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的生殖道病原体中解脲脲原体(UU)、淋球菌(NG)和沙眼衣原体(CT)的检出情况及其携带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共计1881例,其中男性患者293人,女性患者1588人,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上述病原体,并分析结果。结果在1588例女性患者当中,NG、CT、UU检出率分别为2.6%,12.3%,71.3%,而同时检出CT与UU的患者达10.2%。293例男性患者当中,NG、CT与UU检出率分别为23.2%,17.4%与20.5%,同时检出CT和UU为3.9%。男性的NG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23.2%V2.6%),而UU检出率明显低于女性。CT的感染率无性别差异。从年龄分布来说,以20-40岁年龄段各病原体检出率最高。结论两种及以上病原体同时检出较为常见,临床应注意进行多种病原体的检测,以防漏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UU、CT和NG的感染现状、特点和规律性。方法:采用FQ—PCR方法对67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UU、CT和NG同时进行检测。结果:UU、CT和NG三种性病的感染率在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性的荧光定量平均拷贝数高于男性1个数量级。结论:NG、UU、CT三种致病菌感染,女性感染率均高于男性感染率;男女两性发病高峰的年龄段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女性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解脲脲原体(Uu)合并感染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的情况,用以指导临床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05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进行Uu、NG和CT检测.结果 在205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中检测出Uu感染率为52.68%(108/205),NG和CT感染率均为1.46%(3/205),并且女、男单项和混合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女性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中Uu有较高的感染率,但对拟诊为Uu的患者应同时进行NG、CT检测,以免由于漏检而延误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085-4086
分析本院三种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感染状况及特点,为本地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本院5828例疑似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病原体的DNA定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三种性传播疾病的总阳性率为56.4%,病原体Uu、CT、NG阳性率分别为45.4%、8.0%、3.0%。男性、女性阳性率分别为45.5%、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0岁年龄段为主要感染人群,占83.8%,以Uu、CT流行为主。混合感染的总检出率为5.19%。加强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监测,对减少其流行与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性就诊者4种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检出情况及感染特征,为该地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男性患者的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生殖支原体(MG)、解脲脲原体(UU)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SAT)检测结果,结合其临床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735例男性门诊患者CT、NG、MG、UU总阳性率分别为6.1%、3.2%、3.2%、27.7%,UU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病原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感染类型分析结果显示:单独感染类型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单独UU感染(24.6%)、单独CT感染(3.7%)、单独NG(2.3%)、单独MG感染(2.1%);混合感染类型以CT+UU混合感染和MG+UU混合感染为主,阳性率分别为1.7%和1.1%。按年龄段分层分析显示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20~<30岁和30~<40岁,NG、MG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均为<20岁,但不同年龄段男性患者在各病原体阳性率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诊断明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该院就诊患者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状况,为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疾病及不孕不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门诊患者进行UU和CT的检测结果进行收集,回顾性分析年龄、性别及各年的感染状况。结果在7 089例患者中共检出阳性患者3 866例(54.54%),UU、CT和合并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8.29%、2.44%和3.81%。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患者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UU、CT和合并感染的阳性检出率在20~49岁年龄段均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检出率逐年增加,最高年检出率57.58%。有3 073例患者与不孕不育有关,阳性感染率为35.60%,4 016例以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为主,阳性感染率37.1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和不孕不育与CT和UU感染密切相关,建议将UU和CT作为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及孕前检查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对控制和治疗各种生殖道疾病,提高青壮年泌尿生殖健康水平和优生优育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与致病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男性病科门诊就诊的1 250例性病疑似患者的前列腺分泌物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UU与CT混合双重感染进行检测,并与同期女性患者检测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 1 250例男性患者病原体总阳性率为53.33%,同期15 176例女性患者的病原体总阳性率为32.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感染率,男性患者的阳性率为12.72%,女性患者仅为4.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海地区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患者的UU、CT、UU与CT混合双重感染率明显高于同期检查的女性患者,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和淋球菌(NG)的感染情况。方法对来该院门诊的522例男女患者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上述3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3种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CT 19.16%、UU 34.10%和NG 10.92%,感染率无性别差异。男女都以UU检出率居首位,女性UU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0.59%,以CT和UU二重感染最常见。不同年龄感染情况显示,感染率以20~40岁年龄段最高。结论 20~40岁年龄段为主要传染源和高危人群,应作为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对象。3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较常见,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尿液中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感染状况,并进一步了解CT、NG、UU病原体在深圳市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疑似泌尿系统感染的609例患者(其中男305例,女304例)尿液,并选取其中108例患者同时采集尿液、分泌物,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NG、UU。结果 CT、NG、UU在分泌物及尿液中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感染UU阳性率最高,为42.04%(256/609);CT+NG+UU感染患者感染率为0.33%(2/609);CT+UU感染是双重感染中最高,为2.63%(16/609)。男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分别为:29.18%(89/305)、14.10%(43/305)、52.45%(160/305);女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分别是:3.29%(10/304)、2.63%(8/304)、31.58%(96/304)。20岁者CT、NG、UU阳性检出率为64.00%,20~29岁者为63.16%,29~39岁者为63.34%,39岁者为75.00%。结论采用尿液和分泌物检测CT、NG、UU的检出率基本一致;CT、NG、UU的感染率后者明显高于前二者,混合感染以CT+UU感染率最高;男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35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现状、特点和规律性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350例患者的宫颈、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同时进行NG、CT、UU的检测.结果 350例患者总检出阳性率58.86%,单一感染阳性率44.29%,重叠感染阳性率14.29%.男性171例阳性率53.80%,女179例阳性率63.69%.结论 FQ-PCR可以作为检测NG、CT和UU的有效手段,在性传播疾病中,NG、CT、UU占有一定比例,应尽可能的为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合并感染,给予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院皮肤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器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的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对298例疑似HSV-Ⅱ感染者和126例疑似UU、CT、NG感染者进行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结果在298例疑似HSV-Ⅱ感染者中,131例HSV-ⅡDNA检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43.96%;其中男性阳性检出率为42.61%,女性为48.53%,男女性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岁组、20~<40岁组、40~<60岁组、≥60岁组就诊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57%、43.02%、47.37%、41.1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9,P>0.05)。126例疑似UU、CT、NG感染者分别进行DNA检测,检出UU阳性65例(51.59%),CT阳性9例(7.14%)和NG阳性10例(7.94%)。不同性别的UU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的NG和CT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岁组、20~<40岁组、40~<60岁组、≥60岁组UU+CT+N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43%、75.00%、32.00%、83.33%,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该院皮肤性病门诊就诊者HSV-Ⅱ、UU、CT、NG阳性检出率较高,而病原体检测可辅助临床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并为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病原体感染及检出情况,为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及其预防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数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来本医院就诊的3310例就诊者标本,进行3种病原体UU、CT和NG基因定量测定。结果 3种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为48.0%(1590/3310)。三种病原体单独模式感染检出总率为40.90%,混合模式感染检出率为7.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单项感染中UU、CT和NG检出率分别为18.12%、1.36%和0.36%;混合感染中UU+CT、UU+NG、CT+NG以及UU+CT+NG的阳性率分别为3.32%、0.15%、0.24%和0.00%。女性单项感染UU、CT和NG检出率分别为19.63%、1.21%和0.21%;UU+CT、UU+NG、CT+NG以及UU+CT+NG的阳性率分别为3.23%、0.12%、0.06%和0.00%;4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检出人群主要集中在20~40岁,占42.78%。男女患者间三种病原体感染检出率均无差异。结论河池地区本院就诊者3种病原体的检测中,UU感染检出率最高,有必要进行常规检查。单项感染模式病原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混合感染模式;42.78%的阳性患者在20~40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这提示三种病原体的感染检出率与患者的性生活频繁或紊乱相关。女性在三种病原体总体传播过程中更容易感染,应加强自我保护及时就医。FQ-PCR检测NG、CT、UU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结果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优点,适宜门诊初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中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和白带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1 000例患者(妇科门诊500例,生殖助孕500例)的宫颈分泌物中的CT DNA和NG DNA;传统的培养法检测UU;革兰氏染色方法显微镜镜下观察宫颈分泌物的病原菌。结果在1 000例患者中,UU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NG和CT(P0.05)。白带检测结果中革兰阳性小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孢子(P0.05)。妇科门诊患者感染情况(CT、NG、UU)及白带病原菌的阳性检出率与生殖助孕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病原菌混合感染中,妇科门诊和生殖助孕均以CT+UU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60%和2.80%;白带病原菌以革兰阳性小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60%和4.80%。在不同年龄组中,20~40岁感染患者最多,CT/NG/UU单项感染或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NG、CT、UU和白带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不尽相同,混合感染情况复杂,各年龄组均有较高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黄锡谊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4):1461-1462,1464
目的了解男性患者泌尿生殖道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用荧光定量PCR(FQ-PCR)对112例男性患者3种病原体基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3种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为73.21%(82/112),单项感染阳性检出率为43.75%(49/112),混合感染模式阳性检出率为29.46%(33/112),单项感染模式显著高于混合感染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P0.05);CT单项感染率为16.96%(19/112),NG为15.18%(17/112),Uu为11.61%(13/112),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P0.05);CT与Uu、CT与NG、NG与Uu及NG与Uu和CT的阳性率分别为9.82%(11/112)、7.14%(8/112)、7.14%(8/112)和5.36%(6/112),4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P0.05)。结论男性患者3种病原体的检测中,单项感染模式显著高于混合感染模式(χ2=4.92,P0.05);CT单项感染模式最为常见,有必要进行常规检查;对CT阳性患者应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合并感染,给予有效治疗;FQ-PCR检测NG、CT、Uu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结果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优点,适宜门诊初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疑似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患者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un,MG)及淋病奈瑟球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感染与精液形态学参数的关系,探讨精液病原感染对男性不育的影响.方法 对261例不育男性受检者的精液进行UU、CT、NG检测,分别作液化时间、精子形态学分析.结果 261例患者精液UU阳性65例,感染率为24.90%;CT阳性13例,感染率为4.98%;NG阳性10例,感染率为3.83%.按病原体阳性和阴性进行分组,阳性组液化时间、精子密度、存活率、精子活力及精子形态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U、CT和NG感染引起精液质量明显下降,可导致男性不育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女性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的分布特点及其与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关系.方法 选取246名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下生殖道涂片病理学检查.筛查出82例下生殖道性传播病原体阳性患者,并对其进行宫颈组织细胞学检查.共有38例患者被诊断为HSIL阳性,将此部分双阳性患者设为阳性组,HS...  相似文献   

18.
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和衣原体联合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瑞勇  陈平南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2759-2760,2762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泌尿生殖道炎症之间的关系,了解感染人群中性别、年龄的分布及支原体耐药谱。方法分别采用支原体培养、金标法对849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Uu培养及CT检测。结果 849例患者中Uu培养阳性者337例,阳性率39.69%,女性阳性率为52.88%(239/452),显著高于男性阳性率24.69%(98/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检测阳性者118例,阳性率13.90%;Uu与CT混合感染者40例,阳性率4.71%。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以中青年(21~40岁)为主,占阳性患者的67.07%。64.99%(219/337)的患者有不同程度耐药。对支原体敏感的药物有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结论 Uu、CT感染与泌尿生殖道炎症发生有密切关系,监测支原体的耐药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Uu和CT感染进行筛查和治疗,可降低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