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中药对消化道寄生虫病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乌梅汤对胆道蛔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胆道蛔虫症患者156例,应用乌梅汤(主要由乌梅,黄连,细辛,蜀椒等10味中药组成)进行治疗,其中男125例,女31例,年龄5岁~42岁,其中5岁~15岁者109例,占病例率70%.结果经乌梅汤治疗后,临床症状痊愈14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6%,无效率4%.结论乌梅汤对胆道蛔虫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在临床治疗中一定要根据病情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
左旋咪唑、硝苯吡啶加甘露醇治疗胆道蛔虫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参考赖运庆、候凤英治疗胆道蛔虫的方法,并在其基础上采用左旋咪唑、硝苯毗啶加甘露醇治疗胆道蛔虫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 本组 35例胆道蛔虫患者均为2000年3月至2002年4月住院患者,住院时间6h到7d,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4~71岁,病程2h~5d。上腹痛35例,伴呕吐19例,其中呕出蛔虫1例,合并胆石症5例,黄疸4例,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35例均经B超证实为胆道蛔虫。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654-2,利多卡因混合液作右肩胛下角处封闭治疗胆绞痛的效果.方法1995-12/1997-06间共收治胆绞痛患者100例,男26例,女74例;年龄22岁~63岁;病程10d~12a.其中单纯胆囊炎52例;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32例;胆道蛔虫4例;胆管炎并胆总管扩张12例,有4例并发胆源性胰腺炎,体温38℃~39.5℃.操作时患者端坐双臂下垂,右肩胛下角处消毒,用5mL注射器接7号针头抽取地塞米松10mp/1mL,654-210g/2mL,2%利多卡因至总量5mL于右肩胛下角处刺入遇阻力后稍下滑再进针少许将药液全部注入然后观察效果.结果封闭结束后约5min~10min疼痛明显缓解,轻者经一次封闭后治愈,重者有疼痛再发,但程度轻能忍受,二次封闭后痊愈.全组病例未用杜冷丁、有效率100%,极少副作用,仅1例出现肩部及上肢尺神经分布区麻木感,15min后缓解.结论地塞米松,654-2,利多卡因混合液封闭右肩脚下角有明显缓解胆绞痛及消炎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外科收治的胆道蛔虫症患者215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08例与对照组10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蛔净汤加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连续用药4周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治疗,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病,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经内镜急诊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7~1999年对36例确诊为胆道蛔虫症的患者行内镜急诊取虫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胆道蛔虫症患者36例,男10例,女26例,年龄17~65岁,平均48.4岁。蛔虫部分进入胆道者15例,完全进入者21例。1条蛔虫进入胆道者32例,2条蛔虫进入者4例。二、方法1.药物和器械:常现使用解痉药(如阿托品)和镇痛剂(如强痛定)以减轻胆道痉挛和缓解症状。器械选择侧式十二指肠镜、乳头肌切开刀、圈套器及抓钳(日本奥林巴斯公司)。2.过程:对蛔虫未完全进入胆道者,用圈套器套住虫屋后收紧固定,向下插入内镜,将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远期疗效.方法经内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4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中药组32例,益胃丸10粒,4次/d,服药4wk.西药组30例,服丽珠得乐冲剂110 mg,4次/d,服药4wk;甲硝唑0.4,3次/d,服药10 d;羟氨苄青霉素0.5,3次/d,服药10 d.中西医结合组32例,中药组+西药组用药,疗程亦同.服药结束后1mo,复查内镜,检测Hp及病理变化,Hp根除者列入观察.每3mo~6mo复查内镜,随访3 a.结果中药组溃疡复发率12.50%(4/32),Hp复发率9.38%(3/32),西药组溃疡复发率Hp复发率均为26.27%(8/30),中西医结合组溃疡复发率Hp复发率均为6.25%(2/32).中药组与西药组Hp与溃疡复发率相比无差异(卡方检验,P=0.250),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卡方检验,P=0.100),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显著(卡方检验,P=0.025).结论中药方剂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与西药三联疗法疗效相似,中西医结合疗法既有很好的Hp根除率,又有很好的溃疡愈合率,Hp和溃疡的复发率也很低,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61年5月至62年4月经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共20例,其中大部分病例是以中药为主治愈的,今作简单介绍如下: 一、西医临床诊断分类:20例按西医临床诊断可分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者共11例(其中并发症有局限性腹膜炎2例例,胆石症2例,胆道蛔虫症1例);急性胆囊炎者9例(其中并发局限性腹膜炎2例,胆道蛔虫症1例)。  相似文献   

8.
临床经验通讯作者李应钦收稿日期1998-03-111对象和方法l.1对象1993-02/1996-10我院住院胆绞痛病例67例,均有明显胆绞痛,伴或不伴右肩区放射痛,有轻度黄疽、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胆囊区有压痛.全部病例经B超协诊.随机分为硝苯毗峻组和阿托品组,两组在就诊前均未曾治疗硝苯毗埃组36例,男15例,女ZI例.年龄18岁~65岁.其中急性单纯性胆囊炎14例,胆石症并胆囊炎13例,胆道蛔虫症6例,胆囊息肉并胆囊炎3例.阿托品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ZI岁~69岁其中急性单纯性胆囊炎13例,胆石症并胆囊炎12例,胆道蛔虫症3例,…  相似文献   

9.
1982年12月至1983年5月,印度某医学科学研究所收治的109例胆管、胰腺疾患病例中,40例(36.7%)与蛔虫有关。40例中,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胆管和胰管内见到蛔虫各21和1例,另18例根据下列4方面诊断为疑似胆道蛔虫症:(1)症状与确诊的胆道蛔虫症近似;(2)EROP检查十二指肠内见到蛔虫而胆道内无虫;(3)有效的抗蠕虫治疗后,症状缓解;(4)无其他病因可究。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95年以来共收治了 6 4例胆道蛔虫症患者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6 4例中 ,男 2 8例 ,女 36例 ;年龄最小为 6岁 ,最大 86岁 ;病程最短者为半小时 ,最长者 1周 ;单纯性胆道蛔虫症 5 9例 ,合并感染者 5例 ;临床表现以胃脘及右胁部剧烈疼痛 ,痛引前心及右肩 ,恶心呕吐或有吐蛔史 ,痛止如常人 ;全部病例均经“B超”确诊。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治疗 以乌梅汤加减。方用 :乌梅 30 g ,细辛 3g ,川椒6g ,干姜 3g ,桂枝 6 g ,熟附子 6g ,黄连 6 g ,黄柏 9g ,槟榔 15g ,川楝子 15 g…  相似文献   

11.
胆道蛔虫症,是农村中常见的疾病。几年来,经西医明确诊断而转中医治疗者共14例,我们以中医辨证原则采用中药治疗收效尚称良好。资料分析及治疗结果本组病例中,儿童5例,农民8例,职工1例。居住本市者4例,农村者10例。14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标准是:心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x光十二指肠造影无蛔虫所见。本组病人中,疗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7天。  相似文献   

12.
例1,女性、70岁,农民。入院当日下午4时许劳动时突然感觉上腹部剧烈疼痛伴胸闷,恶心,经休息上腹痛无缓解且呈持续性疼痛,大汗淋漓。有胆道蛔虫症史20多年,否认心脏病史。B 超显示肝及胆囊声象图无异常,胆总管直径0. 7cm,内有管状结构直径0. 2cm。超声诊断:胆道蛔虫。入院查 SGOT76 U/L,LDH 500U/L。两次心电图检查:房颤伴有Ⅱ°~Ⅲ°房室传导阻滞,频繁室性早搏。Ⅲ导联呈 QS 波伴 ST 段弓背上抬,Ⅱ、Ⅲ、aVF、V_2、 V_5、 T 波倒置明显,诊断为胆道蛔虫症诱发急性非穿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80例胆绞痛病人试用体针、耳穴压迫并用的办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胆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针刺并耳压组(治疗组)及药物治疗组(对照组)。一、治疗组:男24例,女56例,年龄在16~61岁间。其中胆道蛔虫症50例,胆总管结石18例,胆囊切除后综合症12例。接受本组治疗前在院内外接受其它方法治疗者48例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26岁,农民,入院前1周出现脐周疼痛伴腹胀,呕吐胃内容物2次,无腹泻及脓血便,无类似发作史。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来见肝掌及蜘蛛痣,全腹饱满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正常,腹水常规检查示漏出液,外周血、尿、粪便常规均正常。肝脾胆B超检查示:腹水,肝胆脾未见异常。入院第3d排出成团蛔虫数十条,腹痛缓解,第4d腹水消失。诊断肠道蛔虫症,行驱虫治疗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症状先于皮疹出现的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上容易误诊.现将我科近年收治的5例报道分析如下.1 误诊为胆道蛔虫症2例、肠蛔虫症1例例1:女,13岁.因阵发性上腹部疼痛4天入院,病前曾便蛔虫2条.起病后腹部疼痛以剑突下明显,似有“钻顶感”,有时脐周亦痛.体检:痛苦貌,皮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扁蓄治疗胆道蛔虫2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处方:扁蓄(干品)一斤,小儿减半。用法:水煎服(一次煎药1,000毫升,小儿约500毫升左右),最好一次服完。二、疗效观察本组治疗病例均系单纯性胆道蛔虫,无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阵发性钻顶样疼痛,伴呕吐或吐蛔虫史,剑突下压痛明显等。本组20例均用单味扁蓄治疗,不用其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34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复方川芎嗪注射液8 mL和硝酸甘油5 mg~10 mg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0 d.治疗组口服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3 mL,每日1次,连用10 d.结果 治疗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 89.7%,对照组分别为75.0%、6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成人胆道蛔虫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内镜科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例经ERCP诊断、治疗的成人胆道蛔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道蛔虫病患者共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62.7±10.8)岁.居住于农村8例,城乡结合部7例,城镇4例;全部病例均有生食蔬菜、瓜果习惯.19例患者中发现活体蛔虫9例,同时存在胆总管结石4例.胆总管内已死亡蛔虫残体石化10例,同时存在胆总管较大结石5例.全部患者均经内镜成功取出蛔虫和胆总管结石.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3例,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 成人胆道蛔虫病的发病以中老年为主,易并发胆管结石,ERCP是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者统计了195 5~1990年我院收治的5 8例肠蛔虫致急腹症病例资料,其中胆道蛔虫病3 2例,蛔虫性肠梗阻2 4例,蛔虫致急性阑尾炎和蛔虫致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各1例。患者多数为儿童( 7~15岁) ,占70 .69% ( 4 1/ 5 8) ;青壮年( 16~60岁) 15例,占2 5 .86% ;60岁以上2例,占3 .45 %。现将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 胆道蛔虫病3 2例胆道蛔虫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阵发性剧痛,扪诊右上腹部有轻度压痛,B超检查可见胆道扩张,有虫体影像。其中2 9例经用止痛和解除胆道扩约肌痉挛的药物或服用乌梅汤后症状缓解,随即在…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以中药清热解毒 ,攻下化瘀法为主治疗 1 2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2 8例均为住院患者 ,女 82例 ,男46例 ;年龄 2 0~ 5 6岁 ,其中 2 0~ 30岁 32例 ,31~ 40岁 46例 ,41~ 5 0岁 2 8例 ,5 1岁以上者 2 2例。病程 6h~ 2 d。因暴饮、暴食、酗酒、过食生冷物等饮食因素引发者 86例 ;因暴怒、悲伤过度等精神因素引发 1 6例 ;有蛔虫病史 ,发病后呕吐蛔虫者 1 4例 ;因受凉感冒后引发 1 2例。全部患者均表现上腹部饱胀 ,阵发性加剧腹痛及恶心、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