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总结18例经引产、病理及X线检查证实的胎儿腹壁畸形的B超声像图特点,强调了孕期超声检查及早作出畸形诊断,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及畸形胎儿出生率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患者女,2 4岁,已婚。因“孕8个月,自感胎动消失4天”于2 0 0 3年8月1日入院。末次月经2 0 0 2年12月1日,预产期为2 0 0 3年9月8日。于停经2个月时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未用药持续2 0天自然缓解。停经4 0余天时出现发热,体温在37 5℃左右,以下午明显,曾在个体诊所肌注“消炎退热”药物(药名不详) ,约5天后好转。后在内地某医院做B超提示为早孕。孕期无头痛、眼花及双下肢水肿。4天前感胎动消失,未曾诊治,2h前因腹痛在个体诊所行B超检查显示为“死胎”而入院。查体:T 36 5℃,R 19次 分,P 90次 分,BP 110 70 mmHg。一般…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胎儿畸形的声像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对其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发现28例经产后证实为胎儿畸形.结果 超声检查可显示胎儿畸形无脑儿2、脑积水3、脊柱裂1、脑膨出2、消化道闭锁5、脐疝2、内脏外翻2、软骨发育不全2、胎儿水肿综合征2、联体双胎1、胎儿唇裂2、胎儿室间隔缺损1、多囊肾2、肾积水2.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种类繁多,根据胎儿受累系统引起形态学上改变,检查出不同部位特点,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的依据,是产前筛查和诊断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产检的1498位孕妇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检查前统一签署一份"准妈妈告知书",检查过程中逐一做到边做边讲解,让主要家属参观整个检查过程,并将主要切面图像留存于工作站内以备查询。结果1498位孕妇中,检出先天畸形者18例,检出率1.2%,其中漏诊2例,漏诊率1.3%。结论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并给予必要的产科应对,可以有效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孕妇20岁,孕1产0,20周。于我院行产前常规检查。我院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胎头颅骨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侧脑室未见明显扩张,双顶径5.2cm,脊柱呈双排串珠状排列,连续完整,股骨长3.6cm,胎心率约150次/min,胎动好,前壁胎盘,厚2.2cm,成熟度Ⅰ级,最大羊水最暗区约4.8cm。于胎儿脐旁探及范围约4.0cm×2.3cm的肠管样回声,与腹  相似文献   

6.
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颜面部超声显示方法与声像表现,提高产前超声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认识。方法采用立体空间扫查法,对3517例胎儿每例颜面部均进行横切面、矢状切面及冠状切面超声平扫及斜扫。结果产前超声共检出胎儿颜面部畸形26例共27处,总检出率为79.41%,胎儿颜面部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87%、99.88%、86.67%和99.86%。结论熟悉正常胎儿颜面部的各种切面超声声像图并行多切面立体扫查,能提高胎儿颜面部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娄凤鸣 《医药世界》2010,12(1):95-95
1病历摘要 孕妇32岁,孕38周,来我院行产前检查。超声表现:双顶径9.1cm,脊柱连续,股骨长7.0cm,胎心率142次/min,胎盘位于前壁,内可见强光条,羊水深径左上3.1cm,左下2.8cm,  相似文献   

8.
翟立业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98-398
超声检查应用于胎儿畸形产前筛查的历史并不长,受胎儿发育、体位、羊水、孕妇腹部对超声的衰减,以及超声仪器分辨力的影响,产前超声检查技术目前在国内外的临床应用还远未成熟,尤其在国内,胎儿检查在各级医疗机构中的水平参差不齐,有许多方面还在探索之中。在多年从事超声影像诊断的过程中,我逐渐探索出了一套层次分明,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一些肤浅的心得体会在这里向各位老师报告一下,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儿Dandy-Walker畸形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胎儿Dandy-Walker畸形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17例胎儿Dandy-Walker畸形中,6例伴多发畸形,4例伴肾积水,2例伴软骨发育不全,1例单脐动脉,超声检查特异性高,诊断准确率9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胎儿Dandy-Walker畸形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早期超声对胎儿前腹壁异常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超声科行早期胎儿结构筛查的孕妇。按早孕超声筛查规范检查,明确有无胎儿及其附属物的结构异常。结果共检查孕1113+6周孕妇12120例,其中单胎妊娠11664例,双胎妊娠456例,共发现前腹壁异常44例,其中超声诊断腹裂12例,脐带膨出16例,可疑脐带膨出4例,可疑腹裂1例,体蒂异常1例,生理性中肠疝2例,漏诊1例。结论通过孕早期胎儿结构筛查,可以发现大部份腹壁异常者,为进一步产前诊断及产科处理提供依据。但因孕周较小及胎儿发育特殊性,也存在不确定性诊断,需针对性随访观察;可以肯定的是孕早期超声筛查已成为常规产前检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陈卫兰 《中国当代医药》2013,(21):142-143,145
目的总结应用生物补片修复腹壁疝及缺损,防止切口积液、积血及感染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月开展的17例应用生物补片修补腹壁疝及缺损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资料。结果术后15例切口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随访3~18个月,未发现腹壁疝发生或疝复发,无腹壁异物感或慢性疼痛。结论完整、及时、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应用生物补片修补腹壁疝和缺损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声像图表现为腹壁切口处不均质的低回声肿块,28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并经手术病理确诊,超声诊断率高。结论超声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静  张林燕 《中国医药》2012,7(11):1431-1432
目的 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5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B型超声均提示腹壁切口处或下方低回声结节,边界模糊,无完整包膜.病理检查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纤维素及出血成分,含铁血黄素颗粒的浸润等.15例患者均行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1~2年均无复发.结论 典型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不难诊断,术前B型超声或MRI有助于确定病灶范围,明确解剖关系.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完整地切除病灶是防止复发的关键.术后药物辅助治疗可能有助于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4.
孙健  张雪梅  赵颉 《安徽医药》2017,38(1):13-1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西昌市人民医院46例经病理证实为剖宫产术后AWE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AWE诊断准确率为97.83%,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无钙化灶,肿块形态及大小不规则,横纵比≤1,内部不均匀低回声,病灶边界不清晰,CDFI可见内部及外周无或少量血流信号,动脉血流呈“高阻低速”型,肿块大小及回声可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肿块直径<3 cm的潜伏期较短、位置表浅、病灶多呈卵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多无血流或少血流;直径≥3 cm病灶潜伏期较长、位置较深,病灶多为不规则形态,且血流信号较为丰富;直径<3 cm潜伏期(2.52±0.98)年、病灶直径(1.61±0.54)cm、病灶形态不规则(68.75%)、病灶深度(22例腹直肌前鞘及皮下脂肪层,10例腹横筋膜/全层腹壁)、CDFI血流(10例无,19例少量,3例丰富);直径≥3 cm分别为(3.90±1.43)年、(4.35±1.42)cm、89.47%形态不规则、病灶深度(4例腹直肌前鞘及皮下脂肪层,15例腹横筋膜/全层腹壁)、CDFI血流(3例无,8例少量,8例丰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对剖宫产术后AWE做出准确定位及定性诊断,是一种简便可靠的AWE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均无复发。结论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手术史、典型临床表现与妇科及B超检查做出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对病灶范围大且深的病例,应慎重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及术后的正确处理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及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6.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预后。方法分析1987年1月~2008年3月入住我院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随访资料。结果23例患者平均34.5岁,22例有剖宫产史,1例有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史;18例病灶位于皮下脂肪层,1例病灶位于肌层,3例病灶位于筋膜下至腹膜外脂肪,1例从皮下脂肪层深达腹膜并同膀胱粘连;23例患者均表现与月经相关的局部疼痛、包块、或皮下出血;全部患者均均行手术切除病灶,术后无复发。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有剖宫手术史的育龄女性,病灶多位于皮下脂肪层内;表现与月经相关的症状及体征,局部病灶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侯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4):3798-3801
目的总结腹部结内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因腹部淋巴结肿大或腹部包块起病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全部观察对象中,伴腹胀、腹痛24例,下肢浮肿4例,腰背部疼痛5例,腹泻4例,浅表淋巴结肿大12例,伴有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盗汗、发热持续3日达38℃以上者11例。根据AnnArbor分期,I期4例、Ⅱ期5例、Ⅲ期12例、Ⅳ期26例,3例未分期。实验室检查:16例B2微球蛋白升高,2l例乳酸脱氢酶升高,15例血沉加快,3例结核菌素实验阳性。单发包块型占34.0%(17/50),大于10cm的巨型包块11例,17例单发包块型患者包块位置均位于腹膜后或肠系膜根部。结论超声诊断有利于早期诊断腹部结内淋巴瘤,总结受累病灶的特征及临床表现可为该病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腹壁脓肿的误诊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治的16例腹壁脓肿误诊病例.结果 误诊腹部肿块8例,胆囊炎2例,肝脓肿1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腹壁纤维瘤3例.结论 仔细的体检,警惕腹壁脓肿的可能,从而避免误诊.穿刺术能提高腹壁脓肿的早期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童瑜 《中国当代医药》2015,(7):66-67,70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与非固定两种方式的效果。方法将70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按照腹壁固定与否随机分为固定组(n=36)与非固定组(n=34),比较两组透析使用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的腹透液入液时间、出液时间及超滤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非固定组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固定组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固定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非固定组(P<0.05)。结论与非固定方式相比,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方式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15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其CT图像以及临床表现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灶均靠近手术切口处。7例完全位于脂肪层中,5例深达腹直肌,3例达腹膜。CT平扫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灶,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在显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准确位置以及对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