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来红淼 《药物与人》2014,(6):306-306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随机选取我院康复中心自2012年5月--2013年3月一年以来收治的58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率(6.90%)明显低于对照组(17.2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1,P〈0.05);观察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20,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采用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恢复脊髓功能恢复和排尿功能,减少排尿次数及尿路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影响。方法纳入临床确诊的脊髓损伤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叩击法排尿训练,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24小时排尿次数、留置导尿时间、膀胱恢复情况(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生活质量评分、感觉评分的差异。结果(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5.0%,而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升高,其有效率为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留置导尿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膀胱残余尿量、24小时排尿次数均降低,而膀胱容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者住院天数明显下降,而生活质量评分、感觉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膀胱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尿潴留、尿路感染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甚至是引起截瘫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加强脊髓损伤后膀胱的康复护理的目的就是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保护肾脏与膀胱的功能,促进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1病因外伤、血管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医源性损伤等多种病因均可导致脊髓受损[2]。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重建与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造成的相关症状的治疗及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57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插管导尿及TDP理疗仪等.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及Barthel指数小便功能项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小便功能项评分为(8.93±6.27)分、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13.7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16±6.82)分、67.86%(1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并能有效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合理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55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合理护理及康复训练后,对功能康复晴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55例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满意,均未发生感染、深静脉血栓及褥疮等并发症。结论:合理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无张力性膀胱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张力性膀胱是指膀胱功能完全丧失,多出现在脊髓损伤的早期,逼尿肌麻痹内括约肌收缩,外括约肌松弛.主要表现为尿液潴留,膀胱高度充盈而不能排出.高位截瘫的病人因排尿障碍和持续导尿,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可以导致肾实质的损害,造成严重后果,另外,感染与功能的恢复关系密切.因此,病人早期应预防泌尿系感染,后期训练建立反射性膀胱,争取拔除导尿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间歇性导尿与腹部按摩排尿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效果比较的文献,对治疗后尿路感染、残余尿量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多种数据库对间歇性导尿与腹部按摩排尿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中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选出7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7篇文献共纳入患者546例,间歇导尿组与腹部按摩排尿组相比,尿路感染OR值为0.38(95%CI,0.25~0.56),残余尿量OR值为1.96(95%CI,1.31~2.93),膀胱功能恢复情况OR值为2.51(95%CI,1.54~4.09)。结论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间歇导尿组相比腹部按摩排尿组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入组开始-结束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对照组39例患者,研究组39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比其观察指标: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膀胱冲洗频率与速度的最佳选择及与尿路感染的关系,为预防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取2010年3月-2010年12月医院骨科病房脊髓损伤需长期留置导尿住院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膀胱冲洗频率:试验组2次/每周,对照组1次/2 d;试验组再分为A组,膀胱冲洗速度以80~100滴/min速度冲洗,B组,以120~150滴/min速度冲洗,分别于留置导尿后第14、21、28天进行尿细菌培养检查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尿路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膀胱冲洗速度A、B组尿路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脊髓损伤需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其膀胱冲洗频率越频繁,尿路感染率越高,而增加膀胱冲洗速度对尿路感染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联合膀胱自我管理指导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2018年4月4日-2019年9月30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自我管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干预前后膀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50例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康复方法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采用综合康复方法,患者的各项身体功能均已恢复,且效果明显。完全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容量、尿液残余量分别为(274.2±177;121.3)ml、(99.4±177;43.2)ml,留置导尿管时间为(155.2±177;112.4)d;不完全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容量、尿液残余量分别为(421.2±177;66.9)ml、(38.3±177;13.2)ml,留置导尿管时间为(41.4±177;3.6)d。结论: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膀胱功能障碍,提高临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于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功能恢复的意义。 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丽水市4家医院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共80例,设立一般治疗的对照组和康复治疗的实验组,通过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FIM)及临床随访,评估康复治疗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康复治疗对于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生活水平有高效性和实用性;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相似,73.33%患者优先恢复进餐能力;患者的配合程度影响恢复情况。 结论FIM评估能有效反映脊髓损伤患者的真实状况。康复治疗有助于SCI患者尽可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将会成为攻克SCI这一常见棘手疾病的有力助手。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part of the nationwide French prevalence survey of 2001) was organized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NIs) and the resistant flora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rehabilitation units. Two hundred and eighty-six patients were included from two hospitals in the 'Hospices Civils de Lyon' group.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ose with and without a spinal cord injury (SCI). Seventy-eight (27.3%) patients had an SCI. They were younger and more often characterized by a low Activity of Daily Life score, bladder incontinence and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Urinary catheteriz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more common in these patients. The NI prevalence rate was higher in the SCI group (21.8% vs 4.3%, P<0.00001), particularly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UTIs, 19.2% vs 3.4%, P<0.00001). 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risk factors and NI acquisiti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nly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NI acquisition was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ization [odds ratio (OR): 11.64,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 2.53-53.65, P=0.002]. Marginally significant factors were chronic kidney or liver disease (OR: 5.84, 95%CI: 0.80-42.68, P=0.082) and SCI (OR: 2.97, 95%CI: 0.61-14.60, P=0.179). The prevalence of antibiotic-resistant micro-organisms was high (nine cases of resistant organisms for 31 infection sites), but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The high rate of NIs, especially UTIs, in SCI patients was not due to an independent effect of SCI but was probably due to the high number of risk factors. These high-risk patients need targeted NI surveillance.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altered sexuality and sexual func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spinal cord injuries. Dependent on both b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sexual behavior and identity can be deleteriously affected by a spinal injury. The relationship of sexuality, sexual identity, and self-concept is discussed, and a distinction between sex and sexuality is drawn. Attitudes, emotions, and functional capabilities are explored, and readjus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issues are considered. Sexual adjustment can be critical in the total rehabilitation of a person with a spinal cord injury.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应用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8月-2014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脊柱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32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数据。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00%比对照组发生率71.43%低,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运动评分增加值、针刺觉评分增加值、轻触觉增加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WHOQOL-100量表中的心理功能、独立性与社会关系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康复干预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恢复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脊髓损伤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儿童脊髓损伤。儿童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评估方法及其预后均有别于成人。本文就目前儿童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评估方法及康复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儿童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整体观念出发,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全面分析,重视其心理活动与心理、生物、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自行设计护理对策,实施心理护理。结果28例患者均获得了心理重建。结论由于脊髓损伤而导致躯体的疾病,在其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过程中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治疗,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给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79例脊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平均分数为(59.25±5.23)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平均分数为(41.58±3.98)分,观察组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t=10.2585,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状态优9例,状态良29例,状态差2例,精神状态优良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状态优2例,状态良22例,状态差15例,精神状态优良率为61.54%。观察组的精神状态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9.5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帮助患者病情的康复,显著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老年性痴呆(AD)患者社区康复训练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0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出院后不给予任何康复训练干预,而干预组出院后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比较2组的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干预后1年干预组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激越行为量表(CMA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生活质量、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适应能力等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P〈0.01)。结论早期AD患者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后,可明显减轻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