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鼠感染性创面肉芽组织胶原代谢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肠杆菌诱导的大鼠感染性创面修复过程中创面肉芽组织中蛋白含量、羟脯氨酸含量及胶原合成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切取大鼠背部2.0cm×2.0cm大小皮肤、皮下组织,形成开放性创面,感染组采用含9×108CFU/mL大肠杆菌1mL培养液涂擦创面,术后第3d、第7d、第15d和第22d分别处死感染组和对照组各6只,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和未愈合面积,测定创面肉芽组织中蛋白含量、羟脯氨酸含量和创面I、Ⅲ型胶原含量及比值。结果:大肠杆菌诱导的大鼠感染性创面愈合时间为(21.8±0.2)d,显著长于对照组(19.5±0.75)d(P〈0.01)。感染组在各时间点创面未愈合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创面肉芽组织中蛋白、羟脯氨酸含量和创面I、Ⅲ型胶原含量及其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肠杆菌可能通过影响创面肉芽组织中蛋白含量、羟脯氨酸含量及胶原合成,从而导致感染创面愈合延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硫酸乙酰肝素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糖尿病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18)采用皮下注射0.5ml硫酸乙酰肝素(0.3mg/ml),对照组(n=18)则皮下注射0.5ml生理盐水。两组大鼠麻醉成功后在其背部制作一直径为20 mm的圆形伤口,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通过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两组大鼠伤口肉芽组织厚度和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术后第4、6、8、10、12和14天时实验组伤口愈合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天中性粒细胞相对于对照组较少,肉芽组织无明显水肿;术后7天时中性粒细胞较前减少,伴有局部毛细血管的增生;术后14天时新生肉芽组织基本修复完成,而对照组伤口仍伴有轻度炎症反应。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术后第14天实验组伤口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面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561.4±18.7 vs 685.0±31.6,P=0.00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88.1±19.3 vs 584.2±14.6,P=0.002)。结论硫酸乙酰肝素可能通过增加血管新生和抑制伤口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脐带MSCs(human umbilical cord MSCs,hUCMSCs)在海藻酸盐凝胶支架中的生长特性,探讨hUCMSCs-海藻酸盐敷料修复创面的可行性。方法取人脐带标本体外分离培养hUCMSCs,取第4代细胞与海藻酸钙凝胶支架复合培养(实验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凝胶支架中的生长特征,培养第0、3、6、9天检测细胞上清液VEGF含量并行细胞计数,并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以正常培养hUCMSCs作为对照组。取32只8周龄Balb/c雄性小鼠,制备全层皮肤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n=8);创面分别以hUCMSCs-海藻酸钙凝胶复合物(MSC-凝胶组)、细胞上清液-海藻酸钙凝胶复合物(CS-凝胶组)、10%FBS-海藻酸钙凝胶复合物(FBS-凝胶组)及0.01 mol/L PBS-海藻酸钙凝胶复合物(PBS-凝胶组)修复。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第5、10、15天创面愈合率;于第15天切取创面组织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新生皮肤情况。结果 hUCMSCs在凝胶支架中可生长增殖达1周以上,形似葡萄样;细胞迁移实验示7 d内未见细胞从凝胶支架中迁移出。培养第3天实验组细胞数及VEGF表达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之后逐渐增加,至第9天时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动物实验显示,与FBS-凝胶组及PBS-凝胶组相比,MSC-凝胶组及CS-凝胶组第5、10、15天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增高(P0.05),新生皮肤鳞状上皮、成纤维细胞、皮脂腺及毛细血管均增多,第15天时VEGF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而MSC-凝胶组及CS-凝胶组观察情况相似。结论 hUCMSCs能在海藻酸钙凝胶中持续表达创面愈合所必需的VEGF,hUCMSCs-海藻酸钙凝胶复合物能促进小鼠创面愈合,有望成为理想的创面敷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信号素蛋白Semaphorin 4D(Sema 4D)在小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机 制。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24只Sema 4D基因敲除小鼠分成实验组(Sema 4D给药组)和对照组(PBS 组),同时将12只同窝杂合子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小鼠制备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实验组每个创面 局部皮下隔天注射250 ng(50 μl)Sema 4D蛋白/PBS溶液,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小鼠创面以相同体积 的PBS溶液进行注射,直至创面完全愈合为止。拍照记录创面愈合情况,术后第3、7、13天取创面组织行 HE、MASSON染色及CD34、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实验组第5、7、9、11天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和 正常对照组(P<0.05);对照组第7、9、11天创面面积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实验组创面完全愈合 时间短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5);实验组第7天表皮和真皮新生评分、肉芽组织厚度均优于对照 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13天胶原染色较其他两组排列紧密有序;在血管生成评价方面,实 验组第7、13天CD34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 <0.05)。结论 Sema 4D基因敲除小鼠创面愈合 速度滞后,外源性给予Sema 4D补充后,可通过促进皮肤创面血管化,发挥促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生肌玉红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本研究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两组均于术后第1天起以自制痔疮止痛浸膏溶液坐浴清洗创面,再以碘伏棉球消毒,自制消炎栓纳肛,最后分别用自制生肌玉红膏纱条(观察组)和生理盐水纱条(对照组)覆盖创面,无菌敷料包扎,每日2次;换药后两组均行局部红外线微波理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2.3±2.4)d]明显短于对照组[(15.6±4.2)d],t=2.93,P〈0.05;观察组术后第7、10、13、15、19天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肉芽组织增生较对照组活跃,且渗出及分泌物少。结果表明,生肌玉红膏可以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肛愈宁软膏对大鼠肛周脓肿术后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肛愈宁组和马应龙组,每组32只。制备大鼠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模型,药物干预后,分别于造模后第3、7、10、14d取创面肉芽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在创面愈合早期(3~7d),肛愈宁组毛细血管数量及成纤维细胞数量大于马应龙组(P〈0.05)。结论肛愈宁软膏对肛周脓肿术后模型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联合藻酸盐敷料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6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美洲大蠊提取液和藻酸盐敷料换药,对照1组采用美洲大蠊提取液纱条换药,对照2组采用九华膏纱条换药。观察:(1)术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创面的渗液和疼痛情况。(2)术后第2天、第7天和第21天的创面面积。(3)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术后第2天3组患者创面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第21天创面面积及术后第7天、第14天和21天创面分泌物均少于两个对照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7.46±4.14)d,均优于对照1组的(30.46±3.59)d和对照2组的(31.46±3.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液联合藻酸盐敷料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可减少创面渗液、减轻创面疼痛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AQUACEL-Ag亲水性纤维敷料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49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予AQUACEL-Ag亲水性纤维敷料换药(1次/3 d)和无菌凡士林纱布换药(1次/d),并观察2组患者的换药时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换药次数、创面愈合率及换药时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结果试验组在创面疼痛、愈合时间、创面换药次数及换药时分泌物培养转阴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动态监测创面愈合率:第3 d时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9、15、21 d时试验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本组有限的数据看,AQUACEL-Ag亲水性纤维敷料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型(AT2R)在创面肉芽组织微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探讨其影响新血管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用打孔器在小鼠背部制成直径6.0 m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将24只C57BL/6J小鼠分成两组(n=12):PD123319处理组腹腔注射特异性AT2R阻断剂PD123319(10 mg·kg-1·d-1),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创面形成后第3、5、7、和14天取创面组织标本,每个时间点3只小鼠.另有6只作为正常对照.采用HE染色观察肉芽组织和新血管形成的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局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小鼠皮肤与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局部组织AT2R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小鼠皮肤AT2R在整个表皮层均有阳性表达,在真皮层,AT2R主在微血管内皮细胞,皮肤附件如毛囊、汗腺、皮脂腺有阳性表达.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局部组织AT2R产生逐渐增加,第7天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的面积分别为(9.37±0.53)mm2和(7.15±0.42)mm2,PD123319处理组创面肉芽组织面积分别为(11.51±0.98)mm2和(9.32±0.67)m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23319可随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肉芽组织中VEGFR1的表达和血管形成的组织学评分,在第7天达到峰值,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然后均逐渐下降.结论:在创面愈合过程中,AT2R可能参与创面的愈合及其后期的塑性改建,并通过调节VEGFR1水平影响肉芽组织中微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复方紫归膏促进大鼠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朝晖  谭强  谢利  程林  刘峰  艾儒棣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2):1778-1780
目的:探讨外用中药复方紫归膏(Compound-ZiGui Cream,CZGC)促进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SD大鼠125只,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实验分成A、B、C、D、E共5组,每组25只。A组为模型组,B组为京万红对照组,C、D、E组分别为复方紫归膏高、中、低药物浓度剂量组。分别于伤后3、7、10、14天时间点观测创面愈合率、HE常规染色显微镜下新生肉芽组织厚度及其形态学改变情况,最后观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等。结果:B、C、D、E组第7、10、14天创面愈合率均优于A组(P〈0.01),C、D组第7、10天创面愈合率优于B组(P〈0.05);B组第7、14天创面愈合率较E组优(P〈0.01);B、C、D、E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P〈0.01);C、D组优于B组(P〈0.01);B组和E组间创面愈合时间无差异(P〉0.05)。伤后第7、10天,B、C、D组肉芽组织厚度均较A组厚(P〈0.01),E组第7、14天较A组厚(P〈0.05),B组较E组厚(P〈0.01)。组织病理图像分析,伤后第7天,B、C、D、E组新生毛细血管数、毛细血管总面积、面密度、数密度和周密度较A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或0.01),且C、D组作用优于B组(P〈0.05或0.01)。B组优于E组(P〈0.05)。结论:外用中药复方紫归膏能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其可能机制是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增殖,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京万红软膏促进糖尿病小鼠慢性创面愈合的效果及机制.方法:清洁级、同周龄雄性C57小鼠54只,随机分为京万红软膏组、对照药物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8只.采用连续3 d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60 mg/kg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然后在小鼠背部制作直径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形成第2日开始,京万红软膏组创面涂抹京万红软膏,厚度0.5 cm; 对照药物组创面涂抹相同厚度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剂;空白对照组不给药.3组创面均以凡士林纱布覆盖,每日换药1次.于给药后第3、7、10、17、21天,用塑料透明膜描记创面大小,计算创面愈合率.于给药后第7、17天各组分别随机选取3只小鼠处死,观察创面及创缘2 mm范围内全层皮肤及肉芽组织的大体形态变化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给药后7 d,两药物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均有所升高,但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给药后10、17和21 d,对照药物组创面愈合率[(81.00±0.85)%,(95.00±0.29)%,(97.00±0.37)% ]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7.00±1.35)%,(87.00±1.17)%,(90.00±0.96)%,P〈0.05],而京万红软膏组愈合率[(85.00±1.93)%,(100.00±0)%,(100.00±0)% ]明显高于对照药物组(P〈0.05).治疗17 d京万红软膏组创面全部愈合,而对照药物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治疗后21 d仍未全部愈合.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京万红软膏较对照药物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剂能更早使炎症减轻、创面上皮化,而且表皮细胞复层分化良好,新生胶原排列整齐,创面组织结构恢复正常化明显,显示具有更好的愈合质量.结论:京万红软膏对于糖尿病慢性创面有良好的促进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足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传统VSD技术治疗,治疗组应用改良VSD技术治疗,即在VSD敷料中增加一根冲洗管,经冲洗管每日1次注入呋喃西林500 ml和表皮生长因子30 ml,30 min后关闭冲洗管,开启负压.于治疗10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干扰素γ(IFN-γ)应用于大鼠创面,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成纤维细胞数目,分析IFN—γ对Smad7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127只,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实验分成A、B、C、D、E共5组,每组25只。A组为生理盐水溶剂对照组,B组为IFN—γ 500U/ml溶剂剂量组,C组为IFN—γ 1000U/ml溶剂剂量组,D组为2000U/ml溶剂剂量组,E组为空白组,正常对照组2只,为未损伤的正常大鼠。分别于创伤第3、7、10、14、21日随机选取各组5只大鼠采用过量麻醉处死,剪取创面肉芽组织,分别行HE常规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新生肉芽组织厚度、计数成纤维细胞数。行免疫组化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肉芽组织中Smad7的表达情况。结果:各时间点A、B组肉芽组织厚度较C、D组致密且厚(P〈0.001),E组肉芽组织厚度介于A、B组和C、D组之间,(P〈0.05);200倍光镜下,目测计数成纤维细胞,伤后第3、21天,各组别成纤维细胞数量无差异(P〉0.05),伤后第7、10、14天,A、B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比C、D、E组明显增多(P〈0.001);通过图像分析检测Smad7平均灰度和平均光密度。Smad7在伤后第3天、第14天表达较强,在C、D组中各时相的表达强于A、B、E组(P〈0.001),但c组和D组、A组和B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γ(IFN—γ)可使新生肉芽组织生长缓慢、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延长创面愈合时间,并可使大鼠皮肤创面中Smad7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紫草油纱条在肛瘘术后换药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紫草油纱条换药,对照组单纯采用紫草油纱条换药。比较两组脓腐脱尽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2、7、15天的创面分泌物、创面肉芽生长及创面疼痛积分。结果观察组的脓腐脱尽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2d的创面分泌物、创面肉芽生长及创面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15d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紫草油纱能有效地促进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四肢深二度烧伤创面削痂术后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aFG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四肢深二度创面的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22例)和对照组B(16例)和对照组C(8例),治疗组A:患者削痂术后应用rh-aFGF,对照组B:患者削痂术后不用rh-aFGF,对照组C:患者削痂术后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观察3组创面术后第10、14、18天的愈合率及平均愈合时间,治疗组的不良反应,随访愈合创面瘢痕增生的程度。结果:治疗组A、对照组B、C术后第10天愈合率分别为39.85%±12.01%,22.16%±8.86%,30.12%±8.87%。第14天愈合率分别为81.03%±16.81%,54.62±11.15%,66.21%±12.43%,3组比较显示治疗组A愈合速度更快,优于对照组B(P0.05)及对照组C(P0.05)。3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4.41±2.28)d、(20.32±1.15)d、(17.76±2.14)d,因此治疗组愈合时间最短。治疗组A、对照组B、C术后中重度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12.5%,37.5%。治疗组A水肿、渗出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C(P0.05),脓液评分3组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A瘢痕量表评分、瘢痕面积、平均瘢痕高度分别为5.86±2.05,17.3±10.3,0.6±0.1,对照组B分别为8.12±1.86,33.7±19.5,1.7±0.4;对照组C分别为7.72±2.56,23.4±14.7,0.9±0.3。治疗组A与对照组B、对照组C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四肢深二度烧伤创面削痂术后应用rh-aFGF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减轻瘢痕增生,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速愈乐TM创伤敷料对小型猪感染创面促进愈合和抑菌的作用.方法:以小型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为模型,每只动物用打孔器致伤10个创面,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种菌对照组、水凝胶组、银离子组和速愈乐TM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创面于术后30 min接种1.5×108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0.1 m...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细菌纤维素(BC)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应用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A组)、BC(1∶5)实验(B组)、BC(1∶6)实验(C组)、BC(1∶8)实验(D组)、纳米银对照(E组)、油纱对照(F组),建立兔耳皮肤创面愈合模型,通过不同时间点观察创面愈合的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结果:①形态学观察:实验(B、C、D)组能够有效促进兔耳创面愈合,对照组间疗效并无显著区别;②HE染色:创面愈合期(0~14天)同一时间点,实验组的毛细血管和肉芽组织生长较对照组丰富;③Masson三色法胶原染色:对照(A、E、F)组创面的胶原纤维稍粗大,排列稍紊乱;B、C、D实验组创面的胶原纤维较细,排列较整齐;④免疫组化染色:α-SMA特异性阳性表达的程度为:D组〉B组〉C组〉A组〉E组〉F组。结论:BC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且细菌纤维素(1∶8)组是促进创面愈合的最适敷料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