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简称新冠疫苗)对接种后感染Delta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人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观察2021年7月20日—8月27日在本院隔离病区住院的接种过新冠疫苗(接种1针或2针)的47例新冠肺炎成年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及血新型冠状病毒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联合西医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用小青龙汤联合西医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各指标及血清TNF-α、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V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TNF-α、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中西医结合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憋喘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以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联合西医方案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西医联合化湿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3月该院收治的重型COVID-19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纯进行西医治疗,研究组则接受西医联合化湿败毒方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常规、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用于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95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50例患儿纳入研究组,未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4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PaO2、SaO2、PaO2/FiO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免疫应答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COVID-19确诊患者183例。根据病情分为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死亡四组。根据病程分为早期、中期、后期。结果 183例患者,男85例,女98例;年龄(55.64±14.67)岁。普通型129例(70.5%),重型29例(15.8%),危重型15例(8.2%),死亡10例(5.5%)。早期(6.18±2.90)d,中期(11.87±3.73)d,后期(18.88±5.57)d。随着病情加重,淋巴细胞计数(LY)呈下降趋势(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NE)和C反应蛋白(CRP)呈上升趋势(P<0.05)。随着病程演变,普通型LY和NE呈上升趋势(P<0.05);CRP中期最高(P<0.05)。死亡组起病开始至结束LY明显低下;NE和CRP持续上升(P<0.05)。重型组和危重症组LY早期降至最低(P<0.05);NE和CRP中期最高(P<0.05)。结论 COVID-19患者持续LY下降,是疾病进展的表现;NE和CRP持续上升,清除病毒同时,也有可...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源地消毒现状,以便更科学有效地加强防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地区疫源地消毒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该地区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共实施疫源地终末消毒71次,随时消毒9次。疫源地消毒对象主要有墙体、室内空气、地面、物体表面以及对人体直接消毒。所使用的消毒剂以含氯消毒剂为主,有效氯浓度>1 000 mg/L者为65次,占终末消毒总次数的79.01%。结论 该地区在新冠肺炎暴发前期,由疾控中心实施终末消毒较频繁,使用消毒剂浓度偏高,应总结经验,科学实施有效的消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新冠肺炎防控管理及其同义词检索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描述研究现状,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绘制主题战略坐标图。结果:该领域论文分布分散,发现的10大热点主题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健康管理、常态化防控是核心主题。结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研究范围广,各主题发展阶段不一,可结合目前不成熟领域进一步加强研究,以期提高疫情防控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愈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10日至2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13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转归分为治愈组69例,死亡组44例。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结果等,分析组间差异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13例COVID-19患者平均年龄为(58.6±15.9)岁,男性68人,女性45人。死亡组患者较治愈组患者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合并症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方面,死亡组更多表现为双肺的弥漫病变(P<0.05)。在实验室检查中,死亡组患者较治愈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淋巴细胞计数降低(P<0.05)。在炎症相关指标中,死亡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D-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 2 receptor,IL-2R)、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高于治愈组患者(P<0.01)。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D-D二聚体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其他指标,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90.2%,是较好的预测指标。结论:高龄、男性、有合并症的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更大;CRP、D-D二聚体、IL-2R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均提示预后不良;D-D二聚体对于患者预后有着较高的预测价值,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更有助于判断患者转归,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不同类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新冠肺炎的临床病例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119例非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和30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基本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以及重要检验指标,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之间不存在性别差异,危重症患者以高龄者居多,临床表现均以单个症状者较少,大多是数个症状共同或先后出现,但危重症患者程度更严重。新冠肺炎常伴有基础疾病,其中最多为高血压病,其次是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而51.3-63.3%的患者往往同时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另外还发现,危重症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非危重症患者,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及α-羟丁酸脱氢酶等指标,危重症患者则明显高于非危重症患者。结论 和非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相比,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年龄更大,临床表现和基础疾病更多、程度更重,炎性反应更明显,对肺、心及肝等重要器官功能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重症VAP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肺泡灌洗联合吸痰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吸痰治疗,比较两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肺部感染评分(CPIS)、白细胞计数、呼吸功能、血气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肺部感染评分(CPIS)、白细胞计数、呼吸功能、血气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明显改善重症VAP患者呼吸功和血气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研究患手足口病儿童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41例,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采用Luminex 液相芯片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6、10(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结果 重症组比普通组IL-2 、IL-6、IL-10 和TNF-α明显升高(P<0.01);分别为8.71(21.88) μg/L vs 4.91(9.4) μg/L、18.78(42.02) μg/L vs 10.42(13.59) μg/L、7.98(18.77) vs 5.55(8.32) μg/L、28.73(64.48) vs 17.67(36.5) μg/L,而IFN-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存在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提示与炎症和抗炎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重症病例疾病进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BACKGROUND: As a cytokine highly expressed in internal organs, visfatin could be used as a biomarker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but few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 use of visfatin in severe pneumonia.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plasma levels of visfati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including 40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group A) and 30 patients with non severe pneumonia (group B) who had been admitted to the ICU from June 2009 to June 2010, were enrolled 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 And another 30 healthy physical examinees served as healthy controls (group C). Patients were excluded if they suffered from severe diseases of the heart, brain and kidney, cancers, autoimmune diseases, or received special treatment in the latest month. The plasma levels of visfatin, IL-6, IL-8 and TNF-α were measured by ELISA, while the level of CRP was determined by immuneturbidimetry, and the routine blood test was performed. Blood gas analysis and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APACHE II) were performed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conducted by Student's t test, ANOVA or nonparametric test.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Pearson's correlation test or Spearman's rank-order correlation test.RESULTS: The plasma level of visfatin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s B and C (P<0.001), and the level of visfatin in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C (P<0.001). The plasma level of visfati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RP, TNF-α, APACHE II and PM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rho=0.653, r=0.554, r=0.558, r=0.484, respectively, P<0.05 for all), while i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aO2 and PaO2/FiO2 (rho=-0.422, r=-0.543, respectively, P<0.05 for all).CONCLUSION: Visfatin may be involved in the systemat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as a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and it is valuable in assessing the severity of pneumonia..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短期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8日—2月2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302例COVID-19患者作为COVID-19组,以2020年1月7日5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OVID-19患者根据入院时临...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因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部炎性病变为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传染性强,潜伏期长。目前确诊COVID-19的金标准是核酸检测阳性,而部分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呈假阴性,且需排查患者数量较大。对于无症状患者及大量待筛查者,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本文围绕CT及超声检查辅助诊断COVID-19的要点及其优势和防护规范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