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测中血小板计数(PLT)及相关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及疗效观察,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四类血小板减少患者115例,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7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2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5例,采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MPV、PDW、P-LCR、PCT,并与健康者及治疗前后对比.结果 初诊时ITP组PLT、PC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MPV、PDW、P-LC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A组PLT、PCT、MPV、P-LCR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PLT、PC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PDW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MPV、P-L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初诊时与治疗后缓解组比较,PLT、PCT明显升高(P<0.01),MPV、PDW、P-LCR明显降低(P<0.01).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疗效观察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RA 活动组36例、缓解组15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的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36 例活动期RA 患者血小板参数与病情活动指标(ESR、CRP)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RA患者的PLT和PCT明显高于临床缓解期(P< 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MPV明显小于临床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P<0.05),而临床缓解期患者的PLT和PC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PCT、MPV与RA 病情变化有关,可作为判断RA 疾病活动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3.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血小板5项参数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108例脑梗塞住院患者和40例中老年体检者的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对血小板5项参数进行比较并作相关分析,同时对脑梗塞组中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5项参数进行配对比较.结果脑梗塞组PLT减少、MPV和MAR增高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0.05).PDW、 PCT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对照组PLT与MPV为中度负相关(r =-0.55,P<0.01),脑梗塞组二者为低度负相关(r =-0.37,P<0.05).脑梗塞组治疗后MPV减小,有显著差异(P<0.05);PLT、PDW、PCT和MAR无显著差异.结论 MPV增大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指标,观察PLT、 MPV和 MAR的变化对脑梗塞的诊断和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82例糖尿病足患者(DF组)和57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2-DM组)及46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DF组MPV比对照组和2-DM组增大(P<0.01),PLT比对照组减少(P<0.01),也比2-DM组减少(P<0.05);2-DM组PLT较对照组减少(P<0.05),MP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间PCT、PDW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功能活化积极参与了糖尿病足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参数在血小板减少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在鉴别骨髓性和非骨髓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Cell-Dyn37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减少症(TP)76例、特发性(免疫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66例、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TP)8例、获得性纯巨核细胞再生障碍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ATP)8例、造血干细胞疾病(HSCD)(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HSCD患者的MPV显著减少,PDW明显增加;STP患者MPV、PDW显著增大.②AATP患者MPV正常,PDW增大.③ITP组和TP组与对照组的MPV、PCT、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④HSCD组与对照组、ITP组和TP组比较,MPV、PCT和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⑤骨髓性TP组与非骨髓性TP组比较,其MPV和PDW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⑥当ITP患者治疗有效时,PLT升高,其MPV和PDW下降.结论 通过观察MPV和PDW数值的升降,特别是MPV的变化可初步判断血小板减少是由骨髓病变(MPV<参考值)还是由骨髓外病症(MPV>参考值)所引起.另外,当ITP患者治疗有效时,可用PDW和MPV较早地(比PLT提前5 d)观察到疗效.血小板参数的动态观察有助于ITP的鉴别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血小板参数对儿童脓毒症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276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212例和死亡组64例。记录患儿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计算MPV/PLT、PDW/PLT、MPV/PCT、PDW/PCT,应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进行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小板参数及其比值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P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LT、PCT均低于存活组,MPV、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1)。PLT、MPV、PCT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CT预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最佳截断值为0.25%,敏感度为71.73%,特异度为87.47%。死亡组MPV/PLT、PDW/PLT、MPV/PCT、PDW/PCT均高于存活组(P0.01)。MPV/PCT预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最佳截断值为37.68时,敏感度为75.46%,特异度为93.78%。结论 PLT、MPV、PCT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CT、MPV/PCT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和特异度较高,可以有效判断脓毒症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及相关参数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3例轻度妊高征患者(轻度组),29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中重度组)及32例健康妊娠妇女(对照组)分娩前、后外周血PLT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并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中重度组分娩前PLT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P<0.05),血小板比容(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分娩前PLT及其他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研究组分娩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分娩前、后PLT及血小板参数(PCT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PLT及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妊高征病情及转归的辅助检测指标,对妊高征诊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参数在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小婵  卢冬  潘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0):870-871,873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急性白血病(AL)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K-45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静脉血进行PLT、MPV、PDW的检测,并以100例健康人PLT、MPV和PDW的结果作正常对照。结果急性白血病各组PLT比健康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1);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PV、PDW比健康对照组增高(P<0.01);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PV、PDW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各白血病组经治疗后,完全缓解组PLT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高(P<0.01),MPV、PDW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未缓解组与治疗前相比,PLT显著降低(P<0.05),MPV、PDW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定期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对AL预后的判断、疗效的观察以及预防出血发生等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PR)和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IM)改善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63例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和18例健康体检者.将患者分为3组,即PR+IM组、PR组及IM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4、8周时,同时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四项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小板相关的抗血小板抗体(PAIgG).结果:63例患者除12例因不能耐受中途退出外,其余51例患者中IM组PLT在各时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4、8周PR+IM组和PR组PLT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在各时段PR+IM组与PR组比较,PLT无统计学差异(P>0.05),PR+IM组、PR组及IM组的PLT、MPV、PCT、PDW、PAIgG与健康体检查者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治疗后2、4周,PR+IM组、PR组及IM组的MPV、PCT、PDW、PAIgG检测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用IM不能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PR可以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与单用PR相比,PR联合IM并不能进一步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PR改善血小板计教的水平是轻微的.PR不是通过免疫机制改善血小板减少症,改善血小板功能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与肝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肝硬化患者118例和正常对照者60例,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较健康对照组肝硬化患者PLT、PCT显著降低(P<0.01),MPV、PDW显著升高(P<0.01).肝硬化出血组较非出血组PLT、PCT降低而MPV 、PDW升高(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可以间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变化,对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放疗和化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8例结肠癌患者治疗前后以及30例健康人的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压积(PCT),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参数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放疗和化疗后3dPLT、MPV、PCT、P-LCR、PDW明显低于放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放疗和化疗后10d,MPV、PDW上升明显,与放疗和化疗后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PV、PCT、P-LCR虽有所升高,但与放化疗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测定可作为结肠癌患者放疗和化疗前后评价骨髓造血功能较好的指标,其中MPV、PDW为更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王平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5):2232-2234
目的 分析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水平与孕晚期子痫前期(PE)发生及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孕晚期PE孕妇临床资料,按病情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组40例、重度组60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产检的50例健康孕晚期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孕妇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孕晚期PE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APTT、PLT水平高于轻度组和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APTT、PLT水平高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IB、MPV、PDW、PCT水平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FIB、MPV、PDW、PCT水平低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MPV、PDW、PCT是孕晚期重度PE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APTT、PLT、MPV、PDW、PCT水平预测孕晚期PE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5、0.929、0.931、0.760、0.73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水平与PE病情有一定相关性,对临床评估PE患者疾病进展与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肝硬化、脑梗死、尿毒症3种疾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38例不同疾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4项参数测定,并与96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PLT、PC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MPV、PDW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硬化出血组PLT、MPV、PCT低于无出血组(P0.05),PDW无明显变化。脑梗死组PLT低于健康对照组,而MPV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PDW无明显变化。脑梗死组治疗后MPV比治疗前降低(P0.05)。尿毒症组PLT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DW、MPV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CT变化不明显。结论血小板参数的联合监测对3种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正常孕妇妊娠晚期和妊高征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光电MEK-6318K血液分析仪分别对正常孕妇(64例),妊高征患者(64例),对照组(正常体检妇女64例)血液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测定,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妊高征组和正常孕妇组的MPV、P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妊高征组MPV、PDW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妊高征组的PLT、P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由于血小板消耗和破坏增加,导致血小板减少,MPV、PDW明显增高,因此,检测血小板参数对预测妊高征的发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其变化率和血小板容积指数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小儿死亡危险因素评分(PRISMⅢ)的相关性,及其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05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存活组(82例)和死亡组(23例)患儿白细胞计数(WBC)、NLR、48 h NLR、NLR变化率、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PCIS、PRISMⅢ的差异;分析脓毒症患儿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PCT与PCIS、PRISMⅢ分数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PCT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PCT水平及PRISMⅢ分数均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CIS分数明显降低(P<0.05),而入院时两组WBC、NLR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 NLR、NLR变化率、PCT与PCIS分数呈负相关(r=-0.308、-0.242、-0.262,P<0.05),MPV、PDW与PCIS分数无相关性(P>0.05),而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PCT与PRISMⅢ分数呈正相关(r=0.193~0.346,P<0.05).各指标评价脓毒症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从高到低依次为MPV、48 h NLR、PRISMⅢ、PCIS、PCT、PDW、NLR变化率.结论 MPV和48 h NLR可能是评估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疾病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水平在先兆早产孕妇临床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184例先兆早产孕妇为先兆早产组,并收集同期进行产前检查的204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检测HB、PLT、PDW、MPV、PCT等指标并分析评价。结果 (1)先兆早产组与对照组相比,MPV和HB降低,而PDW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兆早产组与对照组的PLT、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先兆早产组的PDW作ROC曲线,发现其截点为16.45,曲线下面积为73.4%,对早产预测,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44.4%。结论先兆早产孕妇中HB、MPV较健康孕妇降低,而PDW增高,当PDW大于16.45时,PDW对先兆流产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7.
PDW对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时血小板参数,尤其是PDW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初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56例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随访6个月,区分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和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W(cITP),并就其第一次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aITP初次治疗后PLT、PCT上升,MPV下降,PDW治疗早期上升,后下降;cITP初次治疗后部分患儿PLT、PCT上升,MPV、PDW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PDW在aITP组中的变化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在cITP组中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3d和5~7d两个时间点上,PDW在aITP和cITP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小板参数尤其是PDW的动态观察有助于急慢性ITP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46例血小板减少患者(观察组),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7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31例、急性白血病(AL)37例,对照组为102例体检健康者.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小板参数,比较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及患者治疗前后检测结果.结果 ITP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高于对照组(P<0.05);AA及AL组PLT、PCT、MPV均低于对照组(P<0.05),AA组PDW高于对照组(P<0.05);ITP、AA及AL组间PLT、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MPV、PDW高于AL和AA组(P<0.05).与治疗后未缓解组比较,ITP、AA、AL缓解组PLT、PCT均增高(P<0.05),ITP组MPV、PDW下降(P<0.05),AA、AL组MPV升高(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检测作为判断病情转归的指标,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NIHSS评分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及穿支动脉病变(PAD)的关系。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213例。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头颅核磁共振、头颈部CTA、颈动脉超声、脑血管造影结果分为LAA组(113例)、PAD组(100例)。均进行血小板检测,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记录入出院时NIHS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与PAD组比较,LAA组PLT和PCT明显减少(P均〈0.05);PDW和MPV略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PLT与MPV、PDW呈负相关(r=-0.181,r=-0.329,P均〈0.01),PLT与PCT呈正相关(r=0.926,P〈0.01)。入院时LAA组NIHSS评分高于PAD组(P〈0.01);出院时LAA组NIHSS评分高于PA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与PLT、MPV、PDW、PCT均无相关性(r=0.000,r=0.128,r=0.118,r=0.042,P均〉0.05),出院时NIHSS评分与MPV、PDW呈正相关(r=0.160,r=0.146,P均〈0.05),与PLT、PCT无相关性(r=-0.005,r=0.042,P均〉0.05)。结论血小板参数、NIHSS评分与CISS分型LAA及PAD关系密切,对疾病的疗效、预防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在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变化特点及善宁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MAP与SAP患者入院及一周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入院时MAP患者血小板参数无变化,治疗一周后PLT无显著性升高,MPV、PDW增高明显(P<0.05);SAP组入院时PLT明显降低(P<0.05),MPV、PDW明显增高(P<0.01,P<0.05),一周后PLT增高(P<0.01),UPV、PDW变化不明显(P>0.05);SAP经治疗一周后善宁组较一般治疗组PLT增高更为显著(P<0.05),MPV,PDW下降明显(P<0.01)。结论MAP与SAP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明显不同,可反映不同病情程度;善宁治疗可使SAP患者PLT增多,MPV、PDW下降,降低血小板活性,从而改善微循环,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