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C肽分泌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①选取行胰岛功能检查的住院患者86例,依出院诊断结果,将其分为两组:仅糖尿病组(DM)、糖尿病肾病组(DN),并将DN分为5期(Ⅰ~Ⅴ期);②比较两组相关因素有无差异并分析DN患者C肽分泌特点;③分析DN分期特点及各期C肽分泌特点.结果 ①DN组和仅DM组相比,性别、年龄、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C肽分泌高峰均延迟,DN组分泌高峰在餐后3h,而仅DM组在餐后2小时;③DN以Ⅲ、Ⅳ期多见,占DN的91.9%,相比而言,Ⅰ、Ⅱ期较少,仅占1.6%;任一期的C肽分泌高峰均在餐后3h;对比各期的C肽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患者的相关因素与仅DM患者相似,当发现DN时,患者肾脏及胰岛功能往往受损较重,但C肽与DN不同分期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小白鼠肾脏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小白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发小白鼠成模后,随机分为三组:糖尿病对照组(DC组)、胰岛素组(IG组)和胰岛素+C肽组(ICG组)。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小白鼠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重/体重,并观察糖尿病小白鼠肾脏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胰岛素+C肽组肾重/体重比值低于糖尿病组(P〈0.05),与胰岛素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胰岛素+C肽组小白鼠肾小球体积明显小于糖尿病组(P〈0.05),与胰岛素组和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糖尿病组明显升高,胰岛素组低于糖尿病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胰岛素+C肽组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C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小白鼠肾脏病变。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调节糖尿病肾病大鼠降钙素相关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降钙素相关肽的调节。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葛根素治疗组。治疗16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降钙素相关肽、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结果①造模组大鼠均出现肾脏功能有损害,②葛根素能改善基本状况,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尿素氮、血肌酐、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降钙素相关肽分泌显著升高。结论葛根素增加降钙素相关肽分泌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C肽(CP)释放试验及其反应曲线类型,在评价糖尿病(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导选择治疗方案等方面的作用。本文对67例正常人和217例DM患者行C肽释放试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P释放试验较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餐后CP峰值≥0.6mmol/L,它可作为DM患者是否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界限,但应结合分析CP释放反应类型以选择调整治疗方案。CP释放试验在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指导分型和选择治疗方案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糖尿病肾病大鼠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小檗碱75、150及300mg.kg-1组、罗格列酮组六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mg.kg-1),成功造模后小檗碱各组及罗格列酮组分别灌胃给予75、150、300mg.kg-1小檗碱以及4mg.kg-1罗格列酮,连续6w后检测大鼠血糖、体重,HE染色检测肾脏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C反应蛋白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血糖与C反应蛋白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各组血糖与C反应蛋白活性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檗碱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和C反应蛋白,减轻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26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β2-m、C肽及尿β2-m联检,结果显示,三者联检能提高肾病诊断阳性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消渴汤方剂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和C肽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消渴汤中药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和C肽水平分泌作用影响。方法 同随机方法将 4 4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和实验组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正常组和Ⅱ型糖悄病模型组大鼠 (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 2 5mg/kg加高脂 ,高热 ,高能量喂养 )。在给予消渴汤后其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血浆中胰岛素和C肽水平变化测定。结果 消渴汤可增强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和C肽分泌 ,对正常大鼠无影响。结论 消渴汤可以促进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和C肽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DDM患者C肽(CP)水平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1993年至1998年在本院住院的IDDM患者共46例,均伴有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用放免法[1]侧定空腹、餐后C肽水平及记录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时间.用SAS软件包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IDDM患者C肽水平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时间里正相关.结论:IDDM患者体内残留C脱水平越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出现超迟.体内C肽可能对IDDM患者病情的发展及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出现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核黄素对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核黄素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收集各组血、尿及肾组织,生化方法检测24h尿蛋白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计算肾脏脏器系数(KW/BW);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组别肾皮质TGF-β1、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1(PAI-1)蛋白质水平;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改变。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比较,核黄素治疗组大鼠尿蛋白量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及血清SOD、CAT活性升高(P0.01),肾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核黄素治疗组肾皮质TGF-β1及PAI-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结论:核黄素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肾组织TGF-β1、PAI-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和其机制。 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NF-κB活性;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肾组织NF-κB、纤粘蛋白(FN)的表达。 结果:糖尿病组PBMCs中NF-κB活性、肾小球中NF-κB和FN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明显抑制NF-κB活化,降低FN表达(P<0.05),减少24 h尿蛋白排泄(P<0.01),改善肾功能指标及肾组织病理学损害。 结论: NF-κB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防治作用,抑制NF-κB的活化和降低血脂可能是他汀类药物发挥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 (AS-IV)对糖尿病肾病(DN)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8只清洁级雄性SD 大鼠分成正常组(10只)、模型组(14只)和AS-IV 干预组(14只),用链脲佐菌素造模,成功后1 周开始治疗,期间每 4周动态观测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治疗12周后处死大鼠取材及采血,取肾皮质行 HE 和Masson染色观察,并检测β 1整合素、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α-actinin-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干预8周末AS-IV 组血糖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干预12周末AS-IV 组与模型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并使因造模引起的β 1整合素、ILK 和α-actinin-4 表达水平的变化产生逆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β 1整合素、ILK 和α-actinin-4 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AS-IV 对DN 肾脏有明显保护作用,能降低血糖和尿白蛋白排泄量,改善足细胞黏附功能,从而延缓DN 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的变化以及消渴颗粒剂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3/4肾切除,腹腔一次性注射STZ复制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将动物分为模型组、消渴颗粒剂治疗组、阳性药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大鼠于注射STZ后1、2、3、4、5周尾尖取血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脂含量。各组大鼠于注射STZ后6周杀检,进行肾脏形态学观察。结果:注射STZ后6周,模型组大鼠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硬化。中药治疗组上述病变明显轻于病理组。注射STZ后第1、2、3、4、5周,模型组血清肌酐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则明显低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注射STZ后1、2、3、4、5周模型组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血清甘油三脂在注射STZ后1、2、3、5周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消渴颗粒剂治疗组和阳性对照药组与模型组同期比较病变明显减轻。空腹血糖和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呈正相关。结论:采用此方法成功地复制了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增高可能引起血脂增高,消渴颗粒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途径之一是降低大鼠血糖、血清胆固醇、血清甘油三脂含量,从而改善肾小球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外层裂孔膜关键蛋白nephr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方法: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测定血糖(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并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球neph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糖尿病组(D组)BG、T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组),肾小球neph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N组,UAER显著高于N组(均P<0.05)。 结论:持续糖脂代谢紊乱显著抑制糖尿病大鼠肾小球neph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完整性,增加UAER,这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W. WU Y. OSHIDA W-P. YANG L. LI I. OHSAWA J. SATO S. IWAO B-L. JOHANSSON J. WAHREN Y. SATO 《Acta physiologica (Oxford, England)》1996,157(2):253-258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C-peptide stimulates glucose transport in isolated skeletal muscl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C-peptide on whole body glucose utilization, streptozotocin (60 mg kg-1) (STZ)-induced diabetic and normal rats were studied using the euglycaemic clamp procedure and continuous infusion of somatostatin (1.0 μg kg-1 min-1) in pentobarbital-anaesthetized rats. Plasma insulin levels during the 6.0- and 30.0-mU kg-1 min-1 insulin infusions rose to 70–90 μU mL-1 and 500–700 μU mL-1, respectively.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s were clamped at 7.5–7.9 mmol L-1 in the diabetic rats and at basal levels or 7.7 mmol L-1 in the non-diabetic (normal) rats. Biosynthetic human C-peptide (0.5 nmol kg-1 min-1) was infused in 12 diabetic and 11 normal rats, resulting in concentrations of 26–41 nmol L-1. The metabolic clearance rate of glucose (MCR) for the diabetic rats receiving C-peptide (12.0±1.0 mL kg-1 min-1) was significantly (P<0.01)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diabetic rats given saline (6.3±0.7 mL kg-1 min-1) or a randomly scrambled C-peptide (7.8±1.3 mL kg-1 min-1) at low-dose insulin infusion but not at the high-dose insulin infusion. In normal rats C-peptide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MCR for glucose. These results thus demonstrate that C-peptide has the capacity to increase glucose utilization in STZ-induced diabetic ra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血清miR-21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糖尿病肾病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对2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25例II型糖尿病患者A[尿微量白蛋白(UmAlb)<1429 mg/L]、25例II型糖尿病患者B(UmAlb>1429 mg/L)、25例糖尿病肾病引发的尿毒症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标本进行总RNA提取,并进行miR-21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血清miR-21相对表达量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评估血清miR-21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miR-2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A组及B组,同时显著高于尿毒症组(均P<001),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iR-21水平与胱抑素C、UmAlb、UmAlb/尿肌酐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P<005)。经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A组、糖尿病B组、糖尿病A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B组+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A组+糖尿病B组中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95%CI:0737~0959)、0896(95%CI:0812~0980)、0782(95%CI:0641~0922)、0838(95%CI:0743~0933)、0796(95%CI:0675~0917)和0808(95%CI:0704~091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720%、720%和880%、720%和840%、760%和770%、760%和820%、700%和860%;在4组人群中诊断糖尿病肾病的AUC为0845(95%CI:0752~0939),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0%和773%。结论:血清miR-21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分子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局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健康雌性清洁级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4、8周处死,应用免疫组化及酶谱分析方法(zymography)观察各组肾组织MMP9的蛋白表达及其活性水平,分析MMP-9与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LN)的相关性.结果 MMP-9在正常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细胞均有阳性表达(4周,26.63%+2.94%;8周,29.86%±0.89%);而糖尿病组随病程延长表达明显减弱(4W,16.11%±2.86%;8周,13.14%±2.68%),MMP-9活性也明显降低(正常组4周110.47±7.12;8周,111.50±6.95;糖尿病组4周82.74±10.92;8周,80.05±12.83),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MP-9活性与Ⅳ型胶原(r=-0.852,-0.795,P<0.01)、LN(r=-0.897,-0.832,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糖尿病肾病时肾组织中MMP-9表达水平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MMP-9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Irb)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及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影响。方法: 将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n=8)和糖尿病厄贝沙坦治疗组(DN+Irb,n=9),与SHR遗传背景相同周龄和体重相当的非高血压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control,n=11)。观察生化指标变化和病理改变情况,以及Irb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和ILK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N组大鼠表现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和蛋白尿;病理上出现系膜基质增生,足细胞数目减少和足细胞损伤;IL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Irb治疗显著降低血压和蛋白尿,抑制足细胞数目减少,减轻足细胞损伤,下调ILK的表达。结论: 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足细胞损伤和ILK表达增加,Irb可能通过下调ILK表达而发挥足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M)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通过体外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实验,观察高糖条件对系膜细胞AM mRN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分泌及细胞外基质(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含量的影响及肾上腺髓质素干预对高糖不良作用的影响。结果: 在高糖条件下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AMmRNA、TGF-β1mRNA表达和AM、TGF-β1分泌较低糖对照组分别增加1.01倍、0.59倍和3.49倍、1.61倍;细胞外基质蛋白LN和Ⅳ型胶原含量分别升高0.95倍和1.13倍。用不同浓度AM(10-7、10-8和10-9 mol/L)干预后,TGF-β1mRNA表达分别下降50%、28%和16.2%,TGF-β1含量分别下降39%、26%和11%;LN含量分别下降53%、45%和18%,Ⅳ型胶原含量分别下降29%、26%和20%。结论: 葡萄糖水平升高是AM表达分泌的剌激因子之一。AM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表达与分泌,进而减少基质蛋白和胶原的过度积聚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