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基因表达谱已在各种肿瘤的发病、诊断和治疗等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对基因表达谱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首次完全缓解持续时间(CCR1)相差显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a亚型之间基因表达谱差异,寻找影响AML-M2a预后相关基因。方法应用Agilent Human 1B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检测3例CCR1 6个月内复发(A组)和3例CCR1 12个月以上(B组)的AML-M2a患者初诊时骨髓单个细胞基因表达谱及其差异。结果在检测的20173个基因中,筛选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共22个,其中在A组各例都表达上调的基因有10个,同时表达下调的基因有12个。结论APP等22个基因的表达可能与接受常规方案标准剂量化疗的AML-M2a首次完全缓解持续时间有关,可能成为早期诊断难治性AML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逆转录病毒病因的可能性。方法 运用已获得的逆转录病毒6#11克隆为探针和引物,通过North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相关逆转录病毒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以6#11为探针,Northern blot杂交的阳性条带在9.4kb和4.6kb左右,19例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18例出现了阳性条带;RT-PCR设计的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为790bp,14例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阳性表达11例。结论 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相关逆转录病毒基因呈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FANCG基因表达与成人散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相关性。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4例AML初诊患者、46例AML完全缓解(CR)患者及36例对照样本骨髓中单个核细胞FANCG基因表达的情况,以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根据相对定量公式2^-△△C_T计算AML初诊患者与对照样本、AML初诊患者与AMLCR患者、AMLCR患者与对照样本FANCG基因表达差异的倍数。结果表明,AML初诊组FANCG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56±0.27,AMLCR组为0.75±0.54,对照组为0.85±0.45;AML初诊组FANCGm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和AMLCR组明显降低(P〈0.05);AMLCR组FANCG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FANCG基因在初诊AML患者中表达降低,AMLCR患者的FANCG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FANCG基因可能与AML的发病有相关性,同时在判断AML的化疗疗效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群是由不同分化阶段的白血病细胞组成,其中最原始的细胞为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LSC)。虽然LSC所占比例极少,但仅其具有维持白血病细胞克隆的作用。AML的恶性转化发生在干细胞水平。这种发生恶性转化的干细胞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决定了白血病细胞克隆的分化特点,从而形成不同亚型的AML。LSC与正常遣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有许多相似之处,它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有限的分化潜能,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LSC具有某些特殊的细胞表面标志,如CD90^-,CD117^-,CD123^ 。与正常的HSC相比,肿瘤抑制性蛋白-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和干扰素调节因子1在LSC中高表达。与相对分化的白血病细胞相比,LSC主要处于G0期,其对常规化疗药物无效,因此LSC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虽然LSC具有耐药的特点,但经合适的刺激如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的处理,LSC比正常HSC更易于凋亡。本将近年来对LSC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为白血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探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初诊与复发时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探讨难治性AML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Agilent Human 1B寡核苷酸基因芯片,动态检测了3例AML-M2a患者初诊、复发时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在检测的20173个基因中,有10个基因在3例患者初诊、复发时共同差异表达,其中7个基冈在复发时均共同上调,3个基因在复发时均表现下调。结论DAPKI等10个基因的表达变化可能与AML-M2a发病和复发有关,这些新基因的发现可能对早期诊断难治性AML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为难治性AML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基因表达谱已在各种肿瘤的发病、诊断和治疗等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对基因表达谱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群寿命的延长,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其生物学特征以及老年人本身的临床特点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有重要影响.全面评价机能状态,个体化选择标准强化治疗,或探索性治疗,或姑息性治疗,可以相对降低老年AML患者的治疗风险,提高长期生存率.本文将就老年AML的生物学特征、临床特征、影响预后因素、治疗方案及其选择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检测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TFPI-2)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AML发生、发展及危险度分层的关系.分离33例初治、19例完全缓解、12例复发/难治AML患者及15例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 (RT-PCR)检测TFPI-2 mRNA在其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检测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表明,初治组、完全缓解组及复发/难治组TFPI-2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难治组TFPI-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初治组(P =0.006),与完全缓解组相比,初治组TFPI-2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30);64例AML患者TFPI-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64.63% (42/64),其中初治组、完全缓解组和复发/难治组患者中TFPI-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分别为66.67%(22/33)、52.63% (10/19)和83.33% (10/12) (P> 0.05);甲基化AML患者与非甲基化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TFPI-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65(0.005-2.099)和0.597(0.011-2.787) (P <0.05),在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未检测到TFPI-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初治组经2个疗程化疗后,完全缓解组(CR)骨髓单个核细胞TFPI-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未完全缓解组(PR+ NR) (P=0.031).结论:在AML中TFPI-2基因表达下调或沉默与启动子甲基化有关,TFPI-2基因表达水平及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可以作为AML分层及病情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脓毒症诱导急性肺损伤(ALI)的关键基因。 方法从基因表达谱(GEO)数据库中下载GSE10474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13例脓毒症ALI患者样本(ALI组)和21例脓毒症患者样本(脓毒症组)基因数据。使用limma包筛选两组样本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确定前10位hub基因。 结果从GSE10474数据集中共筛选出11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5个上调基因,50个下调基因。GO分析显示,生物过程的基因主要富集在金属离子稳态、氧化应激、电离辐射等;细胞组分主要富集在液泡膜、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溶酶体膜等生物膜;这些基因主要与生物跨膜、泛素结合酶活性、蛋白络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激酶结合蛋白活性以及蛋白激酶抑制活性等分子功能相关。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磷脂酶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以及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PPI网络图筛选出了前10位hub基因,分别为CD4、CD74、髓细胞核分化抗原(MNDA)、髓细胞触发受体1(TREM1)、人白细胞抗原DRA(HLA-DRA)、细胞附着蛋白1相互作用蛋白(CYTIP)、凝血因子XⅢA链(F13A1)、血清胱抑素F(CST7)、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1(MAPK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DKN1A)。 结论CD4、CD74、MNDA、TREM1、HLA-DRA、CYTIP、F13A1、CST7、MAPK1及CDKN1A是脓毒症诱导ALI的关键基因,可作为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背景: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不同中医证型在骨质疏松易感基因不同表型中分布存在差异,但其基因组学机制尚未见报道。目的:通过基因表达谱的差比性分析,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相关基因的信息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受试者,分为肾阴虚证组4例,肾阳虚证组3例、非肾虚证组3例,并选择健康绝经后妇女3例设为正常对照组。用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4组基因表达谱,肾阴虚证组分别与其他3组比较,筛选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Pathway分析。结果与结论:肾阴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肾阳虚证组、非肾虚证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197,354和54条;肾阴虚证组与其他3组比较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有9条:PROK2,ASB1,MUC12,GSTM5,CLCF1,GPR27,C3orf35和未知基因chr3:113822408-113822347,chr18:34851804-3485174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上调基因为GSTM5,MUC12,表达下调基因为GPR27,C3orf35,ASB1,CLCF1和PROK2。Pathway分析GSTM5参与谷胱甘肽代谢通路,CLCF1参与细胞因子与受体之间干扰通路和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结果证实,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与GPR27,ASB1,PROK2,CLCF1和GSTM5基因的表达有关,并与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和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3.
背景: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不同中医证型在骨质疏松易感基因不同表型中分布存在差异,但其基因组学机制尚未见报道.目的:通过基因表达谱的差比性分析,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相关基因的信息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受试者,分为肾阴虚证组4例,肾阳虚证组3例、非肾虚证组3例,并选择健康绝经后妇女3例设为正常对照组.用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4组基因表达谱,肾阴虚证组分别与其他3组比较,筛选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Pathway分析.结果与结论:肾阴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肾阳虚证组、非肾虚证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197,354和54条;肾阴虚证组与其他3组比较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有9条:PROK2,ASB1,MUC12,GSTM5,CLCF1,GPR27,C3orf35和未知基因chr3:113822408-113822347,chr18:34851804-3485174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上调基因为GSTM5,MUC12,表达下调基因为GPR27,C3orf35,ASB1,CLCF1和PROK2.Pathway分析GSTM5参与谷胱甘肽代谢通路,CLCF1参与细胞因子与受体之间干扰通路和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结果证实,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与GPR27,ASB1,PROK2,CLCF1和GSTM5基因的表达有关,并与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和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4.
16.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关键致病基因。 方法从基因表达谱(GEO)数据库下载GSE60399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AECOPD患者(AECOPD组)与健康人和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基因数据。使用GEO2R分析工具筛选AECOPD组与对照组PBMCs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DAVID 6.8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对DEGs编码蛋白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并使用Cytoscape确定前10位DEGs。 结果从GSE60399数据集中共筛选出106个DEGs,其中94个上调基因和12个下调基因。GO分析显示,106个DEGs主要涉及3条生物途径、6类细胞定位和2类细胞功能;KEGG富集分析显示,106个DEGs主要包括百日咳、补体系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黏附分子和美洲锥虫病6条KEGG通路。PPI网络图筛选出了前10位关键DEGs,包括纤维连接蛋白1(F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肌动蛋白α2(ACTA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CN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齿状蛋白1(JAG1)、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基因(NES)、细胞角蛋白19(KRT19)、粘附素5(CDH5)、黑素瘤细胞黏附分子(MCAM),均为上调基因。 结论FN1、VEGFA、ACTA2、CCN2、MMP2、JAG1、NES、KRT19、CDH5及MCAM是AECOPD患者的关键致病基因,今后可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基因来进一步阐明AECOPD发生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微小RNA(miRNA)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与对照组骨髓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在AML中异常表达的miRNA。方法提取骨髓样本总RNA,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5例AML患者(AML组)和10例骨髓象正常的贫血或发热原因待查患者(对照组)骨髓样本中的mi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二者miRNA表达的差异。结果AML样本与对照样本间差异表达的miRNA共307种,其中232种miRNA在AML组呈表达上调,75种miRNA呈表达下调。结论多种miRNA在AML患者的骨髓样本中异常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在AML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形态学及免疫学分型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FAB形态学分型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APAAP法)免疫学分型方法.结果 8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中M02例、M1 10例、M2 33例、M3 9例、M4 5例、M5 18例、M6 2例、M7 1例、混合型1例;在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中不符合的3例,为M0 1例、M7 1例、M1 1例.结论 急性白血病免疫学分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形态学分型的不足,是对形态学分型的补充和修正;对白血病的诊断和分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对形态学可能误诊的M0、M7、M1、HAL等诊断中免疫分型不可缺少,对其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uPA和uPAR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uPAR(CD87)的表达及血浆uPA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2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观察组)及34例良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血浆中uPA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uPAR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血浆中uPA水平和骨髓单个核细胞uPAR水平急性髓系白血病组均高于良性血液病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PA表达水平及uPAR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观察组r1=0.614,对照组r2=0.921;P〈0.05)。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浆uPA水平及骨髓单个核细胞uPAR表达均升高,二者具有协同表达关系,联合检测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情监控和预后分析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