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BD Affirm VPⅢ芯片检测技术在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2例妇女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Nugent评分、滴虫培养、真菌培养和BD Affirm VPⅢ芯片检测,以Nugent评分、滴虫培养、真菌培养为金标准,评价BD Affirm VPⅢ芯片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并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Nugent评分结果相比,BD Affirm VPⅢ芯片检测技术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1%和83.8%,K值为0.80;以念珠菌培养为金标准,BD Affirm VPⅢ芯片检测技术检测念珠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8%和99.0%,K值为0.85;以滴虫培养为金标准,BD Affirm VPⅢ芯片检测技术检测滴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和100.0%,K值为0.96。结论 BD Affirm VPⅢ芯片检测技术操作简便,可同时进行3种阴道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提高了检测率和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在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3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留存的脑脊液进行DNA提取,采用细菌和真菌通用引物扩增病原体DNA并进行序列测定,对比同期脑脊液培养方法与PCR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137份脑脊液标本中PCR检测到细菌50株,真菌6株,脑脊液培养检测到细菌38株,真菌5株;PCR检测法灵敏度为40.9%,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38.2%,诊断效率为56.7%;传统培养法则分别为31.4%、100%、100%、34.7%、44.4%。PCR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均明显优于传统培养方法,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与培养法相当,两方法鉴定菌种的符合率为97.7%。结论通用引物PCR扩增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准确等特点,对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学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血清1,3-β-D-葡聚糖定量分析(G实验)和真菌培养联合检测对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75例怀疑深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的G实验和真菌培养结果,分别计算两种方法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G实验和真菌培养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96.0%、91.7%和94.1%。G实验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高,真菌培养的特异度高。结论G实验和真菌培养联合检测可提高实验的灵敏度,减少假阴性的发生,对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用于检出阴道分泌物中真菌的5种检测方法,从中选择出诊断真菌感染性阴道炎的灵敏度、特异度较好,同时快速、经济、简单的实验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5-8月在该院妇科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的患者共442例,对442例标本同时进行真菌培养法、盐水KOH悬浮法、革兰染色、瑞氏染色、全自动六联5种方法检测,其中真菌培养为金标准,来评价其他4种方法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真菌培养法检测442例阴道分泌物标本,真菌感染的阳性率为34.8%(154/442)。与真菌培养法比较,4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盐水KOH悬浮法97.9%、64.9%、83.9%、94.3%、86.4%;革兰染色96.5%、83.1%、91.4%、92.7%、91.8%;全自动六联检测84.7%、46.8%、74.8%、62.0%、71.5%;瑞氏染色96.9%、78.6%、89.4%、93.1%、90.5%。结论革兰染色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在4种检测方法中最高,是对临床送检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真菌检测的特异、灵敏、快速、经济、简单的检测方案,临床工作中如采用其他方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真菌,可同时结合革兰染色法以提高其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UF-500i尿沉渣分析仪筛检尿路感染的价值。方法收集500份清洁中段尿液标本采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定量培养方法检测细菌及真菌,以尿定量培养方法为金标准计算UF-500i的灵敏度、特异性、阳/阴性预测值和假阳性/假阴性率和准确率。结果尿培养阳性率为57.4%,最常见的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UF-500i尿沉渣分析仪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假阴性率、阳/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5.02%、82.63%、17.3%、14.98%、86.83%、80.37%、84.0%;男性和女性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3.91%/79.07%,90.22%/76.86%,92.27%/78.15%;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的敏感度分别为88.8%、82.2%和75.0%。结论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在尿路感染早期筛检中具有重要作用,性别和感染微生物的种类影响筛检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方法在痰标本中的应用。方法同时采集痰标本送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和PCR快速检测,以细菌培养方法为金标准,评价PCR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PCR方法检测痰标本MRSA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73.6%,阳性预测值为36.4%,阴性预测值为97.5%,均较文献报道的鼻拭子PC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低。结论将痰标本PCR检测MRSA用于临床动态监测MRSA的流行尚缺乏进一步的数据支持,但PCR结果不受其他细菌生长的影响,而且阴性预测值高达97.5%,在排除MRSA感染或定植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在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132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8例确诊患者和拟诊患者视为阳性组,其余94例视为阴性组,采用金山川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测定血清BG水平,并与患者体液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阳性组、阴性组血清BG水平分别为(150.8±133.2)、(25.7±20.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P0.05)。G试验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9%、85.1%、68.1%、91.0%;真菌培养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9%、80.9%、52.3%、82.6%。结论血清BG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在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及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最佳筛查方法。方法通过对280例受检病例进行巴氏、液基细胞学及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以组织学为金标准,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拟然比、阴性拟然比为评价指标,评价3种方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巴氏细胞学、液基细胞学、第2代杂交俘获试验(HC2)灵敏度分别为72.9%、91.5%、85.9%;特异度分别为82.3%、84.1%、69.1%;准确性分别为80.9%、87.6%、76.8%;阳性预测值为76.1%、84.3%、70.1%;阴性预测值为79.7%、91.4%、85.4%;阳性拟然比为4.12、5.75、2.78;阴性拟然比为0.33、0.10、0.20。结论联合应用液基细胞学和HPV DNA检测是检测宫颈病变的有效筛查方法,细胞学异常或临床怀疑异常,应结合阴道镜做进一步诊断,有利于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检测革兰阳性/阴性细菌、真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细菌16rRNA基因通用引物、革兰阴性细菌特异引物、全真菌通用引物和mecA基因特异引物,通过多重PCR对271份临床无菌性体液扩增检测革兰阳性/阴性细菌、真菌和MRS,同时对这些标本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和甲氧西林对葡萄球菌MIC测定。结果:多重PCR诊断无菌性体液体革兰阳性/阴性细菌、真菌和MRS感染的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分别为98.5%、97.0%、97.0%、99.0%、98.2%、99.1%、95.9%、95.9%、99.1%、98.5%、99.6%、100%、83.3%、100%、99.6%、100%、48.0%、100%、61.8%、71.7%。结论:多重PCR直接检测无菌性体液中革兰阳性/阴性细菌、真菌和mecA基因所致的MRS具有敏感、快速、特异、准确的优点,是一种可靠的实验诊断手段,但不能代替培养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潜伏妊娠梅毒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36例围产保健的孕妇血清,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反应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螺体抗体,聚合酶反应(PCR)检测梅毒螺旋体DNA。TPPA试验和PCR试验同时阳性判断为潜伏妊娠梅毒。结果 TRUST试验对潜伏妊娠梅毒的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5.0%、97.5%、23.1%、99.7%、30.0和0.3,ELISA试验对潜伏妊娠梅毒的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1.7%、98.8%、42.3%、99.9%、76.4和0.1,GICA试验对潜伏妊娠梅毒的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3.3%、98.9%、43.5%、99.8%、75.7和0.2。结论临床筛查潜伏妊娠梅毒最好选择ELISA试验,同时联合TRUST、GICA检测梅毒可以提高阳性检测率,为临床预防和阻断梅毒母婴垂直传播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UF-100尿沉渣分析仪细菌及白细胞,尿干化学分析仪亚硝酸盐及白细胞与尿培养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标本,分别作尿培养、干化学及尿沉渣分析。结果亚硝酸盐对泌尿系感染判断的灵敏度为43.21%,特异度为79.71%,阳性预测值为71.45%,阴性预测值为54.46%,准确率为60.00%;干化学分析白细胞对泌尿系感染判断的灵敏度为79.17%,特异度为76.19%,阳性预测值为38.78%,阴性预测值为95.05%,准确率为76.67%,沉渣白细胞的灵敏度为68.75%,特异度为77.12%,阳性预测值为44.90%,阴性预测值为90.10%,准确率为75.33%;干化学分析白细胞和尿沉渣分析仪联合运用可提高检出率,尿沉渣分析细菌对泌尿系感染的判断灵敏度为70.49%,特异度为93.48%,阳性预测值为87.76%,阴性预测值为85.15%,准确率为86.00%。结论联合使用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虽然对判断泌尿系感染还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但可利用其阴性预测值高的特点,对检验结果阴性的标本进行筛检以减少无效劳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和线性探针检测技术(LPA)两种方法检测在诊断耐药结核病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286例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GeneXpert检测、LPA检测,并进行BACTEC?MGIT?960液体培养(液体培养),以液体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GeneXpert检测、LPA检测的检验效能。结果 286例肺结核患者经液体培养确定279例为耐药性肺结核(阳性),7例为不耐药性肺结核(阴性);经GeneXpert检测发现275例阳性,11例阴性,准确度为95.80%、误诊率为4.20%、特异度为42.86%、灵敏度为97.13%、阴性预测值为27.27%、阳性预测值为98.55%;经LPA检测发现273例阳性,13例阴性,准确度为93.71%、误诊率为6.29%、特异度为14.29%、灵敏度为95.70%、阴性预测值为7.69%、阳性预测值为97.80%;两种检测中准确度、误诊率、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neXpert和LPA两种方法检测在诊断耐药结核病中效果相当,后续检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但由于两者均存在误诊风险,因此还需引入其他检测方式,为实验室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RTFQ-PCR)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6例肺炎患儿,采集静脉血,以间接荧光免疫法(IFA)检测MP-Ig M表达;采集咽拭子标本,以RTFQ-PCR检测MP DNA拷贝数。以血清学检测结果为诊断标准,观察RTFQ-PCR诊断M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及其在检测不同年龄段患儿MP感染中的准确性;比较MP-Ig M阳性和阴性患儿的MP-DNA拷贝数差异。结果 1 RTFQ-PCR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48%、93.02%、95.00%、89.96%。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40;2 RTFQ-PCR诊断6岁以上患儿MP感染的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于1岁以下患儿(P0.01);3 MP-Ig M阳性组DNA拷贝数对数显著高于阴性组拷贝数对数(P0.01)。结论 RTFQ-PCR诊断儿童MP感染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其荧光拷贝数越大越支持MP感染的诊断,对发病早期及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能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该院门诊及住院RA患者146例,其他非RA患者110例(其中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8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64例),同期体检健康者5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ECLI)法和速率散射比浊分别检测其血清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分析抗CCP抗体与RF单项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抗CCP抗体诊断R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1%、98.20%、97.39%、82.59%,RF诊断R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69%、84.02%、77.50%、72.96%;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测值分别为57.53%、98.20%、96.55%、85.03%。结论采用ECLI法单独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可以满足临床对RA的诊断要求,而联合RF只能提高RF对RA诊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抗CCP抗体的诊断效能无明显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超声结合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评分(UE)的诊断差异,寻找更灵敏的鉴别非哺乳期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264例非哺乳期患者(312个乳腺病灶,恶性97个,良性215个)进行常规超声和UE检测,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比较,对比三种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结果超声诊断检测结果良性病灶166个,检测正确149个,恶性病灶146个,检测正确80个,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9%、82.47%、69.30%、54.79%、89.76%;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结果为≤3分(良性)189个,检测正确176个,≥4分(恶性)123个,检测正确83个,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01%、83.51%、81.86%、65.85%、93.12%;超声结合弹性成像结果为良性病灶207个,检测正确197个,恶性病灶105个,检测正确90个,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5%、92.78%、91.63%、85.71%、95.17%。三组准确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超声合并弹性成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在诊断非哺乳期乳腺良恶性病变时,灵敏度高,特异度好,具有重要临床检测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COBIO XS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在诊断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住院患者清洁中段尿349份,每份标本在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后使用COBIO XS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液白细胞数和细菌数。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并以阴性杆菌大于或等于10×105 CFU/mL、阳性球菌及真菌大于或等于10×104 CFU/mL为阳性诊断标准,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从而计算出白细胞和细菌数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最佳临床判断(cut off)值,得出其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假阴性率。以Kappa检验分析其与细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尿培养结果阳性的标本70例(20.65%),细菌数和白细胞数分别以136个/微升和13.5个/微升的cut off值判断,特异度分别为94.1%和66.9%,灵敏度均为88.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3%和95.74%,假阴性率均为2.36%,Kappa值为0.92。结论 COBIO XS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用于初筛尿路感染与尿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有较强的一致性,是一种简单、快速、可靠的筛查尿路感染的实验,其细菌计数可以作为尿路感染诊断检测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与糖类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118例乳腺癌患者,63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EA、CA15-3水平.[结果]①CEA单独检测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34.7%、96.7%、91.1%、60.7%、66.4%.②CA15-3单独检测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61.0%、95.1%、92.3%、71.8%、78.4%.③CEA与CA15-3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78.0%、92.7%、91.1%、81.4%、85.5%.[结论]单独检测CEA或CA15-3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均较低,采用平行试验联合检测CEA与CA15-3大大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超声量化评分系统、细针穿刺及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至我院检查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3例,所有患者已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比较超声量化评分系统、细针穿刺及BRAF基因检测三种检测方法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根据超声量化评分系统,将评分≤2分判定为良性,2分判定为恶性,灵敏度为82.6%、特异度为92.9%、阳性预测值为79.2%、阴性预测值为94.2%;根据细胞学分类,将Ⅰ、Ⅱ、Ⅲ级判定为良性,Ⅳ、Ⅴ、Ⅵ级判定为恶性,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灵敏度为87.0%、特异度为82.9%、阳性预测值为62.5%、阴性预测值为95.1%;BRAF基因检测灵敏度为73.9%、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2.1%;三项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97.1%、阳性预测值为91.3%、阴性预测值为97.1%、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高于各单项检查。结论超声量化评分系统、细针穿刺联合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胶体金阴道滴虫试纸条(以下简称阴道滴虫试纸条)检测阴道分泌物中阴道滴虫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培养法和阴道滴虫试纸条法检测45例无阴道炎症状、59例有阴道炎症状和87例临床怀疑为滴虫阴道炎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的阴道滴虫.结果 191例阴道分泌物中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测出滴虫51例,培养法法检测出滴虫阴道滴虫69例,试纸条法检测出真阳性66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5例(培养法为金标准方法).阴道滴虫试纸条法与生理盐水涂片法经配对χ2检验,其χ2=13.0667,P=0.0003,P<0.01,因此两种方法比较有显著差异;阴道滴虫试纸条法与培养法经配对χ2检验,其χ2=0.5714,P=0.4497,P>0.05,因此两种方法比较无差异.结论 用阴道滴虫试纸条测定阴道分泌物中阴道滴虫操作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有效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1,3)-β-D葡聚糖检测(G 试验)联合真菌涂片、真菌培养及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等微生物学检测在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2-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同时进行G试验、真菌涂片、真菌培养的942例患者资料,其中184例另行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回顾性分析G试验、真菌检测和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结果,分别计算不同检测方法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942例患者中,确诊IFD 115例,拟诊33例,疑似154例,非感染640例。对除隐球菌病外的IFD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G试验单独检测时为92.9%、59.0%;真菌涂片为57.5%、96.6%;真菌培养为77.9%、93.0%;三者联合检测时为97.3%、93.2%。对于隐球菌病,G试验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7.1%、81.2%。结论 G试验灵敏度良好,特异度一般。将G试验与传统真菌学检测方法联合使用,能弥补单项检测不足,可作为辅助指标为临床及时正确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