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 的表达水平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15-01~ 2017-12 我院收治的 60 例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作为患儿组,同期选择 60 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新生儿的外周血 PAIg 的表达水平,分析 PAIg 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价值;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采用血小板输注治疗并在治疗后检测 PAIg 的表达水平,分析 PAIg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 PAIgA、PAIgM 及 PAIgG 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 重症组患儿的 PAIgA、PAIgM 及 PAIgG 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患儿( P< 0.05) ; 经治疗后 42 例 ( 70.00%) 患儿有效,18 例( 30.00%) 患儿无效; 治疗前,有效组患儿的 PAIgM、PAIgG 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有效组患儿( P<0.05) ; 有效组患儿的 PAIgA 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0.05) ; 治疗后,有效组患儿的 PAIgA、PAIgM 及 PAIgG 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 ; 而无效组治疗前后 PAIgA、PAIgM 及 PAIgG 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PAIg 的表达水平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同时PAIg M 和 PAIg G 的表达水平与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密切相关,是判定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以血小板计数减少而出现广泛的皮肤、黏膜、内脏等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甚为常见。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ITP病人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结果10例ITP患者治疗后复查PA-IgG、IgM、IgA,其数值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01、P<0.001和P<0.05)。结论观察偶联血小板治疗前后的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 对于ITP的发病机制、诊断、疗效以及预后的判断均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例ITP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比值.结果 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能较好地反映ITP的发病机制,对提高ITP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用~(125)I-SPA测定96例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血小板表面相关IgG(PAIgG)。43例正常人PAIgG为32.9±15.53×10~3IgG/BPC,ITP和Evens综合征病人PAIgG明显增高(151.2±118.9,326.1±230.8×10~3IgG/BPC)。动态测定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5例ITP患者血小板数增高,PAIgG降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SLE,AA,CML等)PAIgG也有增高,提示PAIgG可能在这些疾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对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种疾病患者因免疫紊乱导致血小板减少症时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的变化与血小板数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病人血浆中的PAIgG。结果 PAIgG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阳性率为83%,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率为6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阳性率为43%,脾亢阳性率为45%,骨髓纤维化阳性率为44%,再生障碍性贫血阳性率为25%。结论 多种血小板减少症均存在PAIgG值的升高;PAIgG值与血小板计数成反比;检测PAIgG对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104例ITP患儿以及22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根据治疗结果分为完全反应组、有效组与无效组,所有儿童均进行PA-Ig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104例患儿中,有85例(81.73%)患儿治疗后为完全反应(完全反应组),11例(10.58%)为有效(有效组),其余8例(7.69%)为无效(无效组);观察组PA-IgG、PA-IgM、PA-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反应组PA-IgG、PA-IgM、PA-IgA水平低于有效组与无效组,有效组PA-IgG、PA-IgM、PA-IgA水平低于无效组,不同治疗效果的三组ITP患儿PA-IgG、PA-IgM、PA-Ig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TP患儿PA-Ig水平进行检测有利于临床针对患儿情况进行治疗与早期疗效评估,降低患儿治疗风险,在ITP患儿治疗效果评估中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 (PAIg)是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特别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主要实验指标 ,其阳性率较高。但在某些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亦可出现PAIg增高现象 [1 ] 。而血清血小板抗体 (SPBIg)虽阳性率相对较低 ,但特异性较高。我们 1997年 6月~ 1999年 6月将 PAIg与 SPBIg联合测定 ,可提高本病血小板抗体的检出率 ,有助于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5 0例中男 16例 ,女34例 ,年龄 4~ 6 5岁 ,平均年龄 2 9.3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  相似文献   

9.
苗美娟  汪辉  仝东霞 《黑龙江医学》2009,33(11):828-828,871
目的探讨HIT抗体在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中的诊断价值,使其作为1项有价值的指标,较早诊断HIT,减少HITTS的发生。方法选择2007-02~2007-12间,随机连续观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血管外科应用普通肝素治疗的46例住院患者。结果实验组中HIT抗体阳性例数为21例,对照组HIT抗体阳性例数为2例。实验组中有7例患者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下降范围25%~53.4%),且HIT抗体阳性,该7例患者后经功能性检查确诊为HIT患者。结论HIT抗体检测的实验敏感性较高,且不涉及放射性,操作简单。该方法可在实验室开展,与血小板计数检测结合可对应用肝素的患者进行初筛,防止HITT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AIgG、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含量改变,对37例病儿用固相血小板免疫血清学试验检测PAIgG、抗血小板抗体,结果PAIgG阳性率为91.89%,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78.38%,表明病儿体液免疫异常。对21例患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a、GPⅡb、GPⅢa、GPⅨ、GPIb,结果21例中19例(90.48%)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结果表明血小板膜糖蛋白含量减低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为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探讨有效、安全、经济的IVIg用量。方法回顾分析某院儿科自2005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经不同剂量IVIg治疗的新诊断儿童ITP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IVIg剂量的不同分为三组:小剂量(1.0g/kg)组、中剂量(1.5 g/kg)组、传统剂量(2.0 g/kg)组,分5 d应用。结果共入组病人98例,小、中、传统剂量组分别为30、35、33例。三组总反应率分别为96.67%、97.14%、100%( P=0.996),血小板(PLT )升至3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5、2.3、2.9 d(P=0.35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完全反应率分别为86.67%、88.57%、8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1.000)。结论减低剂量(1.0 g/kg或1.5 g/kg )IV Ig与传统剂量(2.0 g/kg)IVIg比较,疗效相当、不增加慢性转化的风险,且更为经济节约,可被用来治疗新诊断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中的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方法:应用三色免疫荧光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n=30)和对照者(n=30)外周血PAIg水平和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CD3^+、CD3^+CD4^+及CD3^+CD8^+)。结果:ITP患者外周血PAIgG、PAIgM及PAIgA的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ITP患者外周血CI)3^+、CD3^+CD4^+亚群明显减低(P〈0.05),CD3^CD8^+亚群明显升高(P〈0.05),而CD3^+CD4^+/CD3^+CD8^+比值显著减低(P〈0.01)。结论:ITP患者PAIg水平显著增高,且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漂移。此方法简便易行,有助于ITP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校2006届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考试测试资料,检验标准化病人评价的准确度,评价临床知识与临床技能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29名,由临床医师与标准化病人一起为其分别评分,采用SPSS 13.0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结果①标准化病人评分与教师评分之间没有差别。②学生临床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评分之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①本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结果是可靠的。②标准化病人对考试者的评价是比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在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在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8例病毒性肝炎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6例病毒性肝炎血小板正常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PAIg,PAIgG,PAIgA和PAIgM检测。 结果: 48例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患者PAIg, PAIgG水平分别为(34.54±14.54)%,(28.98±14.77)%明显高于36例病毒性肝炎血小板正常患者的(21.12±10.88)%,(16.60±7.83)% (均P<0.001)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21.15±16.15)%,(14.89±9.57)% (均P<0.01)。血小板数与PAIg水平呈负相关(r=-0.446,P<0.01);与PAIgG水平亦呈负相关(r=-0.462,P<0.01)。 结论: PAIg介导的自身免疫机制在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症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及下游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GT孕妇100例(GT组)和健康女性5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淋巴细胞群(CD3+、CD4+、CD16+56+、CD8+、CD19+及CD4+/CD8+比值)和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GT组患者CD3+、CD4+、CD16+56+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和CD19+细胞水平、IL-17和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T的发生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存在密切的联系.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及下游细胞因子对GT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广州医学院临床能力多站考试的实施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广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5、2006、2007年三届临床能力简易型多站毕业考试的实施情况,并通过使用相关、t检验以及内部一致性信度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多站考试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师生的评价。结果表明,该考试能较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临床能力,实施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相关研究,分析其有效性,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CNKI、万方、CBM、Pubmed、Embase、ISI及Cochran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标准评价纳入研究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合描述性分析研究数据。结果①纳入6个随机对照研究,435例低体质量儿、早产儿及婴儿VAP患者,质量一般。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IVIG组死亡率低于非IVIG组[RR=0.33,95%CI(0.18~0.60),P=0.0002];IVIG组血液免疫球蛋白浓度比对照组高3.19 mg/L [MD=3.19,95%CI(3.02~3.37),P<0.05];③IVIG组败血症[RR=0.14,95%CI(0.04~0.51),P=0.003]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RR=0.51,95%CI(0.30~0.88),P=0.02]低于对照。结论 IVIG主要用于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VAP患者,可能提高体液免疫,降低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减少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考核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方法并予以实施,探寻评价全科医师临床能力的新方法。方法2009年7月对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能力进行毕业考核。通过构建OSCE管理框架和设计考核站点(包括考核病例的编写、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临床操作考题的选择以及各站点评分表的编制)来组织和实施此次考核。结果OSCE共设置6个站点,分别为临床资料收集、病历书写、病例分析、操作技能、心电图和X线片的判读。共32名学员参加了OSCE考核,成绩均合格。病历书写的成绩高于临床资料收集(86分比79分,P〈0.05),与病例分析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分比80分,P〉0.05)。X线片判读成绩优于心电图判断和操作技能(分别为99分比95分,99分比90分,均P〈0.01)。结论OSCE考核方式能多方面评价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能力,为全科医师的培训考核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住院医师“三基”培训及考核中的运用及意义。方法将OSCE考核评估系统应用于住院医师“三基”技能考核,并对考核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96.51%的医生认为本次技能培训及考核对临床工作有帮助,98.26%的医生认为本次技能培训及考核能促使自己在临床工作中操作更加规范。结论将OSCE考核评估系统应用于住院医师“三基”技能考核,能提高住院医师临床技能水平,规范其临床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