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过敏性紫癜皮肤型(HSP)组3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抽取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数。 HSP组和HSPN组在急性发作时、治疗前抽血检测IL-17水平和Th17细胞数。结果 HSP组和HSPN组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数及IL-17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但HSPN组患儿Th17细胞数和IL-17水平与HSP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浆IL-17水平增高,Th17细胞功能增强;Th17细胞和IL-17共同参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血浆IL-17水平是HSP活动的指标之一,并且可能成为HSP早期的重要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8、IL-12及TNF-α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2例合并肾脏损害)以及3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IL-8、IL-12及TNF-α水平,分别比较急性期和缓解期以及有无合并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L-8、IL-12与TNF-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HSP患儿血清IL-8、IL-12与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肾损害HSP与紫癜性肾炎(HSPN)组血清IL培、IL-1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HSPN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HSP血清TNF-α水平与IL-8正相关(r=0.524P〈0.01)。HSP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IL-12正相关(r=0.670,P〈0.01)。结论细胞因子IL-8、IL-12及TNF-α可能参与HSP/HSPN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对早期诊断紫癜性肾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杰  张剑白 《中国医药》2007,2(5):265-266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探讨其在早期诊断小儿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3例患儿分3组:HSP组为尿常规多次检查阴性的过敏性紫癜病例20例;HSPN组为尿常规检查阳性的过敏性紫癜病例13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用ELISA法,成批检测尿RBP,用免疫浊度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同时做尿肌酐的测定,以免因尿浓缩造成结果波动,结果用蛋白/肌酐(p/c)比值表示。RBP〉26.2mg/mol Cr时为异常。结果HSP组尿mALB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尿R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尿RBP和mAL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N组尿RBP高于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尿常规及尿RB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尽管尿常规正常,肾小球功能正常,其近端肾小管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而紫癜性肾炎肾小管损害更明显,尿RBP较尿常规敏感性更高。尿RBP可做为早期诊断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林尤宁 《河北医药》2011,33(17):2616-2617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血浆白介素(IL)、干扰素-γ(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有肾功能异常,并与60例健康儿童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4、IL-12、IFN-γ和TNF-α。结果HSP组的IL4和TNF-α明显升高,IL-12和IFN-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有肾损害患者的IL-4、IL-12和IFN-γ与无肾损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害患者的TNF-α水平浓度明显升高,与无肾损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4、IL-12、IFN-γ和TNF-α可能参与了HsP的发病进程,TNF-α与HsP肾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5.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浆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卓  任少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71-217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含量变化与儿童过敏性紫癜(AP)的关系。方法选择已确诊的急性期紫癜性肾炎(APN)组和无肾损害的AP组各24例,于同时间、同群体中选择健康儿童24名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三组血浆VEGF含量并分析。结果APN组、AP组和对照组VEGF血浆含量分别是(244.56±51.12)μg/L、(155.714-50.48)μg/L和(54.91±40.07)μg/L,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789,P=0.000〈0.01)。APN组和AP组均高于对照组,APN组亦高于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AP急性期血浆VEGF含量增高,APN比无肾损害的AP更高,说明了VEGF参与了AP血管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反映其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IL-6 IL-10 IL-13及IL-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抗体夹心法测定46例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4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清IL-6、IL-10、IL-13、IL-17的含量,对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进行比较,同时对其中重症患儿、普通患儿进行比较,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期重症组与普通组IL-6、IL-10、IL-13及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与普通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重症组与普通组IL-6、IL-17较急性期下降,普通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IL-10、IL-13重症组和普通组均较急性期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两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炎症因子IL-6、IL-17在急性期水平显著升高,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IL-13水平升高持续到恢复期.  相似文献   

7.
肝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L-6 IL-8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的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静点肝素前后血清中IL-6、IL-8水平的变化,并设立52例过敏性紫癜惠儿为对照组。结果肝素治疗组在治疗1周后,IL-6、IL-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IL-6、IL-8水平分别相比较结果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予肝素治疗可以影响患儿血清中IL-6、IL-8的水平,提示肝素可能能减轻过敏性紫癜惠儿的肾损伤、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李群  傅睿  黄玉辉  韩斗星  彭晓杰 《江西医药》2013,(12):1135-1137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β、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初次在我科住院并确诊为HSP的患儿为病例组(40例),并选取同时期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β活性及血清IL-8、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1)病例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F-κβ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HSPN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β活性明显高于无肾损害HSP组(P<0.05);(2)病例组患儿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HSPN组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肾损害HSP组(P<0.05);(3)无肾损害HSP组、HSPN组PBMC中NF-κβ活性分别与血清IL-8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TNF-α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NF-κβ、IL-8及TNF-α均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10名急性肺损伤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留取外周血标本。利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所表达的RORγt mRNA的相对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7的水平。结果 RORγt mRNA在急性肺损伤组的表达水平(0.56±0.08)高于对照组(0.19±0.05),差异显著(P〈0.01)。Th17细胞在急性肺损伤组的比例(32.60±5.51)%高于对照组(12.29±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7在急性肺损伤组的浓度(87.33±6.0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52.71±3.19)pg/ml,P〈0.01。结论 Th17细胞与急性肺损伤具有相关性,可能通过分泌IL-17来上调炎症反应,加重炎症反应的失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IL-4、IL-10和IFN-γ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于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期间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纳入哮喘组,哮喘诊断全部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共计47例。同时选取性别和年龄与哮喘组匹配的51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外周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二组血清IL-4、IL-10、IFN-γ浓度,比较二组之间血清IL-4、IL-10、IFN-γ浓度的差异。结果①哮喘组血清IL-4浓度(346.74±82.92)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99.87±59.25)pg/ml(P〈0.01);②哮喘组血清IL-10浓度(86.38±58.58)pg/ml与正常对照组(98.77±37.05)pg/m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哮喘组血清IFN-γ浓度(94.51±22.92pg/ml)低于正常对照组(110.75±47.11)pg/ml(P〈0.05)。结论①Th2类细胞因子IL-4在哮喘患儿血清中浓度升高,而Th1类细胞因子IFN-γ浓度下降,哮喘患儿存在Th1/Th2细胞免疫失衡;②血清IL-4、IFN-γ浓度检测可以作为儿童哮喘的辅助诊断手段,同时本研究为使用抗IL-4制剂、补充IFN-γ等免疫学方法治疗哮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0(IL-10)的含量,探讨抗炎性细胞因子在U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72例活动期和21例缓解期UC患者血清,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0的含量,正常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活动性UC患者IL-10的含量(55±17)p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85±28)pg/ml和缓解期(65±24)pg/ml(P〈0.05)。IL-10含量在直乙状结肠、左半结肠及全结肠分别为(72±27)pg/ml、(66±24)pg/ml和(36±15)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乙状结肠与左半结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IL-10含量:轻度为(79±25)pg/ml、中度分别为(66±28)pg/ml和重度(42±16)pg/ml,其中重度较轻度有明显降低(P〈0.05)。与临床活动指标CAI呈负相关(r=-0.405,P〈0.01)。激素治疗与否与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IL-10的变化对UC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水平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及健康对照组患儿各50例,分别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水平;探讨其与肾脏损害的相关性。结果紫癜性肾炎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及VEGF水平均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与血清Cystatin C、血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分析呈正相关关系;肾活检显示,血浆VEGF水平与肾脏病理损害、血管损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2、0.658,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可以作为早期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李建兰 《中国医药》2013,8(3):367-368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150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75例,急性期给予甲泼尼龙20~30mg/(kg·d),加入10%葡萄糖100~200ml,1h内静脉滴注,3d为1个疗程,以后改为泼尼松0.5~1mg/(kg·d)口服,逐渐减药至停用。对照组75例给予地塞米松0.3~0.5mg/(kg·d),加入10%葡萄糖50IIll静脉滴注,病情明显改善后口服相同剂量泼尼松,逐渐减量至停用。2组均给予维生素C、钙剂、H:受体阻滞剂。比较2组患儿皮疹、关节、腹痛、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肾损害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皮疹、腹痛、关节症状消退、蛋白尿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6.5±1.7)d比(7.7±2.3)d,(3.8±1.5)d比(5.2±1.9)d,(5.6±1.6)d比(6.8±2.5)d,(16±3)d比(25±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病情复发5例(7.0%),病情反复14例(18.7%)。对照组病情复发20例(26.7%),病情反复20例(26.7%)。2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肾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3)%比(2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迅速控制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症状,是防止复发,减轻肾损害较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颗粒在预防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将96例HSP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以维生素C、西咪替丁、芦丁片、葡萄糖酸钙和低分子肝素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黄芪颗粒3个月。对两组患儿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动态监测两组患儿尿常规、尿m-Alb和尿NAG酶的变化,分析两组患儿肾损害发生时间和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不同时间点治疗组患儿尿常规异常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治疗组患儿尿m-Alb和尿NAG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肾损害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颗粒治疗HSP,能降低肾损害的发生率,改善HSP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血清中RANKL和破骨细胞的水平变化,并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分为初发活动期、疾病缓解期和正常健康儿童3组,每组20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RANKL的表达水平,细胞爬片法检测患儿血液中破骨细胞的数量,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RANKL和OPG在初发活动期组(423.12±62.19)pg/ml、(510.72±58.07)pg/ml和疾病缓解期组(434.26±78.68)pg/ml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360.47±48.6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破骨细胞在JIA初发活动期患儿体内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体内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疾病缓解期组患儿体内破骨细胞表达水平略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G表达水平与DAS28负相关(P<0.05);而RANKL/OPG抗CCP抗体正相关(P<0.05)。结论 RANKL在初发活动期组JIA患儿血清中表达显著升高,与之相应的,破骨细胞子在JIA初发活动期患儿体内水平也显著上升,提示RANKL可能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紫癜性肾炎患儿62例,各临床类型患儿按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每次4~5 mg,每天1次口服,共观察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新发皮疹的时间分别为(3.63±1.06)d、(3.03±0.96)d,皮疹消退的时间分别为(11.36±3.02)d、(9.45±3.1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清胱抑素C(1.17±0.49)mg/L,与治疗前的(1.49±0.67)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清β2-微球蛋白(5.07±0.19)mg/L,与治疗前的(9.85±0.36)mg/L及对照组治疗4周后的(8.57±0.82)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尿β2-微球蛋白(0.38±0.19)mg/L,与治疗前的(0.57±0.23)mg/L及对照组治疗4周后的(0.52±0.26)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尿微量白蛋白(28.9±19.1)mg/L,与治疗前的(53.6±32.5)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能缩短过敏性紫癜无新发皮疹及皮疹消失的时间,且能降低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及尿β2-微球蛋白含量,故推测孟鲁司特能改善紫癜性肾炎急性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意义。方法 4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作为观察组,40例无肾受累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对照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测定入选人群的血清hs-CRP和MMP-9。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s-CRP、MMP-9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为(2.53±0.91)g,与患儿血清hs-CRP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440,P〈0.05);与患儿血清MMP-9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2164,P〈0.05)。本次随访6月观察组患儿未出现肾衰竭,临床康复组和轻度尿异常组血清hs-CRP、MMP-9明显高于活动性肾脏病组(P〈0.01,P〈0.05),并且临床康复组hs-CRP、MMP-9明显高于轻度尿异常组(P〈0.01)。结论血清hs-CRP和MMP-9可以作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病情和预后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分为CHF组86例、无CHF发生组(对照组)85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浓度。结果 CHF组血浆BNP为(395±260)pg/ml;对照组BNP为(15±13)pg/ml。两组对照比较P〈0.01;CHF组治疗前后对比(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NP是反映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及治疗效果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8-异前列腺素F2а与早期糖尿病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8-异前列腺素F2а(8-iso-prostaglandin F2α,8-isoPGF2α)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3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22例)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41例);以同期健康查体者3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3组血浆8-isoPGF2а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浆8-isoPGF2а水平分别为(394.5±104.1)pg/ml、(562.7±211.8)pg/ml和(292.7±66.7)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07,P〈0.001)。与对照组比较,单纯糖尿病组及早期糖尿病肾病组8-isoPGF2а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8-isoPGF2а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8-isoPGF2а水平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r=0.349,P=0.012)。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加,检测血浆8-isoPGF2а水平对于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可能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白介素-17(IL-1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92例初发HSP患儿按尿常规结果分为HSP组(68例)和HSPN组(24例),将68例HSP患儿依据临床表现分为单纯型、关节型、腹型及混合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L-17和MMP-9的水平,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CysC),分析血清IL-17与MMP-9相关性,及其IL-17、MMP-9与CysC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儿急性期IL-17、MMP-9和CysC高于对照组( P <0汉.05);HSPN组急性期患儿IL-17、MMP-9和CysC高于HSP组( P <0.05);HSP组各型之间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HSP组中混合型MMP-9水平高于单纯型、关节型和腹型( P <0.05);单纯型、关节型、腹型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经相关分析,HSP急性期患儿IL-17、MMP-9水平分别与CysC呈显著正相关( P <0.01);HSP急性期患儿IL-17水平与MMP-9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05);2组患儿恢复期IL-17和MMP-9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 P <0.05);HSPN组患儿恢复期IL-17和MMP-9水平仍然高于HSP组( P <0.05)。结论 IL-17和MMP-9可能参与HSP急性期血管内皮细胞炎性以及肾脏损伤的机制,对HSP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