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文丘里联合湿化器与高流量湿化氧疗2种主动湿化方式在气管切开脱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70例气管切开脱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氧疗组与文丘里组,每组各35例。氧疗组脱机后实施高流量湿化氧疗,文丘里组脱机后实施文丘里联合湿化器湿化,比较2组气管切开脱机后第1、2、3天进入气管切开处气体温度、湿度、痰液黏稠度及呼吸参数[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外周毛细血管血氧饱和度(peripheral capillary oxygen saturation,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并比较干预期间并发症。结果:湿化第1、2天,2组气管切开处气体温度、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湿化第3天,2组气管切开处气体温度...  相似文献   

2.
唐敏 《当代护士》2016,(12):10-13
综述了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脱机患者气道湿化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正常生理气道湿化、湿化液的选择、湿化装置及湿化方法的选择、湿化的量、湿化效果评价,认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及组合湿化液和湿化装置,使用合适的湿化方案达到最佳的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空气动力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气管切开脱机后的患者30例,按脱机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空气动力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气道湿化法,比较脱机后7 d、14 d时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气道最大流速、肺部氧合指数、肺顺应性等的变化。结果脱机后7 d与14 d时,继发肺部感染观察组1例、对照组4例;观察组肺部氧合指数与肺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测定表明在10 cm H2O的驱动力条件下,观察组的气道最大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新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1例、对照组4例。结论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应用空气动力湿化法有利于保护气道,减少感染,降低重复机械通气的机率。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术又称气道造口术,是为了保证呼吸道通畅,而将患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5气管环切开,并插入合适的金属气管套管或硅胶气囊气管套管,以开放呼吸道,解除其梗阻的手术。这是ICU中抢救重危病人常用措施之一。但气管切开会影响正常鼻腔功能的发挥。因为空气不再经过鼻腔而直接通过气管套管进入气道,鼻腔失去了过滤、  相似文献   

5.
秦霞  张永丽  张文静 《护理研究》2011,25(32):2959-2960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与人工鼻两种气道湿化方式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病人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2例气管切开病人按照脱离呼吸机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采用交叉设计方法,实验1组病人先行人工鼻雾化4d再用氧气雾化4d,实验2组病人先行氧气雾化4d再行人工鼻4d,观察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结果]两种雾化方式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动脉氧分压(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可提高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  相似文献   

6.
<正>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将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3个基本的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ICU急危重患者抢救中,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丧失了上呼吸道黏膜对吸入气体的加  相似文献   

7.
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将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3个基本的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ICU急危重患者抢救中,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丧失了上呼吸道黏膜对吸入气体的加温、  相似文献   

8.
两种呼吸道湿化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内间断湿化法与输液泵持续湿化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某院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0例,按住院病例单双号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患者采用输液泵持续湿化,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呼吸道内间断湿化。比较两组患者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呼吸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并无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持续氧气雾化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常规滴入方法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吸痰次数、湿化气道护理花费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吸痰次数、湿化气道护理花费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方法能提高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湿化方法后对舒适度与对家庭关怀度的影响。方法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每半小时滴湿化液3滴,对照组每1小时滴湿化液6滴。气管切开术后第5天进行家庭关怀度测定。分析两种不同湿化效果与对家庭关怀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湿化后血氧饱和度、心率、痰液黏稠度、刺激性咳嗽、导管内痰痂形成、家庭关怀度中的适应度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P〈0.01)。结论每半小时滴湿化液3滴湿化效果好,患者舒适,依从性好,适应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为解决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治危重患者的一项重要措施。正常情况下,鼻腔、咽腔及呼吸道均对吸入的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气管切开后,吸入气体未经上呼吸道湿化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的发生率高达30%-66%,从而导致气道黏膜损伤、纤毛运动受限、痰痂堵塞、肺部感染率升高等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加热湿化器在气管切开氧疗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ICU 6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加热湿化器给氧法患者32例,对照组采用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微量泵泵入湿化液湿化法32例.观察两组患者气道湿化和氧疗效果.结果 加热湿化器给氧法患者湿化和氧疗效果明显优于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微量泵泵人湿化液...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冯元焕 《天津护理》2009,17(3):155-156
气管切开后,气道自身的湿化作用明显降低,湿化不足的气体进入气道引起呼吸道纤毛运动频率下降,使其清除分泌物的能力下降,肺部感染率升高,极易发生气管导管被阻塞。我科自2007年2月开始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注射器间断气管滴人和输液泵控制滴速持续滴入湿化液,并观察两种气管湿化方法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湿化液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选取89例气管切开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3例,采用0.9%氯化钠250 ml+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 000 U湿化液湿化,实验组46例,采用0.9%氯化钠70 ml+5%碳酸氢钠30 ml湿化液湿化,观察两组患者痰液粘度、气道出血、刺激性咳嗽及脉搏氧饱和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痰液粘度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脉搏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采用0.9%氯化钠70 ml+5%碳酸氢钠30 ml湿化明显优于0.9%氯化钠+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液湿化。  相似文献   

17.
微泵持续湿化气道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微泵持续湿化气道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