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AP患者214例,将其设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病例组分为轻度组(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149例,中重度组(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35例、重度组(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30例。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及病例组三个亚组间入院24h NLR、RDW、CRP的差异;分析病例组NLR、RDW、CRP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估NLR、RDW、CR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NLR、RDW、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的NLR、RDW、CRP显著高于MSAP组、且MSAP组显著高于MA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NLR、RDW、CR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3、0.594、0.702,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NLR、RDW、CRP预测SA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0.807和0.872;敏感性分别为87.5%、81.3%和82.5%;特异性分别为79.5%、76.2%和86.1%。NLR、RDW、CRP三者联合检测预测SAP的AUC值为0.916,敏感性为91.8%,特异性为86.2%。结论AP患者发病早期NLR、RDW、CRP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均是预测SAP的理想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在预测SAP方面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血清生化指标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6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呼吸衰竭48例(A组),不合并呼吸衰竭58例(B组),另外选择同期非AECOPD患者30例(C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化学发光法测定FT3,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受试者血清CRP、TNF-α水平A组>B组>C组,FT3水平A组白细胞(WBC)异常率,CRP异常率>嗜中性粒细胞(N%)异常率(P<0.05).[结论]血清CRP、TNF-α、FT3水平与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婴幼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收集的共2 056例婴幼儿患者进行CRP及血细胞检测,现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当CRP升高时,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改变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WBC增高时,中性粒细胞升高与降低患儿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中性粒细胞均增高患儿与WBC正常患儿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下降时,WBC增高和正常的患儿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对患儿感染方式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药物滥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美玲  王小梅 《临床荟萃》2020,35(8):724-726
目的 探讨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年,沈阳)将175例AP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相关指标水平。比较RDW、NLR、hs CRP及联合检测对AP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重症组RDW、NLR、hs CRP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0.05)。RDW、NLR、hs CRP均可评估AP的严重程度,联合检测对AP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9%、90.8%,其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RDW、NLR、hs CRP。结论 RDW、NLR、hs CRP 均可不同程度的评估AP的严重程度,联合检测可提高对AP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及血常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程中的水平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5例COVID-19确诊患者作为确诊组,根据COVID-19临床分型标准又将确诊组患者分为普通型组113例,重型组27例,危重型组5例。另选取84例在发热门诊就诊和在隔离病区观察,且已排除COVID-19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临床分型患者在疾病不同时期的血常规、炎症指标;分析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的COVID-19患者血常规、炎症指标在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确诊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和淋巴细胞计数(LYM)水平明显降低(P<0.05),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明显升高(P<0.05)。普通型组与重型组转归期WBC、LYM水平较急性期升高(P<0.05)。普通型组转归期CRP、SAA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P<0.05);重型组恢复期CRP和SAA水平低于转归期与急性期(P<0.05),转归期CRP和SAA水平低于急性期(P<0.05)。4例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的COVID-19患者WBC、NEUT、LYM、CRP及降钙素原水平在加重期升高,恢复期下降,SAA水平则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LYM、WBC、CRP和SAA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COVID-19不同分型患者的疾病转归情况及治疗效果。危重型、重型COVID-19患者容易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改变对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健康对照10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120例分成2组(细菌性感染组及混合性感染组),对患者进行早期和发病后12h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化脓性扁桃体炎早期CRP明显增高,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发病后12h,CRP正常或轻度增高,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P<0.01)。对于混合性感染的患者,早期CRP仅轻度增高,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发病12h后CRP正常,而白细胞计数增高,单核细胞百分数增高(P<0.01)。结论 CRP与白细胞变化是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病程判断及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胆碱酯酶(CHE)、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方法选取35例AD患者(AD组),以35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MCI组)作为疾病对照,以35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IgG水平,采用硫代乙酰胆碱法检测CHE,采用循环酶法检测Hcy,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并计算NL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Hcy、CRP升高(P<0.05),CHE降低(P<0.05),IgG及NL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IgG、Hcy、CRP、NLR升高(P<0.05),CHE降低(P<0.05)。与MCI组比较,AD组IgG、Hcy和NLR升高(P<0.05),CHE降低(P<0.05),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D组Hcy与NLR呈负相关(r=-0.344,P=0.043),其他项目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CRP、IgG、CHE、Hcy、NLR可能在AD的诊断及与MCI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价值及与疾病活动度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AS患者78例(AS组)及体检健康者78名(健康对照组),进行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实验室指标的检测。根据磁共振成像(MRI)结果将AS患者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目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DW、NLR及RDW联合NLR诊断AS的价值。根据RDW和NL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对AS患者进行分组并比较各项目间的差异。结果 AS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NLR、ESR、CRP、RDW、Ig G、Ig A及Ig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NLR与CR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1、0.306,P0.05),与ESR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2、0.34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DW、NLR诊断A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4、0.725,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3.2、2.14,敏感性分别为59.0%、60.3%,特异性分别为96.2%、79.5%;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12,敏感性为61.5%,特异性为94.9%。RDW≤13.2的AS患者ESR低于RDW13.2的AS患者(P=0.014);NLR≤2.14的AS患者CRP低于NLR2.14的AS患者(P=0.018)。各分期AS患者的RDW及NL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和NLR可作为AS患者新的辅助诊断指标,可反映疾病活动度,但不能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原发性高血压分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2例,其中低危组40例、中危组135例、高危组85例、很高危组82例,以体检健康者9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RDW,同时计数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P)数量,并计算NLR。测量血压、腹围、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分析高血压患者RDW、NLR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各组体重、BMI、腹围、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危组、高危组和很高危组RDW、NEUT、NLR、TG、apo B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DW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25,P0.01),NLR与收缩压、Hcy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0.14,P0.01)。结论 RDW和NLR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分层的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炎症标志物的关系。方法根据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程度不同,将84例患者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组34例,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组27例,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23例。入院后留取患者静脉血标本,检测RDW、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比较3组患者RDW、CRP、IL-6水平;评估RDW与CRP、IL-6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MAP组比较,MSAP组患者RDW、CRP、IL-6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ASP组比较,SAP组患者RDW、CRP、IL-6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胰腺炎患者RDW与CRP、IL-6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随着病情加重,RDW、CRP、IL-6水平升高,RDW可作为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全身炎症及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其衍生指标对早期死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判断脓毒症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西京医院急诊科2021年10月1日—2022年4月30日的脓毒症患者114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预后相关性热图分析,最后对筛选出的指标进行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114例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90例)和死亡组(24例),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收缩压、舒张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SOFA评分、NEWS评分、氧分压、吸氧浓度分数、氧合指数、血乳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淋巴细胞比值(RLR)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预后相关性热图分析提示RDW、RLR可能是影响脓毒症预后的指标,RDW、RLR与脓毒症预后的ROC曲线分析显示二者预测效能良好,其中RLR稍优于RDW。结论:RDW和RLR是影响脓毒症预后的相关因素,可用于临床判断脓毒症早期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RL)、胆碱脂酶、白蛋白(Alb)和维生素D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COPD患者120例,并对其开展为期24个月的随访,统计患者长期死亡率。根据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长期死亡组(17例)和存活组(89例)。比较2个组CRP、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RL、胆碱脂酶、Alb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维生素D)水平。采用Logistic分析评价COPD患者各血液指标与长期死亡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血液指标对COPD患者长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长期死亡组CRP、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及NRL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胆碱酯酶、25(OH)D、Alb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CRP、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RL、胆碱脂酶、25(OH)D和Alb均可作为预测COPD患者长期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23、0.99、1.45、2.75、1.30、1.08、0.59(P<0.05)。CRP、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RL、胆碱脂酶、25(OH)D和Alb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RL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其他血液指标(P<0.05)。结论 CRP、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RL、胆碱脂酶、Alb和25(OH)D对COPD患者长期死亡率预测均有积极意义,其中NRL的预测价值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并分别根据否合并休克、入院7 d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组。根据是否合并休克分为无休克组102例及休克组27例;按入院7 d内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93例和死亡组36例。比较无休克组和休克组的RDW及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上述指标情况;对RDW与血乳酸、SOFA、APACHEⅡ评分分别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无休克组与休克组患者RDW、血乳酸、SOFA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RDW、血乳酸、PCT、SOFA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DW与PCT、SOFA及APACHEⅡ评分存在正性相关关系。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RDW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甘胆酸(CG)、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91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级43例,B级27例,C级21例,另随机选取9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CG水平、RDW、中性粒细胞的绝对数目和淋巴细胞的绝对数目,计算NLR。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CG、RDW和NL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组3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级别升高均显著升高(P0.05);91例肝硬化患者中CG、RDW与NLR间均互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CG、RDW和NLR升高,检测其对临床辅助诊断肝硬化及不同Child-Pugh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61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eosin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ELR)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首次确诊为NMOSD的61例患者并纳入NMOSD组。收集NMOSD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伴随抗体,同时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6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NMOSD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免疫炎性指标[胱抑素C(CysC)、尿酸(UA)、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算出NLR、ELR、MLR、PLR,并对NMOSD患者分别进行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根据量表结果进行分组;分别比较NMOSD组与对照组、NMOSD轻症组与中重症组的CysC、UA、CRP、NLR、ELR、MLR、PLR,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NMOSD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RP、NLR、ELR、MLR、P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NMOSD组与中重症NMOSD组相比,合并其他自身抗体、NLR、E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LR(OR=4.082,95%CI=0.970-7.177,P=0.035)、ELR(OR=5.541,95%CI=0.001-8.225,P=0.045)、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抗体(OR=0.105,95%CI=0.002-4.997,P=0.038)是影响NMOS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LR联合ELR为评价疾病严重程度最高效能指标,最佳临界值为0.299,曲线下面积为0.885,特异度为0.765,敏感度为0.926。结论 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抗体影响NMOS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NLR、ELR可作为评价NMOSD严重程度变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李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11):1573-1576+1582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乘积(LYM×PL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在血流感染(BS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97例血培养阳性患者(BSI组)及161例血培养阴性患者(对照组)的PCT、CRP、SII、SIRI、NLR、LMR、PLR、LYM×PLT、RDW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BSI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BSI的诊断效能。结果 BSI组患者PCT、CRP、RDW、SII、SIRI、NLR、P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MR、LYM×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SI组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PCT、CRP、NLR水平均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LYM×PLT水平低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  相似文献   

17.
蔡伟  杜鹃  何祺  黎鑫  薛建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5):611-613,616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血常规指标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确诊为HT的患者514例及同期体检且排除患HT的健康者187例,分别纳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RDW等血常规指标水平的差异,探讨RDW水平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相关性,以及RDW与HT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G-Ab、RDW、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容积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水平与TG-Ab呈正相关(r=0.979,P<0.001),其余血常规指标与TG-Ab无相关性(P>0.05),RDW与HT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结论RDW可能是一个对HT诊断、病情进展及预后评估有潜在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体内不同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胰岛细胞自身抗体和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2月该院临床诊断为LADA的患者67例,根据25(OH)D3水平将其分为充足组、不足组、缺乏组,收集各组一般资料,检测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结果缺乏组中性粒细胞计数、CRP水平高于充足组,不足组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充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3水平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呈明显负相关(P<0.05)。5种胰岛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IA-2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3组各胰岛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足组1种胰岛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的比例高于缺乏组,≥2种胰岛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的比例低于缺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DA患者体内25(OH)D3水平越低,中性粒细胞计数、CRP水平越高,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种类越复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在血液细菌感染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5例血液细菌培养阳性患者(阳性组)、66例血液细菌培养阴性患者(阴性组)及50例健康体检人员(正常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及血液分析仪检测WBC数及N/L比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WBC水平及N/L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阳性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水平及N/L比值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G-菌组比较,G+菌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N/L比值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组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与CRP呈轻度正相关(rs=0.377,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及N/L比值均为较好的血液细菌感染指标;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N/L比值可能有助于G+菌与G-菌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董懿珍 《临床医学》2012,32(10):105-106
目的了解开封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区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因,对抗菌药物对部分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意义进行研究,探讨抗菌药物科学管理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病历,收集手足口病历250份,以入院后第1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接受常规治疗者为空白组,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接受常规治疗者为对照组,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除接受常规治疗外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者为观察组,对三组患儿入院第1天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出院前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最后转归情况、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入院第1天三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治疗3 d后三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最终转归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不是合并细菌感染的指征,抗菌药物使用无意义,应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