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士雄是清末著名温病学家,其集历代医家之大成,不仅擅长温病与内伤杂病的治疗,对饮食疗法也颇有研究。王士雄著《随息居饮食谱》一书,其中共收载饮食物300余种,分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实、毛羽、鳞介等7类[1]。故分门别类地论述了食物类药物的性味、功用、主治等,且其论述之食物多采摭自古代有关方剂与个人经验,颇切实用。本文分类摘录了书中较常用且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校正日常生活中食疗祛湿的饮食误区,以及指导现代人的日常保健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2.
古人言“民以食为天”,其中的“食”主要指主食。大米、小麦及其谷类制品承担着传统饮食中主食的角色,提供人体每天所需要的基础能量和主要营养微量元素。海南地区的黎族人民偏爱传统的发酵类主食。发酵作为原始、本土的保鲜技术,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防止食物腐败。该文分析了3类黎族特色主食的制作方式及其营养功效,以推广黎族饮食“酸”文化。  相似文献   

3.
1饮食护理 ①控制饮食是治疗消渴证的关键,必须严格按医嘱定量给予,以获得足够营养,而不加重病情为原则. ②少食肥甘油腻之品,适当增加血肉有情之品及豆制品类食物,多食清凉滋阴润燥之品,适当增加血肉有情之品及豆制品类食物,多食清凉滋阴润燥之品.  相似文献   

4.
从中药的饮食禁忌和西药的饮食禁忌两大方面进行论述.在论述中药饮食禁忌时,从中药与食物的关系、食物的分类、中药饮食禁忌的分类和单味中药的饮食禁忌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在论述西药的饮食禁忌时,又详细地论述了食物与西药合用后引起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根据这些不良反应,总结出西药的5类饮食禁忌.从而提示人们要重视药物的忌口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兰茂《滇南本草》中常见水果类食物的整理及药用价值的分析,总结水果类食物的性味功效及适应症,论述其防病治病的效用,为进一步研发云南地域性水果类食物提供一定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6.
牛蒡子在儿科方面的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蒡子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成熟种子。其性味辛、苦、寒,归肺、胃经。具有疏风散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等功效,此为临床所习用。然而笔者通过自己的临床经验相对其药性药理的研究,发现牛蒡子在儿科方面消积滞、止流涎的作用不容忽视。 1.消积滞 当今多数小儿生活条件较为优越,饮食多以高脂、高糖、高蛋白类食物为主,较少或甚至拒绝进食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因其“脾常不足”,即消化系统分泌和调节功能发育尚不健全,而易造成食滞不比,腹胀厌食。此为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症候。治疗上多用保和、六君类配合焦三仙化裁,或用“胃酶合剂”、“多酶片”等助消比药物,结合饮食调整亦有效果。但于应证方剂中酌加牛蒡子,甚至单用牛蒡子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7.
回奶方法     
婴儿断奶前要做好饮食准备,且母亲饮食要清淡,多吃具有消食导滞功效的食物,如山楂、神曲、麦芽等。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饮食既存在着可能的致癌作用 ,也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同时 ,在癌肿的治疗过程中 ,合理的饮食调摄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而不合理的饮食则常可加剧病情或诱发疾病。本文拟根据祖国医学理论 ,谈谈癌肿患者的饮食宜忌。1 掌握食物属性 ,辨证进食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认识到很多食物都具有一定的补泻功效和阴阳属性 ,并将之应用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对于癌肿的形成 ,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主要有气滞、血瘀、痰凝、热毒、湿聚、正虚等 6个方面。根据祖国医学对食物…  相似文献   

9.
<正> “食疗法”是利用日常饮食物以防病治病的方法,它是祖国医药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家本草所收集的药用饮食物很多,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在七类药物之中,就包括了果、菜、米三类食物;明·江陵汪颖依据芦和原稿整理而成的《食物本草》,已列有水、谷、菜、果、禽、兽、鱼、味等八类;清·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则分为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食、毛羽、鳞介等七门。这些饮食物,有的具有悦神爽志,补益气血之功,有的则有排邪而安脏腑之能,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历代医家,对“食疗”极为重视,如孙思邈尝曰:“夫为医者,当须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提出:“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方可称为良工”。近代名医张锡纯(1860—1933年),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毕生经验之总结。书中反映了张氏临床用药,别具匠心,概括言之有着两大突出之处。一是对于许多药物的应用,如:石膏,赭石、萸肉、三棱、莪术、乳、没、龙、牡、三七、水蛭、鸡内金,鸦胆子等  相似文献   

10.
(一) 中医对饮食禁忌方面,有的地方和西医有所不同.当我初次在中医儿科实习的时候,心里有些怀疑,认为中医禁忌这些饮食物,会不会影响小儿的营养.如麻疹、慢性消化不良禁忌荤腥油腻食物及生冷水果,肺结核不用钙片、鱼肝油等药,而西医则主张多用这些药和食物,似乎有些矛盾.但中医不用这些补养食物及药物,而用另一些中药,即可使小儿强健起来,这些经验却是很可贵的.如患者儿唐××,男、十六个月,患疳泻(慢性消化不良),半个月来食欲不振,下利清谷,面黄肌瘦,发热(体温38℃)肠鸣,小便短少,烦躁不安,睡眠露睛,盗汗,发稀,前胸凹陷,苔腻,指纹浮色紫.该儿由于禀赋不足,  相似文献   

11.
正无论是烹调方式还是饮食结构都是保持大脑健康的重要因素。从饮食角度来说,没有哪一类饮食堪称最佳健脑饮食,同样也没有某一种神奇的食物或补充剂具有此功效。亚洲的饮食模式、地中海式饮食模式、素食饮食模式均已被证明具有保护大脑的功效。这些饮食模式的一个共同点是富含抗氧化物的植物食材占据优先地位。植物  相似文献   

12.
顺应自然界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调节饮食的品种和数量,以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食疗方法之一。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一书中指出:“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可见季节的变化和调整食物的种类对保持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在选择具体食物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个人的体质及其他因素,以增强饮食养生的功效。春季饮食重在散阴寒助阳气抑肝扶牌春季的饮食养生宜选择一些能帮助阳气升散、调畅气机的食物,而温性之品有散阴寒、助阳气之…  相似文献   

13.
1 原文解释 立秋后虽然有些地方会刮起凉风,但因秋阳肆虐,很多地方天气还非常炎热,应谨防"秋老虎"伤人.在饮食上要少吃葱、姜、蒜等辛辣食物,多吃酸味食物.选择散步、太极拳、爬山等项目进行运动,以解除"秋乏";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以消暑敛汗、健脾开胃.在精神方面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而伤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药膳作为一种预防亚健康的安全有效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通过分析20种谷粟豆类食物的功效,发现其中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最多,有6种;39种蔬菜类食物,最多的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有9种;37种禽畜水产类食物,补气健脾功效的最多,有9种;26种水果和坚果类食物,具有生津止渴功效的最多,有5种;总结了100种药食同源的功效,最多的是具有温中散寒功效的药物,有10种。对药膳所需原料进行归类整理,根据功效分类进行总结分析,为药膳制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食物成瘾性研究,致瘾性食物环境与情绪压力是饮食偏嗜形成的外在与内在原因,相关神经生物学与心理学机制和可衡量的临床表现亦使之具备了完整的疾病内涵.饮食偏嗜是重要的中医病因概念之一,其病以肝郁为主、累及脾肾;具体病机规律为病生于肝、情志内伤,其伤在脾、热浊痰瘀,日久及肾、耗损元神;中医药干预尤其是传统体育与养生指导方法对调节饮食行为、纠正偏嗜具有显著作用.这一认识为建立我国饮食行为干预临床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医药系统治疗营养代谢类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药膳的调摄     
药膳,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一定的中药与相应的食物搭配调制而成的食品。采用药膳来服食调摄,能起到强壮身体、防老抗衰、防病治病的作用。药膳历史悠久、功效确切,是中医饮食保健的一大特色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饮食禁忌是指在中医临床中注意饮食,以避免影响治疗效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的观念愈发强烈,求医购药的自助行为更为普遍,为此,在求医治病,养生保健的过程中,应该了解药物、食物的功效、配伍和禁忌等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食的优势,从而达到病后合理调护、科学养生的目的.本文拟从饮食禁忌原则、疾病忌口、常人饮食禁忌等方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生活中,为自己的性机能不足而苦恼的男人不少。我们虽不能说他们都是因为饮食营养不当造成的,但如若有意选择一些可以补充和增强男性机能的食物,定会收到防患于未然及“亡羊补牢”之功效。为此,下面开列的食物男人不妨多吃。  相似文献   

19.
葱里人生     
小时候,对于葱,我可以说是厌恶到了极点。 儿时的我,如同多数的孩童一样,对于甜食迷恋到了极致。不同的是,个性有些极端的我,对于非甜食类的,通常是敬而远之。而如葱蒜之类,更是被我列入饮食的黑名单。任何食物,一旦沾上了葱的味道,唯一的下场只能是被我弃如敝屣。  相似文献   

20.
梁木 《家庭中医药》2011,(12):32-34
中医认为,消渴病(即糖尿病)分为脾瘅、消渴、消瘅三期。对于消渴病的治疗,除了药物疗法、运动疗法外,饮食治疗同样功效显著,历来为中医医家所重视。中医理论认为,食疗、药膳最宜扶正固本。饮食疗法所用之物多品性温和,其"形为食品,性为药品,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相辅相成,食借药力,食助药威",从而达到药物治疗和食物调养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