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氧化应激损伤是导致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MSC-exo)含有多种蛋白质、脂质、编码RNA及非编码RNA,可通过多种途径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促进受损的组织细胞修复再生,因此MSC-exo在氧化应激所致疾病的治疗中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对MSC-exo在减轻氧化应激导致的心血管损伤、肺组织损伤、肾脏损伤、肝细胞损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s-EXOs)来源于干细胞,可能促进创面修复,在修复的所有阶段发挥作用,包括抑制炎症、促进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及减少疤痕形成[1]。本文就外泌体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基础性机制进行综述,报告如下。1外泌体的分子标记物1.1外泌体蛋白质外泌体的平均半径不超过150 nm,其只是细胞外囊泡的组合部分之一。外泌体由多种分子物质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特定的蛋白和核酸,蛋白质是外泌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外泌体蛋白包括:膜转运和融合相关蛋白,如膜相关蛋白、Rab-GTPase和热休克蛋白(HSP),HSP包括HSP60、HSP70、HSP90;四泛素主要包括CD9、CD63、CD81、CD82、CD106、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免疫相关蛋白如ALIX和TSG101(外泌体的生物标志物);其他蛋白质如整合素(细胞粘附相关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参与细胞骨架构建);上述蛋白质在外泌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轴突不能再生,脊髓损伤常常导致患者永久性瘫痪。轴突再生的主要障碍是神经元内在的不利机制和胶质瘢痕的形成。外泌体治疗脊髓损伤是一种新策略,较干细胞更能穿过血脑屏障,发挥抗炎、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皮肤损伤是由于疾病或外部暴力而导致的表皮、黏膜或组织破损。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修复皮肤损伤已成为一种加速皮肤伤口愈合的选择,其诱导伤口愈合的机制除了直接分化为皮肤常驻细胞外,更依赖于MSC强大的旁分泌作用。外泌体(exosomes,EXOs)作为旁分泌的主要成分,为实现“无细胞治疗”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外泌体促进组织再生的治疗方法被广泛研究,EXOs促进皮肤愈合的具体机制及其体内应用方法仍在不断完善。本文将对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皮肤损伤修复中的机制和应用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于中胚层,具有修复组织损伤的作用。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囊泡样物质,与来源细胞功能相似。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MSC-exo)受到广泛关注,其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外泌体特性及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治疗疾病中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组织修复是临床治疗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伴随着组织细胞的再生、增殖、分化和迁移,炎症水平调节,活性氧(ROS)含量的回归稳态,伤面消肿愈合等过程。目前有关组织修复方面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尽人意。通过对外泌体的研究,我们发现其在促进组织修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外泌体促进组织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1 MSC的旁分泌机制MSC是一种来源于中胚层,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方向分化能力的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7.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均已取得显著进展,其治疗益处主要归功于旁分泌机制。而外泌体是间充质干细胞关键的治疗性旁分泌因子,可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血管新生、抗纤维化,并对梗死区的心肌细胞产生保护作用。基于外泌体的"无细胞治疗"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回顾了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并对其潜在的优点和局限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血管损伤主要与血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血管新生障碍、血管重构和巨噬细胞极化有关。血管损伤或功能障碍极大影响组织的再生。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免疫的生物学功能,能特异性地聚集到受损部位,在血管损伤修复中有一定的优势,但干细胞移植存在免疫排斥、滞留率低、存活率低和细胞移植致瘤风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EXO)在血管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抗血管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等。根据MSC-EXO的生物学特点,其可能在胸主动脉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外有关MSC-EXO对胸主动脉瘤修复的文献报道较少,未来可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分泌的外泌体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取12只雄性SD大鼠构建胫骨骨折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各组大鼠分别于骨折术后7 d予以如下处理:空白对照组,骨髓腔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hucMSC-外泌体组,骨髓腔内注射hucMSC分泌的外泌体;hucMSC-上清组,骨髓腔内注射hucMSC的去外泌体培养上清。治疗3周后通过micro-CT检测和组织切片H-E染色评价大鼠骨折断端愈合情况,qPCR法检测骨组织中成骨标志基因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碱性磷酸酶(ALP)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结果 活体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hucMSC-上清组大鼠的骨折断端尚未吻合,骨皮质外观不连续,骨折线明显;hucMSC-外泌体组大鼠的骨折断端对合良好,骨皮质外观较连续,骨折线基本消失。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hucMSC-上清组大鼠的纤维骨痂尚未形成,新生骨小梁结构不明显;hucMSC-外泌体组大鼠已经形成完整的纤维骨痂结构,新生骨小梁结构较多、排列较为规则。hucMSC-外泌体组大鼠骨组织中OCNOPNALPRunx-2的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和hucMSC-上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ucMSC分泌的外泌体能促进骨折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促进OCN、OPN、ALP和Runx-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MSC-exo)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 :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及蛋白印迹实验鉴定外泌体。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发生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将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脂多糖+外泌体(LPS+exo)组。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并通过ELISA、QPCR、Western blot和组织化学分析等方法检测关键炎症因子的变化,分析外泌体对脂多糖(LP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中炎症的调控作用。结果 :用脂多糖(LPS)成功诱导大鼠产生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外泌体治疗可缓解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的体重减轻、缓解肺水肿、改善炎症因子蛋白水平、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结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能有效缓解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表型及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11.
12.
急性肾损伤(AKI)死亡率高,目前没有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案。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最多的干细胞群体,在AKI治疗的相关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潜力,其损伤修复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旁分泌因子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外泌体途径实现。在AKI的干细胞治疗过程中,外泌体参与调节病理生理过程,发挥损伤修复作用。本研究回顾并总结了关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AKI中的应用场景、基础实验及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具体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外泌体是由真核细胞合成分泌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主要通过传递核酸、脂质和蛋白质等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可作为干细胞旁分泌活动的形式参与介导多种组织的再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除了通过多向分化和高度增殖能力加速组织的修复外,还可以通过分泌外泌体来...  相似文献   

14.
外泌体是细胞内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分泌到细胞外的纳米级膜性微小囊泡,其在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外泌体(MSC-exo)是MSC重要的旁分泌途径,具有促进组织损伤修复与免疫调节等生物学作用。与MSC相比,MSC-exo有其独特的优势。研究显示,MSC-exo在多种肾脏疾病中通过递送蛋白质、信使RNA、微RNA等生物活性分子靶向受损组织,从而减轻肾损伤。本文对MSC-exo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防治其发生发展备受业界关注。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策略在防治DN进展中已彰显潜力,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s)移植治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SCs主要以旁分泌方式发挥治疗功能,而其释放一系列纳米级囊泡(外泌体)则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MSCs可将干细胞表型传递给受体细胞,促进干细胞维持、分化、自我更新与修复,并且可能介导基质元件之间相互作用,促进受体细胞的组织修复再生。新近干细胞外泌体介导治疗慢性肾脏病已成为研究热点,在DN研究中已取得一定结果。本文主要就干细胞外泌体治疗DN的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来源外泌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提取HucMSCs来源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及纳米颗粒追踪分析鉴定其形态及大小,使用Western blot鉴定其表面标志物;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并使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志物;将外泌体(空白对照、20μg/mL、40μg/mL、60μg/mL、80μg/mL)与BMSCs共培养,检测不同浓度的外泌体对BMSCs增殖及成骨向分化的影响;选取SD大鼠通过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构建骨质疏松模型,在颅骨缺损模型建立的同时注射外泌体悬液,术后8周处死大鼠,取术区组织进行micro-CT扫描并进行骨量分析,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评价HucMSCs来源外泌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潜能。结果:透射电镜及纳米颗粒追踪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的HucMSCs来源外泌体形态及大小符合要求,表面蛋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derived exosomes,hucMSC-Ex)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所致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修复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hucMSC并从培养上清液中提取hucMSC-Ex。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构建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和hucMSC-Ex组,每组6只,hucMSC-Ex组大鼠在术后24 h 尾静脉注射250 μg hucMSC-Ex。7 d后收集肾脏组织,观察各组肾脏大体观。蛋白质印迹检测肾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TGF-β1、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并对肾脏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梗阻侧肾脏病理结构变化、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及肾纤维化程度,综合评价hucMSC-Ex对大鼠肾脏纤维化的抑制效果。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大鼠肾脏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增加,组织结构严重破坏,广泛胶原沉积;hucMSC-Ex干预后组织形态结构部分恢复,胶原沉积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同时,UUO组大鼠肾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GF-β1和波形蛋白表达升高,E-钙黏蛋白表达降低;但hucMSC-Ex输注后能够抑制α-SMA和TGF-β1的表达,逆转上皮间质转化。结论: hucMSC-Ex可以减轻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延缓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治疗是组织再生与修复的重要策略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外泌体作为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重要产物可以起到类似于亲本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作为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外泌体(Exosomes)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组织工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治疗是组织再生与修复的重要策略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外泌体作为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重要产物可以起到类似于亲本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作为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外泌体(Exosomes)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组织工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xosomes, hucMSC-Ex)在小胶质细胞极化态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收集其条件培养基提取外泌体(exosomes),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对其形态特征、粒径大小及表面标志物进行表征;分别用PBS、LPS(1 μg/mL)、LPS(1 μg/mL)+hucMSC-Ex(100 μg/mL)处理小胶质细胞12 h,免疫荧光检测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钙结合蛋白Iba1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态标志物变化;qRT-PCR检测小胶质细胞IL-1β mRNA和IL-10 mRNA的变化;ELISA检测细胞条件培养基中细胞因子IL-1β和IL-10的分泌量。结果: hucMSC-Ex电镜下呈现典型膜性“杯盘”状结构,纳米颗粒跟踪分析结果显示粒径大小为(119.7±47.9)nm,蛋白质印迹法证实其表达CD9、CD63和CD81特征表面分子;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活化组(LPS组和LPS+hucMSC Ex组)钙结合蛋白Iba1相比于静息组(PBS组)表达高,且LPS+hucMSC-Ex组高于LPS组;蛋白质印迹法结合qRT-PCR结果显示hucMSC-Ex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减少M1极化态标志物iNOS、IL-1β表达,上调M2极化态标志物Arg1、IL-10表达;ELISA结果表明相比于LPS组,LPS+hucMSC-Ex组分泌的炎症因子IL-1β减少、抑炎因子IL-10增加。结论: hucMSC-Ex可能通过抑制NF κB活化,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极化而减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