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寒温并用治疗大法之源流及其发展的探讨,论证其说肇于《内经》,其法由乎仲景,历代医家据以阐扬、发展,并不断拓宽证治范畴,使其成为中医治疗大病、重病、疑难病的基本大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余锋  信梦雪 《新中医》2019,51(3):297-299
简版:陈镜合教授是国家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攻心脏内科急救、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学验俱丰,不仅提出要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结合,走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现代中医之路及现代中区急症思维,且在内科杂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临床疗效确切,兹将陈教授寒温并用法论治内科疾病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吾师一刘爱民教授,知名专家,致力于中医皮肤科研、教学和临床研究三十余载,体会独到,思路开阔,见解深刻,对于顽固性皮肤病有自己独特的理法方药,临床中擅取“寒温并举”之法,圆机权变而取效。今笔者将导师临证寒温并用之验案择要分述于下,以飧同道。1病案举例1.1慢性荨麻疹王某,男,35岁,2011年08月22日初诊。主诉为全身出风团,痒8年。患者8年来全身出风团,痒,曾在多家医院治疗,效欠佳。现风团每日出,遇冷增多,痒甚,乏力,纳可,舌稍红,苔薄白,脉右弱左弦。诊断:慢性荨麻疹。辩证:卫阳不足,肝气偏旺。治法:益气温阳,疏肝祛风。方药:生黄芪30g,桂枝12g,白芍12g,柴胡9g,丹皮12g,白蒺藜15g,白鲜皮30g,地肤子30g,防风15g,生姜3片,大枣5枚,炙甘草9g,15剂,水煎服。二诊:药后风团减少,仍每日出,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拟方生黄芪20g,桂枝12g,制附子12g,防风15g,柴胡10g,白芍15g,白藓皮30g,地肤子20g,生姜3片,大枣5枚,炙甘草9g。15剂,水煎服。三诊:药后风团基本控制,偶有几个小风团,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稍弱。中药二诊方加栀子15g,丹皮15g,柴胡9g,22剂,水煎服。药后风团一直未出,疾病告痊愈。  相似文献   

4.
5.
《北京中医药》2020,(2):154-156
慢性肾衰竭常发生于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病机复杂,治疗困难,预后较差。其证候特点常为寒热错杂,虚实并见。赵进喜教授从事慢性肾病学术研究多年,学验俱丰,疗效显著。其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常应用寒温并用治法,包括解表清里、辛开苦降、清上温下、和解少阳、滋阴助阳等。  相似文献   

6.
夏洪生教授,吉林省怀德县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中医学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50年,为第二、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优秀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  相似文献   

7.
黄淑芬教授寒温并用治疗外感发热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淑芬教授认为阳气郁遏是火热病机中的重要环节,治疗外感发热善于寒温并用,以辛温解表之品,配合寒凉药疏表达邪,开郁透热,并防寒凉冰伏,收效甚捷。本文介绍黄教授寒温并用治疗风热郁表、邪热闭肺、太阳少阳合病、暑湿郁滞病案4则。  相似文献   

8.
<正>张小龙教授是苏州名老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载,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且于冬令进补之时结合患者体质定制膏方,补治结合,深受患者的欢迎。笔者有幸师从张教授多时,管窥一二,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病证结合病证结合,即辨病辨证相结合,是一种在临床诊疗中既重视对病的诊断、又注重辨证论治,包含了多种形式及治疗措施的临床诊疗体系。[1]在心系疾病的治疗中,张教授注重运用"病证结合"思维,在辨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1临证举例例1龙某某,男,53岁,1983年3月初诊。素体瘦弱,去冬参加兴修水利劳动后,畏寒倦怠,两下肢软弱无力,几月来逐渐步行不稳,小腿肌肉日渐萎缩,枯瘦如柴,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弱无力。证属寒湿凝滞,阳气壅遏,而致形成虚寒痿躄。治宜辛温助阳,健脾益气。方药:熟附、桂枝、防风、白术、白芍各15g,生姜、黄芪各10g,黄柏6g。5剂后,觉身暖,精神稍振,双下肢不仁不用,更方:熟附片、党参各20g,黄柏6g,黄芪30g,白术、怀牛膝各12g,白芍、熟地各15g,当归20g。10剂后,症状…  相似文献   

10.
11.
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治之常法。疑难杂症,大多阴阳乖违、寒热错杂,同一机体内同时存在截然相反的病理现象。《素问·玉版要论》指出:“阴阳反作,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所谓权衡相夺,即是用性能相反的药物治疗“阴阳反作”的病证。于寒热错杂之...  相似文献   

13.
胡代槐教授在治疗内科杂病方面经验丰富,尤其砷口疮、咳喘、脾胃病、瘿气等疾病的治疗有独道心得,他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衡,治疗宜寒热虚实并调。结合临床病例,介绍胡代槐教授治疗口疮、咳喘、脾胃病、瘿气等疾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刘某 ,女 ,45岁 ,2 0 0 0年 3月 2日初诊。自述口腔内粘膜、舌体、牙龈溃疡反复发作已 7年余 ,曾在本市多家医院口腔科就诊 ,应用养阴生肌散、锡类散等治疗 ,未见明显效果。现感口腔内多处溃疡发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 ,每进食即疼痛加重 ,影响工作和休息。刻诊 :面色白 ,四肢厥冷 ,腰膝酸软 ,食欲不振 ,大便溏薄 ,口苦极甚 ,口气臭秽 ,流涎不止 ,口腔上下唇内侧、舌尖部及舌体左侧 ,左下第一磨牙外侧牙龈下方各见一处米粒大溃疡 ,周围有红晕 ,溃疡面有黄白色纤维素样渗出物覆盖 ,舌质胖嫩 ,边有齿痕 ,舌尖红 ,苔薄黄 ,脉弦细带数。证属脾肾…  相似文献   

15.
论寒温并用在岭南湿热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颖瑜 《河北中医》2005,27(5):351-352
岭南湿热病,由于地域、环境因素,故发病有其特殊规律,现探讨其证候特点,并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研究寒温并用方法在治疗岭南湿热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试论《伤寒论》中寒温并用的特点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临床上症情复杂、病因多变,往往兼挟而患,如寒热错杂、寒热格柜、上热下寒等,论述了《伤寒论》中关于寒温同用疗痞证,清上温下治腹痛,温清并施除寒格,解表清里止烦躁等治疗特点。并认为论中所选药物多为大苦大温之口,因为非寒则热不得清,非热则 不得散,且在用量上视寒热之轻重而决定用药温清之多寡。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伤寒论〉中寒温并用方进行梳理,总结仲景寒温并用方的类型与主治证,明确寒温并用法在〈伤寒论〉中的具体运用规律.〈伤寒论〉根据中药寒、热、温、凉四气组方,结合五味特征,灵活配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于治疗多种病证,体现了"方以法立,法以方传"的特点.探讨寒温并用方运用规律,对于继承和发扬仲景方证理论之精髓,提高辨证论治的能力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寒温并用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以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汤剂为基本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临床观察.结果: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4%,治疗组胃痛、暖气、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寒温并用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辛效毅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21-1522
介绍何立人教授治疗心系疾病的经验。其临证注重辨证辨病结合,脾肾同治,阴阳相配,方药对证,善用药对,大方复治,组药配伍注重五脏相关。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UC)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笔者自2004年7月至2008年4月对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寒温并用法治疗,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