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根据乙型肝炎5项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不同感染模式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男性感染者精液常规参数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的影响。方法经筛选后共纳入236例男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将HBsAg+/HBcAb+、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eAg+/HBcAb+3种感染模式患者分别纳入A组(58例)、B组(112例)、C组(66例)。结果C组年龄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体质量指数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精子密度和精子形态正常率稍低于A组、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FI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间D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HBV感染模式患者存在精液常规参数和DFI差异,尤其是HBV“大三阳”感染模式患者精子活力参数和DFI明显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季节因素对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精液常规参数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成都西囡妇科医院)门诊就诊的720例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的精液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季节分为A组(2~4月,143例)、B组(5~7月,248例)、C组(8~10月,168例)、D组(11~次年1月,161例)。结果⑴四组的精子浓度比较:C组>D组>B组>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A组、C组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高于B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的精子活动率高于B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A组、C组的精子存活率高于B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的精子浓度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但季节因素影响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精子活动率及存活率,其中春秋两季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精子活动率及存活率显著高于夏冬两季。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高浓度精液标本用全 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检测时对精子浓度及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NP)和不动精子百分率(IM)等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年2月至5月于本院生殖门诊就诊患者,精液标本采用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检测。分析初检精子浓度≥100x 10*/mlL,且精液量≥1.5 mL的精液标本155例,设定为高浓度精液原液组(A组);自身精浆稀释组(B组)和37 C生理盐水稀释组(C组)分别以自身精浆和37 C生理盐水为稀释液,均按1:2稀释比例稀释;手工法计数精液原液精子浓度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精子浓度和精子活力参数。观察A、B C各组间精子浓度、PR、NP以及IM的差异,以及精子浓度与PR、NP IM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浓度精液原液组(A 组)的精子浓度显著低于手工法对照组、自身精浆稀释组(B组)和37 C生理盐水稀释组(C组)(P均<0.05);B、C两组与对照组之间精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PR显著低于A组和B组(P均<0.05),A组和B组的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NP显著高于B、C两组(P均<0.05),而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IM显著低于B、C组(P均<0.05),而B. 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精液标本未稀释 直接检测可能会引起精子浓度偏低、NP增高和IM降低;建议稀释后检测以提高结果准确性;37 C生理盐水稀释可导致PR降低,建议以自身精浆作为高浓度精液标本的首选稀释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不同浓度乙醇对体外培养的人精子形态、前向运动力和DNA 碎片指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 度离心法处理精液后将回收的30 份精子混悬于不同乙醇浓度的精子培养液中,其中对照组0 mg/dl(A 组),实验组(低 浓度)20 mg/dl(B 组),C 组(中浓度)80 mg/dl 和D 组(高浓度)160 mg/dl。6h 后检测各组正常形态精子比例、前 向运动精子以及精子DNA 碎片指数。结果 B 组正常形态精子(9.60±2.13)% 与A 组(10.23±2.48)% 相比,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128)。C 组(8.03±1.96)% 和D 组(5.23±1.23)% 正常形态精子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0.000)。前向运动精子比例依次下降[A 组(73.03±2.83)%,B 组(63.13±4.22)%,C 组(53.03±3.05)%, D组(45.0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3.454,P=0.000)。D组精子DFI (20.30±5.06)%,高于A组(12.37±3.68)%、 B组(12.67±3.78)% 和C 组(15.70±4.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0,0.000,0.001),B 组、C 组精子 DFI 高于A 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04,0.339),B 组与C 组精子DFI 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478)。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其他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探讨精子DFI在诊断和治疗男性不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959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标本,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进行精液常规检测,运用Diff-quik染色法对精液进行染色处理后再作形态学分析,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试验检测精子DFI,根据精子DFI值分组,Ⅰ组精子DFI<30%,Ⅱ组精子DFI≥30%,并对精子DFI与其他精液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Ⅰ组有754例;Ⅱ组有205例。Ⅰ组的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NP)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的年龄、不动精子百分率(IM)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FI与精子存活率、PR、NP、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呈负相关(r=-0.409、-0.402、-0.198、-0.216,P<0.05),而与患者年龄和IM呈正相关(r=0.181、0.402,P<0.05)。结论精子DFI与多项精液参数相关,因此精子DFI检测应与精液常规检测及精子形态学分析相结合,为临床评估男性不育患者的生育力提供可靠且准确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吸烟对男性精液质量及精子核DNA完整性的影响。方法 120例男性不育患者根据吸烟习惯和烟龄分为3组:A组日吸烟量小于10支,且烟龄不超过1年;B组日吸烟量10~20支,且烟龄5~10年;C组日吸烟量大于或等于20支,且烟龄大于或等于10年。选用35例已生育健康男性作为对照。对其精液常规参数及DNA片段化指数(DFI)值进行检测。结果不育吸烟组精子活力显著低于不育非吸烟组,DFI值显著增高;A、B、C3组比较,C组精子活力显著低于B组和A组,DFI值显著增高。结论吸烟可以破坏精子核DNA完整性,严重影响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子DNA损伤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中心202个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将202个周期分为三组:A组:DFI>30%,B组:30%≥DFI>20%,C组:DFI≤20%,比较三组妊娠率.[结果]DFI>30%的为5周期,妊娠数为0,周期妊娠率为0;30%≥DFI>20%的为62个周期,妊娠数为6,周期妊娠率为9.68%;20%≥DFI的为135个周期,妊娠数为23,周期妊娠率为17.04% ;B组、C组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但C组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的DFI(14.01±11.28)%显著低于非妊娠组精液DFI为(18.25±13.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子DNA的完整性与IUI结局密切相关;DFI可作为预测IUI结局、评价男性不育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精液样本新鲜度对精子DNA 碎片率(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检测结果的影响,探讨在实际工作中该如何正确保存样本。方法 随机选择38 份2020 年12 月期间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男科门诊日常送检的精液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 metry,FCM)进行精子DFI 检测,每个样本充分液化后混匀分成4 等份,分为A,B,C 和D 共4 组:A 组当即检测,然后放置室温保存,每2h 再测1 次,共测得A1,A2,A3 三组数据;B 组放置2℃~ 8℃冰箱保存,每24h 检测1 次,连测3 天,共获得B1,B2,B3 三组数据;C 组放置-20℃冰箱冷冻,每周解冻测1 次,测完放回冰箱复冻,连测4 周,共获得C1,C2,C3,C4 四组数据;D 组放-20℃冰箱冷冻,30 天后解冻检测1 次,获得D1 组数据。将新鲜样本当即检测组(A1 组) 作为对照组,与其他组的DFI 结果进行单因素配对t检验,验证样本在不同保存方式下的结果变化。结果 A1 组DFI 较A2,C1,C2,C3,C4 和D 组[14.33(5.72 ~ 22.94)%vs 14.68(6.72 ~ 22.54)% ,14.59(6.52 ~ 22.66)%,14.73(6.62 ~ 22.95)%,14.91(6.89 ~ 22.93)%,14.96(7.20 ~ 22.72)%,14.65(6.85 ~ 22.4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7,-1.003,-1.483,-1.834,-1.786,-0.844, 均P>0.05);A1 组DFI 低于A3,B1,B2,B3 组[14.33(5.72 ~ 22.94)% vs 16.44(8.07 ~ 24.81)%,20.99(11.93 ~ 30.05)%,20.71(11.19 ~ 30.23)%,23.10(12.57 ~ 33.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91,-6.172,-5.108,-6.056,均P<0.05)。结论 为保障精子DFI 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精液样本应在采集后2h 内完成检测,样本在室温或2 ~ 8℃放置时间过长会使检测结果偏高,若需较长时间保存建议及时将新鲜样本放置-20℃冰冻保存,时长可达一个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口服液联合补肾强精颗粒对弱精子症(肾精亏虚)患者精子DNA完整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男性不育科门诊收治的124例弱精子症(肾精亏虚)伴有精子DNA碎片率偏高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左卡尼汀组40例);B组(补肾强精颗粒组41例);C组(左卡尼汀+补肾强精颗粒43例)分别给药,3个月后复查精液常规及精子DNA碎片率DFI(%),比较3个月后三组精子前向运动率(PR)、总活动率及精子DFI。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C组为95.3%明显优于A组的80%和B组的75.6%;DFI、PR及精子总活率比较,C组显著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卡尼汀口服液联合补肾强精颗粒组治疗弱精子(肾精亏虚)DFI、PR及精子总活率上疗效明显优于单药组,临床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外周血清激素FSH结合精液细胞学检查对无精子症睾丸生精功能的评价,以指导临床对无精子症患者的诊断。方法选择43例无精子症患者,测定外周血清激素FSH水平以及精液细胞学,按FSH值不同分成A、B、C3组,观察各组精液细胞检出率,另外将精液细胞按形态及染色特点分为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3组,比较组间FSH水平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结果A组精液细胞检出率为0,B组精液细胞检出率为38%,C组精液细胞检出率为60%。三组间精原细胞组与精母细胞组、精子细胞组的FSH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母细胞与精子细胞组间的FSH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清激素FSH结合精液细胞学检测可反映无精子症睾丸的生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与精液常规参数、精子畸形率和DNA完整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有复发性流产史男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正常生育男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男性的精液进行常规参数分析、检测精子畸形率和DNA完整性。结果两组精子活动率、A级百分比、精子密度及前向运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液量、B级百分比、精液p H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部畸形率及总畸形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尾部畸形率和颈部和中断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I与精子头部畸形率、总畸形率及精子活动率、A级百分比、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率呈显著相关,与其他参数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复发性流产与精液常规参数、精子畸形率和DNA完整性存在显著相关性,提高男性精子质量有助于减少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男性精子顶体酶活性和DNA碎片指数,分析男性年龄与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不孕不育男性患者220例,均行精液常规检查、精子顶体酶活性检查和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分析,其中218例患者以年龄维度(30岁,30~39岁,≥40岁)分为A组、B组和C组。检查、比较并进行分析三组患者的精液量、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浓度、活动精子百分率、精子畸形率、精子顶体酶活性大小、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及其相关性。结果精子活性比照,C组低于A组、B组(P0.05)。正相关:精子顶体酶活性与前向运动精子和活动精子的百分率之间,精子DFI与前向运动精子、年龄之间;负相关:顶体酶活性与年龄及精子畸形之间,DFI与活动精子百分率、精液量及精子浓度。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DNA碎片指数没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男性生育能力受年龄影响,其精液量虽无明显变化,但精子顶体酶活性下降,DFI升高,精子活性下降,故高龄(≥40岁)男性在生育前应及时咨询医生,检查精子活力,及时诊断及时评估及时治疗,提高生育能力,进而提高优生优育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 DFI)与精子形态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 068例男性患者的精液检查结果,将精子DFI分为<15%、15%~30%、>30%共3组,再根据精子形态学检查结果,按照正常形态精子所占比例<4%、4%~10%、>10%将精子分为3组,分析精子不同形态学分组与精子DFI分组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精子DFI分组的正常形态、头部畸形、混合畸形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的精子正常形态率分组间的精子D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Spearson相关性分析精子DFI与精子形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两者间无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发现精子DFI与精子形态学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浆中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测定在评估精液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9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标本,按照精子密度分为A1组(精子密度≥15×106/mL)和A2组(精子密度<15×106/mL);按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分为B1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7.2×106)、B2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7.2×106);按照精子活动率分为C1组(活动率≥40%)和C2组(活动率<40%)。用比色法测定得出精浆中过氧化氢浓度,使用精子自动分析仪进行精液分析。计算出每106个精子所产生的过氧化氢含量(H2O2/精子密度),然后比较不同组之间的H2O2浓度和H2O2/精子密度有无差异。结果:(1)A1、B1和C1组中的精浆中H2O2与A2、B2、C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1、B1、C1组中H2O2/精子密度分别低于A2、B2、C2组(P<0.05)。结论:检测精浆中的H2O2可反映不育人群的精液质量,与单纯测定精浆中过氧化氢浓度相比,计算H2O2/精子密度在评估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方面有更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年龄与精子DNA断裂指数(DFI)的关系,探讨精子DNA损伤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 203例不育患者的精子DFI、精子浓度、活力和年龄等指标。按少、弱精子症进行分组,并进行精子DFI与精子浓度、活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精子DFI与精子浓度无相关性,而与精子活力呈负相关(r=-0.457,P0.05)。少、弱精子症组的DFI较正常组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精子DFI呈正相关(r=0.172,P0.05),在弱精子症组中,不同年龄组DF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FI在弱精子症患者中明显升高,其升高水平与精子活力下降的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年龄与精子DFI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一步熏蒸法和程序降温法对人类精子冷冻复苏后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5份精液标本取自2011年5至7月上海市人类精子库25名精液捐赠者,应用麦管为冷冻载体,按照1∶1的比例添加改良甘油-卵黄-柠檬酸钠作为冷冻保护剂,将液化后的每份精液标本平均分为2份,分别进行一步熏蒸法和程序降温法冷冻.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对冷冻前后的标本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利用IVOS精子分析仪进行精子密度、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运动参数(包括平均路径速度、平均直线速度、平均曲线速度、平均鞭打频率)的测定.精子形态学染色使用改良巴氏染色,采用人工分析办法,显微镜下计数200条精子,计算其形态正常率.同一种冷冻方法进行冷冻前、后上述各指标的比较,以及两种不同冷冻方法精子复苏后上述各指标的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冷冻前,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平均路径速度、平均直线速度、平均曲线速度、平均鞭打频率分别为(91.36 ±4.96)%、(81.28 ±6.41)%、(59.29±9.30) μm/s、(49.80 ±8.40) μm/s、(83.39±15.70) μm/s、(16.68 ±3.36) Hz,采用一步熏蒸法冷冻复苏后,分别为(46.04 ±20.14)%、(40.22±18.42)%、(48.00±11.60)μm/s、(41.11±8.50) μm/s、(71.55±17.19)μm/s、(15.94±14.30) Hz,与冷冻前比较,除平均鞭打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t=0.258,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24、11.958、4.266、3.964、3.620,P均<0.05).采用程序降温法冷冻复苏后,上述各指标分别为(48.05±18.27)%、(42.47±15.62)%、(45.30 ±6.51) μm/s、(38.08 ±4.99) μm/s、(64.23 ±11.75) μm/s、(14.00 ±2.99) Hz,与冷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37、10.874、7.154、5.510、6.494、3.244,P均<0.05).一步熏蒸法和程序降温法冷冻复苏后,精子复苏率、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形态正常率在两种方法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25、0.364、0.622、0.676,P>0.05);而一步熏蒸法的平均路径速度、平均直线速度、平均曲线速度、平均鞭打频率均高于程序降温法,其中平均直线速度和平均曲线速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9、2.822,P均<0.05).结论 麦管可作为精子冷冻的载体.与程序降温法相比,一步熏蒸法操作简便,冷冻复苏后精子具有较高的运动能力,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精子快速冷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分析参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已有生育男性健康者50例(对照组);男性不育症患者100例(不育组),根据精子常规参数检测结果分为参数正常不育组及参数异常不育组.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分析精液常规和运动参数,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末端标记法检测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结果 参数正常不育组和参数异常男性不育组精子DFI均高于对照组(P<0.05),参数异常不育组精子DFI高于参数正常不育组(P<0.05);不育组精子DFI与精子密度、正常形态率、活动率、存活率、a级和b级精子活力及精子运动参数(直线速度、曲线速度、平均路径速度和侧摆幅度)呈不同程度负相关(P<0.05),与c级和d级精子活力呈正相关(P<0.05),与精子直线性、前向性、摆动性和鞭打频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 精子DFI是可用于评估精液质量和男性生育能力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精子DNA检测,探讨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精子高DNA着色性(HDS)与受检者的精子形态及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生殖中心601例精液样本,显微镜法计算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DFI和HDS,并分析其与受检者的正常形态精子及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4.00%组与≥4.00%组之间的DFI和H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DF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年龄组间H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与精子DFI、HDS呈负相关(r=-0.162,P0.05;r=-0.281,P0.05),年龄与精子DFI呈正相关(r=0.132,P0.05),而年龄与精子HDS无相关性。结论精子DFI和HDS可作为反映男性生育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前保健男性年龄与精子DNA碎片、精液常规参数之间的临床关联。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于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就诊的孕前保健检查男性1237例,依据年龄截点将其分为3组(20~29岁,30~39岁和≥40岁)。采用染色质结构分析实验检测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精子成熟度,同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第五版标准操作规程检测各项精液常规临床参数。结果≥40岁男性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存活率与20~29岁男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男性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存活率、精液体积、不动精子百分率与30~39岁男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40岁男性精子DFI显著高于20~29岁、30~39岁的男性(P<0.001),且DFI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0.11,P<0.0001),尤表现在≥40岁男性精子DFI与年龄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8,P<0.0001)。男性精子DFI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精液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存活率、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呈负相关关系(r=-0.21、-0.11、-0.45、-0.45、-0.21,均P<0.05);而与禁欲天数、精液体积、不动精子百分率、头部畸形精子百分率呈正相关关系(r=0.14、0.13、0.46、0.21,均P<0.05)。年龄、精液体积、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成熟度、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不动精子百分率是男性精子DNA碎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年龄影响精子活力,精子DNA碎片显著增加;男性精子DFI与其他精液常规参数呈紧密相关,可作为一项重要的男性精子质量评价指标,为全面客观评价孕前保健男性生育能力提供了有利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与健康婚育检查人士各项精液分析指标水平,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各项精液分析指标的特征,并分析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其他精液分析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精索静脉曲张不育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将该院2019年经B超确诊为精索静脉曲张,并同时进行精子DNA完整性检查、精液常规参数分析和精子形态分析的107例不育患者纳入精索静脉曲张组,选择同期60例健康婚育检查人士纳入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精子DFI、高DNA可染性(HDS)、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PR)、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PNS)、畸形精子指数(TZI)、精子畸形指数(SDI),分析精子DFI与其他精液分析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联合检测在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精子DFI、HDS、精子浓度、PR、PNS、TZI、S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FI与HDS、TZI、SDI呈正相关(r=0.530、0.454、0.306,P<0.05),与PR、PNS呈负相关(r=—0.559、—0.245,P<0.05),与精子浓度无明显相关性(r=—0.11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子DFI与HDS是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的独立危险因素[精子DFI(OR=1.179,95%CI:1.094~1.271,P<0.05)、HDS(OR=1.150,95%CI:1.029~1.28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各项指标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95%CI:0.819~0.924,P<0.05),灵敏度为71.0%,特异度为95.0%,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为65.5%,约登指数为0.660,诊断效能均优于单独检测。结论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精子DNA完整性、常规精液分析结果与健康人有差异,精子DFI与部分精液分析指标存在相关性,精子DFI与其他精液常规分析参数联合检测能为临床筛查和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