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归-川芎药对不同配比的中医应用数据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当归与川芎不同配伍比例的方剂与疾病科属的关系。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检索出含有当归、川芎的1242首方剂,建立数据库,对其配伍比例、主治疾病以及疾病所属科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含有当归、川芎的1242首方剂中,两者以1∶1配比的方剂出现的频次最多,占总数的68.06%;所治疾病科属以内科和妇科的方剂出现的频率最多,分别为39.53%和39.29%。结论:运用频次统计等数据分析方法,能有效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挖掘整理含丹参-当归的方剂,利用统计软件系统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利用Excel软件分析中药使用频次、频率及丹参-当归配伍特征和主治中医病证频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通过统计共筛选出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390首,频次统计分析发现涉及中药504味,使用频次≥60的中药共22味,除丹参、当归外,核心高频药物为川芎、甘草、白芍、肉桂、地黄、牛膝6味。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中药组合有丹参-当归-川芎、丹参-当归-甘草、丹参-当归-白芍。主治病证涉及105种,频次≥10的中医病证10种,以瘀血疼痛病症、妇科病症为主。通过网络可视化得到治疗月经病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白芍-香附,治疗痹证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肉桂,治疗虚劳病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牛膝-肉桂-防风。结论 与丹参-当归配伍的高频中药为白芍、川芎、肉桂等,优势病证为月经病、痹证和虚劳病,揭示了丹参-当归药对的用药规律,为该药对在临床合理用药及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当归-黄芪药对不同配比的应用数据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当归与黄芪不同配伍比例的方剂与疾病科属的关系。 方法: 从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检索出含有当归、黄芪的2632首方剂,建立数据库,对其配伍比例、主治疾病以及疾病所属科属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含有当归、黄芪的2632首方剂中,两者以1 ∶1配比的方剂出现的频次最多,占总数的49.43%;所治疾病科属以内科和妇科的方剂出现频率最多,分别为47.83%和23.18%。 结论: 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能有效发现中医临床遣方用药过程中药对的应用特点与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真实世界分析当归-川芎配伍在中医临床处方中的应用情况,为解释中药药对内在配伍规律和临床用药所治疾病科属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从某大型三甲中医医院自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医生开具的所有住院处方中,选择同一处方药物组成同时含有"当归"、"川芎"2味中药的所有住院处方,共计8 792首方,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当归-川芎配比、剂量、疾病科属分布等情况。结果表明,当归、川芎以1∶1在临床中使用的频次最多,占42.4%,使用剂量以当归、川芎均为15 g为主,所治疾病科属主要为脑病科和肺病科;当归-川芎1∶1占处方总数的33.3%,其中配比3∶2出现的频次最高,使用剂量以当归15 g、川芎10 g为主,所治疾病科属主要为脑病科;当归-川芎1∶1占处方总数的24.3%,其中配比2∶3出现的频次最高,使用剂量以当归10 g、川芎15 g为主,所治疾病科属主要为脑病科。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中药药对在临床实际应用处方中的配伍及应用特征,能有效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为药对的现代研究提供科学指引和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
香附四物汤的组方结构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香附四物汤组成药物配伍关系;应用关联规则方法Apriori算法分析香附四物汤中药对的组成规律。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对香附四物汤方剂中单味药进行模糊量化处理后,对其组方原则及配伍规律进行探讨分析;从中医方剂数据库中检索出包含香附-延胡索等5个药对治疗痛经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对其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香附四物汤方中的当归、香附和延胡索相似度较高,是本方主要组成单元;在154首治疗痛经的方剂中,香附-当归药对使用频次较高,香附-延胡索药对最常与四物汤配合运用。结论:运用用药频率统计与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能较好地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痛经方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当归芍药散"辛润"的理论价值,探究该方中辛温药物当归、川芎在辛润法中的组方规律。方法:纳入《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当归、川芎"辛润"相关方剂,使用R语言,R-studio软件,进行数据透视,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提取、分析相关方剂的药物频次、药物组合、以及核心药组的关联用药情况。结果:纳入川芎"辛润"方剂共91首,得到22个核心组合及19条关联规则,其中15条规则置信度为1,"白芍=当归","川芎,白芍=当归","茯苓=当归","川芎,茯苓=当归"4条规则的提升度大于1;纳入当归"辛润"方剂共284首,得到25个核心组合及19条规则,置信度均为1。高频次药物主要有理血药、补气药、清热药、祛风药、理气药;核心用药组合有"川芎-当归"(74%),"川芎-甘草"(55%),"川芎-白芍"(48%),"当归-甘草"(46%),"当归-白芍"(42%),"当归-地黄"(36%);高支持度核心药组关联用药常见当归、川芎、芍药、甘草相关配伍。结论:"辛润"治燥方剂当中,当归、川芎重点与补益肝肾、疏肝理血药物同用,常配伍补气健脾、祛风解表药物,体现出"辛润"流津布液治燥法的组方规律;核心用药规律与当归芍药散的配伍特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当归-川芎挥发性成分与其抗子宫痉挛活性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当归-川芎不同配比药对挥发性成分与其抑制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评价当归-川芎不同配比药对挥发性成分的生物效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试验表明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挥发油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效应强弱依次为:当归-川芎(2∶1)>当归-川芎(3∶1)>当归-川芎(1∶1)>当归-川芎(3∶2);GC-MS分析结果表明对离体子宫收缩效应最佳的当归-川芎(2∶1)药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比例关系为:(Z)-ligustilide:(Z)-3-butylidenephthalide:4,5-dihydro-3-butyl-phathalide:(E)-ligustilide:Unknowncompound:8,9-dehydro-Cycloisolongifolene:Neocnidilide:(E)-3-butylidenephthalide(80.75∶4.02∶2.07∶1.66∶0.81∶0.61∶0.53∶0.52)。结论: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挥发性成分抑制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效应强度不同,可能是由于挥发油中各组成成分比例不同引起;挥发油中以内酯类成分为主,提示该类成分可能为抑制子宫收缩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四物汤类方组方特点,探讨四物汤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方法:采用"以药类方"的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检索得到含有当归、地黄、川芎、白芍其中任意3味药物的方剂5842首,建立数据库,采用Apriori算法,研究类方中药物间配伍关系。结果:从支持度来看,当归对白芍、地黄、川芎均为强支持;地黄对白芍、川芎,川芎对白芍,白芍对地黄为较强支持。药物对全方的影响:当归>地黄>白芍>川芎;药对对全方的影响:当归-地黄>当归-白芍>当归-川芎>地黄-川芎>地黄-白芍>川芎-白芍。结论:作为四物汤类方核心的当归、地黄、川芎、白芍4味药中,当归与其它药物的联系最为紧密,表现为四物汤类方的中心环节;当归-地黄药对则为方中的中心药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提供参考。方法:筛选CNKI收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剂,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 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190首,涉及204味中药,活血、益气中药出现频次较高;常用药对36个,频次最高的药对为当归、黄芪,3味中药组合为地龙、当归、黄芪,4味中药组合为川芎、地龙、当归和黄芪。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中,川芎、当归、桃仁、红花、黄芪常配伍应用;演化核心组合48个,新处方11首。结论: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重在益气活血通络,标本并治。按药物的性味归经理论选方用药,以药性温热、味甘辛,归肝、脾经者为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挖掘具有养发育发功效的单味药及高频药物组,便于临床指导用药和配伍。方法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中国方剂数据库,检索具有养发育发功效方剂共计605首。利用Excel 2010对方剂药物进行数据整理、频次统计、药对数据挖掘。结果养发育发方剂单味药统计频次前10名,分别是生地黄、茯苓、当归、熟地黄、人参、牛膝、何首乌、枸杞、甘草、川芎。养发育发药物组前10名药对,分别为人参-茯苓、茯苓-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当归-茯苓、当归-生地黄、枸杞-茯苓、熟地黄-当归、熟地黄-生地黄、牛膝-茯苓、菟丝子-牛膝。结论养发育发功效药物以滋补肝肾、补益气血药物为主,此类药物在治疗头发疾病方面占有很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桃红四物汤为活血养血的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四物汤基础上加上桃仁、红花组成的活血化淤方剂.本文以离体大鼠下肢血管阻力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研究,表明当归、红花、川芎有明显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含有当归、红花、川芎三味药或全用复方的作用最为明显。由此可见,该方剂临床应用于降低下肢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是可取的。本实验不仅从一个侧面说明各单味药的功能,而且对桃红四物汤方剂的组成作了初步探讨,为临床辨证施治,加减用药提供依据。桃红四物汤出于《医宗金鉴》,为治疗妇科血淤月经不调,该方在具有活血、养血的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四物汤基础上加上桃仁、红花成为一种活血化淤的方剂.近几年来国内广泛开展活血化淤法研究,根据组成桃红四物汤的单味药或某些组合经证实红花、当归、川芎均有扩张血管作用,通则不痛,在临床上用以治疗冠心病及外周血管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等,但对整个复方及其组分进行比较分析尚未见报道,本文以动物实验观察复方及其组成对大鼠下肢血管阻力的影响,探索药物的配伍关系,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连-厚朴药对配伍在中医方剂中的应用,揭示其配伍规律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国方剂数据库"检索出含黄连-厚朴药对的方剂475首,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药对的配伍比例、主治疾病及疾病所属科属。结果:475首方剂中,黄连-厚朴以1∶1配比出现频次最多,为215次,占总数45.26%;所治疾病科属以内科出现频次最多,为329次,占总数69.26%;普通感冒及流感以1∶1配比出现频次最多,为10次,占用于治疗普通感冒及流感方剂总数50%。结论:运用频次统计等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中药药对配比及其应用规律,可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含丹参-川芎药对的中成药组方规律,为拓展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和药智数据中包含丹参-川芎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建立数据库,对主治病症、配伍药材、组方归经等频次进行统计,挖掘得到含丹参-川芎方剂的核心药材组合(支持度分别为25、 35、 45,置信度为0.90);选择频次较高的代表性主治疾病冠心病和月经不调进行组方规律分析。通过kmeans算法和回归模拟分析,演化出最佳核心方药组合。结果:共筛选出155首含丹参-川芎药对的方剂,涉及主治疾病8种(频次≥4),包括冠心病、中风、月经不调等;涉及主治证候10种(频次≥5),包括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寒凝血瘀证等;组方主要归肝、心、脾经。常配伍药材17味(频次≥15),包括当归、红花、黄芪及赤芍等;常用药材组合10个(支持度为35,频次> 50),包括川芎-当归、丹参-红花、丹参-川芎-黄芪等。常与丹参-川芎配伍治疗冠心病的核心药材为赤芍、红花和葛根,治疗月经失调的核心药材为当归、香附、白芍、白术;聚类分析后得到8组核心方药。结论:《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和药智数据中...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据挖掘的4种月经病中药方剂用药规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丹妮  王璐  齐琦  陶曼丽  秦路平  严斌俊 《中草药》2018,49(8):1939-1945
以数据驱动方式研究并比较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4种常见月经病中药方剂的配伍规律,以期为相关中药配伍机制研究和复方中药开发提供支持。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月经病的方剂1 761首,采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以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为指标对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对比分析4种月经病方剂中高频药物、配伍规律及核心药物组合。当归、川芎、川芎-当归、白芍-当归、白芍-川芎-当归等药味及药味组合在4种月经病中使用频率均很高,黄芪在崩漏方中使用频率较高,桃仁、大黄、桃仁-当归在闭经方中使用频率较高,香附、香附-当归在痛经方中使用频率较高。治疗月经不调方剂中提升度显著的潜在关联规则为水蛭→虻虫、乳香→没药等,而闭经方剂中则为苏木→红花、虻虫→水蛭等。以数据驱动方式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月经病的方剂进行对比研究,能有效地反映4种月经病用药的异同点,发现潜在的中药配伍规律,并能明确核心中药。  相似文献   

15.
酸枣仁-五味子药对不同配比的中医应用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酸枣仁与五味子不同配伍比例的方剂与疾病科属的关系。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检索出含酸枣仁与五味子的262首方剂,建立数据库,对其配伍比例、主治疾病以及疾病所属科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含有酸枣仁、五味子的262首方剂中,两者剂量以1∶1配比的方剂出现的频次最多,占总数的46.95%;所治疾病科属以内科的方剂出现的频率最高,为66.41%。结论:运用频次统计等数据分析方法,能有效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当归-川芎配伍对小鼠原发性痛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当归-川芎不同配比(1∶0,2∶1,1.5∶1,1∶1,1∶1.5,1∶2,0∶1)、不同制法(水提液、50%醇提液、先水提后95%醇提液)对痛经模型小鼠的影响,初步探讨当归、川芎药对的配伍用方机制。方法:采用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观察药物对小鼠30 min内扭体次数及对子宫匀浆中NO和Ca2+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制法当归、川芎药对,先水提后醇提液作用最强,醇提液次之,水提液最弱;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先水提后醇提液及醇提液的1.5∶1配比作用最强;其不仅能显著降低痛经模型小鼠的扭体次数,而且能显著增加子宫组织内NO含量,降低Ca2+含量。结论:当归-川芎配比用量不同,制法用法不同,对痛经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强度所呈现的趋势不同可能与其所溶出的效应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Apriori算法与系统聚类的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方剂治疗血液病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梳理常用的药物种类,总结药物间的配伍规律和关联规则,为临床血液病治疗的药物组方选择和中成药开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以"血证""虚劳""急劳""温病""热劳"5个病证作为关键词筛选治疗血液病的方剂,同时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采用主题"血液病"与全文"中药"进行高级检索,筛选1979——2019年有关中药治疗血液病的文献。根据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对治疗血液病的中药方剂的高频次中药、配伍规律、核心中药组合、相互关系网络及聚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获得100个方剂和中成药制剂,涉及中药64种,总用药频次772,使用频次≥10的中药有25味,频次最高的5味中药是丹参、人参、党参、黄芪和地黄;治疗血液病的中药药性以温(频次291,37.79%)、寒(频次228,29.61%)为主,药味以甘(频次486,41.82%)、苦(频次362,31.15%)为主;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核心药物组合包括川芎-当归、白芍-当归、熟地黄-当归、桃仁-当归等7个药对组合和桃仁-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当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兰茂学术传人著作《管氏医家十二代秘方选注》虚劳病症的方药配伍特点。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 5),对治疗虚劳方剂进行药物类别、频次、性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其方药配伍特点。结果:全书治疗虚劳的方剂14首,使用中药81味,用药207频次,每首平均用药14. 79味,补虚药使用频次最高,单味药频次最高为茯苓,性味多甘温,归经最多为肾经,白术、茯苓,当归、远志等为核心组合。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9,(5)
目的基于Apriori关联规则研究治疗中风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1 130首治疗中风方剂,采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以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为指标对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中高频中药、配伍规律及核心中药组合。结果治疗中风常用中药类别为解表药、补虚药、祛风湿药,常用中药为防风、川芎、当归、附子、麻黄,最常用的2、3、4味中药组合分别为川芎-防风、川芎-麻黄-防风、川芎-防风-麻黄-人参,提升度较高的潜在关联规则为金箔→朱砂、蝉蜕→僵蚕等。结论以数据挖掘方法结合中风病因病机对治疗中风方剂进行研究时,能较好地反映中医临床用药规律,发现潜在中药配伍规律,并能明确其核心药味,有助于现代中药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含有中医经典药对人参-附子的中医方剂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人参-附子药对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分析其主治疾病频次和用药频次,并分析治疗4种高频疾病的方剂组方规律。结果纳入含有人参-附子药对的方剂1067首,高频主治疾病为厥脱、虚劳、脾虚伤食、中风(脑卒中)等14种(频次≥20),常配伍药物21味(频次≥80),核心配伍药物为当归、肉桂、白术、茯苓、甘草、干姜6味,常用药物组合12组。治疗厥脱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白术、茯苓、甘草3味,常用药物组合6种;治疗虚劳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茯苓、肉桂、甘草、牛膝、白术、五味子、干姜、防风8味,常用药物组合52种;治疗中风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茯苓、肉桂、当归、白术、甘草、干姜、防风、麻黄8味,常用药物组合34种,治疗脾虚伤食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茯苓、当归、白术、陈皮、干姜、肉桂、甘草、木香、厚朴9味,常用药物组合25种。结论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含人参-附子药对方剂的组方规律,对其临床运用具有一定指导价值,为开展相关药物研发提供依据,也可为药对的组方规律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