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巍  何玉娟 《临床荟萃》2003,18(18):1041-1042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及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心室重构的治疗效应。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6 5例 ,随机分为 3组 :伊贝沙坦组 (2 3例 )、依那普利组 (2 2例 ) ,对照组 (2 0例 ) ,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入院后第 1天、2周、6周、半年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 (LVESVI)、左心室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比值 (E/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的变化 ,并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与入院基础值比较 ,6个月内LVEDVI、LVESVI增加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伊贝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 ,与对照组比较 ,LVEDVI、LVESVI减少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伊贝沙坦组与依那普利组比较 ,LVEDVI、LVESVI值在 6周、半年时减少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依那普利组中咳嗽发生率为 18.2 % ,伊贝沙坦组无一例发生。结论 伊贝沙坦对AMI患者抗左心室重构效应优于依那普利 ,且耐受性好。采用心室容积指数作为左心室重构指标较E/A和LVEF更直观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84例,按梗死部位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43例)和下壁心肌梗死组(41例),两组患者再随机分为螺内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于发病后1周、3个月和6个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观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结果 前壁心肌梗死组:6个月时螺内酯组LVEDD、LVESD、LVEDVI和LVESVI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而LVEF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壁心肌梗死组:两组在治疗6个月时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可进一步防止前壁AMI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发生,对下壁AMI患者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洛沙坦和培哚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塑(LVRM)的治疗效应并进行比较。方法:AMI患者65例,随机分为3组。洛沙坦组22例,培哚普利组22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仅给予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肝素等常规治疗;洛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洛沙坦25mg口服,每日1次;培哚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mg口服,每日1次。分别在入院后第1天、14天、6个月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14天及6个月时LVDd、LVDs较基础值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洛沙坦组与培哚普利组14天及6个月时LVDd、LVDs与基础值比较轻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洛沙坦组与培哚普利组LVDd、LVDs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哚普利组咳嗽发生率18%,洛沙坦组无1例发生副反应。结论:洛沙坦与培哚普利具有相似的抗左心室重塑的治疗效应,洛沙坦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5例,分为缺血后适应组(n=54)及非缺血后适应组(n=51),分别于入院后24小时、1周、1个月及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心室射血(LVEF)分数.结果 缺血后适应组与非缺血后适应组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左心室容积均减小,LVEF分数升高;术后3个月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63.5±6.5)ml/m2vs(67.2±6.3)ml/m2,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30.3±3.6)ml/m2vs(34.3±4.1)ml/m2,左心室射血分数(0.53±0.02)%vs(0.5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后适应对AMI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2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组各63例。治疗2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6min步行试验。结果:治疗4周后,AMI再闭塞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LVEDVI、LVESV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min步行试验治疗组较对照组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5)。结论:葛根素有利于防治AMI早期左室重塑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前壁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情况及其与近期(3个月)预后的关系,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入选病例65例按有无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分为再灌注心律失常(A)纽28例、无再灌注心律失常(B)组37例。术后3个月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统计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及主要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LVEF值、左心室容积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要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术申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对近期预后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君  傅向华  薛玲  吴伟力  李世强  谷新顺 《临床荟萃》2010,25(20):1779-1782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结合导管法左心室造影(LVG)心室容积、压力及形态的变化,探讨cTnI在AMI后急性室壁瘤(LVA)形成患者血浆中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与LVA形成和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次前壁AMI患者62例,根据入院即刻LVG结果将患者分为LVA形成组29例和无LVA组33例.所有受试者于发病后12小时采血检测cTnI.所有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成后即刻及6个月复查时均行LVG,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未期客积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记分(WMS)、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随访6个月内主要恶性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LVA形成组自AMI发作至再灌注时间较无LVA组明显延长(9.06±5.23)hVS(6.76±4.27)h(t=2.351,P<0.05)、同时Killip Ⅲ级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A组(27.6%WS 3.0%,x=7.501,P<0.01).LVA形成组血浆cTnI峰值浓度明显高于无LVA组(158.28±15.39)pg/L vs(149.15±14.62)pg/L(t:2.212,P<0.05).PCI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时,无LVA组LVEF、LVESVI、LVEDVI、WMS和LVEDP各参数均优于有LVA形成组(均P<0.05).LVA形成组患者在6个月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A组患者[13(44.8%)vs 4(12.1%),x2=6.732,P<0.01],且cTnI峰值水平与MACE发生率显著相关(r=0.561,P<0.05).结论 血浆cTnI水平在AMI后LVA形成患者中明显高于无LVA者,且与左心室重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密切相关,提示心肌坏死标记物cTnI的大量释放参与了AMI后LVA的形成过程,并影响着AMI后左心室重构和LVA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杨蓉  姚玉娟  张晋  李拥军  姜芳  李勇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12):1070-107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替米沙坦对左心室重塑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替米沙坦组术后当天开始应用替米沙坦80mg,1次/d,口服;培哚普利组给予培哚普利4mg,1次/d,口服。连续服药12周。检测心脏超声指标和血AngⅡ、醛固酮、TNF-α的水平。结果替米沙坦组与培哚普利组相比,醛固酮、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改善,室壁瘤的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发生醛固酮逃逸现象。结论替米沙坦能明显改善急诊PCI后的左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左心结构和功能,探讨直接PCI对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发病12-24h的未接受静脉溶栓的61例AMI患者,在发病24h之内行直接PCI术患者31例作为治疗组,未行直接PCI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于心肌梗死后第1个月豚第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整体室壁运动指数(GWMI)和局部室壁运动指数(RWMI)、左心室和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及射血分数(EF)。结果 以上各项指标在第1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在第6个月时治疗组GWMI及RWMI较急性期有明显的改善(P<0.01);对照组的室壁运动则无明显改善(P>0.05);第6个月治疗组室壁运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心肌梗死后第1个月与第6个月自身比较:治疗组LVEDVI及LVESVI无明显增加(P>0.05),但EF明显提高(P<0.01);而对照组LVEDVI及LVESVI均增加(P<0.05),EF值无明显改变(P>0.05)。第6个月后治疗组LVEDVI及LVESVI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而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MI后对于未能溶栓的病例行直接PCI术治疗能抑制心室扩张,改善左心室重塑,而超声心动图评价AMI直接PCI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左室重构(LVR)与内皮功能障碍(ED)的关系.方法 对30例病程6周的AMI患者应用超声分别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梗死区室壁厚度(T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静息状态及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扩张百分率.对各项心内结构指标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Td与EDD呈正相关(r=0.591,P<0.01)、LVESVI与EDD呈负相关(r=-0.414,P<0.05)、LVEF与EDD呈正相关(r=0.493,P<0.01).结论 AMI后早期LVR与ED有关,ED参与了AMI早期LV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赵华丽  郝清卿 《临床荟萃》2007,22(8):551-554
目的探讨再灌注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81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符合CTO病变患者,根据是否对CTO冠状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将患者分为PCI治疗组(37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组(44例);在冠脉造影术后1周和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校正的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评价左室重构情况。结果两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造影后1周时,两组LVEDVI、LVESVI和LVMI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时,PCI治疗组LVEDVI较前降低[(77.67±15.37)ml/m2vs(70.24±9.85)ml/m2(P<0.05)],药物保守治疗组LVEDVI、LVESVI和LVMI均较前有明显升高[LVEDVI(79.98±13.75)ml/m2vs(88.77±15.59)ml/m2,LVESVI(37.55±12.93)ml/m2vs(43.52±12.88)ml/m2,LVMI(108.18±14.51)g/m2vs(118.86±21.60)g/m2(P<0.05或P<0.01)],PCI治疗组较药物保守治疗组LVEDVI、LVESVI、LVMI均有显著降低[LVEDVI(70.24±9.85)ml/m2vs(88.77±15.59)ml/m2,LVESVI(28.62±7.01)ml/m2vs(43.52±12.88)ml/m2,LVMI(102.86±17.44)g/m2vs(118.86±21.60)g/m2(P<0.01)]。结论对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患者,晚期再灌注介入治疗可以阻抑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氯沙坦单用或与培哚普利合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氯沙坦50~100 mg/d或氯沙坦25~50 mg/d加培哚普利2~4 mg/d降压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氯沙坦或氯沙坦加培哚普利均能使LVMI及Fg降低,氯沙坦加培哚普利降低的程度更大,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氯沙坦与培哚普利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且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 T‐proBN P )、基质金属蛋白酶‐9(M M P‐9)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早期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PCI术后4周时92例AMI患者左心室容积增加率的不同,将其分为左室重构组,非左室重构组,并设稳定性冠心病对照组。比较患者NT‐proBNP、MMP‐9水平及其与PCI术后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和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 LVES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等的关系。【结果】AMI患者PCI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和MMP‐9水平较稳定型冠心病对照组明显升高;左室重构组血浆 NT‐proB‐NP、MMP‐9水平持续增高,与非左室重构组在PCI术后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血浆NT‐proB‐NP、MMP‐9水平与LVEDV均呈明显正相关( P <0.01),与LVEF均呈明显负相关( P <0.05)。【结论】AMI患者血浆NT‐proBNP、MMP‐9水平与左室重构指标有相关性,可作为AMI早期左室重构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超声心动图观察早期再灌注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室壁瘤形成的阻抑效应和心脏收缩功能改善作用。方法 发病 12h以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室壁瘤形成患者 98例,随机分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组(36例)、溶栓组(31)例和常规药物治疗组(31例),三组患者均在治疗后 2周、12周、24周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并以体表面积校正为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同时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局部室壁运动指数 (RWMI)、左室质量(LVM),后者与体表面积相除得到左室质量指数(LVMI),评价LVESVI、LVEDVI和心室收缩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治疗后 2周,PCI组和溶栓组各参数优于药物治疗组,治疗后 12周,PCI组LVESVI、LVEDVI低于溶栓组(均P<0. 05),溶栓组各参数优于药物治疗组(均P<0. 05)。PCI组和溶栓组各参数自身前后比较明显改善(均P<0. 05),LVEF较 2周时显著增高(P<0. 05)。治疗后 24周,PCI组LVEDVI、LVESVI仍低于溶栓组(P<0. 05),PCI组和溶栓组各参数均优于药物治疗组 (均P<0. 05),PCI组LVESVI、LVEDVI、RWMI较 2周、12周均减小(均P<0. 05),LVEF较 2周、12周显著增高(均P<0. 05);溶栓组各时段比较与PCI组大致相同。结论 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三维超声左心室容积定量技术测量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及左心室容积的变化,分析其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关系,评价 PCI对 IMR的影响。方法采集87例患者PCI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超声图像,根据二尖瓣反流容积(MRvol)的变化将患者分为 IMR减轻组(Ⅰ组)和非减轻组(Ⅱ组)。分别测量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左心室同步性指标,包括16节段收缩容积达峰时间标准差(Tmsv 16-SD%)和最大时差(Tmsv 16-Dif%)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结果两组患者 PCI术后左心室同步性指标均较术前改善;Ⅰ组患者术后左心室容积指标减小,重构减轻;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参数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左心室容积指标变化值与 MRvol变化值之间呈正相关,左心室同步性参数变化值与 MRvol变化值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PCI可以改善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反映重构过程的左心室容积指数与 IMR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药物对大鼠AMI后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观察氯沙坦、培多普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 (AML)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结扎左冠状动脉法制作AMI模型 ,随机分为 :对照组 (C) ,氯沙坦组 (L) ,培多普利组 (P) ,氯沙坦加培多普利组 (LP) ,假手术组 (S)。术后 3d、 1周和 6周观察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 1)的变化。结果 与S组和 3个用药组比较 ,3个时间点C组的NO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5 ) ,ET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1) ,而 3个用药组之间及与S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氯沙坦、培多普利可以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与心室重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79例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入院第7天及发病6个月时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及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m)、舒张期早期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按6个月时LVEDVI较第7天增加20%为标准分为重构组(18例)与未重构组(61例).结果 重构组患者发病第7天及6个月时Em均显著低于未重构组,P值<0.05.6个月LVEDVI与第7天Em呈负相关,r=-0.426,P<0.001.第7天Em ≤3 cm/s的患者6个月时LVEF显著减低,心室重构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 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发病第7天Em降低与半年后心室重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均给予内科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加服培哚普利,初始剂量2 mg,每日1次,逐渐加至靶剂量4 mg,每日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疗程12周.观察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每搏量、心排血量以及心功能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46.89±8.00)%较治疗前(29.60±11.00)%,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29.20±25.00)ml较治疗前(164.40±31.00)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70.90±32.00)ml较治疗前(95.60±33.00)ml,心排血量(4.32±0.65)L/min较治疗前(2.91±0.56)L/min,每搏量(55.06±13.27)ml较治疗前(37.69±13.62)ml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2组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46.89±8.00)%较对照组(34.70±9.00)%,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研究组(129.20±25.00)ml较对照组(148.20±29.00)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研究组(70.90±32.00)ml较对照组(81.10±31.00)ml,心排血量研究组(4.32±0.65)L/min较对照组(3.14±0.60)L/min,每搏量研究组(55.06 4±13.27)ml较对照组(49.56±14.29)ml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2%(55/59),与对照组的66.1%(39/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CHF疗效好,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血管外科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照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延续护理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持续6个月。比较2组出院前、出院6个月后的心功能指标、健康相关行为评分及再入院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6个月后,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上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I)、B型脑钠肽(BNP)显著下降(P 0. 05),且延续护理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VI、LVEDVI、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出院6个月后,延续护理组疾病知识、营养、药物管理、运动、压力应对评分及吸烟指标较出院前显著改善(P 0. 05),对照组仅疾病知识、运动评分显著上升(P 0. 05),且延续护理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延续性护理组再入院率4. 0%,低于对照组14. 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延续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4. 0%,显著高于对照组72. 0%(P 0. 05)。结论在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恢复心功能、建立健康行为,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及卡托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功能远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 70例前壁AMI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5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培哚普利 (A组 )和卡托普利 (B组 )治疗 ;两组分别在梗死后 4周和 6个月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功能测定。结果 :梗死后 4周两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相似 ;A、B两组 6个月时心功能与 4周时相比均明显好转 (P <0 .0 1或 0 .0 5 ) ;AMI后 6个月时A组心脏收缩功能明显好于B组 (P <0 .0 1)。结论 :AMI患者心功能恢复需较长的时间 ,培哚普利更有利于梗死后心功能的远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