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181例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58例行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58例患者行手术或内镜下治疗,57例经病理证实,53例病理与术前EUS诊断相符合,准确率92.98%。结论:超声内镜能清楚地显示消化道管壁的5层结构,能够准确判断病变与消化道管壁的关系,指导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斯轶凡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4152-4153
目的通过系统回顾和汇总分析的方法评价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近10年更新时间截止到2012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运用荟萃分析软件RevMan5制成森林图和漏斗图,对10篇研究比较超声内镜和普通内镜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价值的文献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估计。结果 10篇随机对照实验,共1726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荟萃分析的同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同质性较好(χ2=36.27,P<0.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比值比等于0.20,95%CI[0.16,0.24],整体效果检验Z=15.64,P<0.00001,表明超声内镜组与普通内镜组诊断符合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US根据镜下特点和超声声像图可以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基本确诊,显著高于普通内镜的诊断符合率,超声内镜检查诊断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优于普通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检查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331例常规内镜诊断为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部分病例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结果 331例患者中间质瘤165例,其中良性间质瘤147例,恶性间质瘤18例;脂肪瘤5例,息肉66例,异位胰腺46例,囊肿24例,直肠脓肿1例,类癌3例,胃癌7例,结肠癌1例,静脉瘤3例,正常结构5例,管腔外压5例;治疗159例,病理检查110例,超声内镜与病理结果符合者109例,符合率达99.1%.结论 超声内镜检查能清楚地显示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大小、起源、浸润性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在大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接受超声内镜及常规内镜下活检的大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分别作为超声内镜组和常规内镜组,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并计算病理符合率;采集内镜检查后的血清并测定应激激素的含量。结果:超声内镜组的病理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内镜组;超声内镜组患者检查后血清中应激激素NE、E、Cor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常规内镜组。结论:超声内镜用于大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的病理符合率较高且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09至2017-12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经超声内镜检查,且病变性质明确的87例患者的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内镜诊断病变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6.5%、98.0%、85.1%;对病变起源层次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7.9%、98.7%、95.4%。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内镜下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微探头超声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上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103例(2017-03~2019-03),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参照组51例采取微探头超声内镜+内镜黏膜切除术,试验组52例采取微探头超声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分析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住院用时、恢复饮食用时、手术用时、术后下地用时较参照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参照组少(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2%较参照组15.69%低(P0.05)。结论:上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采取微探头超声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提升整体临床效果,且可明显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超声胃镜对食管、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172例食管、胃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超声内镜诊断)和对照组(胃镜诊断)各86例,分析超声内镜检查与胃镜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172例食管、胃隆起性病变患者中,食管黏膜下平滑肌瘤43例、腔外脏器压迫35例、胃息肉32例、胃黏膜下平滑肌瘤21例、食管间质瘤18例、平滑肌肉瘤10例、十二指肠黏膜下平滑肌瘤8例、胃囊肿5例。所有病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观察组诊断率为82.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胃镜诊断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94.64%。结论在食管、胃隆起性病变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胃镜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可准确掌握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大小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对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随访价值。方法:对33例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符合率90.9%,随访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符合率97.0%。结论:超声检查对于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无创、简便、经济,随访超声诊断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检查对胃镜、结肠镜下发现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0例胃镜、结肠镜下提示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行EUS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0例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食管病变129例,胃部病变235例,十二指肠病变29例,结肠病变27例。发生于消化道管壁本身的病变占85.00%(357/420),其中黏膜下肿物占73.10%(307/420),并以间质细胞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最为多见,占60.24%(253/420),消化道壁外压迫及未发现病变者占14.52%(61/420),侵犯消化道的壁外病变2例,占0.48%(2/420)。结论EUS检查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结构,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同时发现结肠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发生率最低,这可能与结肠的黏膜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胆囊隆起性病变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误诊率方法:对187例超声诊断胆囊隆起性病变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符合率和误诊率结果:187例超声诊断胆囊隆起性病变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1.9%,误诊率为8.1%结论:超声诊断胆囊隆起性病变是一种简单、价廉、准确率高、误诊率低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于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胆囊小隆起性病变,其中胆囊息肉24例,腺瘤6例,腺肌增生症5例,胆囊癌(小结节型)2例,观察病灶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分布,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胆囊息肉常多发,基底窄或有蒂,CDFI阴性为主或呈点状、线状;腺瘤单发为主,基底较宽或有蒂,CDFI以点状或线状为主;腺肌增生症单发,基底较宽,CDFI阴性;胆囊癌(小结节型)单发,基底宽,CDFI以分枝状或杂乱型为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胆囊小隆起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国萍 《工企医刊》2006,19(5):27-27
目的:分析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以提高超声诊断率。方法:采用经超声检出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9例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统计并分析。结果:超声对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正确率92%。结论:超声对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进行鉴别需结合CDFI,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脐带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经超声检查诊断的94例胎儿脐带囊肿孕妇临床资料,所有孕妇产前采用LOGIQ 5 Pro及LOGIQ P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记录所有胎儿脐带囊肿的超声检查结果及表现。结果:94例脐带囊肿包括单纯性脐带囊肿72例(单发囊肿58例,多发囊肿14例),囊肿合并其他异常22例;囊肿最大约102mm×97mm×68mm,最小约9mm×7mm×3mm;单纯性脐带囊肿中,位于脐带近胎盘区54例,脐带近胎儿区10例,游离段8例,合并其他异常的脐带囊肿中,位于脐带近胎盘区2例,脐带近胎儿区9例,游离段11例。单纯性脐带囊肿及合并其他异常的脐带囊肿位置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囊肿合并其他异常胎儿类型主要以心脏及血管发育异常(36.36%)、骨骼系统及肢体发育异常(31.82%)、神经系统发育异常(27.27%)占比较高,单脐动脉(18.18%)、羊水量增多(18.18%)、前腹壁畸形(13.64%)、胎儿发育受限(13.64%)、泌尿系统发育异常(9.09%)、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对壶腹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PLG)的诊断、治疗。方法:对B超和病理检测出的胆囊隆起性病变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PLG患者中良性胆囊隆起性病变96例;恶性胆囊隆起性病变4例,病灶大小直径在10mm以上,其中合并结石者3例,其中单发者3例。9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论:B超是诊断PLG最有效的方法。PLG的手术指征是胆囊息肉最大直径〉10mm;病人年龄〉60岁;息肉基底宽或有增大趋势;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炎;胆囊壁局部不规则增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手术指征和疗效。方法 对B超和病理检测出的胆囊隆起性病变 7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固醇息肉直径 <1 0mm为 63 .5 % ,以多个息肉、肿瘤性息肉倾向单发直径≥ 1 0mm为81 % (9/ 1 1 ) ,肿瘤恶变 1例直径为 1 9mm。恶性肿瘤伴有胆囊内结石、胆囊肿块为 30~ 50mm不等。结论 B超是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 ,少数病例术后病理发现。息肉伴有结石者应行手术治疗 ,对多发性胆固醇性息肉有临床症状考虑手术 ,无症状思想顾虑严重者可考虑手术 ,单发腺瘤或炎性息肉主张手术 ,疑有恶性肿瘤者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诊治的74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可疑恶性结节的患者,所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同时将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实施对照.结果:术前超声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癌的检出率86.96%,误诊率为13.04%.患者的性别、结节数目以及血流分型在良性病变之间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的边界、内部回声、形态以及钙化形态等在良恶性之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病变是应用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特别是多发结节及峡部结节影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与胃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确诊的6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和超声内镜检查,分析其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以及超声内镜检查的回声特点,并记录超声内镜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超声内镜检查的符合率为90.00%,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76例病例,回顾分析术前的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为92.1%,特异度90.3%,灵敏度为93.3%。46例恶性占位患者中,37例为实性占位,9例为囊实性占位;30例良性占位患者中,实性占位18例,囊性占位12例。恶性病变患者的动脉血流显示率和血流显示率为91.3%和95.7%,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的73.3%和76.7%(P0.05);两者RI和Vmax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恶性病变患者血流信号分级情况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治疗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患者120例,共计144处病变,比较超声内镜与病理结果。结果 144处病变中,以间质瘤、平滑肌瘤为主,分别占42.36%和38.19%;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性质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747,P 0.05,诊断符合率为83.33%;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来源层次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955,P 0.05,诊断符合率为97.22%。结论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准确判断病变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