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雪口灵”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与口腔白念珠菌病的临床研究山西离石县中医院口腔分院(033000)郭兴,李俊玲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杜芙蓉小儿疱疹性口炎与口腔白念珠菌病是口腔粘膜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多发于小儿。我们以中西医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黄氏祛腐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的疗效。方法将253例疱疹性口炎患儿分为联合组127例和单一组126例。单一组患儿单纯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而联合组患儿则在单一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加用黄氏祛腐散以联合治疗,待治疗5天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16%与单一组患儿的7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黄氏祛腐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为静脉注射中成药的同时配合外喷中药制剂,此疗法优于单纯静脉注射抗炎抗病毒的药物,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的疼痛不适症状,极大的提高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并发白色念球菌口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并发白色念球菌口炎患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白色念球菌口炎患者100例(糖尿病组),同时选取口腔内科无糖尿病普通患者6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给与相应诊断并做出有效治疗。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检测阳性率为22.00%,对照组口腔白色念珠菌检测阳性率为6.67%,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义齿性口炎、口角炎等粘膜充血、萎缩症状)明显减轻,舌乳头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糖尿病并发白色念球菌口炎患者临床表现特征并不显著,为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全面探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杆菌DM9811脂肪酸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所致的老年义齿性口炎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6年8月至2011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义齿性口炎患者,颊黏膜拭子擦拭所有患者的义齿承托区黏膜,沙氏葡萄精培养基培养白色念珠菌.将106 CFU/ml的白色念珠菌分别接种于含1.6 mg/ml、0.8 mg/ml、0.4 mg/ml乳杆菌DM9811脂肪酸组分的沙氏葡萄糖培养基中,观察该脂肪酸组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乳杆菌DM9811脂肪酸组分含漱液,对照组患者给予洗必泰溶液含漱,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6 mg/ml0.8 mg/ml、0.4 mg/ml乳杆菌DM9811脂肪酸组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率分别是98.2% 、94.8%和61.4%.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 (27/3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0% (18/30),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乳杆菌DM9811脂肪酸组分能够较好地抑制老年义齿性口炎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的活性,为临床治疗老年义齿性口炎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ROU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给予口炎清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左旋咪唑、维生素C及维生素B2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其症状缓解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口炎清治疗ROU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左旋咪唑、维生素C及维生素B2。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蓝芩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儿科在2016年1月至8月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中选择其中的9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意愿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选择蓝芩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服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比较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蓝芩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能够强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ROU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给予口炎清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左旋咪唑、维生素C及维生素B2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其症状缓解及溃疡愈合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20.0%及70.0%(P<0.01及<0.05)。[结论]口炎清治疗ROU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左旋咪唑、维生素C及维生素B2。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使用复方半边莲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观察复方半边莲气动雾化与静脉应用抗病毒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持平,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半边莲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有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以休息、口腔护理、解热镇痛及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配方颗粒剂口服,连续治疗4~6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显效169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5%;平均退热时间(2.1±1.2)天,疱疹消退时间(3.2±0.8)天,饮食恢复至正常时间(2.7±0.7)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 198 8年以来自拟中药治疗溃疡性口炎收到了显著疗效。为此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0 2例患儿经西医诊断 ,中医辩证为溃疡性口炎。(1)治疗组 :6 2例。男 38例 ,女 2 4例 ;年龄 4个月~ 15岁。(2 )对照组 :40例。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5个月~ 15岁。两组中的年龄、发病日数、发热程度、溃疡个数、范围、白细胞计数等 ,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首诊时 ,详细记录溃疡的个数、范围 ,用药后治愈天数为指标。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自拟中药 (双花、甘草洗剂 )局部用药。3岁以下用药各 15 g,3岁以上各 30 g,先用 12 0~ …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一株实验室减毒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对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将水泡性口炎病毒以1.0感染复数(MOI)的接种密度感染HepG2细胞,同时设接种相同体积培养液的Mock感染组,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O/EB结合Hoechst/PI染色观察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义齿性口炎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筛选就诊于该院罹患义齿性口炎伴有糖尿病病例42例和罹患义齿性口炎非糖尿病病例26例,全部入选病例均经过传统碳酸氢钠含漱、制霉菌素涂抹和双氧水浸泡等方法治疗义齿性口炎,义齿性口炎伴有糖尿病病例均配合内分泌科系统控制血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疗程时间。结果全部病例经过治疗后,非糖尿病义齿性口炎患者治疗效果好,治疗疗程短,两实验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义齿性口炎伴有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取决于口腔局部治疗效果和全身血糖控制效果的联合作用,治疗周期较长,治疗效果不理想,应被口腔临床医生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药吴茱萸和熟附子粉贴敷足心治疗幼儿疱疹性口炎157例,疗效甚佳。资料与方法:本组年龄7个月至9岁,2岁以下98例;病程7~10天。取吴茱萸、熟附子各20g,研细后分成3份,包好备用。每晚睡前取1份,用塑料纸及纱布包好,次晨取...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的一般给药途径为静脉、肌肉、皮下注射及病灶周围局部注射。随着其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非注射途径给药亦引起了临床注意。现结合文献介绍如下。外用:干扰素外用局部浓度高,小剂量即可取得较好疗效,且一般无副作用。有人采用干扰素液外用治疗疱疹性口炎,方法为...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85年至86年,用中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23例,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牛蒡子、黄连、黄芩、栀子、板兰根、连翘、银花、生石膏、知母、甘草。热度高者,可同时服用  相似文献   

16.
口炎灵消毒剂是由西安康旺抗菌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的含活性银离子制剂,主要对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有强烈杀菌作用,也可用于口腔日常卫生保健。我们在实验室中对该产品杀灭微生物效果进行实验观察,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卫生部1999年11月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第三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蓝芩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治疗急性期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就诊的急性期小儿疱疹性咽峡炎9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蓝芩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口腔黏膜疹消失、咽峡部疱疹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对比治疗5 d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CD3+、CD4+ 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观察组口腔黏膜疹消失、咽峡部疱疹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80.00%)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清TNF-α、IL-2水平对比(P>0.05);两组治疗5 d后的血清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低(P<0.05);治疗5 d后,两组血清IL-2水平比治疗前高(P<0.05),观察组高(P<...  相似文献   

18.
口炎生津汤防治急性放射性口咽粘膜反应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军  陈刚  杨新华  马廷行 《山东医药》2004,44(19):57-57
2001年10月至2002年12月,我们以口炎生津汤应用于3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以减少放疗过程中引起的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阑尾开口炎(AOI)出现在远端溃疡性结肠炎(DUC)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炎症性肠病数据库中选择资料完整的DUC伴有AOI和不伴有AOI的患者。两组在病变程度、吸烟史、诊断时年龄、病程及初始治疗药物等进行配对。收集随访中的临床资料,并比较AOI在缓解期及活动期消失的比率。结果 23例患者符合诊断DUC伴AOI,病变位置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为主。患者起始使用美沙拉嗪的途径分别为:口服(34.8%),栓剂(13%)、两者联合(52.2%)。随访时间平均为25个月,经使用氨基水杨酸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病情控制或缓解。只有2例患者病情加重,病变向近端发展。与31例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在各个临床指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缓解期有66.7%的AOI愈合,而活动期只有25%愈合(P=0.09)。结论阑尾开口炎可能是UC疾病活动的一个标志。作为一个亚组,DUC-AOI疾病预后较好,出现病变加重、需要免疫抑制剂及手术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20.
热带性斯泼卢是一种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多见于热带地区。病因可能与肠道细菌感染有关,多种因素在发病中起协同作用。临床上表现为慢性腹泻和多种营养缺乏,常有口炎和巨细胞性贫血。所有病人均有木糖吸收试验异常。病理上见小肠粘膜隐窝增深、绒毛缩短,固有层慢性炎细胞浸润。叶酸、维生素B_(12)及四环素治疗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