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胸腰椎创伤性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对18例胸腰椎创伤性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62(47.7±9.5)个月。神经损伤ASIA评分:术前为25~44(34.6±7.2)分,末次随访时为35~50(47.7±9.5)分,较术前平均提高13.1分±3.1分。椎体后凸Cobb角:术前为21°~35°(27.89°±4.63°),术后为2°~8°(4.13°±0.87°),较术前平均改善23.7°±3.3°,末次随访时丢失1.3°±0.2°。随访期内未出现深部感染、椎弓根断裂及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胸腰椎创伤性后凸畸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冯宇  郭伟  孙鹏  卫杰  高燕 《颈腰痛杂志》2005,26(2):131-131
目的探讨胸12腰1段椎体楔形变在腰椎间盘退变发病中的意义,为预防青少年腰椎间盘早发退变 提供临床及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腰痛青少年患者40例,均行腰椎X线和MRI检查,其中有胸12腰1段椎 体楔形变19例,无椎体楔形变21例;并根据T2加权像信号强度强弱将椎间盘分为以下三型:Ⅰ型:椎间盘呈强 信号;Ⅱ型:椎间盘呈不规则信号;Ⅲ型:椎问盘呈低信号。测量青少年腰骶角统计各型病例数,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青少年胸12腰1段椎体楔形变组下腰椎间盘(L4-5、L5-S1)Ⅱ型、Ⅲ型椎间盘例数明显多于无椎体楔形变组 青少年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胸12腰1段椎体楔形变患者较无楔形变患者腰骶角明显增大,具有显著性 差异(P<0.01)。结论胸12腰1段椎体楔形变是青少年下腰椎间盘早发退变的重要诱因,防止胸12腰1段椎体楔 形变,是预防、减缓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期前后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期前后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1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一期行后路弓根内固定系统撑开复位,前路椎体次全切钛脊柱重建融合.结果 本组访17例,随访时间13~30个月,平均24个月.后凸畸形矫正由40.5°(30°~45°)达到8°(5°~15°),矫正角度丢失1.5°(0°~10°),椎体高度恢复90%,融合率100%.结论 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一种优秀的治疗方法,有利于畸形矫正和维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陈旧结核性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病例特点,分析其继发截瘫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自1995年3月至2006年12月确诊陈旧结核性胸腰椎后凸畸形并住院手术治疗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总结其病例资料,对比分析截瘫与未截瘫组的性别、胸腰椎结核发病年龄、病程、病变导致塌陷并融合的椎体数、后凸顶点所在节段、后凸角度、既往病灶清除手术史等因素的差异.结果 22例均于胸腰椎结核发病后半年至2年出现胸腰椎后凸畸形,后凸畸形缓慢进行性加重,后凸角度(Cobb法)平均90.7°(48°~130°),15例继发不全截瘫,7例无脊髓功能异常.15例不全截瘫者中,男9例,女6例,确诊胸腰椎结核年龄平均8.4岁(1~33岁),病程平均24.4年(4~52年),术前后凸角度平均86.8°(48°~120°),7例曾行病灶清除术.7例未截瘫者中,男3例,女4例,确诊胸腰椎结核年龄平均6.4岁(1~22岁),病程平均13.4年(7~26年),术前后凸角度平均97.6°(73°~130°),4例曾行病灶清除术.按其后凸顶点所在节段分组,上胸椎(T1-4)后凸者100%继发截瘫(5/5例),中胸椎(T5-8)后凸者80%继发截瘫(4/5例),胸腰段(T1-L1)后凸者50%继发截瘫(6/12例).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结核病程、后凸顶点所在节段、塌陷椎体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后凸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45°以上的重度陈旧结核性胸腰椎后凸畸形,尤其是青少和中、上胸椎后凸者,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对于重度陈旧结核性胸腰椎后凸畸形而言,其后凸顶点所在节段越靠近头端,塌陷椎体数越少,继发截瘫的危险性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后Cobb角度丢失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54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随访27~60个月,将Cobb角度丢失≥4°以及4°者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固定方式等病历资料,并经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Cobb角度丢失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Cobb角度丢失53例,发生率34. 42%,丢失角度1~9°,平均(6. 05±1. 23)°;两组患者的伤椎置钉、功能锻炼情况、伤椎植骨、术前椎体压缩率、术前Cobb角、年龄、伤椎前缘高度比、体质量指数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伤椎未植骨(OR=3. 031)、椎体压缩率50%(OR=2. 875)、功能锻炼不合理(OR=2. 733)、术前Cobb角30°(OR=2. 723)、伤椎未置钉(OR=3. 012)是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后Cobb角度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术易发生Cobb角丢失,受伤椎植骨、椎体压缩率、功能锻炼、术前Cobb角以及伤椎置钉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弯型、不同Cobb角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椎体和椎间盘楔形变及其对整体Cobb角构成的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1月~2009年6月对收治的110例单弯型AIS患者按弯型分组,其中主胸弯39例(A组),胸腰弯33例(B组),主腰弯38例(C组)。每组根据侧凸Cobb角大小再分为<40°和≥40°两个亚组。分别测量每个主弯范围内所有椎体和椎间盘的楔形变角(楔变角),并分别计算椎体与椎间盘楔变角之和分别占整个主弯Cobb角的百分比(楔变角所占Cobb角比率)。结果:全部患者平均年龄13.6±1.9岁;平均Cobb角34.4°±10.5°;平均Risser征2.4±1.7。三组间平均年龄、Cobb角、Risser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椎体楔变角及所占比率明显大于椎间盘(21.9°±5.6°比13.7±5.9°,62.3%比37.7%,P<0.001),B组与C组椎间盘楔变角及所占比率明显大于椎体(24.1°±9.2°比10.4°±3.8°,69.0%比31.0%,P<0.001;25.1°±7.2°比7.7°±2.4°,76.6%比23.4%,P<0.001)。各组内Cobb角≥40°患者的椎体与椎间盘楔变角均显著大于Cobb角<40°患者的楔变角(P<0.001)。随Cobb角增加,A组患者椎体楔变角占整体Cobb角比率仍然大于椎间盘,而B组和C组患者椎间盘楔变角占整体Cobb角比率仍然大于椎体。三组顶椎楔变角均与相应Cobb角大小成显著线性正相关(P<0.001)。结论:AIS各种弯型侧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椎体与椎间盘楔形变。主胸弯Cobb角构成以椎体楔形变为主,胸腰弯和主腰弯则以椎间盘楔形变为主,提示不同弯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生物力学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马凡综合征伴脊柱畸形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的形态特征。方法:收集以脊柱畸形来我院就诊的马凡综合征患者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10~20岁,平均14.4±2.3岁。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及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1)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2)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3)腰椎前凸角(lumbar lodorsis,LL),(4)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5)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6)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7)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定义顶椎在T12、L1或者T12/L1椎间盘,后凸角度10°的后凸为胸腰段后凸;顶椎在L1/2椎间盘或以下椎体、椎间盘,后凸角度10°的后凸为腰椎后凸。采用Sponseller分型方法对患者脊柱矢状面形态进行分型,比较不同分型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结果:本组患者在冠状面上以胸腰双弯(40.0%)、单胸弯(22.8%)以及三弯(20.0%)最常见,最大Cobb角43°~165°,平均75.2°±26.0°。在脊柱矢状面上,TK为-25°~73°(19.0°±24.1°),其中胸椎后凸正常者(20°≤TK≤50°)10例(28.6%);胸椎后凸增大患者(TK50°)5例(14.3%);胸椎后凸减小者(0°≤TK20°)13例(37.1%);另有7例(20.0%)患者表现为胸椎前凸。TL为-25°~73°(14.0°±19.0°);LL为-17°~70°(37.1°±23.3°);SVA为-9.0~7.2cm(-2.0±4.3cm)。15例(42.9%)患者表现为胸腰段后凸或腰椎后凸(9例ⅡA型,6例ⅡB型),5例患者表现为后凸区明显的椎体楔形变。骨盆矢状面上,PI为25°~74°(40.1°±12.7°);PT为-12°~34°(6.9°±9.6°);SS为14°~68°(33.3°±12.6°)。Sponseller分型Ⅰ型患者TK、LL、PI、SS明显大于Ⅱ型患者,而Ⅱ型患者TL明显大于Ⅰ型患者。未见腰椎滑脱现象。结论:马凡综合征伴脊柱畸形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差异较大,手术医生应该根据不同分型制定不同的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桦 《脊柱外科杂志》2005,3(4):255-256
1脊柱侧凸的椎体特征性楔形变对于制定矫形手术的计划来说,椎体楔形变是很重要的,比如对椎体截骨和对生长能力的评估。Stefan等在2004年第20期《Spine》上发表文章,对30具脊柱侧凸解剖标本椎体形变的量化分析:运用三维数字测量技术对椎体进行三维重建,对30具不同侧凸度数的标本进行测量,然后与正常标本相对照,包括胸椎和腰椎,作好记录进行差异分析和t检验,设定P=0.05。结果总共测量了471个侧凸椎体标本和510个正常椎体标本。椎体的楔形变随着接近顶椎而不断增加,其中最大的形变位于顶椎处。楔形变在冠状面较在矢状面明显。特别在上胸弯T3…  相似文献   

9.
经皮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皮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31例46椎,男9例,女22例,年龄61~78岁,平均68岁,椎体骨折位于T7~L3,术前对31例患者均拍摄X线片、CT及MRI,手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经双侧入路球囊扩张注射PMMA骨水泥20例,单侧注射11例,手术前后进行VAS评分、椎体矢状面指数及前后凸Cobb's角测量,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30个月,平均18个月,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7分降为术后2.5分(P<0.001),终末随访为2.8分,椎体矢状面指数(SI)由术前平均54%恢复至术后88%(P<0.001),终末随访为83%,Cobb's角由术前平均23°恢复为4.8°(P<0.001),终末随访为5.5°,术后93%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感染及胸肋部刺激性疼痛,无循环及呼吸系统并发症,4例术中发生少量骨水泥渗漏至椎体旁,经术中及术后长期观察,未造成任何神经及血管并发症.[结论]经皮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有确切缓解疼痛及恢复椎体高度和形态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楔形截骨撑开植骨、跨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法]总结本院2003年6月-2008年5月以来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楔形截骨跨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均为陈旧性胸腰段骨折病例,病程时间平均12.6年,平均24.2(16~45)岁,后凸角均>40°(平均46.4°±3.5°),均有长期腰痛病史,合并神经症状16例.18例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椎弓根钉棒系统跨节段加压固定矫形,8例患者应用截骨面前方撑开式植骨纠正后凸畸形.将手术前后患者X线片后凸Cobb's角比较,统计分析,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22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4.6个月),术后后凸Cobb's角明显改善,矫正角度幅度平均达86.45%±4.56%.1例患者术后出现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结论]该方法术中即可改善后凸畸形,对于畸形矫正幅度满意;椎体前方撑开式植骨可减少脊柱加压短缩,降低脊髓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后路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术(SSPI-f)治疗后内固定取出前及内固定取出后再发后凸畸形(kyphosis recurrence,KR)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研究合作单位行SSPI-f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资料,获取患者年龄、骨折节段后凸Cobb角(Cobb angle,CA)、局部Cobb角(regional angle,RA)、椎体楔形角(vertebral wedge angle,VWA)、椎体前缘高度比值(anterior vertebra height ratio,AVH)、椎体后缘高度比值(posterior vertebra height ratio,PVH)、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anteroposterior ratio,A/P)、上位椎间盘角(upper intervertebral angle,UIVA)、下位椎间盘角(lower intervertebral angle,LIVA)、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评分、载荷评分(load-sharing classification,LSC)、糖尿病病史。将术后矫正度丢失10°定义为术后KR。按照术后有无KR将其分为KR组与无KR组(NKR组),并将其按照取出内固定前以及取出内固定后分别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计算阈值。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中心的196例患者,内固定取出前发生KR 14例(KR组),将KR组与NKR组进行比较后发现,年龄(P0.001)、BMI(P0.001)为取出内固定前发生KR的危险因素;年龄临界值为58.5岁[曲线下面积(AUC)=0.885],BMI临界值为29.1kg/m~2(AUC=0.962)。内固定取出后总体矫正度丢失7.5°±4.4°,其中65例(33.2%)患者出现KR;将KR组与NKR组进行比较后发现,女性(P0.001)、年龄(P0.001)、BMI(P0.001)、L1骨折(P0.001)、A3.3型骨折(P=0.001)、术前UIVA(P=0.014)为取出内固定后发生KR的危险因素;T12骨折(P0.001)、A3.1型骨折(P0.001)、术前AVH大(P0.001)为保护因素;年龄临界值为50.5岁(AUC=0.789),BMI临界值为26.6kg/m~2(AUC=0.740),术前UIVA临界值为-4.2°(AUC=0.650),术前AVH临界值为60.5%(AUC=0.254)。结论:年龄58.5岁、BMI29.1kg/m~2为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取出前发生KR的危险因素;女性、年龄50.5岁、BMI26.6kg/m~2、L1骨折、A3.3型骨折、术前UIVA-4.2°为取出内固定后发生KR的危险因素,T12骨折、A3.1型骨折、术前AVH60.5%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与神经源性脊柱侧凸(neurological scoliosis,NS)患者的椎体和椎间盘的楔形变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AIS患者和31例NS患者(继发于Chiari畸形)应用Cobb法测量胸椎和腰椎每个侧凸范围内顶椎及其上、下各两个椎体和相应椎间盘的楔变角,计算其占整个侧凸角度的百分比(楔变率),得出侧凸范围内5个椎体的平均楔变率和4个椎间盘的平均楔变率。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相同病因、相同侧凸部位、相同Cobb角分组情况下,椎体与椎间盘的楔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同病因、相同侧凸部位,Cobb角60°组的椎体楔变率和椎间盘楔变率与Cobb角≥60°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同侧凸部位、相同Cobb角分组,AIS组椎体和椎间盘的楔变率分别与NS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IS与NS患者椎体与椎间盘的相对楔形变方式相同,AIS患者的椎体楔形变可能是继发的。在治疗脊柱侧凸时,即便是较小角度的脊柱侧凸,都应该考虑到其存在椎体和椎间盘的楔形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后路椎间隙楔形截骨矫形术中应用后路经椎弓根“部分蛋壳”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9月~2006年10月,在后路椎间隙楔形截骨矫形术中应用“部分蛋壳”技术治疗不同病因所致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9例。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平均为71°(45°~93°)。采用后路经椎弓根“部分蛋壳”技术,对顶椎和/或相邻楔形变椎体予以楔形截骨。结果术后1例出现一过性单侧神经根功能障碍,1例肺炎。脊柱后凸Cobb角平均为12.4°,平均矫正度数为58.6°,平均矫正率为82.5%。结论后路经椎弓根“部分蛋壳”技术能够在充分保护脊髓和神经根的前提下实现对椎间盘和部分椎体的切除,在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后路椎间隙楔形截骨矫形术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中末端融合椎(LIV)的选择策略,并探讨末端融合椎与躯干平衡的关系。[方法]对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28例青少年特发性胸腰椎/腰椎侧凸患者(Lenke 5型)进行回顾性研究,这些患者均接受前路硬棒系统矫形手术,平均随访1.5年(1~3年),统计分析LIV与融合椎体节段数、椎间盘楔形变、LIV倾斜度、躯干平衡指标等影像学资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椎间盘楔形变与躯干平衡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末端椎椎间盘角度(2.96°±1.43°),术后(-3.60°±1.75°),术后椎间盘楔形变程度与LIV倾斜度关系最为密切(P<0.01),躯干总体平衡与LIV-CSVL(骶中线)、融合节段数及LIV倾斜显著相关。[结论]LIV的选择与多个影像学指标相关,对于下端椎与上一椎体椎间盘角度较大,该椎体与顶椎之间椎体少,距离CSVL较远,倾斜角度较大的患者,不适于选择短节段融合。若手术未融合平行的椎间盘,则术后椎间盘楔形变发生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指标与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12诊治的6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通过腰椎矢状位MRI进行椎间盘退行性改变Pfirrmann分级,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腰椎曲线指数、腰椎Cobb角、骶骨倾斜角、椎体后缘切线角及椎间隙高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firrmann分级与X线片测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Pfirrmann分级增加,患者腰椎曲线指数、腰椎Cobb角、椎间隙高度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Pfirrmann分级患者的骶骨倾斜角、椎体后缘切线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曲线指数、腰椎Cobb角、椎间隙高度与Pfirrmann分级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椎曲线指数(P=0.002)、腰椎Cobb角(P=0.001)、椎间隙高度(P=0.001)是椎间盘退行性改变Pfirrmann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临床上测量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侧位X线片上腰椎曲线指数、腰椎Cobb角、椎间隙高度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复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Yang HL  Niu GQ  Liang DC  Wang GL  Meng B  Chen L  Lu J  Zhou Y  Mao HQ  Zhao LJ  Liu XY  Gu XH  Ni CF  Tang TS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1):1299-1302
目的探讨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压缩骨折复位作用的差异,评价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5月~2004年5月应用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KP)施行椎体复位的58例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患者(90个椎体)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90个椎体分为单球囊组(28个椎体)和双球囊组(62个椎体),两组均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扩张后灌注骨水泥,分别采用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和双球囊双侧同时扩张的方法。分别测量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比较术前术后及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726%(229~100%);Cobb角由术前179°(31°~316°)矫正至术后96°(06°~282°),平均矫正87°(03°~272°),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单球囊组和双球囊组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分别为776%(553%~100%)和643%(229%~100%),术后平均矫正Cobb角分别为99°(03°~272°)和86°(06°~198°),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同样能使压缩骨折的椎体获到较好复位。  相似文献   

17.
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楔形截骨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楔形截骨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楔形截骨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11例,对于重度僵硬的病例结合后路广泛松解.依据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脊柱侧凸的主弯平均Cobb角为74°(62°~95°),术后矫正率为60%(48%~73%).后凸平均Cobb角为52°(40°~72°),术后矫正率为51%(41%~69%),手术前的冠状面失衡约19mm,术后为8mm,手术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楔形截骨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疗效满意,对于重度僵硬的病例后路广泛松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腰椎退变腰椎间突出并腰椎不稳的患者如采用单纯的腰椎间盘摘除和神经根管减压可造成腰椎进一步失稳、退变加重甚至引起滑脱[1].2002年1月至2011年5月我科采用改良的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患者2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柱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新鲜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胸腰椎压缩骨折21例均采用脊柱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21例获得随访12~18个月,后凸Cobb角由术前(20.71±8.24)°恢复到术后(4.12±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2,P=0.000873);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56.14±13.81)%恢复到术后(92.80±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5,P=0.000534),术后1年后凸Cobb角平均丢失2.3°。结论脊柱外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新鲜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侧经椎弓根穿刺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时穿刺角度与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情况的关系.方法 收集采用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112例,病变椎体为T10~L4共147节,术后第2~3天注射椎体行CT扫描,在PACS影像浏览器IE 4.0上根据骨水泥分布情况进行穿刺角度测量.结果 单侧穿刺骨水泥中心分布119节椎体,偏心分布28节椎体.T10骨水泥中心分布时穿刺角度为12.56°~16.23°(14.79°±1.32°),偏心分布时穿刺角度为10.26°~15.71°(12.38°±1.18°);T11~L2单侧穿刺骨水泥中心分布时的穿刺角度为15.24°~26.40°(17.86°±2.10°),偏心分布时穿刺角度为10.38°~14.76°(13.5°±1.15°);L3骨水泥中心分布时穿刺角度为14.69°~22.57°(17.56°±2.05°),穿刺角度在10.58°~16.40°(11.63°±1.27°)时骨水泥呈偏心分布;L4椎体骨水泥中心分布时内倾角度为15.57°~24.60°(18.54°±2.16°),偏心分布时角度为13.24°~17.25°(15.34°±1.21°).结论 掌握适当的内倾角度(15°~20°),单侧穿刺行PKP能够使骨水泥在椎体内中心分布,减少手术时间和风险,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