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56℃30 min热灭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中各取20份A型血、B型血和O型血标本,使用试管法和微柱凝集法鉴定未进行热灭活时和56℃30 min热灭活后的ABO、RhD血型,并计算凝集强度积分.取3份A型、3份B型献血者标本和1份含IgM型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标本56℃30 min加热处理后对输血科常规检验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临床科室送检的交叉配血标本40人份,每份标本均分为二,56℃30min加热处理前后标本的ABO血型检测采用手工法和卡式法(凝胶卡和玻璃珠卡),抗体效价的检测采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采用抗球蛋白卡式法,通过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来比较2组数据(加热...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2种灭活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样本核酸检测效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比较和评价2种灭活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标本核酸检测的影响.结果 56℃灭活后的标本核酸检测CT值有所增加,弱阳性标本出现假阴性结果.胍盐保存液灭活对标本核酸检测结果无负面影响.结论 56℃灭活会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标本核酸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确诊后不同时间段(第4、7、15、30、45天)血液和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抗体(IgM和IgG)。结果 26例确诊患者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为(16.3±11.6)d,转阴当日IgM和IgG检出率分别65.38%和53.85%,IgM抗体在确诊后15 d检出率达到65.38%,而IgG抗体为46.15%,IgM抗体最早可在确诊4 d内检出,并在15 d左右达到峰值,而IgG抗体需7 d左右才可检出,并随着时间延长检出率持续上升。确诊患者经过治疗,病毒ORF1ab基因和N基因表达量在一周内出现明显下降,至观察截止时间点(45 d)仍有1例ORF1ab基因阳性和5例N基因阳性。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核酸检测或联合IgM抗体检测检出率高,感染中后期IgM和IgG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可区别既往感染和无症状感染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持续阳性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20年1月21日至10月25日收治并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的43例COVID?19患者,比较发病后随访6个月时抗体转阴组患者与持续阳性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随访超过6个月的43...  相似文献   

7.
项瑾  刘爱平  胡尧  吴之源  曹国君  关明 《检验医学》2023,(12):1141-114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抗核抗体(ANA)谱特征和血清热灭活对A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疑诊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患者49例,分析其血清ANA阳性特征。同时,以56℃、30 min金属浴灭活血清作为观察组,比较其与对照组(未处理血清)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ANA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COVID-19患者ANA阳性率为48.98%,荧光模型多样,包括AC-4型(细颗粒型)6例、AC-1型(均质型)5例、AC-3型(着丝点型)2例、AC-10型(核仁颗粒型)1例、AC-20型(胞质细颗粒型)3例和混合核型7例;其中中、低滴度(≤1∶320)荧光核型22例(91.7%)、高滴度(≥1∶1 000)2例(8.3%)。ANA阳性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RF1ab基因、N基因Ct值和核酸转阴时间(NCT)与ANA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COVID-19患者合并AID时ANA阳性率最高(55.6%),但与合并非AID(48.4%)和无基础疾病(44.4%)患...  相似文献   

8.
2019年12月在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是疫情防控的关键。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虽是疑似患者确诊的“金标准”,但其操作繁琐、耗时长,检测结果易受标本质量、病毒感染部位及表达量等众多因素影响,因而核酸单项检测不能满足疫情期间对疑似病例快速筛查的要求。血清特异性抗体是诊断病毒感染的另一关键证据,抗体协同核酸检测可用于辅助诊断和快速筛查。本文从抗体产生特点、检测方法及其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假阳性检测结果分析、核酸与抗体联合检测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推动2019-nCoV血清抗体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灭活温度处理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中心2020年1月25至2月25日采集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14份,每份标本分别采取未灭活56℃、35 min和65℃、15 min恒温金属浴灭活处理,比较未灭活标本和灭活标本循环阈值(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未灭活组和56℃、35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胶体金法和化学发光法试剂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抗体的检测性能。方法对22例恢复期血浆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进行质量检测和SARS-CoV-2核酸检测,并采用2种胶体金法和1种化学发光法试剂检测血浆中新冠抗体IgG/IgM水平。结果 22份标本的一般质量检测中,1例ALT复检不合格。2种胶体金法和化学发光法试剂在新冠抗体IgM检测中,阳性率分别为54.5%(12/22)、31.8%(7/22)和72.7%(16/22),2种胶体金法试剂检测结果存在差异(P<0.05),2种胶体金法试剂与化学发光法试剂检测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冠抗体IgG检测中,阳性率分别为68.2%(15/22),81.8%(18/22)和86.4%(19/22),2种胶体金法试剂检测结果存在差异(P<0.05),2种胶体金法与化学发光法试剂检测结果存在差异(P<0.05)。结论 3种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的检测能力有差异,需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试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G抗体阳性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血清学检测在辅助诊断和临床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3月19日~5月9日我院在7000余例筛查人群中检测发现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阳性的160例病例,结合临床资料,与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和普通人群进行比较,分析I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灭活方式对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物体表面标本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25份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物体表面标本,每份标本分为4份,分别采用4~8℃未灭活(未灭活组),以及60℃水浴30 min、56℃水浴45 min、75%乙醇30 min灭活处理(灭活组),比较不同处理方式的平均循环阈值(Ct值)。结果 未灭活组和灭活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F基因:F=48.740,Eta=0.720,P<0.05;N基因:F=65.597,Eta=0.781,P<0.05);灭活组60℃水浴30 min和56℃水浴45 min 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F基因:P=0.306;N基因:P=0.920),60℃水浴30 min与75%乙醇30 min 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F基因:P<0.05;N基因:P<0.05),56℃水浴45 min与75%乙醇30 min 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F基因:P<0.05;N基因:P<0.05)。未灭活组ORF基因Ct值为22~26时,未灭活组和灭活组ORF基因、N基因Ct值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56℃加热30min病毒灭活对生化指标检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采集患者标本35例,离心后分离出血清,检测灭活前和灭活后标本的38项生化指标,并比较灭活对生化检测的影响。结果(1)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生化指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肌酸激酶(CK)、碱性磷酸酶(ALP)和胆碱酯酶(CHE)在灭活前、后的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灭活前相比,灭活后检测值分别平均下降了16.76%、2.53%、56.77%、34.39%和7.3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C-反应蛋白(CRP)在灭活前、后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ST、LDH两个指标20.00%以上的标本灭活前后检测值偏差超过最大允许偏差。(2)其他的生化指标中,二氧化碳总量(TCO2)、血清球蛋白(GLO)、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前清蛋白(PA)和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灭活前、后的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灭活前相比,灭活后的检测值分别平均下降了11.09%、2.55%、4.08%、4.89%、6.16%、2.08%和3.65%;TP和ALB灭活前、后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0.00%以上的标本灭活前后检测值偏差超过最大允许偏差。结论 56℃加热30min灭活处理对22项生化指标无影响,TCO2、GLO、TBIL、IBIL、HDL、PA、β2-MG、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和酶类指标受灭活影响,临床应用时应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样本混采对提取、扩增步骤的影响。方法:取10只阴性咽拭子储存在6 ml病毒保存液中,充分混匀后1∶2、1∶10稀释,加入灭活2019-nCoV病毒培养液,以模拟10混1、5混1和单人份检测。使用a、b、c 3种提取方式和体系不同的核酸提取试剂及A~E 5种模板上样量和检测灵敏...  相似文献   

15.
张园  周泽奇  王志贤  粟艳  肖盟    徐英春    王贺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0,(5):99-102,109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是金标准,抗原抗体检测是核酸检测的重要辅助手段。核酸与抗原检测是患者早期感染的直接证据,但不能提示患者是否既往感染。抗体检测是患者感染的间接证据,IgM 阳性提示急性感染,IgG 阳性提示病情中后期或既往感染。同时,抗体检测可作为评价疫苗与抗体治疗药物临床效果的重要指标。虽然抗原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的直接证据,但灵敏度不高,尚未获得认可。因此,核酸、抗原和抗体联合检测能提高临床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复工、复产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重要工具.然而在短时间内大量SARS-CoV-2血清学抗体检测试剂盒紧急上市,其准确性和有效性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本研究对国内外SARS-CoV-2血清学抗体检测试剂盒现状做简要综述,为医院和疾控人员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疫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2020年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版诊疗方案在原有的核酸检测确诊标准上新增了血清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之一。然而,SARS-CoV-2血清抗体检测可受其他亚型的冠状病毒影响,从而造成检测结果的假阳性。该文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抗体的产生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为COVID-19的辅助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M/IgG抗体检测(化学发光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程监测和转归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3月1日在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确诊患者88例(115例血清样本)作为疾病组,排除COVID-19(核酸检测阴性)的其他疾病患者245例(245例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ARS-CoV-2 IgM和IgG抗体。结果 SARS-CoV-2 IgM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91%、100%;SARS-CoV-2 IgG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64%、100%;IgM和IgG抗体联合检测敏感性显著提高至96.59%,特异性为100%,与核酸检测的总符合率高达99.10%。SARS-CoV-2 IgM抗体水平在COVID-19病程中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IgG抗体水平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升高。结论 SARS-CoV-2 IgM和IgG抗体化学发光法联合检测敏感性高,可作为COVID-19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在病程监测和转归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