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探讨PET/CT正电子药物中心建设中的放射防护。方法:根据我国放射防护相关的现行政策及PET/CT正电子药物中心放射防护的特点,论述在PET/CT正电子药物中心的建设中放射防护相关问题。结果:给出了在医疗机构的PET/CT正电子药物中心正电子药物从生产到投入使用各环节中的防护要求,并且对放射防护的评价进行阐述。结论:为医疗机构建立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生产中心的放射防护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PET/CT中心建设中的场地选址、布局与设计。方法: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管理政策、PET/CT中心技术特点、工作流程及工作经验,讨论PET/CT中心建设的选址及布局设计相关问题。结果:给出了医疗机构建立PET/CT中心时,如何进行选址及进行各功能区域的布局设计。结论:为医疗机构建立PET/CT中心的选址及布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ET/CT正电子药物中心建设中的场地选址与设计。方法:根据我国现行的管理政策及PET/CT正电子药物中心技术特点,论述PET/CT正电子药物中心的建设中选址及设计相关问题。结果:给出了医疗机构建立PET/CT正电子药物中心时,如何进行选址,如何进行各功能区域的设计及净化设计的要求。结论:为医疗机构建立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生产中心的选址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ET/CT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应用范围逐渐向全世界普及,与之对应的放射防护成为摆在放射工作研究者面前的难题。笔者旨在总结国内外有关PET/CT放射防护现状的基础上,对PET的放射防护进行详细分析并指出当前防护现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某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阶段平面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工作,特别是预评价工作的重要性。方法 在现场核实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某PET/CT工作场所布局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该PET/CT中心平面布局存在不合理之处,包括:场所布局未按从低活性区向高活性区布置,未设置卫生通过间,未设置放射性药物和废物运输专用通道。结论 核医学工作场所合理的布局是保证其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前提,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是决定其布局是否合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南京军区PET/CT放射防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南京战区内PET/CT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放射防护问题和解决方法。方法 依据放射防护法规、标准,结合近年来PET/CT建设项目放射卫生现场监督执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PET/CT建设项目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放射防护工程质量不高、放射防护知识、技能缺乏、临床使用适应症把握不严等问题。结论 严格放射卫生监督执法,落实放射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加强放射职业防护知识、技能培训,是解决目前PET/CT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放射防护矛盾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ET—CT系统外照射屏蔽防护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外照射剂量水平。[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某院PET—CT系统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辐射水平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并进行分析。[结果]该院经屏蔽防护后,PET—CT系统屏蔽防护后,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辐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剂量限值。[结论]PET—CT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可达到安全和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某新建PET/CT中心的放射防护措施安全性评价,论证该PET/CT中心投入运行时的辐射安全性及对周围公众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建设项目场所设计资料的审查,确认其布局是否符合放射卫生学的要求;通过对工程屏蔽设计的审查与核实,论证项目主体工程屏蔽设计是否合理;通过对放射工作场所安全系统的分析,论证该项目所采取的辐射安全措施是否可行。结论 经估算,该建设项目放射工作场所各功能用房屏蔽设计符合辐射安全原则,只要按照审核的屏蔽设计进行建设,在保证施工质量前提下,能够有效的屏蔽放射性核素和PET/CT运行时产生的放射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ET/CT工作场所布局设计内容,为医院PET/CT工作场所新建和改建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工作经验,结合PET/CT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特点,对具有放射性的PET/CT工作场所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针对PET/CT工作场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可行的布局设计要求。结论:对PET/CT工作场所合理的布局设计对降低辐射水平、实现辐射防护最优化以及满足工作人员、受检者和公众照射最小化要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某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进行放射卫生防护现状分析,评价其是否符合放射卫生要求,对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现场进行检测和调查,将所得数据和资料与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该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核医学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最大值为0.40 μSv/h,工作场所表面污染最大值为0.20 Bq/cm2结论 该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选址适宜,布局基本合理,辐射防护检测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有完善的放射防护管理制度,正常运行条件下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评估福建省PET/CT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受照剂量。方法 根据福建省2014-2016年5家PET/CT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监测结果,分析PET/CT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受照剂量,并与国家标准剂量限值进行比较。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0 mSv,所有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均低于5 mSv。从事放射性药物分装、注射和PET/CT同室摆位作业的放射工作人员,在未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手部、头颈部和胸部位置最大年受照剂量估算值分别为549.0、137.4、134.0 mSv。结论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受照剂量处于较低水平,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未采用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时,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受照剂量可超过国家标准职业照射限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PET/CT中心建设中PET/CT设备的配置条件,探讨设备的选型依据。方法:根据我国关于大型医用设备管理新政策以及PET/CT的原理、结构和技术性能,论述医疗机构建设PET/CT中心所需的条件及PET/CT设备的选型。结果:①拟申请配置PET/CT的医疗机构在医院等级、床位数、年门诊量、年出院患者数及相关科室(核医学科、肿瘤科及影像科等)的规模、人员和科研等方面需满足卫生部《2011-2015年全国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配置规划》中的有关要求;②医疗机构选择PET/CT机型需关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③获得PET/CT配置许可指标的医疗机构需参加卫生部集中招标采购的流程。结论:给出建立PET/CT中心需具备的软硬件和设备的选型参数,为医疗机构建设PET/CT中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审查PET中心设计,验证放射防护效果,降低辐射对核医学工作人员和患者健康的影响。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和资料,对某医院核医学科PET及回旋加速器系统设计布局进行审查,利用多功能辐射仪对相关工作场所进行放射性水平检测,对其放射防护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该项目总体设计合理。其中,在药物合成室的分装环节、活度室测活度环节、注射室注射环节、PET扫描时的摆位环节辐射剂量较高,应充分利用时间、距离屏蔽等综合防护措施。回旋加速器室两道防护门和迷道长度的设计是保守的。结论加强核医学设计审查与放射防护效果验证,对实现放射防护的最优化,解决新型仪器带来的辐射防护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ET/CT正电子药物中心建设中的设备配置和选型。方法:根据我国关于大型医用设备的管理政策、主要设备回旋加速器及正电子药物合成器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论述PET/CT正电子药物中心建设所需条件及设备。结果:给出了医疗机构建立PET/CT正电子药物中心所需设备、人员,设备配置条件、选型采购及配套设备清单。结论:为医疗机构建立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生产中心中设备的配置和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ET中心相关工作场所防护屏蔽的计算方法。方法以GB18871-2002等国家标准为依据,采用AAPM TG108经验公式计算某医院PET/CT机房、PET/MRI机房和PET注射后等候室的屏蔽厚度,采用辐射源的屏蔽计算方法计算注射室的屏蔽厚度,将计算结果与设计厚度进行比较。结果该院核医学科PET/CT机房、PET/MRI机房、PET注射室(通风柜除外)和PET注射后等候室的房间屏蔽厚度范围分别为8-21 mmPb当量、8-21 mmPb当量、7-29 mmPb当量、4-24 mmPb当量。结论4个房间防护屏蔽的计算厚度与设计厚度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说明AAPMTG108经验公式可应用于PET中心相关工作场所防护屏蔽的计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某PET中心主要场所的放射防护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设备工作原理。结果 设计了相应的防护方案。结论 各种主要场所的屏蔽防护设计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ET/CT)检查中医务人员核医学辐射的防护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中心工作的全体医务人员12人为研究对象,2018年施行本研究核医学辐射的防护方案,比较2017年及2018年工作场所射线剂量及个人辐射剂量水平;同时于2017年底及2018年底对研究对象进行核医学防护知识评分,并调查所有医务人员2年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及健康检查报告。结果 2018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中心储存室、分装室、注射室、注射后候诊室、扫描室等工作场所射线剂量率略低于2017年各场所检测射线剂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人均年有效剂量及年集体有效量(0.31 mSv/n,1.38人·Sv)明显高于2018年(0.25 m Sv/n,1.04人·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7年12名医务人员核医学防护知识测试平均得分(62.53±12.83)低于2018年平均得分(78.92±1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医务人员年度健康检查报告及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结果显示,均无与放射工作相关的禁忌症。结论本研究辐射防护干预与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PET/CT检查工作场所射线剂量率,降低医务人员个人辐射剂量,提高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知识水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ET/CT关键硬件及构造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关系,为PET/CT选型提供依据。方法:根据PET/CT成像理论及关键硬件构造的工作原理,探讨其所影响的主要技术指标。结果:PET探头中的晶体、光电倍增管及探头结构等是影响PET的空间分辨率、能量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探测效率、灵敏度及图形信噪比等技术指标的主要因素;CT球管、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决定了CT的排数和层数等技术指标。结论:PET/CT关键硬件及构造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关系可为评估PET/CT配置和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建PET/CT用房为例,阐述了PET/CT用房设计的原理、作用及屏蔽设计,并结合项目管理经验,总结了放射防护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某医院PET建设项目防护效果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和评价PET项目放射防护效果,降低辐射对核医学工作人员和患者健康的影响。[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和资料,对某医院核医学科PET及回旋加速器系统设计布局进行审查,利用多功能辐射仪对相关工作场所进行放射性水平检测,对其放射防护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在药物合成室的分装环节、活度室测活度环节、注射室注射环节、PET扫描时的摆位环节辐射剂量较高,应充分利用时间、距离、屏蔽等综合防护措施。回旋加速器室两道防护门和迷道长度的设计是偏保守的。[结论]加强核医学放射防护效果验证,对实现放射防护的最优化,解决新型仪器带来的辐射防护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