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血小板参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30例(宫颈癌组),癌前病变患者127例(癌前病变组)与同期130例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NLR、PLR、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例(PLCR)水平,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3组PD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MPV、PLC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NL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癌前病变组比较,宫颈癌组PLT、PCT及PL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从高到低依次为PLT(0.689)、NLR(0.672)、MPV(0.669)、PLCR(0.658)、PLR(0.645)和PCT(0.632);PLT的诊断灵敏度为67.69%,特异度为66.92%;NLR的诊断灵敏度为44.62%,特异度为86.15%。结论 MPV、PLCR、NLR、PLT、PCT及PLR对宫颈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荨麻疹腹痛患者在合并感染及无感染的情况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变化与急性荨麻疹腹痛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急性荨麻疹腹痛患者100例,按患者有无感染,分为感染性荨麻疹腹痛组(感染组)和非感染性荨麻疹腹痛组(非感染组),每组50例。另随机选取同期于该院就诊的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荨麻疹不伴腹痛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患者的hs-CRP、NLR、PLR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灵敏度与特异度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hs-CRP水平、NLR、PLR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感染组和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用于感染性荨麻疹腹痛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7,最佳诊断值为13.56mg/L,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80%。NLR对感染性荨麻疹腹痛ROC曲线下AUC为0.843,最佳诊断值为17.67,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88%。PLR对感染性荨麻疹腹痛ROC曲线下AUC为0.974,最佳诊断值为224.85,灵敏度为94%,特异度为92%。结论 hsCRP、NLR和PLR水平对感染性荨麻疹腹痛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04—2019-04期间在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144例为穿孔组,急诊科收治的非特异性腹痛患者67例,急性胰腺炎66例,急性胆囊炎70例,急性阑尾炎67例,急性心肌梗死75例归为其他急腹症组;消化内科收治的无重大并发症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122例归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入院全血细胞计数和病例资料,对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PH)、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血小板计数(PLT)、NLR、PLR等血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穿孔组PLR与其他急腹症各疾病组和对照组两两相比均显著更高(P0.01),LYMPH均显著更低(P0.01);NLR在穿孔组与非特异性腹痛组、急性胆囊炎、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相比显著更高(P0.01),但与急性胰腺炎和急性阑尾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穿孔组与其他急腹症组,最大约登指数时,PLR190.92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1.7%,57.6%,80.9%;LYMPH0.775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0.8%,88.7%,47.9%。鉴别穿孔组与对照组,最大约登指数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NLR5.745,分别为87.4%,76.4%,87.7%;PLR203.09,分别为71.1%,52.1%,85.2%;LYMPH0.965,分别为70.1%,82.8%,56.9%。结论:PLR及LYMPH在鉴别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与其他急腹患者具有较好的鉴别价值;NLR、PLR、LYMPH对鉴别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与无重大并发症的溃疡患者有较好的鉴别价值,可用于区分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其他急腹症疾病及无重大并发症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肺癌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90例不同类型肺癌患者、90例健康对照者、9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NLR和PLR值。结果三组NLR和PLR值比较,肺炎组最高,肺癌组高于对照组(P0.05)。用NLR和PLR诊断肺癌,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灵敏度67.78%,特异度86.67%,最适cut-off值2.94;PLR的AUC为0.713,灵敏度72.20%,特异度62.20%,最适cutoff值135.48。将NLR和PLR指标用于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NLR的AUC为0.796,灵敏度71.11%,特异度86.67%,最适cut-off值2.94。PLR的AUC为0.712,灵敏度42.22%,特异度95.56%,最适cut-off值188。结论 NLR和PLR可辅助诊断肺癌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进一步联合肺癌特异性诊断标志物或其他炎症指标可增加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左心室肥厚(LVH)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T2DM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其分为LVH组103例和非LVH组113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血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LVH组甘油三酯(TG)、NLR、PLR、MPV及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水平均高于非LVH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低于非L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LVH与TG、NLR、PLR、MPV及24 h尿蛋白、UACR指标水平呈正相关(rs=0.192、0.490、0.442、0.313、0.205、0.167,P<0.05),与HDL-C、LVEF指标水平呈负相关(rs=-0.214、-0.232,P<0.05).NLR、PLR、MPV是T2DM患者合并LVH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LR、PLR及MPV分别预测T2DM合并LVH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3(95% CI:0.723~0.844)、0.756 (95% CI:0.692~0.819)、0.681 (95% CI:0.610~0.75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97、97.37、11.15 fL,灵敏度分别为87.4%、84.5%、62.1%,特异度分别为61.9%、57.5%、61.8%.结论 T2DM合并LVH患者中NLR、PLR、MPV水平明显升高,NLR、PLR、MPV可作为T2DM合并LVH的预测指标,NLR的预测价值优于PLR和MPV.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评估两者对UC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87例UC患者纳入UC组,收集65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NLR和PLR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NLR、PLR与临床常用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NLR和PLR最佳临界值及曲线下面积(AUC),并与常用炎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UC组患者外周血NLR和PL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NLR、PLR均与WBC、CRP和ESR呈正相关(P<0.05)。NLR用于诊断UC的最佳临界值为2.6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9%和62.6%,AUC为0.758,PLR用于诊断UC的最佳临界值为163.4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和60.6%,AUC为0.759,两者均优于WBC(AUC:0.687)和PLT(AUC:0.745),稍逊于ESR(AUC:0.783)和CRP(AUC:0.830)。NLR联合CRP、PLR联合CRP对UC的诊断价值均优于CRP单独检测。结论NLR和PLR在UC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升高。NLR、PLR诊断UC的效能优于常用指标WBC和PLT,其与CRP联合应用可提高UC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32例HLA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6例胆源性、酒精性急性胰腺炎非HLAP患者作为对照组,6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3组NLR、PLR、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分析NLR、PLR与血脂指标、炎性因子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PLR诊断价值,对比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NLR、PLR水平,分析NLR、PLR与HLAP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NLR、PLR、TC、TG、CRP、PCT高于对照组、健康组,对照组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NLR、PLR与TC、TG、CRP、PCT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NLR、PLR联合诊断AP的AUC为0.901,95%CI为0.858~0.934,敏感度为80.30%,特异度为92.42%,两者联合诊断HLAP的AUC为0.846,95%CI为0.788~0.893,敏感度为71.21%,特异度为83.33%,均优于两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患者NLR、PLR高于中度患者、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NLR、PLR与HLAP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NLR、PLR联合检测在HLAP诊断与病情评估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对血液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55例血液病患者和51例非血液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分为血液病感染组(39例)、血液病非感染组(16例)、非血液病感染组(36例)、非血液病非感染组(15例),检测所有患者的CD64、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其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血液病感染组患者CD64阳性指数、PCT、CRP水平显著高于血液病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血液病感染组患者CD64阳性指数、PCT、CRP水平与WBC计数显著高于非血液病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病患者CD64阳性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3,95%CI为0.727~0.998,灵敏度为0.973,特异度为0.947;非血液病患者CD64阳性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2,95%CI为0.853~0.984,灵敏度为0.894,特异度为0.863。恶性与非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CD64阳性指数、PCT、CRP水平与WBC计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能够作为血液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对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甲型流感病毒(IVA)患者白细胞计数(WBC)、单核细胞数目(MO)、单核细胞比率(MO%)、中性粒细胞数目(NE)、中性粒细胞比率(NE%)、血小板数目(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数目比值(MPV/PLT),用于判断其预测IVA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临床诊断为IVA的患者142例、IVA阴性患者155例和健康体检者140例,对上述研究对象采集血样后检测WBC、MO、MO%、NE、NE%、MPV、PLT和MPV/PLT,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 H检验方法判断三组研究对象的感染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WBC、MO、MO%、NE、NE%、MPV和MPV/PLT的诊断效能,以曲线下面积(AUC)判断诊断效果,所有的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IVA组的MO、MO%、NE%、MPV和MPV/PLT在三组中为最高(P0.001),IVA阴性组的NE在三组中最高(P0.001),PLT在IVA组为最低(P0.001)。MO%诊断IVA的截断值为7.0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8%和83.2%,诊断IVA的AUC为0.815。MPV诊断IVA的截断值为10.45 f L,AUC为0.828,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4.1%和87.7%,约登指数为0.518。MPV/PLT诊断IVA的截断值为0.05,AUC为0.933,灵敏度和特异度达78.9%和92.3%,约登指数为0.712。结论 MPV和MPV/PLT均可用于IVA的辅助诊断,以MPV/PLT诊断IVA的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在宫颈癌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67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169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宫颈癌前病变组)、42例体检健康女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的血常规结果分别计算NLR、MLR、PLR和SII,比较NLR、MLR、PLR和SII在宫颈癌组、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中的变化,并分析其鉴别诊断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以及与年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NLR、MLR、PLR和SII在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中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MLR、PLR和SII随着上皮内瘤变级别的升高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MLR、PLR和SII鉴别诊断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4、0.700、0.646和0.733,最佳诊断截断值分别为2.11、0.20、120.81、662.29。SII的诊断效能最好,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和Youden指数分别为55.22%、81.07%、53.62%、82.04%、73.73%和0.36。以最佳诊断截断值对宫颈癌患者进行分层后发现,NLR≥2.11或MLR≥0.20或SII≥662.29的宫颈癌患者中肿瘤浸润深度≥深肌层、FIGO分期为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例数明显多于NLR2.11或MLR0.20或SII662.29患者数,PLR≥120.81患者中肿瘤分期为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例数明显多于PLR120.81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NLR、MLR、PLR和SII可鉴别诊断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SII诊断的特异度最高。NLR、MLR和SII对肿瘤的浸润程度、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LR对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两年来18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CT平扫时均表现为低密度病灶,伴肝叶萎缩或局部肝脏轮廓凹陷的有8例,局部外围胆管扩张的有11例,实验室检查CA-199升高的有12例,延迟(8~10 min)扫描病灶均有进一步强化。所有病例均无乙肝病史、无弥漫性肝硬化或门静脉癌栓形成。结论:因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基础与其他肝内肿瘤有着质的区别,CT表现也较为特殊,所以MSCT的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又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亚急性海绵状脑病或传递性海绵状脑病,1920年Creutzfeldt和1921年Jakob首次报道该病。近年研究发现CJD是由朊病毒蛋白  相似文献   

14.
侵袭性葡萄胎的MRI诊断在妊娠滋养层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研究中鲜见报道.本文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13例经病理证实的侵袭性葡萄胎患者的MRI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病MRI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data on 124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diagnosis of Reiter's disease, coxitis was discovered in 38 (30.8%) of them. During examination, the early clinical signs were revealed to diagnose any coxitis as were differential diagnostic signs to delineate lesions of the hip joints in seronegative arthritis and/or spondylarthritis (Reiter's disease, ankylosing spondylarthrit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 having an analogous clinico-roentgenologic appearance.  相似文献   

16.
1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临床常见神经变性病,经颅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发现黑质异常高回声(Substantia nigra,SN+)是PD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但SN+出现的原因不甚清楚,其与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仍有较大争议,与临床分型及分期方面的关系未有定论,TCS亦可通过对中脑中缝和基底节区的探查,提示几种运动及情感障碍的鉴别,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不断拓宽TCS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即甲状腺呈高功能状态,其特征是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腺体内血管扩张,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基础代谢率增加和自主神经系统失常。临床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心动过速,易出汗,神经过敏及体重减轻,部分患者有眼突,但也并不限于甲状腺,本病多见于女性。  相似文献   

20.
颈外侧部肿块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颈外侧部肿块的CT表现特征、影像相关的病理解剖学基础,进一步提高对颈外侧部各类肿块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颈外侧部肿块CT增强表现,包括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强化特征、肿块所在的解剖部位及其邻近血管和间隙的关系等。结果52例颈外侧部肿块中位于茎突前间隙8例,腮腺区8例,嚼肌间隙2例,颈动脉间隙34例。多数颈外侧部肿块的病理改变和解剖关系能在CT上反映,依据肿块引起附近间隙、肌肉、血管等移位方向,可推断肿块的来源,不同来源的肿块与颈动静脉的位置关系有解剖上的相关性。结论CT是颈外侧部肿块定位诊断的有效手段,根据病变所在的解剖平面、强化特点及其与颈部血管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