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广海 《医学综述》2006,12(4):241-242
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但是在其应用中也发现了许多不良反应。例如: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及其他一些少见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喹诺酮类药物步入临床以来 ,因其抗菌效果好 ,使用方便而被广泛应用且发展迅速。然而随着日益广泛而大量的临床应用 ,发生的各类不良反应也屡见报道 ,引起临床医药学工作者的严重注意。笔者综合本地区数十位医师的报告 ,归纳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方面。1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1.1 过敏性休克  2例报道 ,分别使用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静滴中 ,出现喉头阻塞感 ,呼吸困难 ,四肢厥冷而意识障碍。1.2 药疹、剥脱性皮炎  5例静滴氧氟沙星 ,在 18~ 30 h内出现大面积红色皮疹。 1例发热 ,周身剥脱性皮炎。1.3 血管神经性水肿 笔者给一结…  相似文献   

3.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诺酮类药物是当前在抗菌药中发展较快、应用较广、深受临床欢迎的一类合成药物。尤其是 80年代以来 ,以喹啉酸为母核骨架的氟喹诺酮类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其主要优点有 :口服吸收好 ,不必做过敏试验 ,应用方便 ,抗菌谱较广 ,组织浓度高 ,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药源丰富 ,由于引进品种增多及快速国产化 ,在国内临床应用已很普遍 ,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 ,甚至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纵观国内近 10年来有关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报道 ,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 :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脏、泌尿系统、变态反应及关节软骨损…  相似文献   

4.
邹洪来 《中原医刊》2011,(16):116-117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门诊298例患者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所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神经、变态反应、消化、关节软骨等,其中神经、变态反应、消化症状较多也更加突出。结论合理选用喹诺酮类药物,防止药物滥用,减少不良反应,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发展迅速。此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与其它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是目前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越来越多的不良反应被发现。现就其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对肝肾功能造成的损害简述如下。 1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1.1 精神失常及妄想性精神病:有报道4例口服环丙沙星的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年龄在50~84岁,累积最高剂量4.5g,出现典型的精神失常症状,停药后症状即消失。并有报道2例患者应用环丙沙星于4~5天出现精神错乱,活动过度,明显偏执及妄想行为,停药后恢复正常的精神状态。 1.2 癫痫大发作:郑群报道环丙沙星诱致癫痫大发作1例。患者无癫痫病史,静滴环丙沙星于第5天在静滴此药时突然意识丧失、牙关紧闭、两眼上翻、  相似文献   

6.
黄伟 《中外医疗》2011,30(5):114-114
目的整理收集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防止其发生。方法对我院2008年以来收集到的48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表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要涉及11种喹诺酮类药物,以左氧氟沙星最多,主要反应为皮疹、瘙痒等症状。结论适当用药,防止不良反应,停药并对症治疗以逆转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静  陶春平  邓立新 《海南医学》2009,20(10):141-143
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NS)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化学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组织分布广泛,半衰期长,有抗菌后效应,因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已有注射、口服、外用的滴眼液和滴鼻液等多种剂型广泛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由于药物本身特性及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物现象的存在,其常见不良反应时有报道,引起了医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佘俊坤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777-4778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5年至2007年间收集到的171类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占我院ADR总例数的18.24%,共涉及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等8个品种。结论:临床应重视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9.
喹诺团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抗菌药物之一。由于其广谱高效,深受广大医生和患的好评,但随着咦诺团类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其不良反应也屡有报道,现浅析如下,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0.
喹诺团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抗菌药物之一。由于其广谱高效,深受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好评,但随着咦诺团类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其不良反应也屡有报道,现浅析如下,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屈杰  李煜 《当代医学》2013,(24):143-144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西安市北方医院194例住院患者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ADR的类型、临床表现、药物种类,提出相应的合理用药措施。结果 ADR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患者,主要表现在皮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194例ADR患者中,累及中枢神经系统30例,构成比为15.46%;消化系统42例,构成比为21.65%;皮肤反应86例,构成比为44.33%。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的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及帕珠沙星,左氧氟沙星116种,构成比为59.79%;加替沙星38种,构成比为19.59%;帕珠沙星20种,构成比为10.31%。其中以静脉给药为主构成比为81.96%。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临床上应该重视监测,合理用药,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4.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38~58岁作为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年龄段,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发生率主要以神经系统(31%)、消化系统(20%)和循环系统(18%)为主,疫系统(10%)、泌尿系统(6%)和血液系统(4%)发生率较低;38~58岁年龄段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和恢复时间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其他依次为>58岁年龄段、18~37岁年龄段和<18岁年龄段.结论:临床上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考虑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而能更有效地预防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氟喹诺酮类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向红  闻嘉 《中外医疗》2010,29(1):111-111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自从1979年合成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其共同特点是在化学结构7位上连以哌嗪环,6位处又引入了氟原子,从而大大提高了抗菌活性,增宽了抗菌谱。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中均有氟原子,故又称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氟诺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本文主要介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6年间收集到的171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占我院ADR总例数的18.42%,共涉及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等8个品种。结论:临床应重视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规范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从我市ADR中心调阅2013年1月-12月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59份,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例次最多,其次是环丙沙星;静脉滴注不良反应高于口服和静脉注射;年龄≥60岁,药物不良反应率占59.7%,≤60岁占40.3%,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P>0.05。给药时间≤1 d,药物不良反应率占67.3%,明显高于2~5 d和≥6 d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所累及的神经系统居首,占39.6%,其次为皮肤,占22.6%,明显高于其它系统。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必须加强管理和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从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方面讨论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以期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ADR)并讨论应用该类药物的临床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12上报的1 984例ADR,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308例(15.5%),男性138例,女性170例,年龄18-79岁.ADR分类参照WHO方法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结果 喹诺酮类药物引起ADR 308例中,ADR多发生在1d之内,最长28 d;静脉滴注引起占66.9% (206/308),其次是口服占27.9% (86/308).308例ADR主要涉及10种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等. 结论 加强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是促进合理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抗菌谱广、给药方便、疗效肯定、应用广泛的一类化学合成抗菌药。本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包括作用机理、抗菌谱、药动学及临床合理应用进行综述,从人体系统的角度探索其不良反应,以引起临床医生重视,规范使用该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