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索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确诊的137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组72例、非细菌感染组65例;同期出生的63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研究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及WBC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PCT对细菌感染所致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RP与WBC;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灵敏度。结论 PCT较CRP和WBC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脓毒症患儿外周血中NLR、CRP、PC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58例脓毒症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出生的非细菌感染性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并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中NLR、CRP、PCT水平,分析各检测指标对新生儿脓毒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判断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外周血中WBC、NLR、CRP及PCT水平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本研究方案中NLR、CRP、PCT对新生儿脓毒症的预测值分别为0.7、5.8mg/L、0.46ng/L,敏感度分别为73.3%、80.0%、89.7%,特异度分别为81.0%,86.2%、86.7%。结论 NLR、CRP、PCT对新生儿发生脓毒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以PCT最高,能及时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新生儿的早期感染,提升早期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姚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4):592-593+596
目的 探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80例儿童纳入对照组。采集所有儿童指尖血,测定血液中PCT、CRP、WBC、Neu水平。对比两组PCT、CRP、WBC、Neu水平,分析PCT、CRP、WBC、Neu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PCT、CRP、WBC、Neu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绘制受试者ROC曲线,结果显示,PCT、CRP、WBC、Neu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AUC分别为0.726、0.654、0.608、0.609、0.913,其中联合检测AUC面积最大,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采用血清PCT、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应用价值较高,依据各指标水平变化能及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且联合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感染性疾病新生儿115例,按照感染类型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65例和病毒感染组50例,选择同期5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新生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PCT、CRP及WBC水平。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细菌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又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 0. 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均显著下降(P 0. 05)。3种指标联合检测与降钙素原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CT、CRP及WBC水平均可以作为临床判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检测指标,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阳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新生儿败血症患儿72例,同期住院无感染新生儿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儿治疗前后的血常规、CRP,PCT及新生儿危重评分(NCIS),比较败血症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白细胞(WBC),CRP及PCT,分析其与NCIS相关性,并进一步评估WBC、CRP、PCT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度。结果败血症组治疗前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RP、PCT水平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而PLT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败血症组治疗前PLT与NCIS呈正相关;PCT与NCIS呈负相关;而WBC、CRP与NCIS无相关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WBC、CRP及PC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88及0.978;三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998。结论血常规、CRP联合PCT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早期诊断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选择109例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组,109例其他局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并进行血培养与菌种鉴定,评价PCT联合CRP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PCT、CRP水平和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流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P<0.05)。以0.35ng/mL和10mg/L分别作为PCT和CRP的cut-off值时,二者联合诊断血流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1)。结论 PCT联合CRP检测对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必要时可调低PCT的判断水平,从而提升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治疗的血培养阳性患者134例(血培养阳性组)及血培养阴性患者109例(血培养阴性组)的PCT、CRP、WBC、NEU%检测结果,比较2组及血培养阳性组中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感染者4项指标的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PCT、CRP、WBC、NEU%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134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57株(42.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77株(57.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血培养阳性组PCT、CRP、WBC、NEU%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组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WBC、NE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WBC、NEU%单项检测诊断血流感染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749、0.727、0.833;PCT、CRP、WBC、NEU%联合检测的AUC为0.895。结论PCT、CRP、WBC、NEU%4项指标均能有效诊断血流感染,其中PCT单项检测的AUC最大,辅助诊断价值较CRP、WBC、NEU%高,且PCT可较好地区分细菌感染类型;PCT、CRP、WBC、NEU%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脑脊液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及其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01-2016-10我科治疗的急性PM患儿33例和病毒性脑膜炎(VM)患儿45例分别纳入PM组和VM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治疗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3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统计所有患儿脑脊液HB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结果:PM组脑脊液HBP显著高于VM组和对照组(均P<0.05),脑脊液HBP诊断P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6,显著大于PCT、CRP和WBC(均P<0.05),脑脊液HBP诊断PM的cut-off值为≥27ng/ml,对应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和97.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HBP是PM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脊液HBP可用于患儿急性PM诊断及预后情况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2018年4月本院儿科收治的31例败血症新生儿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同期在本院出生的3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SAA、PCT、CRP,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SAA、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感染治疗后,SAA、PCT、CRP检测结果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至治疗7d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SAA、PCT、CRP联合检测准确率(AUC)均大于三项指标单项检查。结论 SAA、PCT、CRP联合检查可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动态监测SAA、PCT、CRP水平变化可作为判定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检测在细菌性与病毒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176例肺炎确诊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细菌性肺炎患者67例(细菌组),病毒性肺炎患者109例(病毒组);另外,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人群SAA、CRP、WBC、NEUT%水平;对各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细菌组与对照组SAA、CRP、SAA/CRP、WBC及NEU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与对照组SAA、CRP、SAA/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和病毒组WBC、SAA、CRP、SAA/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项指标单独用于细菌性肺炎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由大到小依次为SAA、CRP、WBC、NEUT%、SAA/CRP;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AA、CRP的偏回归系数最大,表明SAA、CRP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效能较大;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99。各项指标单独用于病毒性肺炎诊断的ROC曲线显示,AUC由大到小依次为SAA、SAA/CRP、CRP、NEUT%、WBC;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AA的偏回归系数最大,表明SAA对病毒性肺炎感染的诊断效能最大,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83。SAA/CRP比值用于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肺炎的ROC AUC为0.821,诊断阈值为6.8。结论 SAA、CRP可作为细菌性肺炎诊断的良好指标,SAA可作为病毒性肺炎诊断的良好指标;SAA/CRP比值可用于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评估两者对UC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87例UC患者纳入UC组,收集65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NLR和PLR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NLR、PLR与临床常用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NLR和PLR最佳临界值及曲线下面积(AUC),并与常用炎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UC组患者外周血NLR和PL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NLR、PLR均与WBC、CRP和ESR呈正相关(P<0.05)。NLR用于诊断UC的最佳临界值为2.6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9%和62.6%,AUC为0.758,PLR用于诊断UC的最佳临界值为163.4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和60.6%,AUC为0.759,两者均优于WBC(AUC:0.687)和PLT(AUC:0.745),稍逊于ESR(AUC:0.783)和CRP(AUC:0.830)。NLR联合CRP、PLR联合CRP对UC的诊断价值均优于CRP单独检测。结论NLR和PLR在UC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升高。NLR、PLR诊断UC的效能优于常用指标WBC和PLT,其与CRP联合应用可提高UC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541-3542
目的探讨PCT和CRP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早期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447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组成病例组,选取同期住院健康新生儿50例形成对照组。病例组按照发病原因可分为吸入性肺炎组162例和感染性肺炎组285例;感染性肺炎患儿按照病原体类型进一步分为细菌性肺炎组148例、病毒性肺炎组87例和非典型性肺炎50例。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测定并比较不同的分组模式下,各亚组研究对象血清PCT、CRP、WBC水平,通过ROC分析评价PCT和CRP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效能。结果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多发生于早期新生儿(89.51%),感染性肺炎多发生于晚期新生儿(88.42%);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组PCT、CRP水平均高于吸入性肺炎组新生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在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肺炎患儿按病原体分组比较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不同病原体组与对照组患儿PCT与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患儿WBC水平偏高(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RP检测灵敏度较高(84.56%),检验效能较好,AUC达到0.87。结论血清CRP和PCT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其中CRP检验效能更佳,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原体区分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血细胞分析联合检测在3级糖尿病足患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上海中医医院内分泌病房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03例,以溃疡组织为湿性伤口并且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为标准,将其中54例纳入感染组,49例纳入非感染组,同时选取2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的SAA、CRP、PCT和血细胞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SAA、PCT、CRP诊断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效能。结果感染组SAA、CRP、PCT、WBC及NEUT%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非感染组SA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项目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联合NEUT%诊断3级感染性糖尿病足的效能最好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4、91.84%、87.04%。结论 SAA或许可作为非感染性糖尿病足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CRP和NEUT%作为炎症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感染性糖尿病足早期诊断效率,避免截肢的发生,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PLT)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同期住院符合条件的败血症患儿37例、局部感染患儿36例、非感染患儿30例,用酶联荧光分析法定量测定PCT,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用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结果 PCT和CRP水平在败血症组治疗前均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1),且二者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而败血症组WBC计数和PLT水平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9.2%、90.0%、91.7%、87.1%、0.79和8.92,为4项指标中最高。联合检测PCT、CRP、WBC、PLT,则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达100%。4项指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0.733、0.580、0.621。结论联合检测PCT、CRP、WBC计数和PLT能提高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特异度,诊断价值比单项检测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与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急诊恶性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7-01—2019-01期间就诊的已确诊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细菌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62例)及非感染组(58例)。均于入院后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两组HBP与PCT含量。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BP和PCT及两者联合对恶性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HBP及PCT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HBP、PCT及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881、0.861及0.934,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单一检测HBP或PCT的AUC(P0.05);HBP、PCT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2.6%、56.5%及88.7%,特异度分别为86.3%、94.8%及89.7%,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单一检测HBP或PCT的灵敏度;联合检测特异度高于单一检测HBP的特异度。结论:HBP与PCT联合检测对急诊恶性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的诊断价值,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30);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BP、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病原菌培养检出革兰阳性菌感染34例,占75.6%,革兰阴性菌感染11例,占24.4%。观察组患者血清HBP、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HBP、PCT水平也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P、PCT、CRP对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5、0.890、0.871,灵敏度为86.7%、88.9%、62.2%,特异度为93.3%、73.3%、93.3%。HBP对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PCT和CRP,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最佳临界值为HBP27.52μg/L,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61.8%。结论血清HBP、PCT和CRP可作为诊断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细菌感染的重要检测指标,其中HBP对鉴别革兰阴性菌感染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蒋迪  江文杰  马铁梁  陆俊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8):2623-2625,262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D64阳性细胞百分比(CD64%)、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早期血流感染(BS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BSI 125例,其中血培养阳性的BSI患者100例,血培养阴性患者25例,在血培养的同时抽取外周血检测血常规和PCT、CD64%、CRP水平。比较BSI患者血培养阳性及阴性组间上述炎症血清标志物的差异,并分析其对BSI的预测作用。结果BSI患者PCT、CD64%、CRP、NLR及WBC水平均超过正常临界值,除NLR及WBC外,PCT、CD64%、CRP在血培养阳性组及血培养阴性组患者间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达到0.92,灵敏度90.00%,特异度100.00%。同时PCT对革兰阳性(G+)菌株及革兰阴性(G-)菌株均有较好的诊断灵敏度。G-菌中PCT水平高于G+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CT、CD64%、CRP、NLR均有助于诊断早期BSI,其中PCT诊断效能最高,适用于早期BSI筛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儿科住院并诊断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患儿116例作为真菌组,另选细菌性肺炎患儿102例、体检健康儿童105例分别作为细菌组和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PCT、HBP、SAA水平,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按照预后不同将真菌感染患儿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深部真菌感染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ROC曲线分析血清PCT、HBP、SAA水平对深部真菌感染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真菌组、细菌组患儿血清PCT、HBP、S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真菌组患儿血清PCT、HBP、SAA水平低于细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患儿中生存组85例,死亡组31例。死亡组患儿血清PCT、HBP、SAA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PCT、高HBP、高SAA水平,以及肠外静脉营养、使用免疫抑制剂、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低是深部真菌感染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血清PCT、HBP、SAA水平预测深部真菌感染患儿死亡的ROC曲线,其AUC分别为0.810、0.765、0.786,PCT、HBP、SAA 3项联合检测的AUC为0.908,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深部真菌感染患儿血清PCT、HBP、SAA水平偏高,且对患儿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C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在儿童细菌性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53例诊断为细菌性脓毒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0例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WBC、NLCR、CRP、PCT水平并比较差异;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诊断儿童细菌性脓毒症的准确性。结果 53例儿童细菌性脓毒症患者血培养均阳性,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60.4%)。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WBC、NLCR、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提示CRP及联合应用WBC与NLCR对于诊断细菌性脓毒症有较高的准确性,AUC为0.90(0.84~0.97)、0.91(0.84~0.97);联合应用WBC、NLCR、CRP与PCT 4种指标有更高的准确性,AUC为0.97(0.94~1.00);而WBC、NLCR、PCT有一定的准确性,AUC分别为0.85(0.77~0.93)、0.89(0.82~0.96)、0.88(0.80~0.96)。结论WBC、NLCR、CRP、PCT等4种感染诊断指标对于早期诊断儿童细菌性脓毒症均有价值,联合应用4种指标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前清蛋白(PA)在重症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入院的112例肺炎患者,依据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分为轻症组66例和重症组46例,同时将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三组人员CRP、PCT、WBC和PA水平及四项指标对重症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重症组CRP、PCT、WBC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与对照组,而PA水平明显低于轻症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CRP、PCT、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四项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1、0.901、0.655和0.598,其对重症肺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血清PCT诊断重症肺炎的特异性为90.91%,明显高于其他三项43.24%、38.10%和3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前清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CT对于早期诊断重症肺炎的诊断效能较高,其最佳截点为27.32n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