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卫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现阶段卫生财政投入和卫生财政支付转移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卫生投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卫生财政转移支付的政策建议:制定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远景规划,调整卫生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式,加大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合理划分事权并明确财权,改进并优化卫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而为公立医院发挥公益性提供有力的财政保障。  相似文献   

2.
我国建立卫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际上转移支付的2种主要模型,结合目前我国的卫生财政能力和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认为目前应建立以横向转移支付为主的卫生转移支付模式,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其实施的可能性和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国目前的公立医院公益性财政补偿现状,为完善新医改后的补偿机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当前现状进行剖析。结果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财政补偿存在政府投入不足、不合理、不到位,补偿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结论可通过规划卫生资源、调整医疗收费、推广成本核算等方式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财政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政府财政补偿是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必要手段之一。但1997年以来,政府财政投入逐渐减少,公立医院缺乏必要的预算补助,在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财政投入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公立医院提供公益性服务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以满足公众健康需求作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目的[1]。然而,我国公立医院运转和发展主要靠医疗收费、服务收入自行支配,相当一部分公立医院按照营利性模式运营,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淡化,市场趋利现象显著,引起基本卫生服务可及性下降,卫生服务的适宜性降低,以及服务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2]。其原因有国家投入不足,体制不健全;也存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对公益性认识不足,执行不力的问题。本文就公立医院公益性建设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进行界定,回顾公立医院的改革历程及国内外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探索,确定公益性回归的公立医院改革是必由之路,并讨论了基于公益性回归的公立医院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是坚持我国卫生事业正确发展方向的要求。文章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性质、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从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宏观环境以及内在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回归公益医院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8.
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几点思索与探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前,在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中,95%以上的医疗机构为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是当前我国医疗服务机构的主体。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结合《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对影响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财政补偿机制和资源配置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公立医院公益性遭到忽视的原因。(1)主要是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2)百姓的期望值过高和媒体不良报道等;(3)医疗机构本身趋利行为。提出了加强公立医院强化公益性的策略。(1)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2)公立医院建章立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3)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构建和谐的行医环境。  相似文献   

10.
公益性与积极性的均衡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价值取向。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公益性与积极性失衡的两个历史阶段,新时期将迈入公益性与积极性均衡的新阶段。这对当前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路径依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国的公立医院改革表现出强有力的路径依赖,出现了过度市场化倾向,淡化了机构理应承担的社会职责,阻碍着它的改革。从报酬递增、交易费用和不完全市场3个方面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进行路径依赖分析,由此提出通过加大政府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强调价值回归,适度放松经济性规制、加强社会性规制等方面来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科学、有效、统一的以公益性为中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按照重要性、敏感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利用专家咨询法,综合考虑实际工作情况选择评价指标,以权值因子判断表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构建评价模型对公立医院绩效进行评价,以内蒙古2010—2012年10所不同类别的公立医院绩效进行验证。结果设计出以"基础条件与发展能力—医疗服务—公益职能—患者满意"为支撑,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5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10所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排序与实际基本相符。结论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导向性,是一种科学、实用、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作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与绩效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中公益性与积极性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供求利益兼容是坚持公益性的本质内涵,人事双赢是调动积极性的本质内涵。公益性和积极性是衡量公立医院发展状态的二级指标,公益性以解决看病贵为主要目标,以实现筹资公平为价值取向,以优化生产关系为中心任务;积极性以解决看病难为主要目标,以提高供给效率为价值取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新医改形势下,公益性和积极性的地位趋向均衡,公益性和积极性的内容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4.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破解这一难题,必须以公益性统领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明确公益性保障的主体和载体,通过战略性调整现有公立医院体系,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乃保障公益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公立医院改革中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的本质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方向。依据否定之否定原理剖析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的形成过程,基于激励相容利益解构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的本质内涵,利用解麻雀的方法剖析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化发展模式的概念内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县级公立医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通过邮寄问卷与实地调研的方法收集数据,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与分析。结果参与山东省第一、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医疗机构中160家(92.5%)进行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但支付方式仍较单一;开展按病种限价付费与按病种定额付费的医院中,病种数量超过50种的分别占26.2%、11.4%;63.8%的医疗机构考核结果与医保支付挂钩等。结论应推行复合型付费方式,增加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克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过程中来自"医、保、患"三方的阻力,发挥支付方式对医疗机构的正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多种途径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医院是实现医疗服务公益性的重要载体。该院将发展高层次医疗技术与支持基层医疗卫生相结合,建立规范化诊疗流程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相结合,提供指导性医疗技术与开展慈善惠民活动相结合,突发性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与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相结合,在公立医院公益性方面做了诸多探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需要加大政府投资,但把握投资方向更为重要,政府投资于"补需方"胜于"养供方"。卫生服务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政府监管事与愿违,设计合理化制度才能促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理顺卫生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促进卫生资源合理流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9.
公益性和调动均衡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方向。铁三角形医药卫生体制是分析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的体制架构,必须从供给、筹资、监管三者单动和联动的方式架构公益性和积极性的均衡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最佳状态和历史趋势。公益性和积极性均衡是由我国卫生事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符合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产品属性。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医疗卫生体制中的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均面临公益性和积极性的偏重难题和失衡困局,三者均通过架设医患双方激励相容的体制、机制,以实现公益性和积极性的均衡格局,此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