产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与耐药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产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肝(CHB)的疗效及耐药性。方法:随机对105例20~60岁CHB的病毒感染者予以国产拉米呋定100mg/d治疗,共2年,基线ALT异常为1组,ALT正常为2组,评价治疗前后HBV-DNA、HBV标记物。结果:治疗仅一年血清HBV-DNA转阴率第1组92%第2组76.1%,第一组e抗原转换率为23.9%,e抗原血清转换并HBV-DNA阴转率为22.5%,第二组为14.2%,两组无显著差异,此时出现耐药比率为14%,而第二年为37%。结论:国产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肝,治疗一年内能明显抑制病毒复制,但随着时间推移耐药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学创新》2015,(29):45-48
目的:探讨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方法:156例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e抗原阳性治疗组42例(A组)及对照组40例(B组),e抗原阴性治疗组36例(C组)及对照组38例(D组),治疗组给予派罗欣180μg皮下注射1次/周,24周后联合阿德福韦酯10 mg 1次/d,48周后停用派罗欣单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 1次/d。两组均按200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标准停药。结果:e抗原阳性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48、72周时HBV-DNA阴转率、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停药24周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抗原阴性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4、48、72周时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4周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低水平转氨酶慢性乙型肝炎对于e抗原阳性患者能够提高疗效及降低复发率,对于e抗原阴性患者能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09例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2组疗程均为4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4、48周检测患者的乙肝两对半、血清HBV DNA复制、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于治疗第24周时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1、0.044、0.042);治疗组于治疗第48周时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9、0.012、0.011)。治疗组ALT复常率分别于治疗第24、48周时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慢性乙肝恩替卡韦经治患者实施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应用恩替卡韦治疗3年以上,持续HBV-DNA阴性,无法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e抗原阳性慢乙肝患者,总样本50例,随机分为2组,1组26例为继续单用恩替卡韦,另1组24例为恩替卡韦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观察e抗原消失和血清学转换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经治患者,加用干扰素联合治疗,可以使更多的患者出现e抗原,甚至s抗原血清学转换,从而达到停药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本院2008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144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2例,单纯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实验组72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拉米夫定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转阴率、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核苷(酸)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提高乙肝标志物转阴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参仙乙肝灵联合恩替卡韦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诊治的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与恩替卡韦口服,观察组加用参仙乙肝灵片口服,两组均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结果 两组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在治疗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时观察组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分别为85.00%、47.50%、42.50%,高于对照组65.00%、25.00%、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时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参仙乙肝灵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能提高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促进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提高了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e抗原阳性的HBV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科室治疗的105例e抗原阳性HBV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52例列为对照组,拉米夫定联合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的53名患者列为研究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BV DNA、HBV抗原转阴率,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的82.69%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显增高为92.45%(P<0.05);在各指标变化方面,与对照组相较,研究组HBeAb/HBeAg转换率、HBs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均呈明显增高(P<0.05)。ALT水平在治疗3个月、12个月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别。结论e抗原阳性HBV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可以改善血清ALT、HBV DNA水平,提高HBeAb/HBeAg转换率、HBsAg及HBV DNA阴转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TDF组(n=40)和ETV组(n=40)。TDF组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ETV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随访48周。分析治疗24和48周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在治疗24周后,ETV组及TDF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是55%和50%、HBV-DNA转阴率分别是70%和57. 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2. 5%和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 654、0. 245和0. 556);在治疗48周后,ETV组及TDF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是82. 5%和75%、HBV DNA转阴率分别是85%和82. 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10%和12. 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 412、0. 762和0. 723)。结论: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采取核苷类似物与干扰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研究慢性乙肝患者12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1组患者行干扰素a-2b治疗,对照2组行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治疗,观察组行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48周HBV DNA阴转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48周及72周时HBeAg阴转率、HBs 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s Ag血清转换率、血清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治疗48周、72周时患者HBeAg阴转率、HBs 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s Ag血清转换率、血清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核苷类似物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显著优于干扰素单用,因此该种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