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尽管已开展多项研究,至今仍难确定那些对基本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情绪稳定剂、抗抑郁药及其他抗精神病药都曾试作辅助治疗,但未取得可喜效果。一项对68名患者进行研究的随机试验发现,在氯氮平基础治疗上加用利哌酮不能明显改善严重精神分裂症症状,利哌酮辅助治疗并不比安慰剂效果好。在第8周末,  相似文献   

2.
氯氮平与哌罗匹隆两种药物均属于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中氯氮平在我国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应用仅次于氯丙嗪[1].有研究证实,哌罗匹隆系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2].为了比较两者临床治疗效果,笔者对收治的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予氯氮平与哌罗匹隆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宇 《中国当代医药》2014,(26):191-193
帕利哌酮缓释片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作用机制是主要通过阻断全部的5-羟色胺2A(5-HT2A)受体和部分多巴胺D2(DA2)受体,进而发挥抗精神病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帕利哌酮缓释片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许多临床研究提示帕利哌酮缓释片可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改善阴性症状和认知损害、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快,且可有效改善对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患者的临床效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面康复提供有效的治疗。近年来的统计观察发现,帕利哌酮缓释片应用于急性期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临床治愈率满意,但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效果如何尚未报道。本院通过对住院或门诊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的观察,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童梓顺 《北方药学》2016,13(5):22-23
目的:探索分析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以及利培酮口服液针对精神分裂症以及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不同作用和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以及分裂样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分组研究,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均实施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研究组实施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将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完成治疗后,研究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以及治疗前(P<0.05),PSP评分均明显超过对照组以及治疗前(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相对接近(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以及分裂样精神病患者选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促进其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齐鲁药事》2007,26(2):81
FDA近日已批准精神分裂症治疗药Invega(帕潘立酮缓释片,paliperidone),该药是一种新型分子实体类药物,是利哌酮(抗精神失常药)的主要活性代谢物,每日口服一次。一项遍及23个国家、大约1665名患者参与的安慰剂控制临床实验表明,Invega不但可以显著改进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而且可以改善个人及社会行为水平(PSP Scale),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较,使用Invega治疗的受试组疗效更佳。推荐剂量为每天3~12ng。Invega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坐立不安、锥体外系症状(运动失调)、心动过速以及嗜睡。Invega属于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这种药物与安慰剂组相比,更容易导致患有伴痴呆精神病的老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帕利哌酮缓释片和氯氮平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对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抽取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接受氯氮平治疗的30例作为参照组,将接受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的30例作为实验组,共治疗8周,以PANSS量表和PSP量表评价2组治疗效果,TESS量表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基线、治疗4周、治疗8周的PANSS评分及总有效率数据比对于参照组患者,p0.05,统计研究意义不存在,实验组患者的治疗4周、治疗8周的PSP评分、提高分和总不良反应数据比对于参照组患者,p0.05,统计研究意义存在。结论:将帕利哌酮缓释片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但其对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服用阿立哌唑片和氯氮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给服氯氮平的患者)30例,对照组(给服氯氮平的患者)30例,在治疗的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应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这3个月的治疗,对照组和研究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普通类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和氯氮平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对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阿立哌唑的疗效没有氯氮平的疗效明显。不良反应方面,服用阿立哌唑的患者也出现了不良反应,但是氯氮平不良反应出现率几乎达到了100%。结论对于普通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与氯氮平疗效差不多,但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氯氮平的治疗效果要远远优于阿立哌唑。不良反应方面,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少,氯氮平不良反应出现的多而且严重。  相似文献   

8.
帕利哌酮为抗精神失常药利哌酮的主要活性代谢物,为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本品是一种完全5-羟色胺(HT)2受体和部分多巴胺D2受体的拮抗剂.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本品能够有效地改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延缓精神分裂症复发以及改善患者睡眠状况.本品由强生公司子公司杨森公司开发,商品名INVEGATM,为帕利哌酮缓释片.2006年12月20日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是2003年以来FDA批准的首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处方药[1].强生公司已向欧盟提出上市申请,目前本品在我国已获药品行政保护.本文从释药系统、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等方面对帕利哌酮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各个阶段认知功能的特点及与精神病病理症状的相关性,并研究帕利哌酮的干预作用。方法运用持续操作测验(CPT)和 Stroop 色词测验对满足入组标准的超高危组、首发组及正常组人群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并运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各组的精神病性症状进行评估;评估认知功能与精神病症状的相关性。对首发组患者采用帕利哌酮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 CPT、Stroop 色词测验及 PANSS 评分。结果3组 CPT 和 Stroop 色词测验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PANSS 总分与 CPT 存在相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CPT 和 Stroop 色词测验得分均明显升高,PANSS 评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认知功能缺损可能对精神分裂症发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疾病的发作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这一缺损;且精神病性症状愈严重,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愈明显。帕利哌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病理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辅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氯氮平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合并帕利哌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FPG、TAG、TC、LDL、PRL、HDL-C以及PRL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6、IL-1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WAIS-RC、PANSS以及LSR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辅助治疗对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积极意义,有效改善代谢及内分泌指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稳定病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可在未来临床治疗加以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徐大利  唐伟 《海峡药学》2012,(10):176-177
目的了解长期单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应用阿立哌唑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9例长期单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应用阿立哌唑治疗6个月后,比较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于联合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而药物不良反应中嗜睡、流涎较前明显改善。结论长期单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应用阿立哌唑后在精神症状改善同时,社会功能亦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9月20日,同时辅助其它检索。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的44项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再分析,重新评价其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①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前后的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46, 95%CI (-12.46,-11.43), P<0.00001]。②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0, 95%CI (-0.35,0.94), P=0.37]。③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OR=0.96, 95%CI (0.76, 1.20), P=0.70]。④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阿立哌唑组优于氯氮平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2.60, 95%CI(2.24,2.96) P<0.00001]。结论: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阿立哌唑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给予帕利哌酮治疗,疗程8周,治疗后用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后第2、4、6、8周的PAN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促进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2月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氯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治疗1、6个月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应用越来越广泛,有逐渐取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趋势,不但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而且作为心境稳定剂治疗情感障碍。本文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概念、治疗阴性症状和较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机制、在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评价等文献进行综述,重点讨论奥氮平、利司哌酮、喹硫平、阿立哌唑、齐哌西酮、氨磺必利和哌罗匹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芮达)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差异。方法:8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或精神分裂样精神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缓释片组(n=42)与利培酮组(n=40)进行4周的治疗和观察,在治疗后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比较两组之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减分率和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分值的差异。结果:PANSS减分率,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在治疗后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末,CGI减分率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P分值,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在治疗后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可以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氯氮平治疗,试验组采用阿立哌唑+小剂量氯氮平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2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总计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试验组各项指标PAN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低于对照组的59.46%(P<0.01)。结论阿立哌唑+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良好,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王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65-1365
目的:了解阿立哌唑替换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氯氮平足量治疗6周疗效好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氯氮平组.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大体评定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和不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阿立哌唑组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服药依从性较高.结论:阿立哌唑替换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服药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评定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经验。方法 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氯氮平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氯氮平治疗,连续治疗2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对患者进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三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因素评分逐渐升高,且阿立哌唑组患者各项评分显著优于氯氮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明显的疗效,且阿立哌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氯氮平,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周慧民  韦德会 《中国药房》2013,(12):1088-1090
目的:观察丁螺环酮与抗精神病药物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理性或药源性焦虑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40例,按疾病类型的不同随机分为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组(A组)和抗精神病药物联用丁螺环酮组(B组)。A组患者用药包括氯丙嗪、氯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B组患者为氯丙嗪、氯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分别与丁螺环酮联用。然后进行各药物的单用和联用两两配对观察,共计4对、8小组,每小组纳入病例30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于入组前和入组后1、2、4、8、12周末各评定1次,对焦虑症状缓解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各个时间点的HAMA和PANSS减分B组均快于A组(P<0.05或P<0.01),B组的抗精神病药物用量也少于A组(P<0.01),但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用药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抗精神病药物与丁螺环酮联合使用可快速缓解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且可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