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目的减少透析器复用中灭菌剂伦拿连的浪费,降低灭菌剂的消耗和成本。方法对透析器复用灭菌灌注方法进行改良,采用改良灌注法和传统灌注法分别对100套血路管、透析器进行灌注,观察两组灭菌效果、所消耗灭菌剂用量和时间。结果改良灌注组和传统灌注组均无热原反应发生。改良灌注组消耗灭菌剂为(312.00±7.00)ml,灌注时间为(3.12±0.07)min,灭菌剂成本为(1.75±0.04)元;传统灌注组消耗灭菌剂为(957.00±40.00)ml,灌注时间为(6.16±0.13)min,灭菌剂成本为(5.60±0.14)元。两种灌注法消耗灭菌剂量、时间和成本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结论改良灌注组能保证灭菌效果,减少灭菌剂伦拿连浪费,降低成本及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比较复用透析器的不同冲洗方法.[方法]将过氧乙酸消毒后的复用透析器20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套.对照组采用直接生理盐水冲洗法,实验组采用透析液循环法冲洗.[结果]对照组冲洗透析器耗时14.60 min±1.08 min,需生理盐水2 210 mL 171 mL,且终末管路冲洗液仍可检出残留的过氧乙酸.实验组冲洗透析器耗时5.40 min±6.84 min,需生理盐水453 mL±46 mL,且终末管路冲洗液只检出微量的过氧乙酸.两组比较冲洗所用时间、生理盐水用量、过氧乙酸残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用透析液循环法冲洗复用透析器,减少病人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降低透析成本,减少病人等待透析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半自动和全自动透析器复用方式对透析器复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728支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随机分为半自动复用组和全自动复用组各864支,观察2组透析器冲洗、检测时间、使用灭菌剂成本及热原反应、透析器破膜发生率、透析器重复检测数.结果 半自动复用组透析器冲洗、血室容积检测和压力测试时间分别为(26.443±3.237),(2.172±0.128),(2.157±0.090)min,灌注3.5%伦拿连灭菌剂成本为(1.698±0.107)元,支,共有499支和243支透析器需重复进行血室容积检测及压力检测,重复检测率达57.755%和28.125%;全自动复用组透析器冲洗、血室容积检测和压力测试时间为(5.793±0.193),(1.257±0.118),(1.110±0.076)min,透析器检测均能1次完成,灭菌剂成本(9.330±0.138)元/支,2组透析器用于血液透析均未见热原反应及透析器破膜发生.结论 半自动复用组在灌注过程中能有效节省灭菌剂成本.但透析器冲洗时间长、缺乏配套检测装置,检测费时、数据不易读取,透析器重复检测率高;而全自动复用组透析器冲洗、检测方便,但消耗灭菌剂成本高,设备投入昂贵,透析中心需配置合理数量才能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8.
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许多透析中心复用透析器。199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70%的透析单位复用透析器,75%的病人在复用透析器的单位接受治疗。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认为复用透析器虽然可以节省开支,但弊端甚多,要以病人的健康为代价[1]。并且有些国家像日本透析器是不允许复用的,而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几乎全部透析单位复用透析器[2]。1988年来自欧洲透析和移植协会的报告显示,在透析器复用的血透中心接受治疗的病人,其死亡率比不复用透析器的透析中心高。随着透析器复用次数的增加,尿素清除率亦随之下降,从而带来透析不充分的危险[3,4]。另…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轻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器而带来的经济负担,目前美国Baxter公司生产出品了可复用透析器,它虽能为血液透析患者减轻经济负担,但对医务工作者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可复用透析器使用后能够得到彻底完全的灭菌且不残留消毒液,已成为临床工作中亟待研究的新课题。2004年4月-2005年9月,我院对40例肾病患者血液透析2h后的透析液及透析用反渗水进行了细菌学监测;利用过氧乙酸和伦拿灵对标准菌株做杀、抑菌试验;对可复用透析器的消毒剂浓度,以及2种消毒剂在不同pH值、不同温度、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透析器复用过程中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高危环节,包括通过工作人员的手接触、污染桶或盆、反渗水冲洗笼头、清洗池、复用机、外包装及端口盖等途径对透析器造成交叉污染,及血透机间交叉感染.认为通过改进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加强防范,做好环节质控,可以减少在透析器复用过程中交叉感染的发生,控制血液透析室的交叉感染率,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血液透析环境. 相似文献
11.
12.
透析器溶质的清除主要依靠弥散(diffusion)、对流(convection)和透析膜的吸附(absorption)作用.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一个半透膜(能部分通过透溶质的膜)将溶液分隔成2部分,溶质能跨膜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弥散,血液透析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原理发展起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温度下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有效保存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在室温及低温(4-10℃)下的有效保存时间。方法 随机选30套用0.35%的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在室温下存放,1-5天后分别作有效浓度测试;随机选30套用0.35%的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在低温(4-10℃)下存放,1-8天后分别作过氧乙酸有效浓度测试。结果 经0.35%过氧乙酸消毒灭菌的透析器及管路在室温及低温下存放,其有效浓度的持续时间有较大的差异。结论 因过氧乙酸在低温下分解较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氧化分解速度加快,灭菌性能随之下降,因此,经过氧乙酸消毒灭菌的复用透析器及管路应低温保存,以延长其消毒灭菌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透析器血室容积(TCV)检测值的影响.方法 对60支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低通量透析器和高通量透析器各30支),按检测方法不同分为传统检测组、改良检测组和复用机检测组3组各20支,分别采用传统检测法、改良检测法和复用机检测法对透析器使用前、后行TCV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传统检测组、改良检测组和复用机检测组测量6LR透析器和17 R透析器TCV基础值分别为(100.10±0.25)ml、(100.13±0.50)ml、(102.00±1.41)ml和(113.67±1.30)ml、(118.67±1.30)ml、(119.93±1.77)ml;对重复使用后6LR透析器和17 R透析器进行TCV检测,检测值分别为(95.20±7.76)ml、(96.20±7.22)ml、(102.80±4.26)ml和(100.00±11.48)ml、(114.35±3.31)ml、(117.07±2.96)ml;改良检测组与传统检测组对重复使用高通量透析器TCV检测值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改良检测法对重复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TCV检测,能提高TCV检测值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张丽萍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3):1217-1217
目的 探讨血路管及透析器复用消毒处理后,不同预冲方法对血液透析(HD)患者热原反应和过氧乙酸(PAA)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430例次预冲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温密闭循环预冲方法,对照组采用开放和密闭循环交替的加热预冲方法。结果 对照组热原反应和PAA过敏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结论 用1%氢氧化钠和0.5%PAA复用消毒处理血路管、透析器,采用开放和密闭循环交替的加热预冲方法,可缩短冲洗时间、节省冲洗液,有利于降低热原反应和PAA过敏反应的发生,从而保证病人的透析安全,降低透析成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透析器血室容积(TCV)检测值的影响。方法对60支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低通量透析器和高通量透析器各30支),按检测方法不同分为传统检测组、改良检测组和复用机检测组3组各20支,分别采用传统检测法、改良检测法和复用机检测法对透析器使用前、后行TCV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传统检测组、改良检测组和复用机检测组测量6LR透析器和17R透析器TCV基础值分别为(100.10±0.25)ml、(100.13±0.50)ml、(102.00±1.41)ml和(113.67±1.30)ml、(118.67±1.30)ml、(119.93±1.77)ml;对重复使用后6LR透析器和17R透析器进行TCV检测,检测值分别为(95.20±7.76)ml、(96.20±7.22)ml、(102.80±4.26)ml和(100.00±1.48)ml、(114.35±3.31)ml、(117.07±2.96)ml;改良检测组与传统检测组对重复使用高通量透析器TCV检测值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采用改良检测法对重复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TCV检测,能提高TCV检测值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市场的规范,血液透析治疗也越来越规范,血液透析治疗的关键是血液透析器(透析器),为保证治疗效果,确保复用透析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要作好清洗、检测、消毒、登记工作。在复用过程中应采取预防感染措施,穿戴防护手套和防护衣,现将血液透析器半自动复用的程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清除复用透析器消毒剂的预冲方法,以求达到残余浓度测试在允许的最低值。方法:选择本透析中心2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使用的复用透析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次。对照组采用半开放式预冲+密闭循环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密闭式预冲+模拟超滤的方法。结果:上机前用伦拿灵残余量测试纸测试残余浓度,观察组伦拿灵残余浓度测试合格率100%,浓度均为0 ppm,对照组合格率为84%,浓度在0~3 ppm之间,≥1 ppm需要继续冲洗,两种预冲方法残余浓度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密闭式预冲+模拟超滤的方法能更快捷地清除消毒剂,使残余量达到允许范围的最低值,所以更安全有效,且能节约透析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供应室是为全院提供无菌敷料及器械的重要科室,各种物品的清洗质量是灭菌成功的基础。面临各种导管品种多、数量大(如胃管、导尿管、吸痰管、胸腔引流管等),传统的冲洗方法是用注射器吸水进行冲洗,压力小、速度慢,且费力,不能彻底清除管腔内的有机物、脓液和血液等。为此,我们将注射器冲洗导管改为管道冲洗,经过两年的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冲管方法对复用透析器冲洗后残余消毒剂反跳现象的影响,以保证透析器消毒剂残余量在允许范围。方法将采用伦拿灵(peracidin)透析器使用浓缩液消毒的100个复用透析器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冲洗方法,B组采用改良后的冲洗方法,即在冲洗结束血泵降至90ml/min,继续循环60min;冲洗结束后用peracidin残余测试条在设定时问检测透析器内残余的peracidin浓度,并记录结果。结果A、B两组相:15min内透析器内残留的peracidin浓度均在正常范围,15min到60min内B组透析器内残留的peracidin浓度在正常范围,A组透析器内残留的peracidin浓度超标。结论可重复使用透析器在冲洗结束后15min内即要开始血液净化治疗;如若不能及时上机,冲洗就不能停止;否则,透析器内残留的peracidin水平会升高(反跳),需要再次冲洗并检测消毒液残留剂量水平,以保证透析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