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放射皮肤保护剂对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放射皮肤防护剂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RTOG标准评价两组的急性放射皮肤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在减轻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皮肤防护剂可减轻鼻咽癌放疗期间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赵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185-1187
目的 观察医用射线防护剂奥克喷局部外用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接受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于放疗前及临睡前对照射区皮肤采用奥克喷外喷;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未采用特殊保护措施.以胸壁出现的放疗反应及用药后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克喷局部应用能推迟皮肤反应发生的时间,提高皮肤辐射的耐受性,有效防治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放疗引起的皮肤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贝优芬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贝优芬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Ⅲ~Ⅳ期初治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放疗开始使用贝优芬保护,对照组30例出现皮肤瘙痒时给予冰片滑石粉保护,两组病例均在放疗前常规做好皮肤自我保护的健康教育,根据RTOG关于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观察Ⅱ级及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时间,比较分析照射剂量对皮肤损伤的程度。结果实验组Ⅱ级及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20.0%(6/30),对照组86.7%(26/30),X^2=26.8,P〈0.01;在照射剂量40Gy以下I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时间实验组迟于对照组:实验组30.0%(9/30),对照组90.0%(27/30),X^2=22.5,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优芬有效降低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程度。  相似文献   

4.
将124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60例使用放射治疗防护剂涂抹为观察组;64例只作常规的健康教育为对照组。观察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预防和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皮肤反应发生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放射治疗防护剂提高了皮肤对辐射的耐受程度.减轻了皮肤损伤程度,降低了严重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将120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每天放疗前于照射野涂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1次,直至放疗疗程结束;对照组60例,按常规皮肤护理。结果两组皮肤反应发生率均为100%,但严重程度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能显著降低皮肤放射反应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全春桃 《海南医学》2013,24(12):1861-1863
目的总结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接受放疗的8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1例采用参与式护理加赛肤润涂敷;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加医用射线防护喷剂,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局部皮肤发生损伤时间在31d之后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局部皮肤损伤分级达到Ⅲ级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赛肤润涂敷联合参与式护理能有效预防、减轻肿瘤放疗所致的局部皮肤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医用射线防护剂对头颈部鳞癌患者颈部皮肤放射性损伤的防护效果。方法65例实施调强放疗的头颈部鳞状 细胞癌初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32例,对其进行常规皮肤护理指导;试验组33例,除常规护理外,每日使用医用射 线防护剂3~5次,直至放疗结束后1周。结果对照组发生严重皮肤黏膜放射性损伤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可明显延缓颈部皮肤的放射性损伤,试验组患者放疗结束后皮肤损伤的愈合更快(P<0.05)。结论医用射线防护剂能有 效地降低放射性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维生素E丙三醇悬浮液对放射治疗患者皮肤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0例行放射治疗的患者,依据皮肤防护剂的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维生素E+丙三醇+纯净水;对照组(100例):三乙醇胺乳膏(比亚芬)。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防护效果。结果两组皮肤损伤均以轻度(Ⅰ或Ⅱ度)为主,研究组与对照组Ⅲ度皮损发生率分别为10.0%、15.0%。两组皮肤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E丙三醇悬浮液在肿瘤放疗中对皮肤损伤的防护效果与比亚芬相当,且性价比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克喷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皮肤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随机将8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不涂任何药物,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开始放疗至放疗结束后2周给予照射野皮肤外喷奥克喷,观察两组放射野皮肤损伤的程度及发生率、时间。结果观察组发生皮肤1级损伤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2、3、4级皮肤损伤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发生皮肤损伤的时间延迟(P0.01)。结论奥克喷可以有效预防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皮肤损伤,且能延迟其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三乙醇胺在鼻咽癌在鼻咽癌放疗中预防和治疗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28例病人在第一次放疗即给予三乙醇胺用药预防,27例在出现皮肤反应后予三乙醇胺用药治疗。结果 预防组皮肤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 放疗早期使用三乙醇胺可提高皮肤耐受性,使皮肤放疗反应出现晚、程度轻,能较好的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软聚硅酮泡沫敷料美皮康和康复新液对接受放射治疗鼻咽喉癌病人颈部皮肤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对病人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放射治疗鼻咽癌病人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康复新液组)和观察组(美皮康组),各27例,于放射治疗2 d前给予对照组康复新液、观察组美皮康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颈部皮肤损伤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创面比例和干预前后的SDS评分、SAS评分。结果2组病人颈部皮肤损伤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颈部皮肤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1),愈合创面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前,2组病人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新型软聚硅酮泡沫敷料美皮康能明显减轻鼻咽喉癌放射治疗所致的颈部皮肤损伤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同时可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中药含服及认知行为干预对预防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期间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同期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药含服+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呋喃西林含漱加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口咽炎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含服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中、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症状和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崔瑞洁   《中国医学工程》2010,(2):101-101,103
目的观察金因肽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的保护效果。方法将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皮肤护理基础上,从放疗第1d开始至放疗结束给予金因肽外喷放疗部位。结果观察组放疗皮肤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金因肽保护鼻咽癌患者放射野皮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放疗口腔粘膜反应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以减轻患者的口腔粘膜反应。方法:将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咽癌并接受放疗的初治患者2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9例。研究组在放疗前、中、后采用拟定的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3%碳酸氢钠水溶液含漱。两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方法放疗,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第3周、放疗第7周和放疗结束后2周观察口腔粘膜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前口腔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第3周、放疗第7周和放疗结束后2周口腔粘膜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或延缓患者的口腔粘膜反应,从而达到减少患者因口腔粘膜反应所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剂(奥克喷)联合磺胺嘧啶银乳霜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简称:放疗皮损)的防治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接诊的鼻咽癌首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接受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15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对3组分别施行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Ⅰ组:放疗前,在照射区采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奥克喷,外用。观察Ⅱ组:放疗前,在照射区采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奥克喷,外用。放疗后,在照射区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外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至总疗程结束,比较3组放疗皮损的发生情况(发生率、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及创面愈合情况(愈合时间、愈合率)。 结果 3组放疗皮损的发生率均为100%。3组放疗皮损出现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29,P<0.05),观察Ⅱ组的放疗皮损发生更晚。3组放疗皮损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中严重放疗皮损(Ⅲ~Ⅳ级)的发生率更低。3组放疗皮损经治疗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的临床效果更好。3组放疗皮损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的放疗皮损愈合时间更短。3组已愈合创面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的已愈合创面百分率更高。 结论 对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性皮肤损伤,采用奥克喷联合磺胺嘧啶银,可以更好地减轻放疗皮损,促进放疗皮损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茶多酚软膏治疗颈部急性放射性皮肤炎的疗效。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茶多酚软膏。将接受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的颈部急性放射性溃疡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给予复方茶多酚软膏治疗和常规护理,对照组42例接受烧伤膏安慰性治疗和常规护理,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和愈合时间。结果:10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84.8%,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7.4天,对照组为18.2天,治疗组较对照组皮肤创面平均愈合天数缩短11天,皮肤创面愈合明显加快,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茶多酚软膏可有效促进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伤口愈合,缩短放射性皮肤溃疡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于馨 《当代医学》2021,27(6):66-68
目的探究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肿瘤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健康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缓解率为86.11%,高于对照组的63.90%(P<0.05);治疗前,两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Piper疲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89%(P<0.05)。结论放射治疗配合使用肿瘤放射治疗增敏剂治疗鼻咽癌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健康状况,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氨磷汀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唾腺功能、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32例病理明确的鼻咽鳞癌首次治疗、符合入组条件的随机入放疗 氨磷汀组(A组)与单纯放疗组(B组)。放射治疗为常规分割,鼻咽部肿瘤量65~74Gy,其中A组按体表面积200mg/m~2,在每次放疗前15~30min静脉注射氨磷汀。结果 放疗 氨磷汀组的黏膜反应、口干较单纯放疗组明显下降,唾液量的减少程度较单纯放疗组低。用药组恶心呕吐反应明显,末发现氨磷汀对局部肿瘤消退的影响。结论 氨磷汀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唾腺具有保护作用,对肿瘤消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预防作用。方法:鼻咽癌放疗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3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每3个月测量门齿距离,观察张口困难程度至放疗后1年。结果:2组患者在放疗期间即可发生张口困难,2组患者放疗期间及放疗后3个月张口困难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后6、9和12个月张口困难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发生率,减轻张口困难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