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掌握竹山县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研究、制定预防控制(防控)对策。方法对竹山县21世纪第1个10年的肺结核病预防控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结果竹山县2001—2010年共报告肺结核3 39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74.01/10万,疫情分布于17个乡镇,四季均有发病。发病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86岁,主要集中于20~59岁年龄组,以农民为主,男性高于女性。大年龄组人群免疫水平低下,由于人群流动使得患者发现率低、边远地区防治能力不足,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即直接督导短程化疗(DOTS)难以全面实施以及艾滋病的流行是现阶段肺结核流行的重要因素。结论进一步加强政府领导,明确经费投入,出台和建立农民工肺结核患者诊疗优惠政策或免费诊疗转入机制,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基层防控能力建设,以提高DOTS受益人群和实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靖县肺结核的发病特点及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10年所有登记、治疗的肺结核病人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全县共登记肺结核患者2 030例,年均报告率59.1/10万,报告率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发病年龄集中在35~64岁和65岁以上;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 DOTS策略实施10年以来,南靖县结核病人的发现、诊断和治疗工作成绩显著,但仍要加大农村肺结核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南昌市过去7年肺结核的流行趋势,进一步探讨结核病的控制措施。方法分析2000—2006年登记的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自2003年开展DOTS策略后,南昌市新登、新发肺结核病例呈上升趋势,痰涂片阳性率逐年提高,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逐年提高,达到85%以上。新发涂阳病人发病年龄高峰后移,呈现老年化的趋势。结论南昌市肺结核病疫情严峻,新发肺结核呈现老年化。近4年来经过应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结核病控制取得显著成效,充分说明DOTS策略是控制结核病流行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丹徒区上党社区结核病发病状况和治疗转归.方法:依据<中国结核病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对2007-2010年的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0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72例,其中痰茵阳性43例,占59.73%;农业人口63例,非农业人口9例;均实行了全程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管理.结论:该...  相似文献   

5.
江北区2004-2008年肺结核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娓  李萍萍 《浙江预防医学》2010,22(2):35-35,37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为有效防控结核病疫情,我区在落实DOTS策略的基础上,实施了体检筛查、免费检查等防治措施。为进一步控制结核病的流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现对江北区2004—2008年肺结核疫情进行分析,为今后制定结核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安徽省2004年实施肺结核病DOTS防治策略效果,为制定下一步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对全省各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上报的2004年中国结核病控制工作季报表进行统计,分析实施DOTS效果。结果实施DOTS县(区)的活动性病人登记率、涂阳病人登记率分别是非DOTS县(区)的4.49倍和8.33倍;初、复治病人治愈率分别提高了14.76个百分点和5.36个百分点。结论实施DOTS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措施。要控制结核病,必需全面实施DOTS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青岛市市南区2004-2010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4-2010年市南区人口资料及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0年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 021例,总发病率为27.67/10万。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段以15~54岁为主,占79.53%;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居多,其次是工人、学生等。结论市南区结核病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需加强对在家待业人员、工人、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管理可疑患者,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与社会对肺结核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章贡区实施DOTS策略结核病防治效果.方法 对章贡区2005~2007年结核病防治工作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章贡区2005-2007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5 443人,查出涂阳病人895例,活动性肺结核病登记率由2002-2004年的9.85/10万上升为75.42/10万,2005-2007年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达87.9%、89.5%、92.6%.结论 章贡区实施DOTS策略结核病防治效果显著.中老年人及男性是今后结核病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9.
迪庆州DOTS策略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2002—2006年迪庆州肺结核病例发现管理情况,总结DOTS策略阶段性效果,为进一步控制结核病疫情提供建议。方法对2002—2006年迪庆州所辖县登记上报结核病统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DOTS策略实施后,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例数成倍增加,痰涂片检查成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手段,纳入管理新涂阳肺结核病人2、3月末痰菌阴转率和治愈率均稳定在较高水平。结论DOTS策略初见成效,结核病传染源得到控制,DOTS策略实施步人规范、持续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江西省吉安市2001~2010年实施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DOTS),贯彻执行《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及防治目标的实现情况,研究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和成功经验与不足,提出今后工作建议.方法 采用国家《规划》监测和评估的调查登记表和指标,对市、县级《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统计、分析.结果 DOTS策略覆盖率从2003年37%至2005年达到100%.2001~2010年累计发现、治疗、督导管理肺结核病人34 316例.涂阳病人新登记率逐年上升,患者转诊到位率为70.65%,追踪到位率为76.69%,总体到位率为93.16%;涂阳病人总治愈率92.35%.2005~2010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从135.97/10万下降至70.01/10万,连续5年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吉安市如期实现了《规划》目标,建立了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机制,降低了发病率,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1.
韦炳辉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81-1982
目的分析2007—2010年青海南部牧业区达日县结核病疫情,为进一步防治结核病和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4年结核病人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共发现结核病人241例,男、女性发病人数分别占60.58%、39.42%。以20~40岁发病比例最高,10岁以下年龄组的发病比例较低。职业中以牧民最高,为83.81%;其次是学生,为10.41%。4年涂阳肺结核分别为23.33%,43.48%,50.0%,53.57%,呈逐年上升趋势。涂阳病人的治愈率由2007年的85.71%上升到2010年的93.33%。结论达日县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使结核病人的诊治和该病的预防控制得到了保证,监测表明,仍需加大对该病防治的投入,以进一步达到控制结核病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阳曲县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疫情变化规律,为制定相应的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阳曲县1955~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阳曲县195542010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28689例,均为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07.27/10万。发病率1957年最高(2138.31/10万),1969年最低(22.43/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2010年回升。1955~1979年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居首位,1980~1999年肠道传染病居首位,2000-2010年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淋病、梅毒。[结论]肺结核、血源和性传播疾病是阳曲县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泗阳县伤寒流行情况,掌握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泗阳县2001~2010年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0年泗阳县累计伤寒发病40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38/10万。年发病率,2007年最高,为0.62/10万。年均发病率,来安社区最高,为0.80/10万;男性为0.40/10万,女性为0.36/10万;0~14岁为0.37/10万,15~34岁为0.46/10万,35~59岁为0.27/10万,≥60岁为0.53/10万。40例病人中,8~11月发病的占70.00%;农民占70.00%,散居儿童占12.50%,学生占12.50%;临床诊断的33例,病原学诊断的7例(伤寒6例,甲型副伤寒1例)。[结论]2001~2010年泗阳县伤寒疫情处于较低水平,病原学诊断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李齐芳  邓肖英  赖海涛 《职业与健康》2011,27(14):1645-1647
目的分析灵山县2004—2009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该县乙型肝炎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2004—2009年灵山县累计报告乙型肝炎3 230例,年平均发病率37.48/10万,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病例以农民最多,占总病例数的66.93%;病例集中在15~60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83.99%;男性病例与女性病例比为3.52∶1,发病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2004—2009年灵山县乙型肝炎发病呈增长趋势,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低,青壮年发病率高。因此,在做好乙肝疫苗免疫规划的同时,要利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利时机,对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提高高危易感人群(青壮年)的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5.
张德友  马琼芬 《职业与健康》2014,(16):2328-2330
目的进一步掌握云南省寻甸县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寻甸县2004--2012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寻甸县2004--2012年累计报告肺结核1063例,其中发病率最高年份为2005年(为29.78/10万),最低为2008年的19.08/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22.52/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17/10万。肺结核发病年龄集中在15—40岁年龄组(61.81%);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65岁以上年龄组(50.00%)。职业构成比最高的为农民(73.94%),最低的为散居儿童(0.28%);死亡病例全部为农民(100%)。结论寻甸县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该县肺结核防治工作,加强疫情监测,进一步降低肺结核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泗洪县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阳华  彭芳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57-2458
目的分析泗洪县2010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县2010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该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2 384例,报告发病率232.76/10万,比2009年下降26.75%,死亡2例,报告死亡率为0.20/10万,病死率为0.08%;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34.34/10万,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98.41/10万;居前5位的传染病为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流行性腮腺炎,占报告发病总数96.94%。结论 2010年该县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2009年大幅度下降,说明该县传染病综合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及肺结核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周兴亮 《职业与健康》2012,28(7):844-845,847
目的分析云南省南华县肺结核患者发病情况,探索其流行特征,为制定南华县结核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华县2005—2010年间的可疑结核病患者2 551例进行描述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共筛查发现肺结核病患者1 270例,平均发病率为88.05/10万,其中2005年发病率最低,为72.12/10万;2009年发病率最高为108.47/10万;2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5,P0.01)。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45~65岁之间,占66.3%;男女发病无差异;职业分布主要为民工,占91.4%;地区分布主要在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地。结论南华县结核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应加强直接督导短程化疗(DOTS)策略的落实,对高发病率地区开展普查,尽可能发现涂阳病例,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是控制结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习水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规律及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10年习水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1~2010年习水县累计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6种、29 507例,年均发病率为436.18/10万;死亡93例,病死率为0.32%。2001~2004年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上升,2005年以后逐年下降。年均发病率(/10万),呼吸道传染病为172.86,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127.99,肠道传染病为77.03,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为5.43,新生儿破伤风为0.49,丙类传染病为52.39;肺结核为160.98,乙型肝炎为106.94,痢疾为58.43,甲肝为10.63,麻疹为9.99,梅毒为8.90,淋病为7.54,流行性腮腺炎为24.38,流行性感冒为21.23,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2.38,艾滋病(包括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为0.58,狂犬病为0.13。[结论]2001~2010年习水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痢疾、淋病是主要病种。  相似文献   

19.
2004~2009年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9年合计报告肝炎病例1 315例,年均发病率为86.77/10万,死亡1例,平均病死率为0.076%。肝炎发病率,2004年为32.75/10万,2005年为56.69/10万,2006年为92.67/10万,2007年为93.54/10万,2008年为101.46/10万,2009年为138.02/10万。年均发病率(/10万),甲肝为2.38,乙肝为75.94,丙肝为7.26,戊肝为0.20,未分型肝炎为0.99;男性为732,女性为583;0~14岁为104,15~34岁为652,35~54岁为388,55~74岁为155,≥75岁为16。年均发病率最高的为巴马镇、甲篆乡、东山乡、凤凰乡、燕洞乡。1 315例肝炎病例中,农民占69.89%,学生占7.22%,流动人口占1.29%。甲肝2、3、9、10月发病较多,乙肝主要在7~12月发病,丙肝高发在2~4月和8~9月,肝炎合计发病高峰在3~4月和7~12月。[结论]巴马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