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相关抗原与肿瘤病理分级及之间的关系,作者应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单克隆抗体(McAb)19A211和M344,对51例(102个)膀胱TCC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51例中包括膀胱TCC1级17例、2级18例、3级16例。结果19A211抗原表达阳性率在1级是82.4%(11/17),2级是77.7%(14/18),3级是37.5%(6/16)。1级阳性表达率与3级相比,P<0.01。2级阳性表达率与3级相比,P<0.05。M344抗原表达阳性率在1级是88.2%(15/17),2级是83.3%(15/18),3级是37.5%(6/16)。1级阳性表达率与3级相比,P<0.01。2级阳性表达率与3级相比,P<0.05。19A211和M344联合应用对51例膀胱TCC进行检测,抗原表达阳性率1级是100%(17/17),2级是88.8%(16/18),3级是68.8%(11/16)。结果表明,McAb19A211、M344适用于膀胱TCC的诊断,特别是有利于1、2级表浅性膀胱TCC。联合应用2种McAb可明显提高检测1、2表浅性膀胱TCC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3.
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相关抗原张海峰,赵忠文,孙宏志FradetYves应用2种膀胱移行细胞癌(TCC)单克隆抗体(McAb)19A211和M344检测膀胱癌相关抗原,旨在观察McAb检测膀胱T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2种McAb联合应用是...  相似文献   

4.
Xin DQ  You R  Ding Y  Liu LQ  Na YQ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0):681-683
目的探讨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对1999年6月至2005年3月间就诊的642例膀胱癌患者行尿液NMP22检测,检测后1周-1个月内行膀胱镜和病理学检查,按病理分级分为3组,G1组为69例(男58例、女11例),G2组为375例(男255例、女120例),G3组为198例(男143例、女55例),比较中位数NMP22浓度。同时,对其中239例患者按病理分期分为3组,PT1组为121例(男76例、女45例),PT2组为65例(男37例、女28例),PT3组为53例(男36例、女17例),比较中位数NMP22浓度。结果G1、G2和G3组之间中位数NMP22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547,P〈0.001);PT1、P12和PT3组之间中位数NMP22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29,P〈0.001)。结论尿NMP22浓度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分期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尿液中膀胱肿瘤抗原(BTA stat)检测诊断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在MEDLINE(1966年1月-2008年6月)、EMBASE(1988年1月-2008年6月)、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2008年6月)、CNKl数字图书馆(1979年1月-2008年6月)进行有关尿BTA stat诊断膀胱癌文献的检索、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MetaDiScl.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研究71篇,排除51篇,符合纳入标准20篇进入Meta分析,涉及研究对象5929例.异质性检验提示存在异质性.按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BTA stat诊断膀胱癌的准确度指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以及诊断优势比等汇总值分别为0.64(95%CI 0.62~0.66)、0.72(95%CI 0.70~0.73)、2.33(95%CI 2.03~2.68)、0.48(95%CI 0.42~0.55)及5.12(95%CI 3.88~6.75).其敏感性随肿瘤病理分级和分期的升高而增加,且初发肿瘤的敏感性高于复发肿瘤.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00,Q*=0.6934. 结论 尿BTA stat检测诊断膀胱肿瘤的准确度中等,可以作为膀胱镜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膀胱肿抗原检测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新方法,对膀胱肿瘤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可以作为膀胱镜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在膀胱肿瘤的诊断和监测随访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血型抗原LewisX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非肿瘤膀胱黏膜组织标本进行LewisX抗原的测定,结果用阳性细胞百分率表示,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LewisX抗原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作用。结果LewisX抗原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为(52.58±22.69)%,在非肿瘤膀胱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24.38±4.97)%,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LewisX的阳性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wisX在膀胱癌中高表达对膀胱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FCM可作为检测LewisX的一种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年龄51~75岁,平均68岁。9例均有肉眼血尿,呈间歇性发作;8例有尿频尿急症状;1例有进行性排尿困难;2例有尿痛。直肠指诊:前列腺增生8例,正常1例。2例质硬并可触及结节者行穿刺活检,均为前列腺低分化腺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示前列腺包膜下低回声结节。PSA阳性5例,阴性2例,未查2例。膀胱镜检查肿瘤0.5 cm×0.5 cm×0.5 cm~3.0 cm×3.5 cm×5.0 cm大小,病理检查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结果2例在术前明确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腺癌,余7例均为膀胱前列腺全切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并前列腺癌根治术,余8例行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病理结果:9例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Ⅰ~Ⅱ级1例,Ⅱ级2例,Ⅱ~Ⅲ级3例,Ⅲ级3例;前列腺腺癌,高分化6例,中分化1例,低分化2例。7例随访2~28个月。2例术后1年内死于转移和并发症,5例无瘤存活时间平均17.5个月。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腺癌是较少见的一种多发性原发癌,包括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临床期前列腺癌及伴发偶发性前列腺癌2种。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癌预后并不差于单纯膀胱癌和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0.
膀胱肿瘤抗原(Blacdder tumor antigen,BTA)是一种16-165kd特异多肽组成的高分子复合物,又称为人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human complement factor H related protein,HCFHrp)。在多项研究当中,针对各级各期膀胱肿瘤患者,灵敏性均优于通常使用的尿细胞学检查,尤其适于低分化与晚期肿瘤患者,对于T2及以上期肿瘤和膀胱原位癌,灵敏性接近100%,BTA灵敏性似乎也高于核基质蛋白22(NMP22),BTA可以应用于膀胱肿瘤早期诊断和随访监测,BTA单克隆抗体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膀胱肿瘤抗原(BTA)检测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新方法,对膀胱肿瘤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可以作为膀胱镜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在膀胱肿瘤的诊断和监测随访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检测敏感性和准确性正在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和增殖细胞抗原(PCNA)的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ELISA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8例TCCB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和PCNA表达情况。结果 TCCB的端粒酶阳性率为86.2%(50/58),不同病理分级或临床分期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PCNA表达强度与分级或分期呈正相关(P<0.05);不同PC-NA表达强度的TCCB样品之间,端粒酶活性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二者呈正相关。结论 TCCB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PCNA表达有较好的协同性,二者联合检测对TCCB的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膀胱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1973年至1991年共收治膀胱鳞状细胞23例,占我院全部782例膀胱肿瘤的2.9%。23例中,20例临床有血尿,其中13例同时伴有膀胱刺激症状。另3例仅有膀胱刺激症状。本组82%肿瘤为B~D期,61%肿瘤为Ⅱ级。17例病理切片,6例见弥漫性嗜酸性白细胞浸润,表明膀胱鳞状细胞癌与感染密切相关。我们强调膀胱多点活检及尿脱落细胞检查对术前诊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15.
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肿瘤微血管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对第Ⅷ因子相关抗原进行表达,并计数肿瘤的微血管(MV)。结果发现,术后复发者MV数明显高于未复发者(P<001),浸润性癌的MV数明显高于浅表性癌(P<001),组织学Ⅲ级高于Ⅰ、Ⅱ级(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MV数显著高于未转移者(P<005)。结果提示以MV为标记的肿瘤血管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期、分级及预后密切相关,肿瘤的增长和转移有赖于肿瘤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膀胱移行细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检测,发现PCNA增殖指数随肿瘤分级的升高而增高,浸润生长肿瘤PCNA增殖指数明显高于乳头状生长者(P<0.001),PCNA高表达组(增殖指数>50%)预后明显差于PCNA低表达组(增殖指数≤50%)。结果表明PCNA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cyclinD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TCC和12例正常膀胱cyclinD1和Ki-67抗原的表达。结果:(1)正常膀胱组织无cyclinD1表达,Ki-67抗原的表达低于TCC(P=0.011)。(2)随着肿瘤分期。分级的增高,cyclinD1阳性率下降(P=0.014,P=0.034);(3)cyclinD1和Ki-67抗原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09,P=0.005)。结论:cyclinD1在TCC的早期起重要作用;Ki-67指数能准确地评估TCC的生物学行为,二者可作为TCC有重要意义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使用尿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和评估预后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 (ELISA)方法检测尿TPS水平 ,包括 76例新确诊BTCC患者、4 2例BTCC复发患者、2 6例BTCC术后随访尿细胞学检查正常患者、2 8例膀胱良性病变患者、4 2例正常对照 ,并与膀胱镜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比较 ,分析尿TPS与膀胱肿瘤发展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尿TPS水平与年龄和性别无关。新确诊组、复发组、术后随访组、良性病变组TPS分别为 (341± 4 0 3)U/L、(2 12± 16 6 )U/L、(16 8± 115 )U/L、(135± 4 8)U/L ,正常对照组为 (81± 37)U/L ,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5 )。以膀胱良性病变 95 %可信值上限值 15 3U/L作为阳性界值 ,诊断新确诊BTCC灵敏度为 85 .5 % ,复发BTCC灵敏度为 4 7.6 %。肿瘤越大、恶性度越高 ,TPS越高 ;在尿细胞学无异常的随访患者中 ,尿TPS >15 3U/L者 6 6 .7% (6 / 9)在 1年内复发。 结论 尿TPS可作为诊断BTCC的瘤标 ,怀疑者应尽早进行膀胱镜检。尿TPS可作为BTCC检查和监测的常规方法 ,但需要与其他方法联用才能够保证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抗原(BTA)对膀胱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以BTA和尿脱落细胞(VUC)对36例膀胱癌进行对比性检测。结果 BTA的敏感性为44.4%,VUC为16.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早期膀胱癌,BTA的敏感性为VUC的6倍,进展期是VUC的2.5倍。BTA的特异性为90%。结论 BTA是一种简便、快速、无创伤性的检测方法,敏感性明显高于VUC,尤其是早期膀胱癌中有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