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童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疾病.王素梅教授对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多元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方法.从八纲辨证、执简驭繁,病因辨证、明确源头,脏腑辨证、首重肝脾,三焦辨证、分期论治,气血津液辨证、独辟蹊径几方面对王教授多元辨治小儿...  相似文献   

2.
介绍王素梅分期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认为肺脾两虚为本病基本病机,将本病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四个阶段以及风邪犯肺证、余邪未尽证、卫表不固证、脾肺两虚证四个证型论治,风邪犯肺者祛风解表宣肺,给予银翘散加减;余邪未尽者清热养阴,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减;卫表不固者固表止汗,给予玉屏风散加减,脾肺两虚者补益肺脾,给予补肺膏方。  相似文献   

3.
咳嗽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发病率高,任何年龄小儿皆可发病.导师王素梅教授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治学严谨,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临证施治,每获良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颇多.现择导师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闫晓云 《中国中医急症》2011,(10):1683-1683
口疮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口腔疾患,以两颊、舌体、上腭、齿龈等处发生黄白色溃疡为特征,如发于口腔两侧者,称为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1]。临床多表现为哭闹、拒乳、口唇干或樱红,年长儿可述口腔内疼痛,可伴口臭、发热,大便干,舌红,苔黄,或舌红少苔。临床多用抗生素、西瓜霜喷剂或锡类散外涂治疗[2]。  相似文献   

5.
6.
多动症(ADHD)是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近几年,其患病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导师王素梅教授在临床中,采用平肝健脾化痰法治疗儿童多动症,颇见疗效。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科较复杂的一种疾病。王素梅教授根据其临床经验,认为此病乃脾虚肝亢、风动痰扰所致,故治疗首重健脾化痰、平肝熄风。  相似文献   

8.
口疮是儿科门诊常见的口腔疾病,小儿尤以实热证为多见。笔者采用韩方林主任自拟新加清胃散治疗小儿口疮实证热证40例,并与同期西医疗法对照,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1998年5月-2000年5月本院门诊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新加清胃散组(治疗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1  相似文献   

9.
陈自佳 《北京中医药》2013,(12):909-910
小儿肺脏娇嫩,卫外力弱,最易被风寒、风热等邪气所伤,生成各种肺系疾病。王素梅教授采用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系疾病时,谨守病凶病机,重视辨证论治。其认为久病者气血不通,津血同源,血滞则津不化,疾病发生机理中必然有“瘀”的存在,故临证擅用活血化瘀之法,在疏风、清热、止咳治疗基础上,结合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及疾病的病因病机配伍活血药物,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唇口之疾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伏火是引起口疮常见原因,脾阳不升与胃火不降是脾胃伏火主要病机。脾胃伏火引起的口疮有虚、实火之分:实火者,多采用清、泻之法论治,方选泻黄散为主;虚火者,多采用升阳泻火法论治,方选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为主。  相似文献   

11.
王永富 《河南中医》2009,29(10):962-963
介绍了袁慧霞教授辨治妇科诸病的思想,既重视补益肝肾法,又兼顾燮理脾胃法,强调依据子宫藏泄之特性、分期论治调理妇科病变,调理妇科月经病变,因人因地因时,辨治有同有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13.
虚实口疮辨治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口疮”,是一种广义的概念,泛指发生于唇、舌、胯、顿等处,表现为口腔糜烂或破清红肿疼痛的病症。祖国医学有“目疮”、“目糜”、口店”之记载,现代医学中属于口腔粘膜疾患。如各种日炎、口腔溃疡等,如疮疹性口炎、复发性目疮、腺周口疮等,皆属于“口疮”之类。临床群治,以辨虚实为要点,从征中辨虚实,联系脏腑经络,方能立法处方、治则从焉。!座火D癌多因素体阴虚,或劳伤过度,阴液亏耗,肾阴不足。水不济火,虚火上炎,蒸灼于口,久则肌膜破溃而发。症见日燥咽干,渴不欲饮,面热唇红,头晕耳鸣,乏力心悸,手足心热,腹…  相似文献   

14.
陈如兰  林威章 《新中医》1991,(9):48-48,47
口疮是指口腔内部粘膜包括内唇、龈、舌、上腭、颊等处粘膜出现黄色或灰白色小疮或溃疡面,单个或多个不等,呈椭圆型,大小  相似文献   

15.
口疮辨治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学刚 《新中医》1995,27(4):14-15
口疮辨治4则胡学刚口疮是在口颊、舌边、上鄂等处,发生淡黄色或灰白色的圆形溃疡,并见红肿疼痛,间或发热的口腔疾患。由于脏腑经脉无不与口舌相关联,且证有虚实,病有久渐,故辨治不可孤立看待,选方用药尤须讲究,兹举验案数则如下。1脾胃积热上炎,凉膈散投之辄效...  相似文献   

16.
介绍刘启泉教授辨治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经验。认为浊毒内蕴为其关键病机,浊毒留恋,损伤正气,致口疮反复发作;病久入络,气血瘀滞,致口疮久溃不敛。治疗时以化浊解毒为要,兼顾口疮形态及发病部位,辨证施治,多措并举,内外同治,配合日常调护,治调相合,疗效满意。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口疮是一种口腔见病,主要表现为唇、颊、舌、齿龈等处粘膜溃疡、疼痛。因其反复发作,此起彼伏,影响饮食,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西医称为“阿弗他溃疡”,对本病的病因认识尚欠清楚,疗效也不理想。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6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谢旭善主任医师是山东省名中医,业医3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跟随谢师学习,受益匪浅,临床常遇口疮患者,谢师认为口疮病虽辨证多端,其病因总以火热居多,清泻火热为第一要法,而火有虚实之分,临证常见心火、脾火、胃火、阴火所致口疮,辨证当详察虚实,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9.
20.
张晓雷 《河北中医》2004,26(7):521-521
顽固性口疮是一种以口颊、舌、牙龈及唇部溃疡糜烂、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患,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中医学称之为口疳、口破、口舌生疮等。在患病过程中,患者痛楚难当,医者治疗时亦颇感棘手。余曾治疗顽固性口疮数例,收效甚佳,现浅谈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