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砭石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砭石疗法;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60例患者治疗前后指令、意识刺激、水平凝视评分均为0分,不参与统计.每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他神经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临床上观察手针配合砭石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均采用手针配合砭石疗法治疗。以上治疗10次为一疗程,患者每天接受治疗1次,连续针刺5天后,休息2天,每疗程结束时进行临床疗效、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变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结果:手针配合砭石疗法总体有效22例,总有效率达73.33%。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MBI评分升高(P均〈0.01)。结论:手针配合砭石疗法可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新砭石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砭石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及腰围指数的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相当(P>0.05)。砭石组治疗后腰围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砭石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与针刺疗法接近,还可以有效地改善腰围指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对中风后遗症以针刺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择取4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针刺疗法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为95.0%,对照组为7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NIHSS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DL(个人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ADL均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以针刺疗法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以使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还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董氏奇穴配合运气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住院顺序将中风后遗症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董氏奇穴配合运气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临床疗效比较、言语功能评定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言语功能评定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定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董氏奇穴配合运气康复疗法能更好的治疗中风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黄沁  罗仁 《新中医》2015,47(7):243-245
目的:观察砭石疗法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亚健康失眠状态人群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砭石疗法,对照组给予归脾丸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月后,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6.67%和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PSQI总分治疗后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砭石疗法在改善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砭石疗法对亚健康失眠状态有确切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通针刺疗法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痰瘀痹阻型风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38例,西药组40例。针刺组采用温通针刺疗法。针刺以病变体表投射部位(头针、夹脊穴)局部取穴及特定腧穴为主,施以温通针刺操作手法。西药组采用口服芬戈莫德及阿米替林。2组均治疗60天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态、焦虑状态评价。结果:针刺组与西药组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态、焦虑状态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前后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态、焦虑状态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针刺疗法组与西药对照组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中疗效相同,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态、焦虑状态有改善。提示温通针刺疗法可应用于改善复发缓解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砭石理督通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砭石理督通阳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对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单项症状体征评分方面,治疗组对颈臂疼痛、颈椎活动度、上肢麻木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砭石理督通阳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焦氏头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接受焦氏头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ADL和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氏头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认知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法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强 《河南中医》2008,28(3):44-4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中药并配合使用针刺疗法。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浅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浅针疗法配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Sunnybrook评分系统评价,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5%;治疗组的痊愈率为40%,高于对照组的15%。两组治疗后患者面部肌肉运动功能改善,H-B分级评分与Sunnybrook系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两组治疗后的H-B分级评分与Sunnybrook系统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浅针疗法配合常规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的症状,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热砭石温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电热砭石温熨疗法,对照组予传统针刺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功能评分、VAS评分、左右椎动脉(LVA/R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流速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①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30/36)和73.33%(22/30);②两组症状和功能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③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热砭石温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眩晕症状和血液动力学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经筋结点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作用与单纯应用Bobath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治疗作用的疗效对比。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经筋结点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时改良Ashworth评级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时,两组患者痉挛程度均减轻,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经筋结点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优于单纯Bobath疗法。针刺经筋结点结合Bobath疗法能有效地改善中风后痉挛状态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降低肌张力,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平(即平稳血压)调(即调整血脂)通(即活血通络)疗法在脑梗死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共计9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来我院就诊。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疗法,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平调通疗法。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一定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平调通疗法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眼针刺结合砭石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砭石治疗组30例,耳压对照组30例,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4.07%,总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分别为42.30%和80.7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砭石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6,(8):1003-1004
目的:分析通窍活血汤联合醒脑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醒脑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接受通窍活血汤联合醒脑针刺疗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30d时,治疗组ADL、NIHSS及BPRS低于对照组,MMSE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治疗中通窍活血汤联合醒脑针刺疗法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巨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中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5例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采取子午流注巨刺法配合康复训练,连续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改善情况(采用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连续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较前均有改善,FMA评分及ADL评分均较前上升,但治疗组两个指标的上升幅度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巨刺法配合康复训练疗法可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热中药砭石腰带疗法干预风寒湿痹型腰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湿痹型腰痛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传统砭石疗法,治疗组采用电热中药砭石腰带疗法。两组在干预前、第1次治疗后、治疗3 d、治疗7 d后,进行患者腰痛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腰痛评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7 d腰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7 d腰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中药砭石腰带疗法治疗腰痛症有较好疗效,可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皮针透刺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中风后遗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4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选用头皮针透刺疗法加普通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12周,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入组时,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透刺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砭石疗法对腰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定时翻身、顺时针按摩腹部、床上蹬腿锻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砭石疗法治疗。结果:对照组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24小时内、24~48小时、49~72小时胃肠功能障碍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砭石疗法对腰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